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阮绍萍  袁莉  段永宏 《河北中医》2012,34(12):1777-1779
目的观察头痛宁方联合针刺治疗血虚型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血虚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0例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治疗组60例予头痛宁方联合针刺治疗。2组均4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及头痛积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00%,对照组总有效率75.00%,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且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头痛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低于对照组。结论头痛宁方联合针刺治疗血虚型偏头痛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头痛宁胶囊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 例.2 组患者均给予口服头痛宁胶囊,3 粒/次,3次/d.观察组同时给予针刺治疗,1次/d.2组均以治疗2周为1 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临床治愈率观察组为57.50%,对照组为42.50%,2 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5.00%,对照组为77.50%,2 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 组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针刺联合头痛宁胶囊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3.
鲁锐 《中医药导报》2013,(7):106-107
目的:观察头痛宁胶囊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治疗组给予头痛宁胶囊治疗;对照组给予西比灵胶囊治疗。疗程4周。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头痛宁胶囊治疗偏头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施海婷 《河南中医》2011,31(7):799-800
目的:观察头痛宁胶囊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2例,治疗组采用头痛宁治疗,对照组采用西比灵治疗,1月为1疗程.结果:对照组治愈率为31.2%,有效率为87.5%.治疗组治愈率为35.0%,有效率为90.0%,两组治愈率、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头痛宁肢囊治...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头痛宁胶囊治疗偏头痛患者的疗效及其对血小板、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将336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头痛宁胶囊治疗组168例,给予头痛宁胶囊口服,每次3粒,1日3次;西比灵对照组168例,给予西比灵胶囊口服,每次1粒,1日2次.疗程均为2周.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和血小板、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9.9%,72.6%,治疗组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小板及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改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头痛宁胶囊能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全血黏度,改善患者血液循环,治疗偏头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头痛宁胶囊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2组患者均给予口服头痛宁胶囊,3粒/次,3次/d。观察组同时给予针刺治疗,1次/d。2组均以治疗2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临床治愈率观察组为57.50%,对照组为42.50%,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5.00%,对照组为77.50%,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针刺联合头痛宁胶囊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蒙药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服蒙药,对照组服中药头痛宁胶囊。两组均以14d为1个疗程,并观察疗效。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0. 0%和86.7%。结论:蒙药治疗偏头痛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头痛宁胶囊联合耳穴压豆预防性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偏头痛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36例(脱落4例)予头痛宁胶囊口服,1.2 g/次,3次/d,联合耳穴压豆治疗;对照组34例(脱落6例)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口服,5 mg/次,1次/晚;2组疗程均为8周。疗程结束后第1个月末、第6个月末随访观察患者头痛缓解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 2组治疗前头痛指数、头痛程度、持续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治疗后头痛指数、持续时间、头痛程度均有明显改善(P均0.05),且治疗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第1个月末、第6个月末随访,治疗组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头痛宁胶囊联合耳穴压豆预防性治疗偏头痛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头痛宁胶囊治疗偏头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治疗组30例采用头痛宁胶囊,对照组28例采用谷维素、去痛片、安定,共治疗15天,观察疗效和副作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7.67%,对照组64.27%,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切无明显副作用。结论:头痛宁胶囊治疗偏头痛患者有效且无副作用。  相似文献   

10.
姜进平  郑玉婷 《河北中医》2016,(9):1382-1384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头痛积分的影响。方法将92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7例予针刺治疗,对照组45例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2组均12 d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统计临床疗效,并观察2组治疗前后头痛积分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率63.8%,总有效率95.7%,对照组临床治愈率33.3%,总有效率73.3%,2组临床治愈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头痛积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治疗偏头痛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针灸推拿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针灸推拿治疗,对照组口服西比灵胶囊,比较两组患者远近期疗效。结果:观察组近期疗效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远期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推拿治疗偏头痛远期疗效甚好且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祛风活血方(黄燕教授头痛经验方)防治偏头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旨在通过试验研究,探讨中药防治偏头痛的作用机制,为临床合理、安全、有效地用药提供指导。方法:将6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治疗组发作期和缓解期均口服祛风活血方(黄燕教授头痛经验方),1次/d;对照组发作期和和缓解期均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5mg,每晚睡前服。两组疗程均3个月。结果:两组病例的年龄、病程,经两独立样本t检验均提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性别经卡方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两组对比,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偏头痛症状均有改善,治疗前治疗组与对照组在发作频率、每次持续时间、头痛程度,治疗前后头痛强度差值均无显著性差异;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与对照组在发作频率及头痛程度、治疗前后头痛强度差值改善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值<0.05。结论:祛风活血方(黄燕教授头痛经验方)治疗偏头痛,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推拿治疗失眠的疗效。方法:将46例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3例)和对照组(23例),治疗组采用针刺联合推拿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艾司唑仑片,10天为一个疗程,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睡眠质量、日间功能等PS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联合推拿治疗失眠疗效显著,能大大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自拟川芪止痛汤配合阿是穴针灸联合氟桂利嗪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风寒型血管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予自拟川芪止痛汤配合阿是穴针灸联合氟桂利嗪治疗,川芪止痛汤,1剂/d,水煎取汁200ml,复渣再煎,再取200ml,早晚各服200ml;另加针灸疼痛时阿是穴,补泻兼施,留针30min,盐酸氟桂利嗪胶囊10mg,每晚1次口服。对照组33例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10mg,1次/晚口服。两组均以1个月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大脑前、中、后动脉血流速度和搏动指数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9.7%,对照组总有效率61.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双侧大脑前、中、后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和搏动指数均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川芪止痛汤配合阿是穴针灸联合氟桂利嗪治疗血管性头痛,可改善临床症状,具有调整脑血管的不稳定性,促进脑血管弹性和改善脑血流供应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分析推拿联合针灸与单独针灸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2012年收治的颈源性头痛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针灸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推拿联合针灸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为95.0%,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针灸结合推拿用于颈源性头痛治疗,疗效确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疏肝泄胆针法治疗偏头痛患者焦虑抑郁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伴有焦虑抑郁症状的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口服,治疗组在口服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的基础上给予疏肝泄胆针法针刺治疗。结果:疏肝泄胆针法对偏头痛患者焦虑抑郁症状的改善程度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疏肝泄胆针法对于改善偏头痛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具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薄氏腹针结合加味逍遥胶囊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疗效。方法:100例中风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薄氏腹针结合加味逍遥胶囊治疗,对照组口服盐酸多塞平片,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HMAD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薄氏腹针结合加味逍遥胶囊治疗中风后忧郁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毫火针宣通法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者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毫火针宣通法治疗,治疗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头痛持续时间、中度以上头痛发作天数、偏头痛特异生活质量问卷(MSQ)、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头痛持续时间、中度以上头痛发作天数及VAS、MSQ、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3个月头痛持续时间,中度以上头痛发作天数及VAS、SAS、SDS评分均降低,MSQ评分则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各时间点头痛持续时间、中度以上头痛发作天数及VAS、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MSQ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毫火针宣通法治疗偏头痛疗效较好,可减轻患者疼痛,缩短疼痛持续时间,减少疼痛发作天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针刺及中药面膜外敷配合面部刺络放血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对照组34例。治疗组采用针刺及中药面膜外敷联合面部刺络放血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针刺法和中药面膜外敷法治疗,针刺治疗和午药面膜外敷,3次/周,隔天1次,10次为1个疗程,面部刺络放血2次/周,5次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79.4%,两组临床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O.05),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及中药面膜外敷配合面部刺络放血治疗痤疮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正天丸治疗颈椎病型头痛的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颈椎病型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正天丸治疗,对照组口服正天丸治疗,治疗前后对两组间VAS评分,根据治疗前后头痛指数变化,采用尼莫地平法评定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 P<0.05);在中医症候体征的改善方面上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6.7%,对照组76.7%,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针刺配合正天丸冶疗颈椎病型头痛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服用正天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