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乙脑病毒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蚊媒传播,病死率高,我市自1957年有疫情记载以来,每年都有病例报告,本文仅就我市的发病和防治情况做一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2.
3.
申剑波 《医学动物防制》2013,(11):1196-1199
目的分析西双版纳州40年来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的流行趋势和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西双版纳州1972—2011年乙脑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1972—2011年共报告乙脑病例1384例,死亡184例,年均发病率为4.86/10万,年均死亡率为0.73/10万,年均病死率为9.25%;1972—2001年的30年间,6~9月为流行季节,发病高峰为8月;2002—2011年的10年间,流行季节为5~8月,发病高峰前移至6月;发病以10岁以下儿童为主(占72.20%),职业分布以散居儿童和学生居多(占73.49%);2007年发生近30来较为严重的一次乙脑暴发疫情,疫情波及全州2县1市,持续70余天,共报告病例75例,死亡6例,发病率为7.13/10万。结论西双版纳州为乙脑自然疫源性地和乙脑流行的高发区,存在境外输入病例和免疫空白人群,发病季节前移,存在局部暴发流行的隐患。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南阳市2007年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流行状况,并探讨控制策略。方法 采用Excel软件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7年共报告乙脑病例203例,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发病以小年龄组为主,发病具有高度散发性,农村高于城市。结论 2007年南阳市乙脑出现局部暴发,以学龄前儿童为主,提示应加大乙脑防治宣传,积极开展疫苗接种及灭蚊防蚊为主的综合性措施,建立乙脑监测管理系统,进一步降低乙脑发病率。  相似文献   

5.
265例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流行规律,为今后进一步做好预防控制和消除乙型脑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1999年钦州市发生的265例流行性乙型脑炎病例个案调查表和疫情资料,结合现场调查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钦州市乙脑发病时间为4-8月份,发病高峰为6-7月份,共发病265例,发病率为8.46/10万,病死66例,病死率为24.91%,好发年龄为1-6岁。结论 根据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流行特征,采取灭蚊、防蚊为主的爱国卫生运动和对易感人群进行应急乙型脑炎疫苗的预防接种的综合性措施可以控制乙型脑炎流行。  相似文献   

6.
项国宏 《基层医学论坛》2014,(31):4303-4304
目的:探讨流行性乙型脑炎(以下简称乙脑)的流行病学特征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县2008年之前乙脑患儿的临床资料,探讨乙脑发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预防措施。结果乙脑患儿性别分布男性多于女性,发病年龄主要集中于2岁-7岁,显著高于其他年龄段;发病季节主要集中于夏季,秋季较少,冬季和春季无发病;患儿类型多为散居儿童或托幼儿童,发病率均显著高于小学生;明确接种乙脑疫苗的患儿仅占总病例数的12.50%,其余患儿未接种乙脑疫苗、无接种史或接种史不明确。结论加强对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的乙脑疫苗查漏补种工作,全面开展乙脑防控措施,对保护易感人群、降低乙脑发病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流行病学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彭颖  余光开 《医学综述》2007,13(2):121-122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是在世界范围内引起病毒性脑炎的重要原因之一,每年乙脑的发病约50000例,其中15000例死亡。乙脑的流行和散发病例多发生在亚太地区。本文将对乙脑的流行病学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海南省流行性乙型脑炎病例监测系统建立及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掌握海南省流行性乙型脑炎(以下简称乙脑)疫情动态,分析乙脑疫情报告质量,评价监测系统建立效果。方法建立乙脑病例专报监测系统,收集历年乙脑疫情资料及建立监测系统后乙脑病例监测资料,分析乙脑监测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海南省近年乙脑发病疫情仍呈周期性,2003年为发病高峰年;监测系统建立后,2001-2003年全省共监测到疑似病例51例,经实验室确诊19例(2001年确诊0例),呈高度散发,发病季节仍为5.7月,皆无明确乙脑疫苗免疫史。结论乙脑病例监测系统能大幅度提高了乙脑病例监测的敏感性、及时性,有效的降低了漏报率、误诊率,并加强了监测,提高乙脑疫苗接种率,能有效地控制乙脑疫情。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长沙市2006-2015年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病学特征,为防治乙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长沙市2006-2015年乙脑确诊病例,描述病例的时间、地区、人群分布等特征.结果 长沙市2006-2015年,年均发病率为0.132/10万,年均死亡率为0.015/10万,年均病死率为11.36%.7、8月为发病高峰,占发病总数的95.45%,呈明显季节性.宁乡县、浏阳市为高发地区,其发病数占总病例的65.91%.全市发病主要集中在2~14岁儿童,占87.50%;以学生、散居儿童和托幼儿童为主,占92.04%.全程接种乙脑疫苗的占23.86%,非全程接种占13.52%,无接种和接种史不详者占57.95%.结论 长沙市乙脑发病呈散发状态.需继续加强乙脑病例监测和媒介蚊虫监测,落实适龄儿童常规免疫接种、采取防蚊灭蚊为主的综合防控措施以预防乙脑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广西乙脑流行趋势和特征,掌握其流行规律,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回顾性统计广西全区1960-2010年乙脑疫情资料.结果 1960-2010年全区共发生乙脑65 384例,死亡11 875例,年均发病率为3.38/10万,年均死亡率为0.61/10万,病死率为18.16%;发病流行以1960年代和1970年代为重,年均发病率分别为8.59/10万和9.24/10万,20世纪70年代以后广西开始持续推广使用乙脑疫苗,包括流行季节前突击接种和纳入免疫规划管理,1980-2000年代的年均发病率分别为1.75/10万,1.34/10万,0.44/10万;全区所有县和市辖区都有病例发生,但病例主要集中于桂西北、桂南和桂东地区,这些地区为乙脑的高发区;发病主要集中于5-9月份;患者以0~14岁农村散居儿童为主.结论 广西乙脑发病流行呈下降趋势,发病有明显季节性;发病主要集中在低年龄儿童;经过持续多年的乙脑疫苗突击接种和纳入免疫规划管理,广西乙脑防控已取得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2003年湛江市发生乙型脑炎流行的因素,评价疫情防制效果。方法:采用描述性研究法,对58例乙脑病例流行病学三间分布进行分析,找出疫情发生原因。结果:流行33d全市共报告发病58例,发病率为0.8/10万,死亡8例,病死率13.79%,病例分布在6个县(市、区)的29个乡镇(街道办)。5月19日起对有疫情的6个县(市、区)进行6月龄至10周岁儿童乙脑疫苗(灭活疫苗)应急接种,接种率达96、2%。经过乙脑疫苗应急接种和查漏补种以及采取防蚊、灭蚊、大搞爱国卫生运动等综合防制措施,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结论:应急接种乙脑疫苗,免疫效果显。  相似文献   

12.
三门峡市1986-2007年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三门峡市乙脑流行特征与规律,探讨防制对策与措施。方法采用传染病疫情报告系统的数据进行一般统计学方法,对22年乙脑发病进行描述分析。结果三门峡市1986~2007报告乙脑1673例,死亡124例。最高发病率为1988年,19.98/10万,最低2005年,0.17/万,年均发病率4.37/10万,整体疫情趋势在波动中下降。病例分布呈高度散发状态,发病高峰为每年7-9月,呈明显的季节性,发病人群以散居儿童和农民为主,农村高于市区。2003年后乙脑发病大年龄组明显上升。结论乙脑的防治在农村地区采取以加强免疫接种、防蚊灭蚊和健康教育宣传的综合防治措施,并且要加强成年人和老年人的免疫接种,使人群达到并维持高免疫水平,从而有效地控制乙脑发病。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梅州市乙型脑炎流行特征,为乙型脑炎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调查、ELISA检测方法对梅州市2003~2011年乙脑病例检测和分析.结果 2003~2011年梅州市五华等6县区共发生乙脑病例102例.流行高峰为6月份.最小年龄8个月,最大年龄13岁,以6~10岁(59.80%)为多见.发病地区以五华县68例(66.67%)为主.临床表现以高热、嗜睡、昏迷、抽搐和锥体受损为主.结论 梅州市乙脑发病呈高度散发(除2003年外),有严格的季节性和年龄特征,儿童对乙脑无免疫力是引起发病的根本原因,乙脑疫苗的及时接种是预防乙脑发病的最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14.
百色市1988~2007年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百色市20年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的监测结果和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乙脑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1988~2007年百色市12个县乙型脑炎病例个案资料和传染病监测资料进行描述和分析。结果百色市1988~2007年共发生乙脑病人1035例,死亡62例,年均发病率为1.45/10万,病死率为5.99%,乙脑发病高峰呈周期性,每隔3~5年出现一次,总体发病呈下降趋势。靖西、田东和凌云三县为乙脑高发区,91.21%病例为<15岁儿童,发病者多在农村。结论乙脑流行与地理环境、气候因素及人群暴露等因素有关;加强卫生宣传教育,提高乙脑疫苗接种率,清除蚊虫孳生地,做好个人防护等综合性防制措施可有效控制乙脑的发生和流行。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广州市2002-2010年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流行情况,为乙脑预防和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对2002-2010年广州市乙脑疫情报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02-2010年共报告44例乙脑确诊病例,死亡4例,年平均发病率0.06/10万,年平均死亡率0.01/10万。44例病例发生在除南沙区和萝岗区外的10个县。6月为发病高峰,占总病例的68.18%,其次是5月。81.82%的病例集中在10岁以下儿童。79.55%的病例无免疫史。结论广州市自2004年将乙脑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后,乙脑发病率处于低水平,控制效果显著。今后仍需提高流动儿童和农村儿童乙脑疫苗接种率,加强疫情监测、健康教育和防蚊灭蚊工作。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潍坊市2004~2007年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流行情况,为乙脑预防控制提供流行病学依据。方法利用法定传染病报告数据进行乙脑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潍坊市2004~2007年乙脑报告发病率分别为0.36/10万、0.15/10万、0.12/10万、0.11/10万,报告病例主要集中在青州市、临朐县;报告病例中90%为(15岁成年人。结论潍坊市2004~2007年乙脑报告发病率逐年下降,表明乙脑预防控制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7.
流行性乙型脑炎是经蚊媒传播人畜共患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主要流行于夏秋季。2005年宁波市的乙脑发病呈现出一定的上升趋势。2005年全市共报告乙脑病例23例,与去年的12例相比,发病数上升91.67%。现将全市今年乙脑的发病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潍坊市2004~2007年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流行情况,为乙脑预防控制提供流行病学依据。方法利用法定传染病报告数据进行乙脑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潍坊市2004~2007年乙脑报告发病率分别为0.36/10万、0.15/10万、0.12/10万、0.11/10万,报告病例主要集中在青州市、临朐县;报告病例中90%为(15岁成年人。结论潍坊市2004~2007年乙脑报告发病率逐年下降,表明乙脑预防控制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9.
湖北省1951~2006年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湖北省1951~2006年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流行特征,分析乙脑监测结果,为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湖北省疫情信息管理系统的疫情资料及2005~2006年全国乙型监测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累计报告乙脑病例130304例、累计死亡数为16227例;年发病率波动在0.14/10万~33.69/10万之间。90年代后期以后以鄂西地区发病率较高。高发季节在5~10月,10岁以下儿童占90.74%,男女发病比例为1.77:1,病例以散居儿童为主(59.49%)。其次为学生(34.24%)。媒介蚊密度从6月份开始增加,9月上旬达最高。猪血清乙脑IgG抗体总阳性率72.19%。正常人群血清IgG抗体总阳性率约35%。临床病例实验室确诊率50%。结论流行趋势和流行地区的改变与乙脑疫苗的使用密切相关,要加强乙脑监测及预测预警,采取加强10岁以下儿童乙脑疫苗接种和防蚊灭蚊为主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