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超高龄患者术后康复时间较普通人延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恢复差。文章旨在通过舒适护理联合加速康复外科的术后护理模式来降低超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并加速术后康复,探讨其在围手术期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某院关节外科收治的80例超高龄股骨颈骨折行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是否采取舒适护理联合加速康复外科的术后护理模式分为舒适护理组与常规护理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情况及满意度。结果 舒适护理组在术后住院天数,术后下地时间,术后1、3、5天VAS评分,出院时Harris评分,出院时焦虑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等方面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 超高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在围手术期应用基于加速康复外科的舒适护理模式可促进患者的术后康复,减少并发症发生,具有更高的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与研究高龄股骨颈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方法:将我院收治的高龄股骨颈骨折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符合要求的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围术期护理,观察组给予连续的围术期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髋关节功能、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术后平均髋关节功能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少于对照组,且以上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龄股骨颈骨折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患者实施连续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可在有效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的同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与研究高龄股骨颈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方法:将我院收治的高龄股骨颈骨折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符合要求的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围术期护理,观察组给予连续的围术期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髋关节功能、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术后平均髋关节功能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少于对照组,且以上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龄股骨颈骨折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患者实施连续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可在有效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的同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于骨科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于我院进行骨科手术的患者50例,将其随机的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融入加速康复外科理念,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两周内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时间及术后1、3、6个月的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小于对照组,且术后1、3、6个月的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于骨科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能有效减少患者并发症情况的发生,加速患者康复,促进关节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理念在老年股骨颈骨折围手术期应用策略及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3月至2020年8月期间安徽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4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接受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的患者资料,其中20例在围手术期应用ERAS模式管理(ERAS组),20例应用常规传统围手术期管理(常规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术后短期严重并发症及术前、术后3个月和6个月的VAS评分、Harris评分.结果 ERAS组的住院时间短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RAS组术前、术后3个月和6个月的VAS评分低于常规组、Har-ris评分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均无发生感染、褥疮、下肢深静脉血栓等术后短期严重并发症,仅常规组出现1例术后心律不齐.结论 ERAS理念应用于老年股骨颈骨折围手术期,可明显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轻术前术后疼痛并提升髋关节功能,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理念在老年股骨颈骨折围手术期应用策略及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3月至2020年8月期间安徽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4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接受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的患者资料,其中20例在围手术期应用ERAS模式管理(ERAS组),20例应用常规传统围手术期管理(常规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术后短期严重并发症及术前、术后3个月和6个月的VAS评分、Harris评分.结果 ERAS组的住院时间短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RAS组术前、术后3个月和6个月的VAS评分低于常规组、Har-ris评分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均无发生感染、褥疮、下肢深静脉血栓等术后短期严重并发症,仅常规组出现1例术后心律不齐.结论 ERAS理念应用于老年股骨颈骨折围手术期,可明显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轻术前术后疼痛并提升髋关节功能,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高龄患者行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应用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进行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60例高龄膝骨关节炎患者纳入研究,采用奇偶顺序法进行分组,对照组围手术期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围手术期应用ERAS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经护理干预后的术后康复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术后下床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疼痛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数据结果比较,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高龄患者行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内给予ERAS护理模式,可有效缩短患者的下床活动时间,提高疼痛护理满意度,达到快速康复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附3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可行性、安全性、提出围手术期处理方法和关节置换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3月至2003年9月在我院骨科施行关节置换治疗的年龄80岁以上的股骨颈骨折36例的疗效、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比较人工股骨头置换组和全髋置换组的平均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术后出血量、输血量、Harris评分改善、并发症发生、下地时间、术后翻修等的差异。结果36例中人工股骨头置换组30例,全髋置换组6例。两组中均无病人术中、术后死亡,Harris评分平均改善38.2分,优良率为80.55%,并发症发生10例,发生率27.78%;人工股骨头置换组在手术时间、术中、术后出血量、输血量、并发症的发生均明显低于全髋置换组,而Harris评分改善、术后翻修、下床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对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关节置换为有效的治疗方式,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只要经过正确的围手术期处理,该类患者完全能安全度过围手术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两种手术方式中人工股骨头置换更适合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对EST(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患者应用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论的临床效果及推广价值。方法取忻州市人民医院普外科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收治拟用EST取石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患者168例为研究对象,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核同意,根据患者手术期间护理方案差异将其分为常规组与加速组,每组84例,分别予以常规围术期干预和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引导干预。通过对两组手术患者相关临床数据统计学处理后归纳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临床效果。结果相对于常规组,加速组患者术后首次进食时间、鼻胆管造影/留置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花费均具备明显优越性(P0.05),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白细胞计数、血清淀粉酶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应用EST取石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患者在围术期应用ERAS理论引导下的优化干预措施能够缩短患者术后康复所需时间,促进康复,值得重视与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行人工股骨头置换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方法对我院31例81岁以上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施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前合并疾病和术后并发症的预防进行综合性治疗的护理,收到良好的效果.结果 所有患者除一例发生Ⅱ度褥疮外其余均安全渡过围手术期,能借助拐杖或助行器行走.结论 虽然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行人工股骨头置换围手术期手术难度大,危险性高,只要通过个体化护理干预及术后康复训练、实施切实有效的护理,均能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可行性、安全性,提出围手术期处理方法和关节置换方式。方法: 回顾分析2000年3月~2006年9月人工关节置换治疗70岁以上的股骨颈骨折26例的疗效及并发症情况,比较两组人工股骨头置换组20例和全髋置换组6例的平均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和术后出血量、输血量、Harris评分、下地时间等的差异。结果: 两组术中、术后均无病死,Harris评分平均改善38.2分,优良率为88.46%,并发症发生5例,发生率19.23%;人工股骨头置换组在手术时间、术中、术后出血量、输血量均明显低于全髋置换组(P<0.01~P<0.001),而Harris评分、下床时间和住院时间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和P<0.01)。结论: 对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人工关节置换为有效的治疗方式,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只要经过正确的围手术期处理,该类患者能度过围手术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两种手术方式中人工股骨头置换更适合80岁以上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老年结直肠癌围手术期患者临床应用加速康复外科联合免疫微生态肠内营养护理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至2019年1月漯河市郾城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68例老年结直肠癌围手术期患者,采用奇偶数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4例。对照组患者行加速康复外科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行加速康复外科护理方法联合免疫微生态肠内营养治疗方法。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较对照组高(P<0.05),而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且手术知识掌握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在老年结直肠癌围手术期患者的临床疾病治疗中采用加速康复外科护理方法联合免疫微生态肠内营养治疗方法,患者对疾病的治疗满意度较高,住院时间缩短,且患者掌握了较多的手术知识,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张鹏年  孙琳  朱志强 《中外医疗》2013,32(19):136-138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对腹腔镜辅助下直肠前切除术的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应用效果。方法将104例腹腔镜辅助下直肠前切除术的低位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常规对照组(52例)和加速康复外科组(5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加速康复外科组采用加速康复外科护理方法,具体包括术前健康教育、术前不同的禁食水和肠道准备,不同的置管处理及术后镇痛、早期活动饮食方案等。结果两组术后住院时间、肠道排气时间、静脉输液时间、体重下降及并发症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下直肠前切除术围手术期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可以提高患者手术耐受力,促进患者早期康复,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4.
彭扬  林宏生 《广东医学》2005,26(9):1303-1304
目的探讨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对我院22例81岁以上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施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前合并疾患的护理和术后并发症的预防等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所有高龄患者均安全渡过围手术期,术后均能借助拐杖或助行器行走。结论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难度大,危险性高。只要护理措施切实有效,也能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腹腔镜阑尾切除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对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急性阑尾炎120例实施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加速康复外科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程度评价。结果:与常规护理相比,加速康复外科护理能减少患者首次排气时间,缩短静脉输液时间、提前进食时间和下床活动时间,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同时能减少术后并发症(P0.05),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速康复外科护理措施在腹腔镜阑尾切除围手术期能改善患者康复情况,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为了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尽早恢复关节功能,提高病人术后生活质量,我院在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中形成了一套较为系统的方法,使所有患者均安全度过围手术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将2000年1月~2005年11月我院共收治的42例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曾乐容 《中外医疗》2011,30(16):171-172
目的 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围手术期的加速康复外科(FTS)护理干预方法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98例腹腔镜结直肠癌围手术期的护理资料.结果 观察组导尿管、腹腔引流管和胃管放置天数均明显短于对照组,肛门排气时间加快、总住院天数明显缩短(F〈0.05);观察组术后井发症及不良反应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腔镜结直肠癌围手术期患者采取FTS的综合护理干预,能真正加速患者术后康复,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加速康复外科围手术期营养护理对结直肠癌患者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17年1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55例实施加速康复外科围手术期营养护理者作为观察组,55例实施常规围术期护理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指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各项恢复指标所得结果较比对照组更优(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经计算后分别为7.27%和23.64%(P0.05)。结论加速康复外科围手术期营养护理对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具有显著效果,值得予以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2例年龄80~92岁股骨颈骨折患者(头下型9例。经颈型3例)。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结果:所有病人均安全度过手术期,无切口感染及严重并发症发生,优良率为91.67%。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只要高度重视围手术期的处理。不失为治疗效果良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周蕊 《继续医学教育》2022,36(2):129-132
目的 探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自2018年6月至2020年9月,在科室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1 038例患者被随机分为ERAS组533例和常规护理组505例。ERAS组患者在围手术期接受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常规组接受一般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引流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疼痛情况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术后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ERAS组均短于常规组,且ERAS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住院费用更少,患者满意度高,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可以减少并发症加快患者康复,减少住院时间及费用,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