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翼状胬肉(pterygium)在我国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眼表疾病,发病率高,主要表现为球结膜及其结膜下组织增生肥厚,并形成纤维血管组织向角膜浸润性生长.角膜被浸润后可引起角膜散光、眼球转动障碍及视力下降等临床表现.具体病因不明,但多项研究表明,可能与紫外线照射、遗传因素、营养缺乏、泪液分泌不足、过敏反应、解剖因素及眼部长期受到风沙、烟尘、热、花粉等过度刺激相关.  相似文献   

2.
翼状胬肉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翼状胬肉是一种与阳光照射有关的威胁视力的眼表面疾病。组织学上包括高度血管化的组织和肥厚变性的纤维结缔组织。治疗主要是手术切除,包括联合一些辅助的治疗措施,均有一定的复发率。翼状胬肉的病因仍未完全明了,文中对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翼状胬肉因其患病率及术后复发率高,受到许多学者的关注。目前研究表明其发病机制可能与某些细胞因子的异常表达、正常细胞凋亡程序的破坏及p53基因突变等有关。本文对翼状胬肉发病机制在细胞因子及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翼状胬肉是人群中常见的一种眼表疾病,其危险因素主要是紫外线照射,发病机制主要有氧化应激、光毒性、细胞增殖凋亡、细胞外基质重塑、炎症与免疫调控等。已发现了参与上述机制的多种重要蛋白,但它们在翼状胬肉中的调控信号通路尚不清楚,目前认为是多种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其较完整的发病机制还有待进一步探索。就翼状胬肉的不同发病机制进行综述,以期待更好地了解翼状胬肉的发生发展,寻求新的治疗靶点和治疗方法,从而改善手术效果并减少术后复发。  相似文献   

5.
黄荣海 《广西医学》2009,31(3):444-446
翼状胬肉是局部球结膜纤维血管组织增生侵犯角膜的一种疾病,因其酷似昆虫的翅膀而得名,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眼病之一,它不仅可引起眼局部刺激症状,还可不同程度地损害视力。其发病机制不明,临床治疗效果也不尽人意,复发率较高。  相似文献   

6.
翼状胬肉的发病机制和临床治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胡宝珍  孙时英 《医学综述》2014,(6):1077-1079
翼状胬肉是常见的眼表结膜变性疾病,它由局部异常肥厚的球结膜及其下纤维血管样组织呈三角形向角膜面增殖生长而形成。分析总结翼状胬肉的可能发病原因及相关机制,概述该病的治疗方法、适应证及临床疗效,期待找到最佳的预防及治疗该病的途径。该文查阅了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就当前的研究现状予以综述,为眼科工作者对该病的认识及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翼状胬肉是一种局部球结膜纤维血管组织增生并且侵犯角膜的眼表疾病,是常见的眼部疾病之一。其病因及其发病机制有很多不同的解释,而确切机制目前尚不清楚,但大多数研究表明,翼状胬肉的主要诱因是环境因素,眼部长期受到阳光、风沙、花粉等过度刺激,以及营养缺乏、遗传因素、泪液分泌不足、解剖因素等各种诱因使角膜缘上皮屏障被破坏,继而结膜变性增生而发生本病。翼状胬肉的治疗目前主要以手术为主,但术后复发率较高,可达20%-40%[1]。下文对近年来翼状胬肉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做一综合表述。  相似文献   

8.
翼状胬肉是一种和过度紫外线照射有关联的增生性、炎症性、侵入性眼表疾病。弹性纤维与胶原纤维的增生和变性是其较为突出的病理改变,新生的组织过度生长、增厚为其临床表现。翼状胬肉手术切除后易复发。此特点与肿瘤组织相似,关于细胞异常增殖及凋亡抑制的研究是有效治疗和预防翼状胬肉发生和复发的关键。本文对P53肿瘤抑制基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端粒酶、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成酶2及一氧化氮等肿瘤相关性蛋白与翼状胬肉之间的关系等问题进行归纳,分析了翼状胬肉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9.
翼状胬肉是眼科常见病、多发病,发病机制尚不明,单纯胬肉切除,术后复发率高达30%-69%。所以有效治疗翼状胬肉且不复发一直是眼科临床研究的重要内容,随着眼科显微手术的发展,手术的改进,治疗翼状胬肉的复发率大为降低。本文就翼状胬肉的发病机制、治疗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翼状胬肉是球结膜及其结膜下组织肥厚增生并向角膜浸润性生长的纤维血管组织,浸润角膜后可引起角膜散光、眼球转动障碍及视力下降。在我国是常见病,多发病,且复发率较高,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尚未明确,可能与环境、遗传、免疫、角膜缘干细胞缺乏等多种因素有关。本文就翼状胬肉发病机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紫外线与翼状胬肉形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翼状胬肉的病因复杂,相关学说众说纷纭。紫外线辐射的病因学说通过流行病学以及其组织病理学改变两个方面得到证实,但其促使翼状胬肉形成的具体机制尚不清楚。最近的研究成果推测:光毒性损伤,氧化应激损伤以及细胞因子异常表达在翼状胬肉的病理形成过程中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麦月华  杨炜 《医学综述》2009,15(24):3751-3755
翼状胬肉是常见的眼表疾病之一。因其患病率及术后复发率高,受到许多学者的关注。目前有关翼状胬肉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该文通过查阅近年来国内外最新文献,就紫外线的生物学效应、免疫机制、角膜缘干细胞移行机制、细胞凋亡与增生异常机制及基质金属蛋白酶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翼状胬肉是眼科常见疾病之一,临床发病率较高,发病后表现为球结膜组织异常增生,对角膜缘造成严重损伤,并影响角膜中央生长情况,若治疗不及时或者控制不当,增生球结膜会对瞳孔造成遮挡,严重影响患者视力水平,也会影响患者外貌美观程度,目前此疾病我国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临床日渐重视其发病机制和治疗措施探究,相关研究不断增多,并对治疗方式进行了创新与分析,取得了诸多突破性进展,同时药物和医疗器械研究领域不断发展,为翼状胬肉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但是具体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仍需进一步探究,文章对翼状胬肉发病机制研究进行了汇总分析,并对治疗方式研究进行了综述,旨在为翼状胬肉治疗提供科学指导方案.  相似文献   

14.
翼状胬肉是眼科常见疾病之一,临床发病率较高,发病后表现为球结膜组织异常增生,对角膜缘造成严重损伤,并影响角膜中央生长情况,若治疗不及时或者控制不当,增生球结膜会对瞳孔造成遮挡,严重影响患者视力水平,也会影响患者外貌美观程度,目前此疾病我国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临床日渐重视其发病机制和治疗措施探究,相关研究不断增多,并对治疗方式进行了创新与分析,取得了诸多突破性进展,同时药物和医疗器械研究领域不断发展,为翼状胬肉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但是具体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仍需进一步探究,文章对翼状胬肉发病机制研究进行了汇总分析,并对治疗方式研究进行了综述,旨在为翼状胬肉治疗提供科学指导方案.  相似文献   

15.
翼状胬肉是常见的眼表疾病,治疗以手术为主,但复发率较高,而复发性翼状胬肉采用常规的手术治疗往往更不容易达到满意效果。我们采用人体羊膜移植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不但表面光滑,还有效抑制复发。病例选择:本组28例(28只眼)均为一次性手术复发性单眼胬肉,男16例,女12例,年龄41-53岁,眼局部无  相似文献   

16.
翼状胬肉是眼科最常见的眼表疾病,临床上以手术治疗为主,但术后复发率较高.2009年3月至2013年8月我科采用单纯翼状胬肉手术镜下切除,在术中重视手术方法及术中操作,使术后复发率明显下降,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9年3月至2013年8月我科收治的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52例(61眼),男37例(42眼)、女15例(19眼),年龄31~58岁、平均35.4岁,病程5~20年、平均10.8年,翼状胬肉侵入角膜缘内约2.5~5.5 mm、平均4.5 mm.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复发性翼状胬肉治愈的最佳手术方法.方法 在彻底切除翼状胬肉的同时,做含角膜缘干细胞之结膜片移植术,进行眼表面重建术治疗复发性胬肉12眼,以术后纤维血管组织增生为评价标准,随访时间3~18个月.结果 治愈9眼占75%,复发1眼占8.3%,有明显纤维血管组织增生,但未超过角膜缘,有潜在复发可能者2眼占16.7%.结论 对复发性翼状胬肉在彻底切除翼状胬肉的同时,做含角膜缘干细胞之结膜片移植进行眼表面重建术,术式简单,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张宏  张明媚  徐琳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3,(9):1307-1309,1314
目的探讨翼状胬肉患者泪膜功能的变化。方法选择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翼状胬肉患者(病例组)及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各34例,分别行眼干症状询问、基础泪液分泌实验(SⅠt)、泪膜破裂时间测定(BUT)、角膜荧光素染色(FL)、结膜印迹细胞学(CIC)检查。结果病例组SⅠt的平均值(7.67mm)显著低于对照组的平均值(12.03mm)(P<0.05);病例组BUT的平均值为5.83s,显著短于对照组的10.05s(P<0.05)。病例组症状、SⅠt、BUT的阳性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FL、CIC的阳性比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SⅠt与BUT呈正相关(r=0.513),与FL评分呈负相关(r=-0.575),BUT与FL评分呈负相关(r=-0.581),CIC与SⅠt(r=-0.261)、BUT呈负相关(r=-0.357),与FL评分呈正相关(r=0.564)。翼状胬肉病史年限与干眼症状、SⅠt、BUT、FL评分、CIC评分之间无相关性。结论翼状胬肉患者泪膜功能异常率明显增高,泪腺分量减少,易出现干眼症状。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家族[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ErbB2及ErbB3]在翼状胬肉上皮内的表达。方法: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及Western blot方法对15例初发性翼状胬肉患切除的翼状胬肉组织中EGFR、ErbB2及ErbB3蛋白进行检测,并与正常人结膜组织进行对照。结果: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显示,在正常结膜上皮中,EGFR在其基底层细胞表达,而ErbB2及ErbB3则在其表层细胞表达。15例翼状胬肉上皮的11例EGFR、ErbB2及ErbB3表达方式与正常结膜明显不同,EGFR、ErbB2及ErbB3均在翼状胬肉上皮的全层表达,4例表达方式与正常结膜相似。Western blot检测进一步证实11例翼状胬肉上皮EGFR、ErbB2及ErbB3表达较正常结膜高。结论:翼状胬肉组织上皮EGFR、ErbB2及ErbB3表达增加,提示翼状胬肉可能是一组织增生性疾病,翳状胬肉上皮EGFR、ErbB2及ErbB3的异常表达及其与其上皮下组织相互作用可能是翼状胬肉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0.
翼状胬肉发病机理复杂且仍不明了,其治疗方法亦繁多,目前虽以手术为主,但对其复发性仍束手无策,现将近年胬肉治疗进展的研究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