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小组式反思讨论教学法在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将2009级护理学本科学生308名分为试验组(152名)与对照组(156名)。试验组采用小组式反思讨论法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式教学法。结果试验组学生的课程考核总评成绩和评判性思维能力得分好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绝大部分学生认为该教学方法可促进知识的理解和记忆(92.76%),有助于培养评判性思维能力(89.47%)。结论小组式反思讨论法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记忆,培养其评判性思维能力和外科护理技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小组合作式的临床综合技能考核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2~2013年度在外科实习的护生分为对照组163名和试验组139名,在每一组实习结束时,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操作考核方法,以操作成绩作为出科评价;试验组采用小组合作式的综合技能考核,内容包括护理病历(评估、体查、书写)和护理技术操作两大部分,个人成绩与小组其他成员相关联,个人成绩占50%,小组综合成绩占50%。比较两组护生的考核成绩,通过问卷调查方式了解护生对考核方式的评价。结果:试验组护生综合技能考试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对考核方法的认可情况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临床护理教学中应用小组合作的综合技能考核有效可行。此方法提高了护生的操作水平和交流技巧,培养了护生互相帮助、团结合作的品行,提高了护生的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小组合作学习法在健康评估实验课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方法选取56名本科护生为对照组,47名本科护生为实验组,对照组沿用传统教学法,实验组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即通过技能学习-小组互动及反馈-教师引导及促进-技能考核及评价4个步骤进行教学。课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本科护生理论、操作考核成绩及对教学效果的满意度。结果除增强自主学习能力外,两组本科护生理论、操作考核成绩、对教学效果的满意度比较,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小组合作学习法能够提高健康评估课的实践技能教学质量,改进本科护生沟通交流能力及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新的教学查房模式在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名本科护生按实习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查房方法,试验组采用护生主导式教学查房,并进行出科成绩比较和对临床教学满意度评价比较。结果:试验组护生出科考核成绩、对临床教学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护生主导式临床护理教学查房,能够转变护生在护理教学查房中的角色,参与者变为主导者,从而提高护理临床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外科护理教学中多形式健康宣教对五年制高职护生的影响。方法:抽取高职护理专业06级4个班级的护生共200名,按班级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来学习健康宣教,试验组采用多种形式来学习健康宣教。比较两组护生对健康宣教知识掌握情况及实训练习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护生健康宣教知识掌握情况及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职护生中应用多形式的健康宣教方法,可以提高护生健康宣教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采用有声思维法进行《基础护理学》实践课教学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级全日制四年制护理本科学生233人,按照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2个班为试验组,另2个班为对照组,试验组护生118人,对照组护生115人。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方法,试验组采用有声思维法进行教学。采用技能操作考核方式进行评价。结果试验组护生操作考核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护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有声思维法教学能有效提高护生动手操作能力。  相似文献   

7.
涂萱  谢箐 《全科护理》2020,18(25):3418-3421
[目的]探讨翻转课堂结合反思日记的教学模式在骨科护生教学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11月进入骨科实习的护生33人为对照组,2017年12月—2018年12月进入骨科实习的护生35人为试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试验组采用翻转课堂结合反思日记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比较两组护生出科理论考核成绩、综合能力及课程满意度。[结果]实习结束后,试验组护生出科理论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护生综合能力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护生在教学方式、学员积极性、课堂气氛、学习效率方面的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翻转课堂结合反思日记的教学模式应用于骨科护生教学中,可以提高骨科护生的专业理论水平、综合能力和教学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应用"工作日志法"增加实习护生专科知识的效果.方法:随机将2010年7月~2011年5月99名护生分为10个小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带教模式,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工作日志法"教学:应用本科室设计的工作日志小册子,护生记录疾病诊断,组织专科理论小讲座、特殊病例查房、启发式讨论等.入科前两组护生口腔科护理理论考核成绩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结果:两组护生出科密闭式输液技术操作考试中综合能力、专科理论考核成绩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工作日志法"在护生的临床实习中能激发其学习动机,有助于提高专科理论知识,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CP)式联合以问题式学习(PBL)教学法在普外科护生带教中的应用。方法:将普外科2015年2月~2016年1月实习护生60名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临床教学模式带教;2016年2月~2017年1月实习护生60名作为试验组,采用CP式联合PBL教学法带教。比较两组护生的出科成绩、综合能力考核、对带教老师评价以及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护生的出科成绩、综合能力考核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护生对带教老师评价优于对照组,对带教方法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P式联合PBL教学法应用于普外科护生带教中,可提高护生的综合技能,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满意度,有利于发挥教学双方的创造性和积极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小组式焦点讨论法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2年12月在本科实习的60名护生为对照组,采用常规讲授式教学法。选取2013年1月~2013年6月在本科实习的60名护生为观察组,采用小组式焦点讨论法进行教学。比较两组教学下护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结果观察组对于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组焦点讨论法在临床护理教学中取得了肯定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进行高职护生临床教学改革,探讨新的教学方法对提高高职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效果。方法:实验组采用“整体护理比较学习表”进行整体护理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整体护理教学。经过4个月以后,采用评判性思维能力测评问卷(CTDI-CV)进行测量,所得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总得分为(255.75±6.77)分,对照组总得分为(237.34±28.9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在寻找真相、分析能力、自信心、求知欲和认知成熟度5个维度,两组的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新的教学方法通过借助“整体护理比较学习表”培养高职护生,有利于提高其评判性思维能力,促进其以科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和学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讨论式案例教学法在培养实习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10年7月至2012年4月在天台县人民医院实习的106名护理大专生为研究对象,按照时间先后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3名。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授课模式,研究组采用讨论式案例教学法,时间均为40周,比较两组护生实习前和实习结束时的评判性思维能力。结果两组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总分在实习期间均呈现增强的趋势(F实习前后=255.00,P0.01),但两组护生增强的程度不一,研究组增强的程度大于对照组(F组别=52.13,P0.01),且时间与组别间存在交互作用(F时间×组别=48.20,P0.01)。研究组92.4%的护生认为讨论式案例教学法提高了学习兴趣与主动性,98.1%的护生赞赏这种教学方式。结论讨论式案例教学法能有效提高实习护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并受到护生的认可和欢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护理学基础》实训教学中应用多种教学方法对高职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影响。[方法]将169名高职护生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83人,观察组86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实践教学方法,观察组采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教学法、小组讨论、反思学习、社会实践等多种实践教学方法。应用中文版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CTDI-CV)对护生进行评判性思维能力评定。[结果]两组护生实训后CTDI-CV得分均高于实训前(P均<0.05);观察组护生实训后CTDI-CV总分及寻求真相、评判性思维自信心、求知欲、认知成熟度4个特质分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护理学基础》实训教学中应用多种教学方法可提高护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与以病例为基础的学习(case-based learning,CRL)结合的教学模式对护理本科生评判性思维能力及综合技能的影响。方法在护理本科生的内科护理学课程实践教学中开展PBL与CBL结合的模式教学,将135名护理本科生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65名,采用PBL与CBL结合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对照组70名,采用传统方法进行教学,分别于教学前后对两组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综合技能的主观评价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试验组学生经过学习后,评判性思维能力总分高于试验课程前(P<0.05),各维度得分均高于试验课程前(P<0.05);对照组学生课程结束后,评判性思维能力总分和各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课程结束后,试验组总体评判性思维能力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各维度得分除寻求真理、系统化能力外,其余各项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学生对教学的整体评价尚好,在自主学习能力、综合技能、专业精神方面试验组学生大多持肯定态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BL与CBL结合的教学模式能明显提高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在自主学习能力、综合技能、专业精神方面的自我评价也有明显提高,而且新的教学模式得到了学生认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在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中采用传统教学法和基础护理临床实践教学法对护理本科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影响。方法便利抽样法选择湖北医药学院护理学院2010级40名护理本科生(以下简称护生)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名。观察组护生采用基础护理临床实践教学法,对照组护生采用传统教学法,分组时及课程结束时分别用中文版评判性思维倾向量表(critical thinking disposition inventory-Chinese version,CTDI-CV)测评两组护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结果分组时,两组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课程结束时,观察组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在系统化能力和自信心方面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基础护理临床实践教学法能有效促进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循证护理在培养护理本科学生评判性思维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护理本科生临床实习阶段的教学方法。方法调查47名护理本科生对循证护理知识的认识情况,针对影响认知因素对这些护理本科生采用循证护理教学方法,比较教学前后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及有关循证护理知识认知水平。结果教学后对循证护理相关知识及评判性思维各项特质得分均比教学前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教育后专科理论成绩比教育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教学法有利于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提高,促进专科知识的掌握。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PBL教学模式对高职护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校2009级护理学专业护生63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30人和对照组33人。对照组采用LBL教学模式,试验组采用PBL教学模式。教学前后,两组护生均无记名填写中文版本的批判思维量表(CTDI-CV),观察两组护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得分情况。结果:教学前,两组护生CTDI-CV总评分及各项目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教学后,试验组护生CTDI-CV各项目评分及总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BL教学模式优于LBL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高职护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8.
包龙梅 《全科护理》2012,(30):2862-2864
[目的]研究项目教学法对护生评判性思维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09级高职护理组的护生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在临床教学的过程中采用项目教学法,对照组采用启发式教学,经过1年教学改革尝试,对两组护生进行评判性思维的比较。[结果]实验组护生的总得分为(292.86分±45.29分),从总体上来说两组护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为中等水平,实验组护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高于对照组护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与培养模式、教学方法、教师特征、学习环境及学习方法均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对专科护生进行循证护理教育的效果。方法以整群抽样法选取2010级专科护生4个班(每班30人),设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个班,两组护生均接受学校常规教学,在第四学期,对照组护生选修非循证护理教育类课程,观察组护生选修循证护理教育培训课,并对两组护生在选修课教学前及实习4个月后进行循证护理素质及评判性思维能力的测试。结果护生实习4个月后,观察组的循证护理素质总分及循证知识、技能2个维度得分显著高于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评判性思维能力总分及除系统化能力以外6个维度的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校循证护理教育有利于提高专科护生的循证护理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