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结石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时机和方法。方法总结分析了61例老年结石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时行LC病例的临床资料。比较发病72h以内(早期)和72h以外(延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全组病例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但延期组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术后住院日和平均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均较长,早期组LC全部成功,延期组中转手术2例(8.7%)。结论老年人结石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时早期行LC是安全的,延期施行LC要极为谨慎。  相似文献   

2.
潘志坚  王卫星 《腹部外科》2007,20(5):289-290
目的探讨老年人急性胆囊炎的腹腔镜治疗特点。方法将我院2001年4月~2006年4月收治的164例LC老年病例分为早期组(85例,急性发作48h内)与延期组(79例,急性发作48h后)进行比较分析。同时,将老年人组(164例)与非老年人组(164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延期组较早期组LC手术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明显延长;老年人组较非老年人组LC手术时间延长,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明显增多。结论老年急性胆囊炎病人宜早期施行LC。老年女性常因妇科炎症且腹腔内粘连,使LC难度增加,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增高。  相似文献   

3.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老年人急性胆囊炎中的应用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19  
目的:探讨老年人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 ic cholecystectomy,LC)的时机及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5月~2005年5月23例急性胆囊炎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LC均获成功,患者全部治愈,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老年人急性胆囊炎的病情进展快,手术难度大,风险高;要高度重视围手术期的处理,把握手术时机及技巧。早期LC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早期及延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的效果。方法根据不同手术时机将93例接受LC治疗的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分为早期组51例和延期组42例。2组均在发病7 d内入院治疗。早期组在入院1~3 d内行LC。延期组先行抗感染治疗,症状改善后6~8周行LC术。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 2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中转开腹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延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延期手术治疗相比,早期LC术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手术时机、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02—2019-04间在长垣县人民医院接受LC治疗的68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将发病后48 h内实施LC的患者作为早期组,将发病后48~72 h实施LC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的疗效。结果早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中转开腹率、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均少(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发病后48 h内实施LC,可缩短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中转开腹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性高,有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不同时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效果。方法根据手术时机不同将110例急性胆囊炎患者分为3组,Ⅰ组(35例)在急性胆囊炎发作24~48 h内手术,Ⅱ组(36例)在48~72 h内手术,Ⅲ组(39例)72 h后手术。比较3组的疗效。结果Ⅰ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补液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Ⅱ组、Ⅲ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胆囊炎发作48 h内实施LC,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术后恢复快,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急诊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的利弊。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为74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行LC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时机分为急诊组(12 h,n=37)与延期组(12 h~1周,n=37)。结果:66例成功施行LC,8例中转开腹。急诊组术后发生肺部感染2例、切口感染1例,其中1例肺心病患者术后肺部感染较重,住院时间长,费用较高。延期组术后肺部感染1例、切口感染1例。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诊组术前住院时间、术前费用、腹腔粘连、中转开腹、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总住院时间及住院总费用均少于延期组(P0.05)。结论: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行急诊LC虽然可降低费用,缩短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但手术风险较大。可选一般情况较好、不能耐受急性胆囊炎症状、急诊手术愿望强烈的患者酌情行急诊LC。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症状发作72h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的可行性及合理的手术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36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行LC治疗1 165例非急性发作期胆囊结石患者在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中转开腹率等方面比较。结果:136例早期行LC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平均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中转开腹率与同期行LC治疗的1 165例非急性发作期胆囊结石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在症状发作72h内行LC是安全可行的。手术成功的关键是Calot三角的正确处理,减少并合理处理术中出血是降低肝外胆管损伤和中转开腹率的重点。  相似文献   

9.
对比分析老年急性胆囊炎不同时机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对150例老年急性胆囊炎手术患者进行观察,根据手术时间分为观察组(发病48 h内实施手术,73例)和对照组(发病48 h后实施手术,77例)。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应积极行手术治疗,48 h内手术治疗的患者临床疗效更显著,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急性胆囊炎延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手术技巧及并发症预防.方法 将2004年2月至2008年8月收治的133例急性胆囊炎行LC患者,按急性胆囊炎发作后手术治疗的时间分为两组:急性发作72 h内手术的为早期组(34例)和急性发作72 h后手术的延期组(99例).手术技巧是沿胆囊壶腹分离胆囊管,尽量充分“掏空”、显露Calot三角,顺行切除胆囊;如Calot三角粘连紧密,解剖关系不清,可逆性切除胆囊或自壶腹部行胆囊大部切除术.延期组手术难度增大主要集中在Calot三角的处理上.结果 133例全部完成LC手术,无中转开腹,无胆道损伤及胆漏等并发症,无术后30 d再入院.顺行切除术127例,逆行切除术2例,胆囊大部切除术4例.延期组较早期组LC手术时间延长[(44.1±5.32)min比(66.4±3.05) min,P<0.01];两组切口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94%比2.02%,P>0.05).结论 延期LC较早期LC难度增大,但同样安全可行;把握好LC的手术技巧和熟练的技术是预防并发症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1.
急性胆囊炎320例腹腔镜手术时机的评价与操作体会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对急性胆囊炎腹腔镜手术时机进行评价 ,并总结手术操作体会。方法 将 32 0例急性胆囊炎患者分 3组施行LC。结果 早期手术组 16 4例 ,中转手术 8例 (0 .5 % ) ;限期手术组 5 1例 ,中转手术 7例 (13.7% ) ;择期手术组 10 5例 ,中转手术 5例 (0 .5 % )。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早期组4 6min、限期组 89min及择期组 35min ,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 5 .4d、13.6d及 8.7d。本组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 急性胆囊炎在发病早期是行LC的理想时机 ;Calot三角的良好显露、正确处理胆囊管和胆囊动脉是LC成功的关键 ;正确对待中转手术和掌握中转手术的指征是LC的安全保证措施  相似文献   

12.
急性胆囊炎腹腔镜手术时机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1992年10月份以来,对627例急性胆囊炎患者施行了LC,包括:(1)早期手术:发病72小时以内;(2)限期手术:发病超过72小时,抗炎解痉治疗(1周左右),症状缓解,同一住院期内手术;(3)择期手术:保守治疗炎症消退6~8周后手术。随机抽样100份病例,现将三组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发病在72小时内的急性胆囊炎行LC是理想的手术时机。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手术时机和手术技巧。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8月至2009年12月为275例急性胆囊炎患者施行LC的临床资料,总结成功为急性胆囊炎患者行LC的经验。结果:本组242例成功完成LC,33例中转开腹,全组无死亡病例及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发生,仅1例胆管损伤。结论:急性胆囊炎在发病早期(72h内)应用适当的手术技巧,多数急性胆囊炎患者行LC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人急性胆囊炎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与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5例因急性胆囊炎实施胆囊切除术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组(LC组)和剖腹胆囊切除术组(OC组)。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天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LC组优于OC组;术中出血、腹腔引流量和术后并发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行腹腔镜治疗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急性胆囊炎合并胆囊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的困难因素,以提高手术安全性,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随机选取219例急性胆囊炎合并胆囊结石行LC的患者,观察术前发作次数、伴随疾病、术前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指标。应用ANOVA单因素分析与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统计结果。结果:胆囊大小、患者性别与手术操作难度相关,胆囊壁厚度、胆囊炎发作次数与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的关系较小,同时非上腹部大手术不会影响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结论:胆囊大小、患者性别与手术操作难度存在一定联系,而胆囊壁厚度、胆囊炎发作次数可能并不是影响LC手术难度的主要因素,同时下腹部手术、上腹部微创手术都不会影响手术的操作难度。  相似文献   

16.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27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手术时机的选择及术中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为127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施行LC的临床资料.结果:125例顺利完成LC,2例中转开腹.术后继发胆管结石3例,均于术后3~5d行...  相似文献   

17.
Methods:One hundred fifty-four patients who underwent LC for AC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The patients were categorized into early surgery and delayed surgery. Factors predicting difficult LC were analyzed for each group. The operation time, bleeding, and cases of difficult laparoscopic surgery (CDLS)/conversion rate were analyzed as an index of difficulty. Analyses of patients in the early group were especially focused on 3 consecutive histopathological phases: edematous cholecystitis (E), necrotizing cholecystitis (N), suppurative/subacute cholecystitis (S).Results:In the early group, the CDLS/conversion rate was highest in necrotizing cholecystitis. Its rat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other 2 histopathological types (N 27.9% vs E and S 7.4%; P = .037). In the delayed-surgery group, a higher white blood cell (WBC) count and older age showed significant correlations with the CDLS/conversion rate (P = .034 and P = .004).Conclusion:In early surgery, histopathologic necrotizing cholecystitis is a risk factor for difficult LC in AC. A higher WBC count and older age are risk factors for delayed surgery.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gallbladder drainage,PTGD)联合二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治疗老年急性梗阻性胆囊炎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至2011年2月为78例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行PTGD联合二期LC的临床资料。结果:78例均穿刺置管成功,术后2~3 h腹痛减轻,体温24~48 h降至正常,PTGD管平均留置13.5天,分别于6~48天后行LC。3例中转开腹,无一例因急性梗阻性胆囊炎及相关治疗导致的严重并发症或死亡。结论:PTGD联合二期LC是治疗老年急性梗阻性胆囊炎安全、简便、有效的方法。老年急性梗阻性胆囊炎应尽量避免急诊常规手术,宜先行PTGD,缓解炎症,以免发生胆囊穿孔,待二期择期行L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