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2.
目的:研究淋巴结外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Ki-1 EALCL)微血管密度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了12例Ki-1 EALCL中血管内皮细胞特异性标记物FⅧ-RAg和CD31的表达,并通过形态学计量法计数肿瘤内微血管密度。结果:Ki-1 EALCL微血管密度与患者性别、年龄及肿瘤的大小、发生部位和细胞表型无关,而与PCNA标记指数有关(P<0.01)。Kaplan-Meier分析显示微血管计数<20.5的患者预后较好,而微血管计数≥20.5的患者预后较差,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淋巴结外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微血管密度与患者生存率相关,提示肿瘤血管生成分析和微血管密度计量是评价EALCL患者预后的1项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3.
B细胞淋巴瘤73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B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特征,应用组织形态学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73例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病理资料,同时行CD20、CD3、CD5、CD23、CD30、CD79α、TdT、Bcl-2、CyclinD1、Lysozyme和Ki-67的免疫表型测定,并根据WHO新分类重新分类。73例B细胞淋巴瘤患者中,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38例(52.05%),包括中心母细胞型(CB)27例,免疫母细胞型(IB)5例,间变型(AV)4例,富于T细胞或组织细胞型2例;滤泡性淋巴瘤(FL)18例,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9例,套细胞淋巴瘤(MCL)2例,B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B-LBL)4例,B小淋巴细胞淋巴瘤(B-SLL)2例。B细胞淋巴瘤低度恶性组Ki-67阳性率为20.69%(6/29),高度恶性组阳性率为75%(33/44),P<0.01。初步研究结果提示,WHO新分类对B细胞淋巴瘤的诊断便于掌握,实用性强,与临床治疗和预后判断有密切关系。通过标准的形态学和一套规范的免疫组化检测,结合WHO新分类可应用于B细胞淋巴瘤的诊断和预后。  相似文献   

4.
卵巢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卵巢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免疫表型特征及患者生存情况,探讨该肿瘤的病理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卵巢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资料,按WHO(2001年)淋巴造血系统肿瘤分类标准进行形态学观察并分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两步法研究其免疫表型.结果 按Ann Arbor分期标准,Ⅰ期2例,Ⅱ期2例,Ⅳ期2例.5例有随访资料,随访截止时4例生存,最长生存时间65月.形态学变型5例为中心母细胞型,1例为免疫母细胞型.免疫分型结果6例均为生发中心样B细胞型.肿瘤细胞Ki-67增殖指数低,3例肿瘤细胞呈Bcl-2蛋白阳性表达.结论 病理形态学观察、免疫表型检测对卵巢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作用.卵巢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多为生发中心B细胞起源,其预后和临床分期、免疫组化分型、治疗方案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弥漫性大 B细胞淋巴瘤(DLBCL)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以提高对DLBCL的诊断水平。方法 对22例DLBCL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复习组织形态和临床表现,补充完善所有患者CD20、CD3、CD10、bcl-6、MUM-1、Ki-67免疫表型测定,为与其他肿瘤相鉴别,对精原细胞瘤、间变性大细胞性淋巴瘤、母细胞型套细胞淋巴瘤部分病例检测AE1/3、PLAP、CD30、ALK、CD5和CyclinD1。结果 22 例患者均为原发DLBCL,男性14例,女性8例,年龄21~71岁,平均48岁;13例结内,9例结外。生发中心细胞(CGB)型13 例(结内7例,结外6例),非CGB(non-CGB)型9例(结内6例,结外3例),结合临床和组织形态学17例可诊断,再结合免疫组织化学22例均可诊断。结论 DLBCL形态学、免疫表型及临床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三者相结合能较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6.
121例肠道原发性淋巴瘤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肠道原发性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和预后。方法复习121例肠道原发性淋巴瘤临床资料、大体所见、HE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按2008年WHO造血与淋巴组织肿瘤分类重新进行分类,并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结果121例肠道原发性淋巴瘤发病年龄从7~81岁,平均年龄52.7岁,中位年龄55岁。男性88例,女性33例,男女比例8∶3。发病部位分别为大肠(结、直肠)62例(51.2%),小肠(空、回肠)47例(38.8%),十二指肠7例(5.8%),多发部位4例(3.3%),阑尾1例(0.8%)。临床上以腹痛、腹胀(72.9%)、下消化道出血(22.0%)、发热(10.2%)、腹部包块(8.5%)、腹泻(8.5%)、消瘦(5.1%)等为首发症状。大体上表现为隆起型(37.3%)、溃疡型(33.9%)和浸润型(28.8%)。组织学类型分别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非特殊类型68例(56.2%),MALT淋巴瘤18例(14.9%),外周T细胞淋巴瘤,非特殊类型13例(10.7%),肠病相关T细胞淋巴瘤7例(5.8%),结外NK/T细胞淋巴瘤,鼻型4例(3.3%),套细胞淋巴瘤和滤泡性淋巴瘤各3例(2.5%),ALK阴性的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2例(1.7%),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性淋巴瘤、Burkitt淋巴瘤和不能分类的B细胞淋巴瘤各1例(0.8%)。59例外检病例中共随访39例(66.1%),随访时间1-102月,平均随访时间19.7月,目前死亡15例。20例失访(未回信或拒绝告知)。结论肠道原发性淋巴瘤以中老年男性多见,最常累及的部位是大肠(结、直肠),临床表现以腹痛、腹胀多见;最常见的组织学类型是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非特殊类型。肠道原发性T细胞淋巴瘤的预后比B细胞淋巴瘤差。  相似文献   

7.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孙文勇  楼瑛  张谷 《中国肿瘤》2003,12(7):427-428
[目的]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恶性淋巴瘤(PCNSI。)的病理学特点。[方法]收集10例PCNSL病人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病理形态及免疫组化分析。[结果]PCNSL病理形态及免疫组化结果提示均为B细胞性淋巴瘤,其中8例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2例为小淋巴细胞性淋巴瘤。[结论]PCNSL是少见的颅内肿瘤,绝大部分为B细胞性,其亲血管性常形成血管袖套状结构。免疫组化在诊断与鉴别诊断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特点。方法 收集34例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从病理特点、免疫组化表达及临床特征等方面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34例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临床上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淋巴结肿大,组织学上均显示明显的血管增生、组织细胞增生,肿瘤细胞表达T细胞标记物(CD3或CD43),CD21染色显示滤泡树突状细胞增生,可与霍奇金淋巴瘤及其他类型的淋巴瘤相鉴别。结论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临床上罕见,表现复杂多变,但肿瘤细胞通常表达T细胞标记物,组织学上注意观察有无血管增生、滤泡树突状细胞增生等,有助于其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9.
骨原发性淋巴瘤5例临床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原发性淋巴瘤临床罕见,约占骨恶性肿瘤的5%,占结外非霍奇金淋巴瘤的4%~6%。临床易误诊为骨肉瘤。现将本院病理科诊断为5例骨原发性淋巴瘤临床病理特点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卵巢原发性恶性淋巴瘤临床病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志学  杨莉 《浙江肿瘤》1999,5(1):36-37
探讨卵巢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用免疫组织化学及组织病病理学方法观察39例具有小圆形细胞为主要特征的卵巢恶性肿瘤。  相似文献   

11.
儿童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临床及病理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史青  庞芸  陶琨  陆洪芬 《肿瘤》2007,27(9):747-749
目的:探讨儿童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的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及免疫组化的特点。方法:对2001年—2006年收集的4例儿童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进行临床资料分析、病理形态学观察及免疫表型检测。结果:4例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为浅表淋巴结肿大,发病迅速且伴不规则发热及肝脾肿大;组织学特征是淋巴结结构破坏,上皮样大细胞浸润淋巴窦,瘤细胞较大,细胞核偏位,形态多样,类似马蹄形、肾形。患者的肿瘤细胞均表达ALK-1、EMA和K i-1。结论:对儿童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中ALK-1、K i-1、EMA的表达情况检测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组织淋巴结外恶性淋巴瘤(extranodal malignant lymphoma,ELA)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结合临床资料,采用组织形态及免疫组织化学相结合的方法,对脾、乳腺、扁桃体、皮肤、甲状腺、脑组织的6例病理诊断为淋巴结外恶性淋巴瘤(ELA)的病例进行临床、病理分析。结果发生在不同部位的淋巴结外恶性淋巴瘤(ELA)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与相应部位的癌相似。组织学形态与低分化癌难以鉴别,但通过仔细观察及免疫组织化学可以正确做出诊断。结论不同部位淋巴结外恶性淋巴瘤(ELA)组织形态学具有独特的组织像,易与其他肿瘤混淆,造成误诊、漏诊,应引起临床及病理医师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结外滤泡性淋巴瘤(EFL)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免疫表型、遗传学特点和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复习6例EFL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病理学特点,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方法和PCR,检测EFL中bcl-2、bcl-6及CD10.的表达以及t(14;18)的改变.结果 6例EFL中,男性1例,女性5例,年龄47~71岁,平均年龄57岁.肿瘤分别位于腮腺2例,甲状腺1例,右半结肠1例,胃1例,腹膜1例.患者均处于临床Ⅰ~Ⅱ期,肿瘤一般较大,直径3~10 cm,平均5 cm.组织学上多表现为滤泡为主型,细胞的形态特征与结内滤泡性淋巴瘤(FL)基本一致.肿瘤性的滤泡由中心细胞和中心母细胞组成,核分裂象不多,无吞噬现象.6例中,免疫组织化学bcl-2+ 5例,CD+10 3例,bcl-6+ 4例.t(14;18)易位在6例中均未检测到.随访5例,患者恢复良好.结论EFL在形态学和免疫表型上与结内FL的免疫表型相似,但缺乏t(14;18)易位,与皮肤的EFL相似,预后较好.组织学上应避免与黏膜相关淋巴组织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相混淆,免疫组织化学标记bcl-6和CD10对鉴别诊断有帮助.  相似文献   

14.
结外NK/T细胞淋巴瘤鼻型25例预后因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Han DM  Chen XQ  Bai QX 《中华肿瘤杂志》2006,28(2):137-137
结外NK/T细胞淋巴瘤鼻型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我们以1999年到2003年于我院住院的25例结外NK/T细胞淋巴瘤鼻型患者为研究对象,就其预后因素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原发性皮肤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C-ALCL)伴发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的病理形态、免疫表型特征及预后特点。方法 对1例C-ALCL伴AML进行HE形态学观察、免疫组化标记及随访,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探讨。结果 患者,女性,69岁。以右手指皮损为首发症状伴骨髓象异常就诊。皮损组织形态学表现为肿瘤细胞多形性,大小不一,细胞质丰富,核大,不规则,伴有多量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免疫表型瘤细胞均表达CD30、CD3、CD43,不表达ALK。血常规显示外周血WBC 15.5×109/L,每百个有核细胞中有原始细胞51个。骨髓穿刺检查示骨髓增生明显活跃,原始粒细胞78 %。诊断原发性C-ALCL伴AML,部分分化型(AML-M2a)。结论 C-ALCL合并AML非常罕见,诊断依赖于临床资料、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化标记。治疗首选化疗,但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LCL)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19例ALCL的临床、病理形态学资料和免疫组织化学,CD30、ALK、CD43、CD45RO、EMA和TIA-1检测结果。结果 19例均为原发系统型ALCL,其中男性11例,女性8例,年龄2~71岁,平均26岁。16例(84.2 %)出现B症状,14例(73.7 %)结外侵犯。肿瘤细胞沿淋巴窦生长或散在分布,均可见标志性肿瘤细胞,CD+30 19例(100 %),ALK(+)15例(78.9 %),EMA(+)10例(52.6 %),TIA-1(+)14例(73.7 %),ALK、EMA和TIA-1同时阴性2例(10.5 %)。重新诊断17例(89.5 %)正确。结论 ALCL表现多样,大部分患者经临床、组织病理学和免疫标记特征综合判断可作出相应诊断,CD30、ALK、EMA、TIA-1对鉴别诊断有帮助。  相似文献   

17.
目的回顾性分析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LCL)的临床特点、预后因素和治疗效果。方法对2003年1月至2007年2月间收治的19例ALCL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9例ALCL患者中,18例(94.74%)出现B组症状,14例(73.7%)早期出现结外侵犯。误诊率84.2%。化疗有效19例(100%),6个疗程后完全缓解率95%,1年及2年的无病生存率均为88.2%。早期复发1例(5.3%)。结论ALCL患者B组症状多见,易早期出现结外侵犯,误诊率高。但对化疗敏感,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The clinical, prognostic, phenotypic, and genotypic findings of 30 patients with large cell anaplastic lymphoma (Ki-1-positive large cell lymphoma) were analyzed. There were 13 male and 17 female patients (male-female ratio, 0.8) whose ages ranged from 3 to 81 years of age (mean, 28 years of age; 67% of the patients younger than 30 years of age). The 5-year survival rate was 52%; this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other types of high-grade peripheral T-cell lymphoma. Histologic examination showed distinctive morphologic features such as tumor cell pleomorphism, sinus infiltration, fibrosis, partial lymph node involvement, sparing of B-cell regions, and occasional plasma cell infiltrates. Eighty percent of the cases were of T-cell phenotype, and others expressed neither B-cell nor T-cell markers. The tumors were frequently positive for a histocompatibility antigen (HLA-DR), CD25 (the interleukin-2 receptor), and epithelial membrane antigen. Rearrangements of the T-cell receptor beta gene were observed in nine of 13 cases (69%). These findings indicated that many of the tumors had the phenotype and genotype of activated T-cells. This study also showed that large cell anaplastic lymphoma has a survival figure intermediate between Hodgkin's disease and low-grade peripheral T-cell lymphoma.  相似文献   

19.
 【摘要】 原发系统性间变大细胞淋巴瘤(ALCL)是一组临床罕见的异质性疾病,目前缺乏标准的治疗方案。基于回顾性研究的结果,认为ALCL以化疗为主要治疗手段,早期(Ⅰ~Ⅱ期)常常合并局部区域放疗。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进步,对于原发系统性ALCL的病理及发病机制等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