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大血管病变患者中的血浆脂联素水平,探讨血浆脂联素水平与2型糖尿病及其大血管病变的关系。 方法:选择2004-02/2005-02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103例,根据是否合并大血管病变分为2组,糖尿病并大血管病变组49例,糖尿病无大血管病变组54例;同时选择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者35例作为对照组,均知情同意。测定以上观察对象的血浆脂联素水平应用放射免疫法,同时测定血糖、血压、血脂、C肽水平。比较各组间血浆脂联素水平、低脂联素血症发生率(以血浆脂联素水平<5mg/L判为降低),分析其影响因素。探讨脂联素与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危险因素的相关性采用相关分析以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结果:大血管病变组49例,无大血管病变组54例,正常对照组35例,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各组血浆脂联素水平: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组显著低于无大血管病变组和对照组[(4.08±3.24)mL/L,(6.69±4.42)mL/L,(16.37±3.03)mL/L,(t=3.440,17.606,P<0.01)]。无大血管病变组显著低于对照组(t=12.257,P<0.05)。②各组低脂联素血症发生率:大血管病变组、无大血管病变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73.5%,40.0%,0(X~2=42.050,16.815,P<0.01)],其中大血管病变组显著高于无大血管病变组(X~2=9.894,P<0.01)。③脂联素水平与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危险因素之间的相关性:血浆脂联素水平与收缩压呈负相关(r=-0.309,P<0.01)。 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脂联素水平降低,并发大血管病变者降低更加明显,且与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收缩压水平呈显著负相关,提示血浆脂联素与2型糖尿病及其大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测定正常人群与2型糖尿病及其大血管病变患者的血清脂联素水平,探讨脂联素与2型糖尿病及其大血管病变的相关性.方法 正常对照组102例,2型糖尿病组116例、2型糖尿病并大血管病变组123例,比较各组的血清脂联素水平,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①型糖尿病组及其大血管病变组的血清脂联素水平[分别为(8.62±2.97)、(6.17±2.55)mg/L]较正常对照组[(10.03±4.41)mg/L]降低,大血管病变组的血清脂联素水平较2型糖尿病组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②相关分析显示,脂联素水平与体重指数、腰臀比、胰岛素抵抗指数、空腹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负相关(r值分别为-0.492、-0.581、-0.813、-0.754、-0.619、-0.387,P均<0.05);③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脂联素与胰岛素抵抗指数、空腹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828、-0.769、-0.631,P均<0.01).结论 2型糖尿病及其大血管病变患者的血清脂联素水平降低,低脂联素血症可能与2型糖尿病及其大血管病变相关,在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DM)合并大血管病变及无大血管病变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脂联素水平的相关性。[方法]79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有无大血管病变分为伴大血管病变组(A组)40例,无大血管病变组(B组)39例。另选40例健康者作正常对照组(C组),均检测血清hs—CRP,脂联素及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血脂等指标。[结果]A组血清hs—CRP高于B组及C组(P〈0.05,P〈0.01),B组明显高于C组(P〈0.01),A组脂联素水平明显低于B组及C组(均P〈0.01),B组明显低于C组(P〈0.01)。相关分析提示血清hs—CRP与脂联素有相关性(P〈0.01)。[结论]hs~CRP,脂联素对于DM患者发生大血管病变的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2-DM)不同阶段血清脂联素水平的变化,探讨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分别测定糖耐量减低组(IGT,30例)、2-DM无大血管病变组(30例)、2-DM伴大血管病变组(30例)和正常对照组(20名)的体重指数、腰臀围比、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胰岛素抵抗指数和脂联素等。结果:IGT组、2-DM无大血管病变、2-DM伴大血管病变组的血清脂联素水平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2-DM伴大血管病变组的脂联素水平最低,IGT组脂联素水平介于2-DM无大血管病变与对照组间。相关分析发现,血清脂联素与HOMA-IR、TG、FPG、HbA1C呈负相关;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脂联素血症和高三酰甘油血症是DM合并大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脂联素水平可作为预测DM发生并发症的重要指标;低脂联素血症在2-DM及其并发症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DM)患者大血管病变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及脂联素水平的关系.方法 82例2型DM患者,分为观察组即大血管病变组42例,对照组即无大血管病变组40例.均检测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脂联素及血脂指标.结果 观察组hs-CRP明显高于对照组,脂联素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FINS、TG、HDL-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0.05).结论 hs-CRP及脂联素均可能是2型DM大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hs-CRP和脂联素对预测DM 患者发生大血管病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浆脂联素与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血小板活化的关系。方法:将75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35例)和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40例);以本院健康体检正常者50例为对照组。分别测定脂联素、血浆内皮素、血小板活化标志物CD62p、CD63水平。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内皮素、CD62p、CD63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脂联素明显低于对照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血浆内皮素、CD62p、CD63明显高于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脂联素明显低于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脂联素与血浆内皮素浓度、CD62p、CD63呈负相关(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脂联素降低,血浆内皮素、CD62p、CD63水平升高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密切关系,血浆脂联素降低,血管内皮损伤与血小板活化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机制中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与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246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不同HBA1c水平及有无大血管并发症分为4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其PAI-1的水平。选49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结果:有大血管病变组的PAI-1水平比无大血管病变组及对照组均升高(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有大血管病变组的PAI-1与年龄、游离脂肪酸(FFA)、体重指数(BMI)和腰臂比(WHR)相关;在有大血管病变组或无大血管病变组中,不同HBA1c水平组间PAI-1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相同HBA1c水平病例组间,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患病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PAI-1水平升高与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有关。单纯血糖控制达标,不能有效降低PAI-1水平,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多个代谢因素同时控制可能更有利于预防大血管病变的出现。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清脂联素水平与2型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相关性。方法将所选的2型糖尿病患者106例分为单纯2型糖尿病组和2型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组。对所有受试者测量身高、体质量、血压,同时分别测定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高敏 C-反应蛋白、血清脂联素水平、空腹胰岛素、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等。结果两组间血清脂联素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Logistic 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显示调整年龄、性别、BMI 及高敏 C 反应蛋白等因素后血清脂联素与高密度脂蛋白显著正相关(P <0.05),与收缩压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呈负相关(P <0.05)。结论血清脂联素水平与2型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有关,其在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与血浆中的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纤维蛋白原的关系,并分析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将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合并大血管病变组(n=75)与非血管病变组(n=138),设健康对照组20例,检测三组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s—CRP、纤维蛋白原水平。将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2型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组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s—CRP及纤维蛋白原水平显著高于无大血管病变组及对照组(均P〈0.01)。Logistic回归发现同型半胱氨酸、hs-CRP、纤维蛋白原等均是2型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s-CRP、纤维蛋白原水平与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相关,炎症可能参与了糖尿病大血管病变过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纤溶功能的改变及其对外周血管病变的影响,分析其纤溶功能紊乱的可能原因。方法:根据研究对象的临床表现及各种检查结果,分为4组。对照组23例,无并发症2型糖尿病组20例,微血管病变组20例,大血管病变组19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其血浆纤溶酶-α2抗纤溶酶复合物、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水平,同时测定其它一些临床生化指标。结果:无并发症2型糖尿病组、微血管病变组及大血管病变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浆纤溶酶-α2抗纤溶酶复合物浓度显著增高(P〈0.01),凝血酶无时间缩短(P〈0.05)。微血管病变组、大血管病变组的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和纤维蛋白原高于对照组(P〈0.01)。大血管病变组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APTT明显高于无并发症2型糖尿病组(分别为P〈0.01,P〈0.05),微血管病变组的纤维蛋白原高于无并发症2型糖尿病组(P〈0.01)。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血管痛变者血浆纤溶酶-α2抗纤溶酶复合物、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水平均升高,这种纤溶功能异常可能是糖尿病性血管病变形成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疗养护理病历存在的缺陷,探求提高护理疗案质量的改进措施。方法对2002年10月至2004年10月的护理病历检查结果进行归纳分析。结果医嘱记录单存在的质量缺陷146次,一般护理记录单存在的质量缺陷142次,体温单存在的质量缺陷68次。结论注重护士的在职培训、实施有效的监督管理是护理疗案质量的保障。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