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患者术后治疗妊娠情况341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05~2009年本院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341例,随机分为三组,给予不同的方法治疗,比较各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A、B组与对照组的Ⅰ、Ⅱ期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的术后治疗结果相比,均P0.05。A组Ⅲ、Ⅳ期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的术后治疗结果与B组、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χ2=13.31、12.84,均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醋酸曲普瑞林是治疗Ⅲ、Ⅳ期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症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2.
谢玲红  王慧华 《中华全科医学》2016,14(12):2060-2062
目的 研究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手术治疗后的妊娠情况,分析腹腔镜手术治疗术后妊娠率的影响因素。 方法 选择2010年3月—2014年3月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200例做为研究对象,观察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手术治疗后的妊娠率,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期别、病灶部位、病灶直径以及患者年龄对术后妊娠率的影响。 结果 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手术后6个月内总妊娠例数为21例,总妊娠率为10.5%(21/200),6~12个月总妊娠例数为25例,总妊娠率为12.5%(25/200),12个月以上总妊娠例数为11例,总妊娠率为5.5%(11/200),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同期别、不同病灶部位、不同病灶直径以及患者不同年龄之间妊娠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4.017、19.488、11.946,P<0.05),期别越高、病灶部位越多、病灶直径越大、患者年龄越高,术后妊娠率越低。 结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术后1年内妊娠率比较高,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期别、病灶部位、病灶直径以及患者年龄影响术后妊娠率,子宫内膜异位症期别越高、病灶部位越多、病灶直径越大、患者年龄越高,术后妊娠率越低。   相似文献   

3.
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治疗后期待妊娠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汤丽荣  卢丹  段爱红 《北京医学》2011,33(4):306-309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合并不孕患者治疗后妊娠情况.方法 总结184例EM合并不孕患者治疗后妊娠情况.按照1985年美国生育协会修订的内异症分期标准进行分期,其中Ⅰ期64例,Ⅱ期20例,Ⅲ期54例,Ⅳ期46例;并于腹腔镜下进行卵巢异位内膜病灶切除和粘连分解、盆腔腹膜异位内膜病灶电凝及...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症患者行腹腔镜微创手术后妊娠成功率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11年1~12月在吉林省妇幼保健院行腹腔镜辅助下微创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症的患者共计77例,观察统计术后妊娠率情况;分析术后妊娠率在年龄、不孕类型、不孕时间、使用促排卵药物治疗、美国生殖医学协会子宫内膜异位症分期(r-AFS,Ⅰ~Ⅱ期、Ⅲ期、Ⅳ期)情况、病理分型(卵巢型、腹膜型、深部浸润型)、术后是否加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 RH-a)治疗等临床因素间的分布情况;分析影响术后妊娠率的相关因素。结果 1术后36个月累计成功妊娠者43例,累计妊娠率为55.8%(43/77)。2术后妊娠率在年龄(<35岁、≥35岁)、不孕类型(原发不孕、继发不孕)、不孕时间(≤3年、>3年)、使用促排卵治疗(是、否)等临床因素中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术后妊娠率与r-AFS分期、病理分型、术后是否加用Gn RH-a治疗无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年龄、不孕类型、不孕时间、使用促排卵药物治疗与术后妊娠率相关(OR=6.317、5.566、1.389、2.227,均P<0.05),其中,年龄、不孕类型、不孕时间均为危险因素(OR>1.000),使用促排卵药物治疗是保护因素(OR<1.000)。结论 临床工作应根据上述相关因素的作用,综合评估患者情况,采取相关措施提高患者妊娠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行IVF-ET治疗(观察组)与98例单纯输卵管因素不孕患者行IVF-ET治疗(对照组)后的妊娠结局。结果两组患者移植日子宫内膜厚度、卵裂率、流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人促性腺激素(Gn)用量高于对照组(P<0.01),获卵数、受精率、妊娠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行IVF-ET治疗其获卵数、受精率及妊娠率明显不及单纯输卵管因素致不孕行IVF-ET治疗者,但对不孕患者仍然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6.
唐嫄 《河北医学》2011,17(3):393-395
目的:了解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的临床表现症状及对妊娠的影响,探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的临床治疗方法及经验.方法:对80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的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治疗,80例患者中,成功受孕者25例,妊娠率为31.3%.Ⅰ,Ⅱ期患者的妊娠率显著高于Ⅲ,Ⅳ期患者的妊娠率,P<0.05;...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患者腹腔镜手术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α)治疗后的自然妊娠率及妊娠结局。方法 将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患者256例,随机分为单纯腹腔镜手术组127例(A组),腹腔镜联合GnRH-α组129例(B组),术后电话随访12~28个月,对两组患者术后试孕6个月、12个月的累计自然妊娠率及自然流产、宫外孕、早产、足月活产率等妊娠结局进行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患者229例。A、B两组患者术后试孕12个月的累积妊娠率分别是52.7%(58/110)与69.7%(83/1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患者之间自然流产率、宫外孕率、早产率、足月活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术后联合GnRH-α治疗较单纯腹腔镜手术治疗对提高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的妊娠率有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与分析腹腔镜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术后妊娠率的多因素分析,旨在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80例接受腹腔镜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输卵管通畅、术后联合用药及接受助孕与患者术后妊娠率相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这三类因素中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经腹腔镜术后妊娠率影响最大的为术后接受助孕,其余依次为术后联合用药以及输卵管通畅。结论:临床相关工作人员应能够对影响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腹腔镜术后妊娠率的相关因素进行适当的干预,以提升术后的妊娠率,从而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改善与推广。  相似文献   

9.
子宫内膜异位症并发不孕患者子宫内膜超微结构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EM)并发不孕患者围着床期子宫内膜的超微结构。方法:选择轻度子宫内膜异位症并不孕患者10例为研究组,已生育妇女7例作为对照组,选择在月经周期第19-22天刮取少量子宫内膜,进行扫描及透射电镜观察。结果:异位症患者围着床期子宫内膜出现超微结构改变,内膜表面腺体开口数少,纤毛再生不全,分泌细胞表面微绒毛极少,子宫内膜着床窗的形态学标记-细胞表面胞饮小泡减少 或缺失;胞质肿胀疏松,有的细胞出现核固醇,结论:异位症患者围着床期在位子宫内膜出现超微结构改变,细胞出现轻度变性,可能是其不孕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T)不孕病人腹腔镜术后妊娠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收集160例经腹腔镜手术治疗且术后病理证实为EMT病人的临床资料,均术后随访1年,根据是否妊娠分为妊娠组和非妊娠组,并对可能影响妊娠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腹腔镜术后随访1年,妊娠者84例,妊娠率52.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病理分型、r-AFS分期、是否合并子宫腺肌病、输卵管通畅情况、腹腔镜术后用药情况及术后是否辅助生殖是腹腔镜术后妊娠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术后是否用药、r-AFS分期、输卵管是否通畅及术后是否辅助生殖是影响EMT不孕病人术后妊娠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临床工作应根据上述相关因素的作用,综合评估病人情况,采取相关措施提高病人妊娠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患者腹腔镜保守性手术后影响妊娠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因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而接受腹腔镜保守性手术治疗的患者80例.结果:术后妊娠率为55.2%,继发不孕者术后妊娠率明显高于原发不孕,Ⅰ、Ⅱ期患者术后妊娠率高于Ⅲ、Ⅳ期患者,单纯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妊娠率高于囊肿合并有盆腔其他部位病灶和仅有盆腔其他部位病灶患者,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患者术后加用GnRH-a治疗组术后妊娠率高于未用药组(P<0.01,P<0.05).结论:手术能提高子宫内膜异位症妊娠率,输卵管通畅情况、内异症分期及内异症部位和术后是否用药影响内异症不孕患者腹腔镜术后的妊娠率.  相似文献   

12.
卢运兰 《海南医学》2012,23(19):131-132
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为目前常见治疗方式,术后应用西药治疗可能错过最佳受孕时机.中药天然、毒副作用小,在辅助术后助孕治疗方面具有优势,本文就近年来的临床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患者进行腹腔镜术后不同的治疗方法对妊娠率的影响,选取最佳治疗方案,提高治愈率。方法选取进行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治疗的7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采用中药加灌肠治疗法,对照组仅采用中药治疗,之后随访妊娠情况2年。结果经过3个月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子宫严重异常例数为6例(17.1%)优于对照组14例(4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242,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糖链多肽抗原125(CAl 25)均值(40.01±3.95)优于对照组(53.05±4.0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3.602,P<0.05)。2组患者子宫抗体(EmAb)阳性率与转阴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79、0.299,P>0.05)。随访2年妊娠情况,观察组患者的妊娠率60.0%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667,P<0.05)。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患者腹腔镜术后,采用中药加灌肠治疗方法能优化治疗效果,提高患者妊娠率。  相似文献   

14.
子宫内膜异位症(以下简称内异症)是生育期妇女的常见疾病,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据统计,内异症患者中约有50%伴发不孕[1],而30%以上的不孕症是由内异症造成.即使对之进行手术治疗,仍有近一半的患者不能受孕,而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子宫内膜生长在子宫腔以外的任何部位所引起的妇科疾病,如在卵巢、子宫骶骨韧带、子宫下段后壁浆膜层、子宫直肠陷窝以及乙状结肠的盆腔腹膜等处,亦可在子宫肌层发生.在临床上,对主诉不孕的妇女,如果输卵管通畅、基础体温双相,子宫内膜反应良好,房事后试验正常者,应考虑有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可能.本文分析内异症合并不孕生育期女性63例,探讨其临床治疗情况及与妊娠之间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合并不孕患者腹腔镜术后行宫腔内人工授精(IUI)妊娠率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来大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进行治疗的EMs不孕患者150例进行290个人工授精周期治疗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年龄、不孕时间、是否促排卵、IUI时机、美国生育协会修正分期法(r-AFS)分期、IUI周期数、IUI时机对EMs患者妊娠率的影响。结果年龄≤35岁患者的术后妊娠率高于年龄>35岁患者,不孕年限≤5年患者的术后妊娠率高于不孕年限>5年患者,促排卵患者的术后妊娠率高于自然周期患者,术后时间≤1年患者的术后妊娠率高于术后时间>1年患者,r-AFS分期Ⅰ、Ⅱ期者的术后妊娠率高于Ⅲ、Ⅳ期者,IUI周期数≤3者的术后妊娠率高于IUI周期数>3者,排卵前、后各1次IUI受精时机的术后妊娠率高于排卵前1次和排卵后1次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年龄、不孕时间、排卵情况、术后时间、IUI周期数、r-AFS分期、IUI时机均是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妊娠率的影响因素(P<0.01)。结论不孕EMs患者术后IUI最佳时间是腹腔镜手术后1年以内3周期内,同时增加促排卵治疗可提高妊娠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术后不同治疗方法对子宫内膜异位伴不孕患者妊娠率的影响。方法:子宫内膜异位伴不孕患者127例均行腹腔镜手术治疗,按照美国生殖协会制订的子宫内膜异位分期标准(r-AFS)对患者进行分期,术后按照随机分层分组法分为对照组(期待治疗组)、A组(孕三烯酮组)和B组(亮丙瑞林组),随访24个月。观察三组妊娠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皮下注射亮丙瑞林的患者术后妊娠率相对较高,r-AFSⅠ~Ⅱ期患者术后妊娠率高于Ⅲ~Ⅳ期患者。结论:腹腔镜术后不同治疗方法和r-AFS分期对患者妊娠率有较大影响,皮下注射亮丙瑞林在子宫内膜异位伴不孕患者治疗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症的临床表现及影响不孕的相关因素。方法对110例盆腔子宫内异位症伴不孕症的患者经开腹或腹腔镜检查手术情况以及诊治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治疗110例患者中48例成功受孕,妊娠率为47.9%。Ⅰ、Ⅱ期患者妊娠率分别是76%、70%,Ⅲ、Ⅳ期患者妊娠率分别是20%、12%,Ⅰ、Ⅱ期患者妊娠率明显高于Ⅲ、Ⅳ期患者的妊娠率(P0.05),并且右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治疗后明显高于左侧和双侧(P0.05)。结论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对不孕影响是确定的,经手术治疗及手术药物辅助治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一部分患者恢复生育能力。临床分期及病灶部位与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后妊娠率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8.
褚春芳  李珊珊  刘菊红  魏薇 《北京医学》2017,(11):1114-1118
目的 评价子宫内膜异位症生育指数(endometriosis fertility index,EFI)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合并不孕患者腹腔镜术后自然妊娠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进行腹腔镜手术的EMs合并不孕患者的病史及手术资料.按照EFI评分标准计算生育指数,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计算不同分值患者术后3年内的累积妊娠率,并采用Log Rank检验进行比较.结果 EFI评分1~4分、5分、6分、7分、8分、9分、10分组3年累积妊娠率分别为14.3%、50.0%、66.7%、69.2%、73.7%、75.0%、83.3%,Log Rank检验结果显示,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8.83,P=0.004).将不同EFI评分者进行合并分组,分为EFI 1~4分、EFI 5分及EFI 6~10分3组,各组3年内累积妊娠率分别为14.3%、50.5%、73.1%,Log Rank检验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8.106,P< 0.001).而不同r-AFS分期术后3年累积妊娠率分别为Ⅰ期79.1%,Ⅱ期63.6%,Ⅲ期58.5%,Ⅳ期66.7%,Log Rank检验结果提示,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4.075,P=0.253).结论 与r-AFS分期相比,EFI评分能更好地预测EMs合并不孕患者腹腔镜术后3年内的妊娠情况,EFI评分越高,术后妊娠率越高.EFI评分对患者术后生育指导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官腔被复粘膜以外的部位时,称子宫内膜异位症.虽然异位子宫内膜可生长在距子宫遥远部位,但绝大多数局限在卵巢、子宫骶韧带等盆腔内组织,其临床表现以痛经、月经失调及不孕为主.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率近年有明显增高趋势,是目前常见的妇科疾病之一.估计3%~10%生育年龄妇女患有此病.  相似文献   

20.
李瑞雪 《中外医疗》2014,33(4):73-74
目的探讨分析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治疗影响预后效果的相关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2年12月来该院接受治疗的67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I~Ⅲ期患者有38例,Ⅲ~Ⅳ期患者有29例;原发不孕患者19例。继发不孕患者48例。结果患者在人院后均顺利完成腹腔镜手术。手术中亚甲蓝通液检查至少有一侧输卵管畅通的有63例,存在双侧梗阻的有1例。确诊后进行输卵管再通术。随访时间持续12~24个月。术后成功妊娠27例,妊娠率达40.3%。I—Ⅲ期的妊娠率要高于Ⅲ~Ⅳ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继发不孕要明显多于原发不孕(P〈0.05)。复发4例,I~Ⅲ期l例,Ⅲ~Ⅳ期4例。结论子宫内膜异位且伴有不孕的患者可以通过腹腔镜手术显著提高妊娠率,术后妊娠率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变程度以及不孕的类型的影响.病变程度越复杂则术后复发的可能性越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