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母乳成分对纯母乳喂养婴幼儿早期生长发育速率的影响,分析可能影响纯母乳喂养婴幼儿早期生长发育速率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北京市西城区4个社区202名纯母乳喂养婴儿及其母亲作为调查对象,分别在婴儿满1、2、3、4月龄监测其身长和体重,并采集5~10 ml母乳样本进行母乳成分分析,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收集可能的影响因素信息,对婴儿母亲进行一对一问卷调查。采用多因素分析方法分析母乳成分及其他相关因素对婴儿体重增量和身长增量的影响。结果:母乳成分中脂肪含量、蛋白质含量、总能量对婴幼儿体重的增长速率有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母乳中干物质的含量及总能量对婴儿身长的增长速率有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婴幼儿体重增长速率有影响的其他因素包括性别、父亲民族、身长增长量、主要看护人以及母乳喂养时的吸吮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婴幼儿身长增长速率有影响的其他因素包括性别、体重增长量、家庭平均月收入、主要看护人、母乳喂养时的吸吮时间及对母乳喂养知识知晓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纯母乳喂养婴幼儿早期生长发育速率受母乳成分、家庭、喂养方法等多重因素影响。应有针对性的加强母乳喂养的营养指导,提高母乳质量,加强母乳喂养知识宣教工作,去除不利于婴幼儿早期体格生长发育的不利因素。  相似文献   

2.
婴幼儿神经心理发育及其影响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0~4岁婴幼儿神经心理发育量表》对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社区351名婴幼儿及其父母进行了婴幼儿神经心理发育的测查及影响因素的调查。结果表明:该社区婴幼儿总发育商接近正态分布。精细动作和适应能力发育商的通过率均偏低。父母的文化程度,尤其是母亲的文化程度是影响婴幼儿神经心理发育的重要因素,不同的带养方式、父亲的某些行为因素等可能对婴幼儿神经心理发育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流动婴幼儿保健、喂养、健康状况现状及变化趋势,为针对性的制定流动儿童保健措施并落实流动儿童本地化管理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北京市社会福利医院所辖社区2005和2009年出生的流动婴幼儿为调查对象,就儿童母亲的年龄、文化程度、婴幼儿居住地址、婴幼儿期保健情况、喂养情况、贫血患病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流动婴幼儿保健覆盖率由45.6%提高到78.7%;系统管理率由24.3%提高到58.1%;4月和6月龄母乳喂养率变化不大,4~8月龄辅食添加率由2005年的46.4%提高到2009年的63.7%,7~12月龄婴幼儿的畜禽肉类添加率由42.6%提高到52.9%,2009年出生的婴幼儿贫血患病率28.8%.结论 流动婴幼儿的保健覆盖率和系统管理率有所提高,但与北京本地婴幼儿的相关情况及北京市的相关规定仍有距离;喂养存在不合理之处,贫血患病率较高,有关部门应重视流动婴幼儿的保健情况,以提高流动婴幼儿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我国农村地区婴幼儿辅助食品市场销售情况及农村地区婴幼儿看护人对市售婴幼儿辅食的认识情况,发现农村地区市售婴幼儿辅食销售和购买存在的问题。方法 在北京市、浙江省、河南省、甘肃省、陕西省等选取经济水平中等的1个县,共调查512名4~24个月婴幼儿看护人及25名县乡村级食品店店主有关2岁以下幼儿经常购买的食品的信息,同时组织了专题小组讨论,了解看护人对市售婴幼儿食品的看法和态度。结果 在甘肃、陕西、河南等省农村,售价0.1~0.2元的小食品最好卖,而这种低价位的婴幼儿食品,绝大部分无生产厂家,无生产日期,没有食物成分标识。农村婴幼儿看护人对营养有初步认识,希望买到质量好,口味好,价位合理的婴幼儿产品。结论 改善农村婴幼儿营养需食品企业生产低价位的高质量的婴幼儿强化辅助食品。  相似文献   

5.
婴幼儿辅助食品是婴幼儿重要的能量和营养素来源之一,也是我国发展较快的产业.各国为该类产品均制定了相应的标准、法规,并对其进行监管.该文概述了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和主要发达国家、地区及我国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婴幼儿辅助食品法规标准,比较了它们与中国婴幼儿辅助食品标准的异同点,包括标准立法机构、适用范围、法规效力、定义、产品类别、原料及要求、成分(必需成分与可选择成分)和质量指标、污染物限量等内容,为婴幼儿辅助食品标准的制修订工作提供参考依据,以促进我国婴幼儿辅助食品行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北京市婴幼儿家长疫苗接种相关知识知晓情况、疫苗接种的态度和行为,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改进疫苗接种服务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在北京市16区共抽取48个接种门诊,随机选择婴幼儿家长开展现况调查,收集婴幼儿的基本信息、婴幼儿家长情况、疫苗接种情况及意愿、有关疫苗知识的知晓情况等,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疫苗知识知晓率为50.34%,疫苗知识知晓率和婴幼儿家长的年龄、文化程度等有关,本市户籍婴幼儿家长的疫苗知晓率要高于外省户籍,家庭人均月收入不同疫苗知识知晓率不同。婴幼儿家长获取疫苗知识的来源主要为医生推荐(占87.70%)。96.79%的家长认为有必要接种免费疫苗,3.10%的家长认为免费疫苗不安全; 21.19%的婴幼儿家长在是否接种免费疫苗方面发生过犹豫,犹豫的主要原因是"担心疫苗质量"。43.88%的婴幼儿家长认为国产疫苗、进口疫苗一样安全,94.81%的婴幼儿家长对现在的预防接种服务满意。结论北京市绝大部分婴幼儿家长认可免费疫苗接种并对预防接种服务满意。提高接种门诊的硬件设施和医务人员的服务质量是今后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 调查北京市通州区婴幼儿看护人的儿童营养知信行影响因素,为改善婴幼儿的营养状况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选取2021年5—8月北京市通州区2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妇幼保健服务的散居婴幼儿的看护人作为调查对象,使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看护人及婴幼儿的基本情况,看护人的儿童营养知识、态度、行为,以及婴幼儿不良饮食行为等进行调查。结果 735例调查对象的知识、态度、行为(knowledge attitude and practice,KAP)总得分为(75.95±7.05)分。其中营养知识得分为(8.69±1.69)分,营养态度得分为(28.04±3.32)分,营养行为得分为(39.22±4.60)分,KAP总得分达标率为98.9%,优秀率为68.3%。看护人为母亲、月收入5 000~10 000元、10 001~20 000元、> 20 000元的调查对象知信行优秀率较高(OR=1.699、2.561、2.562、3.638,95%CI:1.147~2.517、1.215~5.399、1.235~5.135、1.699~7.790);2~<3岁、≥3岁幼儿看护人的知信...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北京市农村1岁之内婴幼儿母乳喂养及辅食添加情况,为政府制定政策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顺义区4个乡镇抽取北京市户口4~12月龄婴幼儿136名,在知情同意后,进行连续入户2日或4日面对面调查。结果顺义区婴幼儿4月龄内完全母乳喂养、部分母乳喂养及人工喂养率分别为43.4%、44.6%、11.8%;73.9%的婴幼儿在4~6个月添加了辅食,大部分添加3种以上,最先添加为谷类和蛋类,然后为果蔬类,肉豆类添加较晚。结论应加强对乳母及未生育妇女的健康教育,提高4月龄内完全母乳喂养率,适时添加各类辅食。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北京市婴幼儿体格发育和家庭养育现状的调查,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以期发现养育问题,为制定针对性的指导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城郊2 697名3岁以内健康儿童进行体格检查并对其家庭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用SPSS12.0软件包进行分析。【结果】北京市婴幼儿家庭在喂养、早期认知刺激和交流三方面低分组比例分别为15.6%、20.1%和13.5%,各年龄段比例不均衡。不同养育方式体格发育指标分析显示:喂养高低分组儿童的体格发育在4~5、6~7、12~17月及24~35月4个年龄段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或非常显著差异(P<0.01);早期认知刺激和交流高分组在0~3月体格发育指标高于低分组,差异有非常显著(P<0.01)意义。相关因素相关分析显示:辅食添加时间、种类、换乳期乳量及饮食习惯等是影响婴幼儿体格发育的重要因素,感觉刺激和母子交流是影响早期婴儿的体格发育的因素。【结论】北京市10%~15.6%的婴幼儿家庭在食品转换的关键期喂养方式存在明显不足,须加强针对性指导;适宜的早期认知刺激和交流可促进婴幼儿体格发育。  相似文献   

10.
婴幼儿气质对发育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婴幼儿气质以及气质各维度特征对早期发育的影响.方法在对167名婴幼儿气质调查的基础上,应用各种统计方法研究气质及各维度特征与发育的相关性.结果不同气质类型整体上对儿童智能发育指数(MDI)及运动发育水平指数中(PDI)的影响不具有显著型.但个别气质维度对婴幼儿的MDI及PDI有影响.结论在婴幼儿时期气质尚未对发育产生明显影响,但气质的某些维度已经显示出与婴幼儿发育的关联性,并有可能对其今后的发育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描述3~17岁儿童青少年体成分(脂肪组织、非脂肪组织)的发育特征。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分别抽取南方和北方共计7个城市,包括长春、北京、天津、济南、上海、银川、重庆的3~17岁城市汉族儿童青少年10867例。采用问卷调查收集研究对象基本信息,测量身高、体重,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DXA)测量身体脂肪组织质量、非脂肪组织质量等。计算BMI、体脂含量百分比(FMP)、脂肪质量指数(FMI)、非脂肪组织质量指数(FFMI)。采用SAS 9.4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和逻辑核查,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收集10867例3~17岁儿童青少年数据,其中男生5512人(50.7%)。男生FMP在10~15岁组随年龄增长迅速下降[β=-1.811(95%CI:-1.987^-1.635)],15岁以后变化不明显;女生FMP在3~7岁组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β=-0.896(95%CI:-1.100^-0.691)],7~12岁变化不明显,12~15岁随年龄增长增速明显[β=0.989(95%CI:0.753~1.224)],15岁以后变化不明显。除9岁组和10岁组以外,女生FMP高于男生(均P<0.05)。男生FFMI在3~17岁各个年龄段均明显高于女生(均P<0.05),11岁以后,女生和男生的FFMI差异变大。男生和女生的FMI随年龄变化的生长曲线有交叉,略有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的趋势[男生:β=0.033(95%CI:0.018~0.048);女生:β=0.192(95%CI:0.181~0.204)]。脂肪重聚年龄肥胖组小于超重组和正常体重组;男生不同体重状态组BMI、FFMI随年龄变化情况类似;男生正常体重组FMI随年龄增长略有降低,一直保持在5 kg/m2以下,超重组[β=0.114(95%CI:0.091~0.136)]和肥胖组[β=0.211(95%CI:0.176~0.245)]的FMI有明显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的趋势;不同体重状态组男生FMP在10岁以后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正常体重:β=-0.836(95%CI:-0.924^-0.748);超重:β=-1.090(95%CI:-1.269^-0.910);肥胖:β=-1.144(95%CI:-1.321^-0.967)];不同体重状态组女生的BMI、FFMI、FMI随年龄变化情况类似,在8岁以后呈现随年龄增长而上升的趋势[正常体重组:β=0.174(95%CI:0.165~0.182);超重组:β=0.325(95%CI:0.304~0.346);肥胖组:β=0.447(95%CI:0.406~0.488)];女生FMP的变化12岁以后随年龄增长呈明显增加的趋势[正常体重组:β=0.963(95%CI:0.851~1.074);超重组:β=0.910(95%CI:0.695~1.125);肥胖组:β=0.895(95%CI:0.569~1.221)]。总体上来看,BMI和FMI的相关性很强(男生:r=0.767;女生:r=0.873),不同体重状态儿童青少年BMI和FMI的r不同。结论儿童脂肪组织和非脂肪组织发育特征不同,且存在性别差异。BMI生长曲线和体脂肪的发育特征不完全一致,且存在性别差异,有必要对生长发育中的儿童进行更精准的体成分评估。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北京市东城区学龄前儿童超重和肥胖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儿童合理膳食干预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北京市东城区抽取18所幼儿园,调查中班和大班学龄前儿童的饮食情况,测量儿童的身高和体重,采用x2检验和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985名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检出率分别为8.1...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天津市儿童青少年肥胖和血压现状及其关系,为有针对性地制定儿童青少年血压偏高防控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19年9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天津市16个区94所中小学7~17岁儿童青少年30403人为研究对象.采用标准方法测量身高体重和血压.采用SPSS 24.0进行χ2检验、方差分析和二元logist...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学龄前儿童及其父母、祖父母及外祖父母三代直系亲属之间超重、肥胖发生率的差异,探究直系亲属超重、肥胖与儿童肥胖的关系,为预防和减少学龄前儿童肥胖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9年5-6月,对南京市雨花台区辖区内幼儿园采用整群分层随机抽样调查方法,共有2 217名3~5岁学龄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所有研究对象年龄、性别、出生体重及其父母、祖父母及外祖父母年龄、体重、身高等信息,并采用统一标准方法测量儿童的体重、身高,分析直系亲属超重、肥胖与儿童超重、肥胖之间的关系。结果 学龄前儿童超重发生率7.80%、肥胖发生率2.75%。儿童中男性肥胖发生率明显高于女性(3.4% vs. 2.0%, P<0.05);在中年父母辈中,男性的超重及肥胖发生率分别为36.1%、11.1%,均显著高于女性(13.6%、3.3%)(P<0.001),而在祖父母辈,女性的肥胖发生率却显著高于男性(祖父母:10.1% vs. 5.9%,P<0.001;外祖父母:7.5% vs. 6.2%,P<0.05)。经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母亲超重(OR=1.614,95%CI:1.132~2.301,P<0.01)及父亲肥胖(OR=2.584,95%CI:1.773~3.765,P<0.001)是导致儿童超重肥胖的独立危险因素;而二代亲属祖父母和外祖父母肥胖与儿童肥胖无显著关系。结论 直系三代亲属中,中年男性的超重、肥胖发生率最高,父母超重、肥胖可导致学龄前儿童肥胖发生风险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5.
OBJECTIVE: To examine the prevalence of childhood and adolescent obesity in Taiwan and investigate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excess weight and physical fitness and blood pressure. DESIGN: Cross-sectional study. SUBJECTS: A total of 13 935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aged 6-18 years (boys: 7031, girls: 6904) were involved in the 1999 survey and 24 586 (boys: 12 367, girls: 12 219) were available in the 2001 survey. MEASUREMENTS: Weight, height, systolic and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s, and health-related fitness tests (bent-leg curl-ups, sit-and-reach test and step test) were measured. RESULTS: The overall prevalence of obesity (including overweight) in boys was 19.8% in 1999 and 26.8% in 2001. It was lower in girls with 15.2% in 1999 and 16.5% in 2001. The normal weight group performed better (P<0.05) than the overweight/obese group in all fitness tests except in the 2001 sit-and-reach test where there were no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The risk of hypertension increased nearly two times for the overweight/obese-fit group and nearly three times for the overweight/obese-unfit group compared to the normal weight-fit group (adjusted odds ratio (AOR)=1.93, 95%CI=1.514-2.451 and AOR=2.93, 95%CI=2.493-3.454,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Overall, the findings demonstrated that there is an increasing trend in overweight/obesity prevalence for Taiwanese youth even in a 2-year period. The overweight/obese youngsters tend to have poorer muscular strength and cardiovascular endurance than the normal weight group. The overweight/obese and unfit group had a greater risk of hypertension than other groups. However, this risk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if obese/overweight children had a higher than average level of cardiovascular fitness.  相似文献   

16.
成都市0~18岁儿童肥胖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成都市0~18岁儿童超重和肥胖的发病情况.[方法]以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成都市3个城区16901名儿童测查身高、体重,以WHO标准同性别组身高的体重的超重和肥胖标准计算超重和肥胖的发病率.[结果]成都市0~18岁儿童超重总的发病率为12.5%(2019人),肥胖为5.2%(833人),超重的发病率远远高于肥胖的发病率.婴儿期超重发病率最高.男孩的肥胖发病率高于女孩.[结论]成都市儿童超重和肥胖的发病率较高,必须加强对儿童肥胖的防治.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绍兴市0~2岁婴幼儿超重肥胖流行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早期干预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按照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调查7 985名婴幼儿,以WHO身高标准体重为肥胖的判断标准。 【结果】 0~2岁婴幼儿总的肥胖检出率为2.64%,男童2.99%,女童 2.24%,总的超重检出率为9.83%,男童10.50%,女童9.06%,男女童之间肥胖超重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肥胖=4.424,χ2超重=4.687,P均<0.05)。1岁以内婴儿年龄越小肥胖检出率越高,18月以后随年龄增加肥胖检出率呈上升趋势,各年龄组之间的超重及肥胖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肥胖=173.627,χ2超重=161.542,P值均<0.01)。肥胖影响因素有高出生体重、家庭人口多、父母BMI、家长对子女肥胖的态度。 【结论】 绍兴市婴幼儿肥胖检出率处于较高水平,高出生体重、家庭人口多、父母BMI、家长对子女肥胖的态度是本次调查婴幼儿肥胖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婴幼儿超重肥胖的现状,对其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为早期预防儿童超重肥胖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8年9—12月出生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的儿童为研究对象,调查母亲孕产期和儿童0~12月龄生长发育相关信息。以世界卫生组织(WHO)性别月龄别体重指数(BMI)为超重肥胖的评价标准,采用χ2检验、t检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婴幼儿超重肥胖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共纳入儿童3 018人,其中男童1 566人(51.89%),女童1 452人(48.11%)。6月龄儿童超重、肥胖率为10.80%(326/3018)、3.48%(105/3 018),12月龄儿童超重、肥胖率为10.11%(305/3 018)、 2.85%(86/3 01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母孕前BMI≥25 kg/m2(OR=1.297)、妊娠期糖尿病(OR=1.215)、剖宫产(OR=1.617)、巨大儿(OR=1.154)、6月龄内非纯母乳喂养(OR=1.586)及6月龄内体重快速增长(OR=1.845)是12月龄儿童超重肥胖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管理孕前体重、降低妊娠期糖尿病、剖宫产及巨大儿发生率,提高母乳喂养率、避免6月龄内体重快速增长对预防婴幼儿超重肥胖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2002-2012年广东省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的流行状况及其变化趋势。方法 2002年营养调查采用多阶段分层与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全省抽取13个监测点共7 075名6~17岁儿童青少年进行调查。2009-2012年的广东省居民营养调查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广东省9区/县城乡调查点抽取2 319名6~17岁儿童青少年,进行身高和体重测量。结果 2009-2012年广东省6~17岁儿童青少年平均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7.3%和4.5%,男生超重率和肥胖率(8.9%和6.5%)均高于女生(5.3%和2.2%),城市超重率和肥胖率(9.3%和5.6%)均高于农村(4.7%和3.2%);以9~11岁组超重率(8.8%)和肥胖率(6.0%)最高。与2002年比较,除城市女生肥胖率下降外,城市男生、农村男生和女生的超重率和肥胖率均明显上升,其中农村超重和肥胖增幅高于城市,男生增幅高于女生。结论 广东省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率较2002年有较大上升,其中农村、男生和9~11岁超重/肥胖比例较高,应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20.
OBJECTIVE: To study the prevalence of overweight and obesity in an adolescent population in Tehran and to determine possible association with energy and nutrient intake and distribution of energy over the day. METHOD: A cross-sectional study on 177 boys and 244 girls between 10-19 years old was performed. Overweight and obesity were defined by using recommended body mass index (BMI) cut-off values for adolescents. Total energy intake, percent of energy derived from protein, carbohydrate and fat and percent of energy supplied by each meal and snack were assessed by means of two 24-hour dietary recalls. RESULTS: Prevalence of overweight and obesity was 10.7 and 5.1 in boys and 18.4 and 2.8 in girls, respectively. The composition of diet was not different between overweight/obese and normal weight subjects. BMI was related with breakfast energy percentage in girls (r = -0.18, p < 0.01), with total energy intake in boys (r = 0.23, p < 0.01), and with lunch energy percentage in both sexes. In boys (r = 0.16, p < 0.05) and in girls (r = 0.22, p < 0.01). CONCLUSION: High prevalence of overweight and obesity among adolescents was seen. In boys some relationship between total energy intake, distribution of energy over the day and BMI was seen. In girls BMI was only related with distribution of energy over the da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