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血管性认知障碍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血管性认知障碍是指所有的血管因素导致的从轻度认知障碍到痴呆的一大类综合征。现从概念及意义、分类、流行病学研究与转归、相关因素、病理生理、发病机制、预防和治疗等方面综述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研究进展,为降低血管性认知障碍发生率,预防和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提高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血管性认知障碍是指由血管因素所致认知功能下降的一大类综合征,其包括自轻度认知障碍至血管性痴呆的各阶段.本文从概念、影响因素、诊断、治疗及康复等方面系统阐述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研究进展,为降低血管性认知障碍发生率、提高诊断率及康复率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血管性认知障碍是唯一可以在轻度认知障碍阶段进行有效治疗及控制的认知障碍类型,有必要对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加以干预,以阻止病情进展,特别是在疾病的早期阶段,准确评估和管理是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的主要任务。血管性认知障碍的治疗包括控制导致认知障碍的危险因素,其中主要针对目标是控制可干预危险因素,积极控制危险因素能防止认知障碍发生及延缓进展;胆碱酯酶抑制剂及美金刚可改善血管性痴呆阶段的认知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赵建军教授认为,血管性认知障碍以虚证居多,本虚标实。年老肾虚精亏,天癸数穷,旧病久病耗伤气津血,脉道失滑利,瘀血内阻,痰瘀互阻,毒自内生,下损脉络,上害脑髓而成痴呆。因人制宜,灵活运用中医药辨证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确定了“填精益髓解毒”的治法,对血管性认知障碍进行系统的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5.
血管性认知障碍是继发于脑血管病变的一类认知障碍,并有发展成为血管性痴呆的可能,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生活质量。目前中西医学对血管性认知障碍缺乏有效的干预方法,因而血管性认知障碍成为当下研究热点之一。以五脏为纲,探讨五脏生理病理特点在血管性认知障碍发病中的作用,以期对于后续临床预防及治疗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6.
血管性认知障碍是继发于脑血管病变的一类认知障碍,并有发展成为血管性痴呆的可能,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生活质量.目前中西医学对血管性认知障碍缺乏有效的干预方法,因而血管性认知障碍成为当下研究热点之一.以五脏为纲,探讨五脏生理病理特点在血管性认知障碍发病中的作用,以期对于后续临床预防及治疗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7.
血管性认知障碍(VCI)是由血管性疾病和血管危险因素引起的以认知障碍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涵盖了从轻度认知障碍(MCI)到血管性痴呆(VD)所有不同程度的认知缺陷.铁死亡是近几年新发现的铁离子依赖性的细胞程序性死亡,其在形态结构、基因遗传和生物化学等方面均区别于凋亡、自噬、坏死等细胞死亡形式.近年来,一些研究发现铁死...  相似文献   

8.
收集近五年来国内有关针灸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研究文献,从经络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关系、古今选穴规律、针刺方法、临床研究现状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针灸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有一定的疗效,但多以针刺方法和近期疗效观察居多,缺乏对远期疗效的观察和作用机制的研究;纳入排除标准、临床治疗方案、操作规范和疗效判定标准不统一,很难进行相互间的比较。今后应优化并规范针灸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的临床研究方案,包括统一的纳入排除标准、治疗方法、操作规范和疗效评价标准,开展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的长期效果研究,并进一步探讨其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析石菖蒲的芳香开窍功能对血管性认知障碍的改善作用。方法系统查阅近年相关文献,包括理论分析和实验药物以及动物研究,较全面罗列古今理论基础,收集含有石菖蒲芳香开窍药物与西药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文献资料。对血管性认知障碍中医病机进行分型,分析石菖蒲在痰瘀阻窍证型中的妙用。结果肾虚髓空、痰浊阻窍是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病机,在补益肾精的基础上,开窍和络可以醒神益智、化痰祛瘀,改善认知功能。结论石菖蒲具有芳香开窍之功效,对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改善具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0.
针刺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丽  胡慧 《医学综述》2013,(23):4344-4346
血管性认知障碍的概念强调了未达到痴呆诊断标准的轻度认知功能损害,通过对血管性认知障碍概念演变和治疗现状的回顾,阐述了其对痴呆的预防和治疗的重要意义.中医针灸是认知损害干预的重要手段,分析中医针灸对干预血管性认知障碍的认识,描述与其相对应的中医病名病位、病因病机,阐述了针灸学对与其相关的经络、腧穴的认识,综述了针灸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的临床和科研领域的研究现状及对未来研究方向的展望.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104例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继发血管性认知障碍影响因素并构建回归模型。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2022年4月我院收治的104例ACI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继发血管性认知障碍将其分为认知障碍组(n=45)和非认知障碍组(n=59),统计ACI继发血管性认知障碍的单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CI继发血管性认知障碍的影响因素,并据其构建ACI继发血管性认知障碍的预测模型,采用MedCalc11.4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预测模型对ACI继发血管性认知障碍的预测价值,获取曲线下面积(AUC)。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较大、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脑白质疏松、梗死部位为额叶/颞叶/丘脑、卒中后抑郁、血清Hcy水平较高均为ACI患者继发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OR=3.827、2.713、3.501、3.271、3.010、2.192、4.764、2.672,P<0.05),受教育年限较长为ACI患者继发血管性认知障碍的保护因素(OR=0.349,P<0.05)。根据多因素Logi...  相似文献   

12.
虢周科教授以中医"先后天之本"理论为基础,认为"脾肾亏虚,痰瘀阻络"为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病机,脾肾亏虚为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发病之本,痰瘀阻络为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发病之标,其治疗以"健脾补肾,活血化痰"为法,拟定脑髓康方(由黄芪、葛根、酒女贞子、川芎、丹参、天麻、墨旱莲、桑寄生、补骨脂、远志、白术、全蝎、酸枣仁等组成)治疗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在临床上取得了显著疗效。提出通过早期中医药干预,可有效防止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的进展及恶化。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干预血管性认知障碍向痴呆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7月-2015年7月期间诊治的90例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将所有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胞磷胆碱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银杏叶提取物治疗。均治疗14 d后,观察对比两组疗效,治疗前后认知功能评分,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痴呆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例治疗后认知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治疗后随访调查6个月,治疗组痴呆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银杏叶提取物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能促进患者的康复,有利于认知功能的提高,且应用安全性佳,可以防止血管性认知障碍向痴呆转化。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从肾虚痰浊血瘀论治血管性认知障碍的意义。方法 根据中医理论从肾脏特殊的生理功能及病理特点,探讨其在血管性认知障碍发生中的重要地位。结论 肾虚髓海不足为血管性认知障碍的基础病机,痰浊瘀血阻滞为血管性认知障碍发病的重要因素,在理法方药的选择上,应在辨证论治的前提下,注重补肾,将补肾填精益髓和化痰活血开窍有效结合,以期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从而防止疾病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5.
李旭 《医学综述》2008,14(7):1061-1063
认知障碍分为血管性认知障碍和老年性认知障碍两种类型,认知障碍患者2年后可进展为阿尔茨海默病的可能性很大,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所以对轻度认知障碍早期的诊断和治疗是至关重要的。目前临床上常做的检验包括:血糖、血脂、S100β蛋白、tau蛋白、淀粉样β蛋白、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叶酸和维生素B12一系列检验项目。文章就各检查项目与认知障碍的关系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6.
血管性认知障碍(VCI)指由脑血管病以及脑血管危险因素导致的认知障碍,它包括了从轻微认知损害(MCI)到血管性痴呆(VaD)。现从VCI的定义、分类、流行病学资料、危险因素、评估手段、诊断标准、预防和治疗措施等方面对VCI及其研究进展进行概述,以加强对VCI的认识,做到早诊断、早预防、早治疗,延缓MCI向VaD进展。  相似文献   

17.
张菊艳  吴金山  田春艳 《海南医学》2012,23(17):108-110
目的 研究轻度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神经心理学特征,为轻度血管性认知障碍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2010年1月至2011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4例轻度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调查患者的神经心理学特征资料,并进行各个认知领域的分析.结果 MoCA量表评估轻度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的准确率达97.3%.年龄、文化程度和职业对MoCA得分的影响差异有具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在延迟记忆、注意、视空间与执行能力三个认知领域的得分占各自总分的比例最低,依次为31.40%、65.17%和69.00%.结论 轻度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神经心理学特征主要表现为视空间与执行能力、注意和延迟记忆等认知领域的损害较重.MoCA量表对轻度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的早期筛查效果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邓艳梅 《河北医学》2013,19(9):1369-1371
目的:探讨血管性认知障碍的临床病因及相关因素。方法:对收治的66例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进行临床病因及相关因素分析。结果:66例血管性认知障碍的患者病历中,脑出血及腔隙性脑梗死及关键部位脑梗死分别占9.09%、21.21%和19.70%。其中多发梗死性痴呆患者33例占50%,居第一位。血管性认知障碍的产生与脑卒中的发生和发展有不可分割的关系。二者共同的危险因素有:颈动脉斑块、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其他相关因素有脑血管病变部位、病变数目、病变次数以及脑白质疏松的脑萎缩。结论:血管性认知障碍是伴随脑卒中事件出现的,伴有或不伴有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定位体征,其防治目的要放在轻中度血管性认知障碍,并应很好防控其共同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血管性痴呆与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aD)主要是由脑血管病变引起的,可分为多梗塞性,皮层下小血管病变,特殊功能部位梗塞如角回、丘脑、额叶梗塞等.卒中后痴呆与基线智力、年龄、受教育程度和血管危险因素有关.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包括VaD、血管性认知障碍非痴呆,及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伴血管病变.VCI概念有助于VaD二级预防治疗和研究.  相似文献   

20.
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是指由血管因素导致的或与之相关的认知障碍,为一种获得性智能及认知功能障碍,分为3个临床亚型: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no dementia,VCIND)、血管性痴呆(vascular Alzheimer disease,VaD)和混合性痴呆(mixeddementia,M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