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探讨国医大师张学文教授运用温病理论治疗脑病临床经验.方法:收集张学文教授运用温病理论及临床验案进行分析归纳.结果:张学文教授多用清心开窍法治疗中风昏迷;滋阴熄风法治疗颤证;化痰开窍法治疗中风失语;滋补肝肾、化痰逐瘀法治疗痴呆.结论:张学文教授运用温病理论治疗脑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正>刘德桓教授系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泉州市中医院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全国第五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从事中医内科临床工作35 a,擅长于运用温病理论和方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及疑难重症,临床疗效显著。笔者在跟师学习期间受益良多,现将刘老师运用温病理论辨治脑病的经验介绍如下。1清热解毒醒脑开窍法1.1刘老师认为急性中风发病后,常伴有发热,其中出血性中风约80%90%的患者伴有发热,缺血性中风约40%左右患者有发热。中风(中脏腑)患者  相似文献   

3.
《中医学报》2013,(11):1726-1728
目的:探讨中医开窍法在防治中风中的作用和地位。方法:通过查阅主要中医经典及历代医家对中风病的认识,结合临床实践,探讨治疗中风的常用方法。结果:醒脑开窍法、通腑开窍法、补肾开窍法、通络开窍法、发汗开窍法等为中医治疗中风的常用方法,为中医药防治中风提供新思维和新方法。结论:开窍法是防治中风的重要手段之一,在中风的防治中,开窍法不能仅限于醒脑开窍,应当在辨证的基础上使用不同的开窍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范永升教授运用涤痰开窍法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脑病(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encephalopathy,SLEE)的经验。[方法]通过阅读文献,跟师临诊,收集病案,从病因病机、治法治则探讨范永升教授运用涤痰开窍法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脑病的临证经验,对其遣方用药规律予以总结分析,并附临床医案以佐证。[结果]范永升教授认为狼疮脑病常与痰瘀互结、脑窍痹阻机制有关,临证多用化痰开窍、平肝熄风的方法,常选用涤痰汤、牵正散、天麻钩藤饮等加减进行治疗,常用的药物有石菖蒲、胆南星、钩藤、半夏、竹茹、郁金、远志等。所附病案显示狼疮脑病患者呈明显的痰湿、瘀阻、脑窍受损之神志异常等症状,范永升教授以涤痰开窍法为先,参以息风通络、通腑泄热等为治疗法则,疗效颇好。[结论]范永升教授认为系统性红斑狼疮脑病以痰浊郁闭为标,根据中医"急则治其标"的治疗原则,临床用涤痰开窍法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脑病发作,具有一定疗效,值得学习和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刺法、颞三针配合电针治疗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中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在中风病常规处理的基础上加醒脑开窍针刺法、颞三针及电体针治疗;对照组仅在常规处理的基础上加用传统电体针治疗。结果:醒脑开窍针刺法、颞三针配合电针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传统针刺治疗组(p<0.05)。结论:使用醒脑开窍针刺法、颞三针配合电针比传统针刺治疗中风效果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6.
醒脑开窍针刺法是天津市中医针灸学专家石学敏教授于20世纪70年代创立的治疗中风病的针刺治疗方法。临床应用已有30余年,在中风病的治疗中显示出了其卓越的疗效。全国各个省市地区纷纷来津学习,各地报道甚多。笔者随从石学敏教授从医5年,现将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临床应用的注意事项总结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醒脑开窍法治疗中风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风病和现代医学的脑血管病颇为一致。是死亡率、发病率、致残率均很高的一大疾病。醒脑开窍针刺法是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石学敏教授创立的治疗中风的新方法 ,笔者近年来对 66例中风患者进行了醒脑开窍针刺法与传统针刺法治疗中风的疗效比较 ,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 66例均来自针灸科门诊及神经内科病房 ,其中门诊患者 2 8例 ,住院患者 3 8例。将 66例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 2组。醒脑开窍组 3 6例 ,其中男 2 8例 ,女 8例 ;年龄最小 3 8岁 ,最大 76岁 ,平均 57岁。病程最短者 5天 ,最长三个月。经头颅CT…  相似文献   

8.
一、研究背景 中风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尤痰热腑实型中风病属中风急危症,病情演变快,病死率、致残率高,严重影响人们的生命与生存质量,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严重的经济负担.目前,单一通腑或单一开窍法治疗脑病的临床、实验均有报道,但查阅资料未发现以针灸醒脑开窍与中药汤剂以化痰通腑合用之脑肠同治法对急性出血性中风作用的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从颈内动脉系统的不同血流状态探讨中风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病残程度以及醒脑开窍针法治疗的效果差异.方法:回顾性收集临床中符合要求的中风病例582例,并以醒脑开窍针法为主进行治疗.结果:颈内动脉系统不同血流状态在中风性质、病情严重程度,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评分,病残程度及针刺疗效方面有差异.结论:颈内动脉系统的不同血流状态可以判断中风患者的病情及预后.  相似文献   

10.
石学敏院士创立的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的急性期、恢复期、后遗症期均有一定的疗效,为了更加明确各期的疗效,本文从不同病程研究醒脑开窍针法治疗中风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范永升教授运用补肾滋阴、涤痰开窍法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脑病(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encephalopathy,SLEE)的临床经验。[方法] 通过临证学习和查阅SLEE的病因病机和辨证论治,阐述范永升教授治疗SLEE的临床经验,并附医案一则。[结果] 范永升教授认为,SLEE的主要病因病机以肾阴不足为本,风痰上扰清窍为标。在临床诊疗中应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判别疾病的轻重和缓解程度,在补肾滋阴或涤痰开窍上有所侧重,兼顾狼疮本病和继发的神经精神系统损害,动态观察疾病的发展过程。在本例医案中,范永升教授运用补肾滋阴、涤痰开窍法治疗SLEE,有效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指标。[结论] 范永升教授运用补肾滋阴、涤痰开窍法治疗SLEE,理论依据充分,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学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析急性缺血性中风运用芳香开窍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4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各24例。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再运用芳香开窍法联合治疗,对比分析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14d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17%,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中医证候积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均较好,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运用芳香开窍法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不仅可以缓解症状、控制病情,在一定程度上还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刺法在中风单元中的作用。方法将102例中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3例,对照组49例,治疗组采用包括醒脑开窍针刺法的中风单元疗法,对照组采用不包括醒脑开窍针刺法的中风单元疗法,共治疗1个月,随访3个月,观察并记录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积分、功能独立性评定的变化。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能更好地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和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P〈0.01)。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在中风单元中的作用是肯定的,应积极地加以利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张学文教授成功要素的提炼,总结其成功经验,分析其学术特长,总结其学术特色和经验,张学文教授能够成为一代名医,和继承家学,谙熟经典,不断创新,长期致力于临床,使自己业务专长紧密联系社会、贡献于社会有密切联系;形成善用活血化瘀疗法,善于从肝论治,善于运用温病理论诊治疾病,辨证使用中药静脉制剂较为突出的学术特色,亦是他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涤痰祛瘀通络开窍法治疗急性脑梗塞3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涤痰祛瘀通络开窍法治疗痰瘀交阻型中风的疗效。方法 :将 62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 31例 ,用丹参注射液和胞二磷胆碱治疗。治疗组 31例 ,除上述治疗外 ,加服中药。测定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 pA)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 、血小板聚集功能(PAG) 。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和显效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 <0 .0 5 ) ,治疗后的实验室检查指标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 <0 .0 1) 。结论 :中医涤痰祛瘀通络开窍法治疗痰瘀交阻型中风确实有效。  相似文献   

16.
中风是最常见的临床急症。在临床上,中风的治疗已逐渐局限于平熄肝风、活血化淤等治法上。本文从理论研究、临床研究、实验研究的角度分别论述醒脑开窍法治疗中风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验及临床经验,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中风痉挛性偏瘫患者接受中药封包加醒神开窍针刺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21年3—8月我院收治的中风痉挛性偏瘫患者40例,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中药封包加醒神开窍针刺法治疗,应用Ashworth量表分析患者肌张力、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肢...  相似文献   

18.
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后假性延髓麻痹3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后假性延髓麻痹的疗效。方法选取36例中风后假性延髓麻痹患者,施以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取穴:人中及双侧内关、三阴交、风池、完骨、翳风;金津、玉液点刺放血,咽后壁点刺)。结果36例总有效率97.2%。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能有效地改善假性延髓麻痹患者的吞咽、语言功能,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120例中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在中风病常规处理基础上加用"醒脑开窍"针刺法。对照组60例按中风病常规处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58.33%,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病吞咽障碍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0.
目的系统评价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为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 )、维普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从建库以来至2018年12月发表的关于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由2名研究人员,依据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按照 Cochrane 手册 5.1.0 标准对纳入的研究进行偏倚风险评估,利用Jadad 量表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采用Review Manage5. 3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22篇,累积患者1 998例。Meta分析结果示,醒脑开窍针刺法或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其他辅助疗法治疗优于对照组,在总有效率、痊愈率、洼田饮水试验(WST)、藤岛一郎吞咽评分(FIRS)、标准吞咽功能评分(SSA)指标比较,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具有良好的疗效,但因纳入文献数量有限,质量偏低,仍需更多高质量的RCT试验来验证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