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氯胺酮与异丙酚复合静脉全麻行小儿支气管异物取出术的效果.方法 用1%的地卡因施行会厌部充分表面麻醉,置入支气管镜前,静注异丙酚2~3 mg/kg,术中以微量泵注射4~5 mg/(kg·h),术中根据患儿对手术的应激反应,间断注射氯胺酮0.5~1.0 mg/kg.结果 本组患者无需气管插管,无1例麻醉死亡,大部分患儿在停药后20~30 min离开麻醉恢复室.结论 氯胺酮合并异丙酚麻醉,是小儿支气管异物取出术的一种可靠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2.
支气管镜下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取出术21例麻醉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支气管镜下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取出术的麻醉方式和呼吸管理。方法回顾小儿支气管镜下气管支气管异物取出术21例,年龄1.5—5岁。其麻醉方式分别为氯胺酮、r-OH、芬太尼复合静脉麻醉8例,氯胺酮、芬太尼复合静脉麻醉6例,氯胺酮、丙泊酚、芬太尼复合静脉麻醉7例,21例中5例辅助小剂量肌松药阿曲库胺。供氧方式分三种:9例病情轻,保留自主呼吸者,经支气管镜侧孔接吸氧管供氧;5例经支气管镜侧孔接高频喷射机辅助呼吸;7例麻醉机供氧,在循环紧闭装置下,用麻醉机的呼吸囊做扶助呼吸或控制呼吸。结果21例均取出异物,无一例死亡及严重的术后并发症。术中支气管痉挛3例,均为氯胺酮、芬太尼麻醉;1例主气管异物为花生米,对侧亦因异物阻塞不能发挥功能,出现窒息,将气管镜直接置入,迅速暂将异物推至支气管,缓解呼吸困难,充分供氧后,顺利取出异物。其它病例均保证了合适的麻醉深度和平稳的呼吸。术后因喉头水肿需气管插管的为4例。结论选择镇静良好,麻醉平稳,对患儿生理干扰小、清醒快的药物,尝试多种有效的供氧方式,将有助于缩短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手术时间,提高患儿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不同配伍的氯胺酮用于小儿呼吸道异物取出术的麻醉效果,探讨适宜的麻醉方法。方法采用随机抽样、单盲对照的方法对60例发生呼吸道异物的患儿,就所采用的两种不同氯胺酮配伍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着重考查麻醉时间、手术时间、苏醒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间各项指标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氯胺酮复合异丙酚结合咽喉、气管及支气管表面麻醉用于小儿呼吸道异物取出术是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的麻醉处理方法,以保证围术期间患儿良好的氧供。方法:本组小儿支气管异物取出术20例,患儿术前30分钟肌内注射阿托品0.01 mg/kg,入室前给予氯胺酮5 mg/kg肌内注射,待患儿入睡后入室开放静脉通道,行ECG、NIBP、SPO2监测。静脉给予盐酸戊乙奎醚注射液0.01 mg/kg,地塞米松5 mg。面罩吸氧5 min后潮气量法吸入4%~8%的七氟醚。用2%利多卡因行喉头和声门内喷雾表麻。术中以异丙酚(加入利多卡因)6~12 mg/(kg.h)维持麻醉。术中均采用高频喷射通气,术中SPO2<90%时,采用辅助或控制呼吸。结果:20例患儿异物均完整取出,8例患儿置入气管镜取异物期间SPO2下降至<90%,其中6例利用高频喷射通气进行辅助呼吸维持正常SpO2,不必退出气管镜影响手术操作的连续;2例给予司可林完成手术。所有患儿麻醉恢复后均生命体征平稳,安返病房。结论:在高频通气的供氧方式下,氯胺酮联合异丙酚静脉麻醉复合七氟醚吸入麻醉是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适宜的麻醉选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异丙酚靶控输注联合咽喉、气管内表面麻醉应用于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取出术的疗效,并与氯胺酮复合γ-羟基丁酸钠麻醉效果比较.方法:40例婴幼儿气管、支气管异物患儿,年龄8~36 个月,体重7.5~18 kg,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为异丙酚效应室靶控输注联合1%丁卡因咽喉、气管表面麻醉,B组为氯胺酮复合γ-羟基丁酸钠麻醉,观察麻醉效果、并发症和苏醒时间.结果:两组患儿均麻醉成功,全部一次顺利插入硬式支气管镜.B组患儿术中最低SpO2低于A组;支气管镜置入后发生较严重屏气、呛咳需处理的病例A组为1例,B组为5例.B组术毕全部病例发生下颌松弛和舌后坠,显著多于A组(1例)(P<0.01).术毕发生喉鸣、托下颌仍吸气困难B组12例,显著多于A组(0例).B组患儿术毕在手术室滞留时间、苏醒时间长于A组(P<0.01).结论:异丙酚靶控输注联合气管表面麻醉是一种可控性强、安全、实用的婴幼儿气管支气管异物取出术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小儿支气管异物取出术的麻醉和呼吸管理的有效方法.[方法]采用氯胺酮、γ-羟基丁酸钠与地西泮(安定)复合麻醉的方法对76例小儿进行支气管异物取除术.[结果]76例小儿支气管异物取出术麻醉顺利,手术全获成功,均取出异物,术后未发生呼吸梗阻及呼吸衰竭.[结论]采用氯胺酮与γ-羟基丁酸钠、地西泮复合麻醉的方法能保持患儿的呼吸、良好的镇痛、较少的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两种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的麻醉效果,探讨适宜的麻醉方法。方法 对60例发生气管异物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采用不同麻醉方法,观察麻醉时间、手术时间、苏醒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间各项指标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氯胺酮复合异丙酚结合表面麻醉用于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是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8.
羟丁酸钠在气管异物取出术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志意 《广州医药》2001,32(3):45-45
小儿气管异物为临床常见的急症 ,病情往往十分危急 ,尤其是小儿出现梗阻性呼吸困难时 ,必须紧急实施异物取出术。传统治疗行支气管镜检查 ,包括取气管、支气管异物 ,均不用任何麻醉 ,患儿始终处于高度恐惧和挣扎状态 ,手术又不易顺利进行 ,这种不麻醉的方法是不合理的[1]。近年来 ,我院应用羟丁酸钠 (γ OH)复合异丙酚 (propofol)、氯胺酮 (ketamine)全身麻醉的方法 ,使患儿在保留自主呼吸的状态下安全实施手术。1 资料与方法选择ASAⅡ~Ⅲ级支气管镜检加气管异物取出术 43例 ,男 2 0例 ,女 2 3例 ,年龄 6个月~ 9岁 …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2种复合麻醉方法对小儿气管异物手术麻醉的效果。方法120例患儿随机分为咪达唑仑-芬太尼-氯胺酮组(M组,n=52),γ-羟基丁酸钠-氯胺酮组(γ-OH组,n=68)。观察麻醉前、置镜后和异物取出后的心率( HR)、血氧饱和度( SPO2)、术中呛咳、喉及支气管痉挛、异物取出后需气管插管次数及苏醒时间并记录数据。结果麻醉前、置镜后、异物取出后,两组的HR、SPO2差异无显著性(P〉0.05);呛咳、喉及支气管痉挛和气管插管次数M组高于γ-OH组(P〈0.05);苏醒时间M组小于γ-OH组(P〈0.01)。结论咪达唑仑-芬太尼-氯胺酮复合麻醉术中呛咳、支气管痉挛、气管插管次数比γ-羟基丁酸钠复合麻醉组发生率高,但术后苏醒快,是气管镜下小儿气管异物取除术的一种可供选择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0.
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麻醉方法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云智  李小艳 《当代医学》2009,15(32):45-46
目的观察对比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时不同麻醉方法的效果。方法64例患儿,随机分为2组,每组32例。Ⅰ组:氯胺酮复合γ-羟基丁酸钠;Ⅱ组:氯胺酮复合丙泊酚。观察术中BP、HR、SpO2的变化、苏醒时间及术中喉痉挛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氯胺酮复合丙泊酚组,术中BP、HR、SPO2的变化小,苏醒时间短(P〈0.05)。结论氯胺酮复合丙泊酚用于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是一种更为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1.
探讨小剂量异丙酚、芬太尼及两路供氧在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麻醉应用中的可行性及优点。选择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21 例。对照组11 例,采用氯胺酮,羟丁酸钠麻醉,行HFJV;实验组10 例,行小剂量异丙酚2mg/kg、芬太尼3μg/kg,静注,经口置细硅塑管于声门下行HFJV,另一路氧经支气管镜的侧孔持续供氧。观察两组麻醉的平稳度及可控性。结果,两组麻醉的平稳6~10 分钟内无明显差异,但手术时间较长,循环参数及SPaO2 数值的变化及术后苏醒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 P<0.01)。提示,小剂量异丙酚、芬太尼两路供氧用于小儿支气管异物取出术的麻醉可控性强,苏醒快,分泌物少,并可延长手术操作时间。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七氟醚与氯胺酮应用在小儿支气管异物取出术中的差异,以寻求更适合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的麻醉方法 .方法 选择年龄1-3岁患儿40例,随机分为七氟醚组(S)和氯胺酮组(K).观察两组患儿在麻醉诱导后HR、SPO2.R的变化情况,术后脱氧时间,苏醒时间.结果 七氟醚组诱导后HR、R明显比氯胺酮组诱导后变慢,SPO2明显高于氯胺酮组(P<0.05);七氟醚组术后脱氧时间、清醒时间均较氯胺酮组短(P<0.05).结论 对于行支气管异物取出术的患儿,由于七氟醚本身的特点,更适合小儿支气管异物取出术的麻醉.  相似文献   

13.
异丙酚复合氯胺酮用于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的麻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异丙酚复合氯胺酮用于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的麻醉效果。方法  6 0例患儿 ,随机分为 3组 ,组Ⅰ ,单纯用氯胺酮 ;组Ⅱ ,γ 羟基丁酸钠复合氯胺酮 ;组Ⅲ ,异丙酚复合氯胺酮 ;每组 2 0例。Datex监护仪监测BP、HR、ECG、SPO2 ,Ⅰ组静注氯胺酮 2mg·kg-1;Ⅱ组静注γ 羟基丁酸钠 80mg·kg-1;Ⅲ组静注异丙酚 2mg·kg-1。观察术中BP、HR、SPO2 的变化 ,手术时间、苏醒时间、术中喉痉挛和术手恶心、呕吐发生率。结果 异丙酚复合氯胺酮组 ,术中BP、HR、SPO2 的变化小 ,苏醒时间短 (P <0 .0 5 ) ,术中未发生喉痉挛 ,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低 (P <0 .0 5 )。结论 异丙酚复合氯胺酮用于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 ,是一种更为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4.
对 2 6例气管异物患儿采用氯胺酮、γ -羟基丁酸钠麻醉下行气管异物取出术 ,取得较满意效果 ,认为该麻醉方法不失为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复合气管表面麻醉用于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的疗效。方法:33例气管异物的患儿,诱导用异丙酚1-2mg/kg静脉注射,1%的卡因1-2ml依次口腔,咽喉,声门,气管充分表面麻醉下行支气管镜检查。通过气管镜侧孔高频通气输氧,麻醉转浅时,可追加异丙酚1~2mg/kg静脉注射,术中严密监测脉搏、SpO2和皮肤粘膜颜色。结果:33例患儿麻醉成功,在静脉全麻下顺利完成气管镜异物取出术,均痊愈出院。结论:异丙酚基础麻醉复合咽喉气管充分的表面麻醉,简单实用,可控性强,对患儿生理干扰小,麻醉平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在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中防止发生喉、气管、支气管痉挛的麻醉方法。方法:先用氯胺酮与γ-羟基丁酸钠行全身麻醉后,再用1%丁卡因喉头喷雾表面麻醉局部黏膜。结果:治疗患者653例,效果满意。结论:静脉复合加丁卡因局部麻醉在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中是较为安全适用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在异丙酚、芬太尼静脉全麻下行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的麻醉效果。方法  4 0例拟诊为气管异物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 ,观察组 :异丙酚、芬太尼组 ;对照组 :异丙酚、rOH组。记录术中喉痉挛、呛咳、屏气、下颌松弛度及SpO2 ,RR ,SBP数据。结果 所有患儿都顺利进行异物取出术或支气管镜检术。观察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心率、血压比较两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应用异丙酚、芬太尼麻醉 ,术中生命体征平稳 ,且可有效缩短麻醉苏醒时间 ,减少麻醉并发症 ,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经支气管镜取小儿支气管异物,目前主张在全麻下手术,既往常用氯胺酮和γ-羟丁酸纳复合麻醉,术中常因共用呼吸道和气道痉挛导致低氧血症发生。我院5年来用琥珀胆碱、咪达唑仑、异丙酚复合麻醉用于小儿支气管异物取出术22例。效果满意,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19.
黄建新  范丹  谢滨蓉  兰志勋 《四川医学》2005,26(12):1436-1437
目的 探讨异丙酚用于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麻醉的安全性及并发症。方法 将30例拟行气管异物取出术的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例。实验组诱导用γ-羟丁酸钠和异丙酚,辅以0.5%丁卡因咽喉部表面麻醉,以异丙酚持续输注维持麻醉;对照组诱导用γ-羟丁酸钠和力月西,麻醉维持用氯胺酮。观察两组SpO2和心率变化,术中屏气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实验组术中SpO2维持在95%以上,心率与术前比较无明显变化,有3例术中发生屏气反应,无并发症发生,清醒时间较对照组快。对照组术中心率较术前明显增快,有8例发生屏气反应,术中有2例发生肺水肿。结论 异丙酚用于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的麻醉安全可靠,术后患儿易于清醒,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采用麻醉循环回路对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麻醉中进行呼吸管理,以保证围术期间患儿良好的氧供。方法本组小儿支气管异物取出术28例,术中均采用麻醉回路供氧,保持自主呼吸,术中SpO290%时,采用辅助或控制呼吸。结果28例患儿均在5~30 min内结束手术并安全取出异物,其中20例患儿支气管置入后出现血氧饱和度下降,16例通过辅助呼吸后血氧饱和度达到正常,麻醉恢复后生命体征均正常,未发生麻醉并发症,痊愈出院。结论采用麻醉循环回路对小儿支气管异物取出术麻醉期间进行呼吸道管理,保证了良好的通气和氧供,极大地提高了麻醉的安全性。因此,使用麻醉循环回路在小儿异物取出术中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