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2000-2010年新疆孕产妇死亡率变化趋势及2004-2010年新疆14个监测县(市)孕产妇死亡率变化趋势、死因顺位、死亡地点和评审结果。方法采用各地市上报的妇幼卫生年报和监测县(市)孕产妇死亡各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00-2003年孕产妇死亡率变化不明显,2003年以后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14个监测县(市)2004-2009年孕产妇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2010年略有反弹。死因顺位前两位以产科出血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为主,2008年以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取代产科出血位居死因顺位之首;死亡地点在家中的比例减少,在医疗机构的增多;可避免死亡的孕产妇比例增加。结论 2000-2010年新疆孕产妇死亡率呈下降趋势,基本消除了城乡孕产妇死亡率的差异,但2010年死亡率有所回升,降低孕产妇死亡工作仍是当前妇幼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续靖宁  刘瑞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14):2270-2272
目的:了解孕产妇死亡变化趋势,探讨进一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干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陕西省2006~2010年的孕产妇死亡资料。结果:陕西省2006~2010年孕产妇死亡率呈下降趋势,主要死因为产科出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羊水栓塞、心脏病、产褥感染。结论:正在实施的健康工程、"降消"项目、农村孕产妇免费住院分娩项目和高危妊娠管理等工作已初见成效,加强危重症管理是进一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分析芜湖市近10年中孕产妇死亡情况,找出死亡原因及变化趋势,探讨进一步的工作思路。方法对芜湖市9个县区2005至2014年孕产妇死亡监测报表、报告卡、调查附卷和评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5至2014年芜湖市孕产妇共死亡35例,前5年(2005至2009年)平均死亡率(22.76/10万)较后5年(2010至2014年)平均死亡率(9.64/10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59,P<0.05)。死因构成比前5年产科出血为首(42.86%),后5年妊娠合并心脏病为首(28.57%)。评审结果可避免死亡33例(94.29%),不可避免死亡2例(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7.46,P<0.05)。结论芜湖市近10年孕产妇死亡率呈下降趋势,农村下降更为明显;产科质量逐年提高,首位死因从产科出血转为妊娠合并心脏病;加强对危重孕产妇医院监测是进一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日照市孕产妇死亡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探讨应对措施,为降低孕产妇死亡率,保障母婴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对2004~2014年国家妇幼信息监测系统和日照市三级妇幼保健网络收集报表及孕产妇死亡病例资料,组织日照市孕产妇死亡评审专家进行评审,明确疾病诊断和死因.采用SPSS13.5对孕产妇死亡率及其死亡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日照市孕产妇死亡率从2004年的32.04/10万下降到2014年的10.01/10万,降幅为68.76%,年下降速率为6.25%,经统计学卡方检验,孕产妇死亡率呈下降趋势(P<0.05).死因前5位依次为:产科出血、妊娠合并内外科疾病、羊水栓塞、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麻醉意外.其中产科出血导致的死亡由2004 ~ 2009年的43.8%下降到2010 ~2014年的15.0%,妊娠合并内科疾病导致的死亡由2004~ 2009年的25.0%上升到2010 ~2014年的60.0%(P<0.05).结论:日照市近11年孕产妇死亡率整体呈明显下降趋势,2010年后进入平台期.但是,因妊娠合并内外科疾病等间接产科死亡因素呈上升趋势,提示孕产妇死亡控制已面临间接产科死亡因素引起的新挑战,应及时采取策略,调整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5.
马琼  焦嘉慧  王宝珠  甘露 《华南预防医学》2022,48(11):1310-1313
目的 分析2010—; 2019年陕西省孕产妇死亡率(maternal mortality ratio,MMR)、主要死因别死亡率变化趋势,孕期保健指标与孕产妇死亡的相关性,并对未来几年的MMR进行预测分析,为相关部门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0—; 2019年陕西省MMR、主要死因别死亡率、孕期保健指标进行描述性分析,χ2趋势检验用于分析MMR和主要死因别死亡率变化趋势,Spearman秩相关用于分析孕期保健指标与孕产妇死亡的相关性,建立GM(1,1)灰色模型进行MMR预测。结果 2010—; 2019年陕西省全省、城市、农村MMR均呈下降趋势(均P<0.01)。孕产妇产科出血、羊水栓塞、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心脏病、静脉血栓及肺栓塞症死亡率均呈下降趋势(P<0.05或P<0.01)。MMR与住院分娩率呈负相关关系(rs=-0.98,P<0.01),但与产检率、产后访视率、孕产妇系统管理率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预测2020—; 2022年陕西省MMR呈下降趋势。结论 2010—; 2019年陕西省MMR下降明显,进一步降低MMR的重点应该是重视内科合并症方面的知识技能培训,提高孕产期保健服务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镜湖区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特征及变化趋势,为科学制定肿瘤防治政策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14—2020年镜湖区居民恶性肿瘤资料,计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年龄别死亡率、死因顺位、死亡趋势、年度变化百分比(APC),分析恶性肿瘤死亡趋势。结果 2014—2018年芜湖市镜湖区居民肿瘤死亡率上升(APC=4.68%,P=0.173),2018—2020年下降(APC=-6.24%,P=0.45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14—2018年男性恶性肿瘤死亡率上升(APC=3.85%,P=0.019),2018—2020年下降(APC=7.57%,P=0.040),两个时段变化均有统计学意义;2014—2020年女性恶性肿瘤死亡率呈上升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10,P=0.250)。2014—2020年恶性肿瘤死因顺位前5位是肺癌、胃癌、结肠直肠肛门癌、肝癌、食道癌,除肺癌死亡率呈下降趋势,其余4种恶性肿瘤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结论 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结直肠癌及乳腺癌是威胁镜湖区居民健康状况的重要疾病,应加强重点恶性肿瘤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云南省1987-2016年孕产妇死亡率变化趋势及与女性预期寿命的关系,分析云南省孕产妇死亡率的地区差异变化趋势及主要死因变化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云南省1987-2016年期间孕产妇死亡的相关资料。结果云南省孕产妇死亡率从1987年的72.66/10万下降到2016年的23.26/10万,下降了68%,实现了降低3/4的千年发展目标,年均下降速度为6.92%。2008-2016年云南省孕产妇死亡率农村高于城市,但农村下降速度快于城市;2008-2016年全省、城市和农村的孕产妇死亡率随时间的推移而下降。2008-2016年全省、城市和农村的死因排位变化较小,死因主要是产科出血、羊水栓塞、心脏病。在经济、医疗服务、环境等相同条件下,孕产妇死亡率影响女性预期寿命。结论 1987-2016年云南省孕产妇死亡率呈明显下降趋势,城乡差异和地区差异逐渐缩小,第1位死因产科出血导致的孕产妇死亡大幅度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降低显著提高了女性的期望寿命。  相似文献   

8.
杨少萍  张丹  梅慧  赵瑾珠  张斌 《现代预防医学》2014,(22):4067-4069,4083
目的了解武汉市2001-2012年孕产妇死亡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探讨应对措施。方法通过武汉市妇幼信息监测系统及三级妇幼保健服务网络收集报表及孕产妇死亡病例资料,组织武汉孕产妇死亡评审专家进行评审,明确疾病诊断和死因。采用SPSS13.5对孕产妇死亡率及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武汉市孕产妇死亡率从2001年的33.41/10万下降到2012年的10.63/10万,降幅68.12%,年下降速率9.89%,经线性趋势卡方检验,武汉市孕产妇死亡率呈下降趋势(χ2Trend=4.286,P0.05)。死因前四位依次为:产科出血、妊娠合并内外科疾病、羊水栓塞、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其中产科出血导致的死亡由2001-2006年的42.31%下降到2007-2012年的25.64%(χ2Trend=1.925,P=0.027),妊娠合并内外科疾病导致的死亡则由2001-2006年的23.08%上升到2007-2012年的35.90%(χ2Trend=2.424,P=0.008)。结论武汉市近12年间孕产妇死亡率整体呈明显下降趋势,2006年以后进入下降缓慢的平台期。间接产科因素死因构成呈上升态势。提示武汉市孕产妇死亡控制面临新的挑战,应及时调整干预对策。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西部某省2005—2014年孕产妇死亡率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为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5—2014年西部某省孕产妇死亡率、主要死因构成和孕产期保健措施进行描述,Spearman秩相关分析相关性,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因素。结果 样本区域2005—2014年孕产妇死亡率从116.80/10万下降至39.10/10万,孕产妇死亡率与各保健因素存在负相关关系,多因素回归显示,住院分娩率对孕产妇死亡率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孕产妇死亡率呈下降趋势,但死亡率仍处于较高水平,西部地区应积极提高妇幼保健服务质量,进一步加强孕产妇产前检查和住院分娩工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兰州市2003—2018年孕产妇死亡率变化和孕产妇保健状况,为兰州市妇女保健工作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动态数列和Mann-Kendall趋势检验分析兰州市2003—2018年孕产妇死亡率变化趋势和孕产妇保健状况,运用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2003—2018年孕产妇保健状况。 结果 兰州市2003—2018年孕产妇死亡率总体呈下降趋势,平均增长速度为-3.46%,但趋势变化无统计学意义(Z=-0.855,P=0.392),且期间波动明显;2003—2018年兰州市孕产妇产检率、早检率、产后访视率、系统管理率、住院分娩率总体呈上升趋势,平均增长速度分别为0.76%、1.97%、0.61%、2.06%、1.65%;高危孕产妇比重呈下降趋势,年均下降2.86%。主成分分析显示兰州市2003—2008年孕产妇保健水平低于2003—2018年平均水平,2011—2013年产检率、早检率、产后访视率、系统管理率、住院分娩率等孕产妇基本保健服务利用较好,2014—2018年较2011—2013年高危孕产妇比重减少,但基本保健服务利用率降低。 结论 2003—2018年兰州市孕产妇保健工作取得了良好进展,但2016—2018年孕产妇死亡率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仍应继续加强孕产妇保健服务,提高妇女保健服务的利用度。  相似文献   

11.
木艳芬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31):4832-4834
目的:通过分析1999~2008年丽江市孕产妇死亡情况,掌握导致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因素,为政府进行降低孕产妇死亡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统计分析1999~2008年丽江市孕产妇死亡监测报表及专家评审资料。结果:1999~2008年孕产妇死亡呈下降趋势,主要死因为产科出血。结论:10年间,孕产妇死亡呈下降趋势,已达到丽江市《妇女发展规划》中孕产妇死亡率指标(低于80/10万)要求,但明显高于全省、全国水平,且83.5%为可避免死亡,主要死因为产科出血,主要死亡地点在家中,主要死亡人群为山区、交通不便、贫困、文化程度低、少数民族孕产妇。  相似文献   

12.
2001~2010年四川省孕产妇死亡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吴方银  赵梓伶  肖兵  熊庆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32):4965-4967
目的:了解四川省孕产妇死亡率变化趋势、主要死亡原因和变化特征。方法:在全省监测点采用以人群为基础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调查2001~2010年全省孕产妇死亡率、农村与城市孕产妇死亡率差别及主要死亡原因。结果:①2001~2010年全省孕产妇死亡率由66.52/10万下降到39.66/10万,下降幅度为40.38%;农村孕产妇死亡率由80.46/10万下降到47.74/10万,下降幅度为40.67%;城市孕产妇死亡率由38.30/10万下降到22.49/10万,下降幅度为41.28%。②全省孕产妇主要死亡原因的前5位分别为产科出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心脏病、产褥感染、肝脏疾病。结论:2001~2010年四川省孕产妇死亡率呈下降趋势,城市和农村的产科出血死亡率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3.
北京市东城区十年孕产妇死亡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北京市东城区辖区医院1997~2006年孕产妇死亡情况,探讨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及变化趋势,寻求降低孕产妇死亡的有效途径。方法:对10年间辖区医院产科死亡的27例孕产妇监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前5年和后5年的孕产妇死亡率和死因进行比较。结果:辖区医院产科10年总活产数104858人次,孕产妇死亡27例,死亡率为25.75/10万;前5年孕产妇死亡率为45.02/10万,后5年孕产妇死亡率为13.87/10万;主要死因构成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肝病、产科出血、羊水栓塞、心脏病、脑出血、宫外孕,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和妊娠期肝病分别为第一、二位死因,死亡孕产妇的直接产科原因占59.26%;死亡孕产妇中围产期未进行系统保健的占55.56%,外地流动人口占62.96%。结论:东城区辖区医院10年来孕产妇死亡率呈下降趋势,死因顺位亦发生变化,妊娠期肝病已超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成为第一位死因;外地流动人口围产期不进行系统保健已对围产保健质量构成威胁,孕产妇系统管理如何有效覆盖流动人口已经成为该区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提高医疗机构处理妊娠合并症的急救抢救能力,也是今后围产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1999-2018年深圳市宝安区的孕产妇死亡情况及其变化趋势.方法 从原始登记表和深圳市妇幼保健管理系统获取宝安区近20年孕产妇死亡个案资料进行整理,统计分析孕产妇死亡率、死亡变化趋势、死亡特征及死亡原因.结果 1999-2018年宝安区年平均孕产妇死亡率为18.86/10万;总体呈下降趋势,从1999-20...  相似文献   

15.
中国2000--2005年孕产妇死亡趋势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了解2000-2005年中国孕产妇死亡发生的主要特征、死亡率变化趋势、主要死亡原因及其变化.方法 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孕产妇死亡监测网内采用以人群为基础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结果 2000-2005年中国农村孕产妇死亡率高于城市,边远地区高于内地、沿海;全国孕产妇死亡率由53.0/10万下降到47.6/10万,农村由67.2/10万下降到59.2/10万,城市由28.8/10万下降到27.6/10万,下降幅度分别为10.2%、11.9%和4.2%.2000年全国孕产妇死亡前3位死因为产科出血、妊娠期高血压和羊水栓塞,2005年前3位是产科出血、心脏病和妊娠期高血压,但产科出血始终是第一死因,导致产科出血的主要原因是胎盘滞留、宫缩乏力和子宫破裂.结论 2000-2005年全国孕产妇死亡率无趋势变化,主要死因是产科出血.降低农村及边远地区孕产妇死亡率和提高诊治产科出血基本技能是实现<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00-2010年)>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目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咸宁市孕产妇死亡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探讨干预措施,为降低咸宁市孕产妇死亡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孕产妇死亡监测方法,通过咸宁市妇幼信息监测系统及三级妇幼保健网,收集2004-2015年咸宁市各县区妇幼保健机构上报的妇幼卫生年报数据、孕产妇死亡病例资料及孕产妇死亡报告卡,再经审核及县、市两级评审专家死亡评审,明确死因和诊断。采用SPSS22统计软件对咸宁市孕产妇死亡率变化趋势及其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咸宁市孕产妇死亡率从2004年的36.42/10万下降到2015年的7.66/10万,降幅为78.97%,年下降速率为6.58%,孕产妇死亡率呈下降趋势(χ~2=89.292,P<0.001)。(2)死因前5位依次为:产科出血、妊娠合并内外科疾病、羊水栓塞、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褥感染、麻醉意外。其中产科出血导致的死亡由2004-2009年的52.38%下降到2010-2015年的37.50%,妊娠合并内外科疾病导致的死亡由2004-2009年的16.67%上升到2010-2015年的29.17%。(3)死亡孕产妇分娩地点50.00%、死亡地点45.45%都在县区级医院。(4)78.79%的死亡孕产妇产前检查(产检)次数<5次。结论咸宁市近12年孕产妇死亡率整体呈下降趋势。产科出血仍然是孕产妇死亡的首位原因,但妊娠合并内外科疾病等间接产科因素引起的死亡呈上升趋势,提示孕产妇死亡控制已面临间接产科死亡因素引起的新挑战,及时调整干预措施:规范孕产妇健康管理,加强基层医疗机构产科建设,建立标准化的地市级孕产妇急救中心是有效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长沙市2001-2010年孕产妇死亡情况,探讨孕产妇死亡率的变化趋势、主要原因和变化特征,为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制定相关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收集长沙市10年间孕产妇死亡报告卡、死亡调查报告以及评审结果,进行系统整理和分析. 结果 2001-2010年长沙市孕产妇平均死亡率为20.46/10万,呈下降趋势(P<0.01),农村下降趋势较城市明显.城市、农村孕产妇平均死亡率分别为9.52/10万与24.79/10万,城市显著低于农村(P<0.01).孕产妇死亡率随着住院分娩率的升高而下降.孕产妇的主要死亡原因为产科出血、妊娠合并内外科疾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和羊水栓塞,第一位死因由产科出血变成妊娠合并内外科疾病. 结论 加强孕产期保健管理,健全妇幼保健三级网络,提高住院分娩率,加强高危妊娠管理,提高乡镇卫生院及县级孕产妇急救中心急救能力,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孕产妇死亡评审,了解死亡孕产妇主要死因、孕产妇死亡率变化趋势和变化特征.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 ,对2008年贵州省65个"降消项目"县177例孕产妇死亡评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贵州项目县孕产妇死亡率2008年为57.79/10万,高出全国2007年近1倍(2007年全国监测数据显示孕产妇死亡率为36.6/10万),前3位死因分别为产科出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和羊水栓塞.结论 强化政府行为,严格考核制度、加强围产保健管理、增强县级产科急救能力、建立部门沟通机制、提高孕产妇死亡评审质量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邵阳市孕产妇死亡率变化趋势、主要死因. 方法在邵阳市九县三区建立12个监测点,调查1993~2002年本地区孕产妇死亡率及主要死因. 结果 1993~2002年本地区孕产妇死亡率由59.0/10万下降到31.54/10万;孕产妇主要死亡原因的前3位分别为产科出血、妊高征和羊水栓塞. 结论 1993~2002年本地区孕产妇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孕产妇死因构成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宁乡县1981~2005年的孕产妇死亡资料,分析宁乡县孕产妇死亡水平及死因变化规律,为提高宁乡县的妇幼保健工作质量,更好的制订孕产妇死亡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回顾性调查研究方法,收集宁乡县1981~2005年240例死亡孕产妇的孕产妇死亡报告卡、死亡调查报告及妇幼卫生年报,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描述及相关分析。结果:1981~2005年宁乡县活产数367 260例,孕产妇死亡240例,孕产妇死亡率为65.35/10万,呈逐渐下降趋势。前3位死因依次为产科出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羊水栓塞,直接产科原因占总死亡人数的88.8%。每个阶段产科出血都是第1位死因。孕产妇死亡地点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在家中、途中分娩死亡的人数比重逐阶段减少,在乡镇卫生院或县级医院住院分娩死亡逐渐占据最大比重。采取阴道助产技术的死亡人数逐阶段减少,剖宫产导致的死亡比例在总死亡数中有逐年升高的趋势。孕产妇死亡多集中在产后24 h内。死亡孕产妇的围产儿发生死亡危险性较高。结论:①25年宁乡县的孕产妇死亡率呈逐渐下降趋势。②孕产妇前3位的死亡原因为产科出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羊水栓塞,与全国孕产妇死因顺位一致。产科出血所占比例逐阶段下降,但均是第1位死因。③提高住院分娩率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关键性措施。当前,孕产妇死亡地点发生了转移,孕产妇分娩方式发生了变化,流动人口死亡构成比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