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了解静脉毒瘾者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及庚型肝炎病毒的感染状况。方法 对广东省江门市120例静脉毒瘾者血浆的HBV、HCV和HGV的标记物进行了检测,采用ELISA法检测HBsAg,HBeAg,抗-HBc,抗-HBe,抗-HBs,抗-HCV;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HGV RNA。结果 120例静脉毒瘾者中HBsAg阳性有13例(10.83%),抗-HBs阳性41例(34.71%),单项抗-HBc阳性7例(5.83%),抗-HCV阳性89例(74.17%),HGV RNA阳性28例(23.33%)。13例HBsAg阳性中9例抗-HCV阳性,3例HGV RNA阳性;7例单项抗-HBc阳性中5例抗-HCV阳性,2例HGV RNA阳性;28例HGV RNA阳性中20例抗-HCV阳性;2例HBsAg、抗-HCV、HGV RNA同时阳性。结论 静脉毒瘾者是HCV和HGV的高危感染人群;HBV,HCV和HGV三种病毒的感染之间在静脉毒瘾者中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乙型肝炎病毒宫内感染的传播途径及早期诊断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分析羊水、脐带血、母血、胎盘等组织中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V M)及HBV DNA与胎儿感染的关系,探讨HBV母婴传播机制。方法采用微粒子化学发光及核酸扩增杂交梳技术对65例血液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不同孕龄孕妇的羊水、母血、脐带血进行HBV M和HBV DNA检测,对自然流产胎儿或死亡婴儿的胎盘、肝脏、心脏、肺脏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65例血液HBsAg阳性,不同孕龄孕妇的羊水中HBsAg阳性率为21.50%,脐带血阳性率为20.00%;母血、羊水.脐带血HBsAg、乙型肝炎e抗原(HBeAg)、抗-HBc、HBV DNA均阳性者为6.15%;HBsAg、抗-HBc、抗-HBc阳性、HBV DNA阴性者占13.85%。对4例血液、羊水、脐带血HBsAg、HBeAg、抗-HBc、HBV DNA阳性孕妇分娩或自然流产后胎盘、胎儿及死亡婴儿的肝脏、肺脏、心脏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发现,胎盘各层组织镜下均可见到HBsAg、HBcAg阳性细胞;在肝脏、肺脏组织中可见到HBsAg、乙型肝炎核心抗原(HBcAg)阳性细胞,心肌组织内未见有HBsAg、HBcAg阳性细胞。结论胎儿感染HBV与羊水、胎盘中的病毒相平行;HBV在宫内可感染胎儿血液、肝脏、肺脏等组织;羊水检测HBV M及HBV DNA可作为胎儿早期HBV感染的诊断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3.
罹患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母亲分娩的婴儿,在产后期有获得母体感染,成为慢性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携带者的很大危险性。本文作者研究了特异性人体抗HBsAg抗体(Anti-HB_s)预防新生儿HBV感染的效果。7例具有此种危险性的婴儿产后用Anti-HB_s治疗,9例类似的婴儿未用Anti-HB_s治疗,比较两组婴儿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有偿献血员艾滋病病毒(HIV)、丙型肝炎(丙肝)病毒(HCV)、乙型肝炎(乙肝)病毒(HBV)感染的特点。方法61份HIV阳性献血员及89份HIV阴性献血员的血清,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HCV抗体(抗-HCV)及HBV血清学标志物,比较两组人群的HCV、HBV及HCV/HBV感染情况。结果HIV阳性献血员的抗-HCV阳性率为70.49%。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与抗体(抗-HBs)、乙肝病毒e抗原(HBeAg)与抗体(抗-HBe)、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c)和HBV的阳性率分别为8.20%、29.51%、3.28%、44.26%、11.4896、47.54%;而HIV阴性献血员的抗-HCV阳性率为19.10%,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HBV的阳性率分别为2.25%、38.20%、1.12%、47.19%、6.74%、47.19%。经统计学分析,两组人群的HCV、HCV/HBV感染率的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而HBV血清学标志物则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与HIV阴性献血员相比。HIV阳性献血员的HCV感染率很高,而HBV血清学标志物则无显著性差异。对献血员进行HBV检测而未检测HIV、HCV造成的选择偏倚,可能是中国中部一些省份HIV感染者HCV感染率高而HBV感染并不相应增高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孕妇,极易通过母—婴传播而使其婴儿发生慢性 HBV 感染(40%)。若同时为乙型肝炎 e 抗原(HBeAg)阳性则可高达90%。目前认为 HBeAg 的存在表明病毒活跃复制,也是传染性的标记,因而也用作乙型肝炎病毒(HBV)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儿童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基因(HBV DNA)与e系统的关系及病情发展趋势。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方法(PCR),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法(ELISA)。结果73例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ASC)中e系统阳性68例,HBV DNA阳性61例,29例乙型肝炎患儿中e抗原阳性28例,HBV DNA阳性28例,两组数据都远远高于成人感染组。结论儿童HBV感染中,ASC与肝炎患儿的HBV DNA与e系统阳性率有非常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进一步分析乙型病毒性肝炎(乙型肝炎)患者家庭成员中的病毒传播比例并采取相应措施。方法运用ELISA法和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对125户456人进行乙型肝炎两对半及病毒核酸检测,HBsAg阳性家庭开展母子、父子及夫妻之间HBsAg及HBV感染状况调查,本次调查中每户至少有1例HBsAg携带者。结果 125户HBsAg阳性家庭成员中的288例HBsAg阳性人员,HBsAg及HBV感染阳性母亲和子女的阳性率分别为98.21%、37.50%;HB-sAg及HBV感染阴性母亲和子女的阳性率为50.00%;HBsAg及HBV感染阳性父亲和子女的阳性率分别为97.92%、26.67%;HBsAg及HBV感染阴性父亲其子女的阳性率为40.00%,HBsAg及HBV感染阳性夫妻中妻子的阳性率分别为98.59%、90.16%;HBsAg及HBV感染阴性夫妻其妻子的阳性率为28.00%,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BsAg:χ2=4.57,P<0.01;HBV:χ2=5.41,P<0.01);汉族与其他民族家庭HBsAg携带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汉族家庭χ2=2.69,P>0.01;其他民族家庭χ2=0.44,P>0.01)。结论重视乙型肝炎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工作,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关爱家庭,提高心理素质,把子级病例的发生率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HBeAg阳性且HBV DNA高载量孕妇所生婴儿用乙型肝炎疫苗联合免疫接种后的母婴阻断效果及HBV血清学标志物的动态变化.方法 回顾性分析HBeAg阳性且HBVDNA≥106拷贝/ml孕妇127例,婴儿出生后即刻及第15天于臀大肌注射高效价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200 IU,出生时与第1、6个月于右上臂肌肉注射乙型肝炎疫苗20μg,随访其婴儿至12个月龄.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及荧光定量PcR检测婴儿出生时及第1、7、12个月时的HBV血清学标志物和HBV DNA载量,观察婴儿出生时HBV血清学标志物模式、母婴传播率、疫苗接种后的HBV宫内感染率、抗-HBs阳性保护率及HBV血清学标志物动态变化.结果 127例孕妇分娩婴儿均为单胎,出生时29例婴儿HBsAg为阳性,其中11例合并HBV DNA阳性,母婴垂直传播率为22.83%.随访至1个月,10例婴儿合并HBV DNA阳性从而发生HBV宫内感染,表现为HBsAg、HBeAg及抗-HBc均为阳性.2例婴儿HBsAg弱阳性,伴有抗-HBs滴度的产生,后续随访中均转阴,乙型肝炎宫内感染率为7.87%.非宫内感染婴儿出生时HBeAg及抗-HBc阳性率分别为96.58%和98.29%,免疫接种后婴儿HBeAg及抗-HBc逐步转阴,均未产生抗-Hbe.非宫内感染婴儿均产生有效乙型肝炎保护性抗体,乙型肝炎疫苗及高效价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联合免疫接种后,婴儿抗-HBs滴度从出生至12个月龄逐步上升,母源性HBeAg滴度逐步下降以至转阴.结论 乙型肝炎疫苗联合高效价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免疫接种能明显降低HBV母婴传播,增强婴儿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保护性抗体,体内母源性HBeAg及抗-HBc亦随之降低甚至转阴.  相似文献   

9.
孕前抗病毒治疗阻断乙型肝炎病毒垂直传播的作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乙型肝炎病毒(HBV)可以垂直传播,乙肝疫苗或加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对新生儿进行双重免疫大大降低了的携带率,但有5%~16%的新生儿免疫失败,与宫内感染有关。对此,国内不少学者提出了HBV感染者孕前治疗的建议,现就这方面的问题做了一些观察,结果如下。对象与方法一、病例来源2000年1月至2002年8月天津市传染病医院妇产科门诊治疗后并由病房收治的、HBsAg阳性的产妇36例,同期收治未经孕前治疗的HBV感染产妇42例,年龄21~38岁,平均24.6岁。二、诊断标准HBsAg阳性的HBV携带者和慢性乙型肝炎诊断符合2000年10月西安全国病毒性肝炎…  相似文献   

10.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和乙肝 e 抗原(HBeAg)阳性母亲所生的儿童,90%能被乙肝病毒(HBV)所感染,且会发展为慢性携带者。HBeAg 和抗-HBe 阴性的 HBsAg 携带者 HBV DNA 阳性也具有传染性。对 HBV 感染高危的新生儿主动和被动免疫可使 HBV 感染的发生率降至10%。作者报道产前非选择性筛选和主动与被动免疫预防乙型肝炎垂直传播的经验,证实经济且有效。病人和方法所有孕妇首先检测 HBsAg,阳性  相似文献   

11.
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最主要的病毒性感染之一。多数感染可无临床症状,依赖于血清病毒标志物(HBVM)检测可明确诊断,其中血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是HBV感染的重要依据。而HBsAg的阴转及抗.HBs的出现一直认为是HBV清除和临床痊愈的标志。而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病毒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和乙型肝炎e抗原(hepatitis B e antigen,HBeAg)双阳性的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携带产妇采用母乳喂养对其所生婴儿HBV感染率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纳入2016年2月至2018年5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进行产前检查及分娩的HBsAg和HBeAg双阳性携带HBV产妇及其所生的婴儿各323例,将其分为母乳喂养组和人工喂养组.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和聚合酶链反应-荧光探针法,分别检测两组婴儿在出生<24 h及7月龄时的血清HBV标志物和HBV DNA的阳性率.统计学方法采用x2检验.结果最终纳入297例患者,其中母乳喂养组149例,人工喂养组148例.母乳喂养组与人工喂养组婴儿在出生<24 h及7月龄时的HBsAg、抗-HBs、HBeAg、HBV DNA>100 IU/mL的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母乳喂养组出生<24 h新生儿抗-HBs阳性率为58.39%(87/149),低于7月龄时的95.97%(143/149);母乳喂养组出生<24 h新生儿HBeAg阳性率为65.10%(97/149),高于7月龄时的13.42%(20/14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59.75、40.49,均P<0.01).母乳喂养组出生<24 h新生儿的HBsAg和HBV DNA>100 IU/mL阳性率分别为2.01%(3/149)和2.68%(4/149),其7月龄时的HBsAg和HBV DNA>100 IU/mL阳性率分别为2.68%(4/149)和2.68%(4/149),两个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人工喂养组出生<24 h新生儿抗-HBs阳性率为47.97%(71/148),低于7月龄时的95.94%(142/148);人工喂养组出生<24 h新生儿HBeAg阳性率为55.41%(82/148),高于7月龄时的19.59%(29/14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85.37、39.84,均P<0.01).人工喂养组出生<24h新生儿的HBsAg和HBV DNA>100IU/mL阳性率分别为4.73%(7/148)和1.35%(2/148),其7月龄时的HBsAg和HBV DNA>100 IU/mL阳性率分别为1.35%(2/148)和1.35%(2/148),两个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母乳喂养不是增加HBsAg和HBeAg双阳性HBV携带产妇垂直传播风险的决定性因素,建议这类产妇在正规预防的前提下进行母乳喂养.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肝癌患者的肝炎病毒感染状况。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USA)检测了肝癌、其他肿瘤及非肿瘤患者肝炎病毒感染的血清学标志。结果:在肝癌患者中乙型肝炎(HBV)HBsAg、HBeAg、抗-HBc、丙型肝炎(抗-HCV)、丁型肝炎(抗HDV)、戊型肝炎(抗-HEV)和庚型肝炎(抗-HGV)阳性率分别为28.1%、10.7%、29.8%、13.2%、5.0%、7.4%和4.5%;其他肿瘤患者为10.1%、7.1%、12.6%、4.5%、2.0%、2.8%和2.5%;非肿瘤患者为2.5%、2.0%、3.0%、2.0%、1.5%、2.5%和2.0%。肝癌患者HBV病毒与其他肝炎病毒混合感染率为14.9%。结论:肝癌与HBV病毒感染有密切关系,其抗-HEV和抗-HDV阳性率也高于非肿瘤患者,对献血员血液及患者在输血或手术前进行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的检测,是预防肝炎病毒感染和区分医患责任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泰州市人民医院2013年住院分娩产妇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状况,为进一步提高人群HBV感染控制效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和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产科2013年785名产妇HBV感染现状进行分析。结果产妇785名,年龄17~49岁,平均27.09±4.24岁。HBsAg阳性的现症感染者33例(4.20%),单项抗-HBs阳性的乙型肝炎疫苗接种者218例(27.77%),抗-HBc 阳性的既往感染者196例(24.97%),HBV-M标志全阴的无免疫者338例(43.06%)。与1992年国家实行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前的孕妇相比,1992年以后出生的孕妇单项抗-HBs阳性率(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显著增高(39.66%和26.82%,P=0.036),既往 HBV 感染率显著降低(13.79%和25.86%,P=0.041),但 HBsAg阳性率(现症感染率)与 HBV-M标志全阴率在1992年前后出生的孕龄女性之间尚无显著差异(P=0.296与P=0.587)。结论泰州地区孕龄女性的乙型肝炎无免疫率以及实行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接种前后的 HBV感染率仍较高。做好孕龄产妇 HBV感染状况筛查,改进与提高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接种质量与覆盖率将提高人群 HBV感染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5.
人们在黑猩猩的感染实验中已经观察到,非甲非乙型肝炎病毒对乙型肝炎病毒(HBV)有干扰作用。作者对非甲非乙型肝炎患者重叠感染 HBV 的病例进行研究,探讨两种病毒的相互干扰作用。研完对象 9例是作者所在科室和有关医院收治的在非甲非乙型肝炎过程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的病例(HBsAg 阳转组),以及13例在住院中未能检出 HBsAg 但出现了抗-HBs 的病例(抗-HBs 阳转组),作者对其转氨酶、HBV 相关标记的变动以及 HBV 感染后的经过进行了研究,还对携带 HBV 的病例和抗-HBs 阳转组的病例测定了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新疆各型病毒性肝炎病人感染庚型肝炎病毒情况,我们用合成多肽抗原制备的试剂检测了78例各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和5例ALT升高的产妇及其所生新生儿血清抗HGV,并对HGV感染者的部分临床表现初步观察,检测结果表明,在34例非甲~戊型肝炎中检出抗HGV阳性12例(37.5%),17例乙型肝炎中检出5例(29.4%),29例丙型肝炎中检出11例(37.9%),2例ALT升高产妇及其所生新生儿抗HGV阳性。  相似文献   

17.
孙云峰 《山东医药》2004,44(27):65-65
乙型肝炎病毒(HBV)孕妇携带率为5%~10%。HBsAg阳性孕妇所生婴儿中80%~90%将成为慢性HBsAg携带者。现回顾性分析1990~2000年收治的190例妊娠合并乙型肝炎患者的资料,探讨联合免疫阻断HBV母婴传播途径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乙肝疫苗联合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接种阻断血清HBsAg阳性母亲乙型肝炎病毒(HBV)母婴垂直传播的效果。方法在血清HBsAg阳性母亲所分娩的712例新生儿中,356例接受标准乙肝疫苗,另356例在接种乙肝疫苗的同时,接受HBIG接种,比较1~10岁儿童接种成功率和HBV母婴垂直传播阻断率。结果在56例1~2岁、234例3-4岁、249例5-6岁、135例7-8岁和38例9-10岁年龄组儿童,血清抗-HBs阳性率分别为89.3%、87.6%、81.1%、83.7%和76.3%,HBsAg阳性率分别为0.0%、0.4%、0.4%、1.5%和2.6%,各年龄组比较,无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 0.05);联合接种与乙肝疫苗接种组血清抗-HBs阳性率分别为84.3%和64.3%,血清HBsAg阳性率分别3.1%和15.2%,两组差异显著(P0.05);在血清HBsAg/HBeAg双阳性母亲所分娩的儿童,246例联合接种组血清HBsAg阳性率为1.6%,显著低于162例只接种乙肝疫苗组的11.7%(P0.05),而在血清HBsAg阳性母亲所分娩的儿童,110例联合接种与194例只接种乙肝疫苗组比,血清HBsAg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2.7%对6.2%,P0.05)。结论对血清HBsAg/HBeAg双阳性母亲所分娩的新生儿,给予乙肝疫苗联合HBIG接种可能更有效地阻断HBV母婴垂直传播。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患者相关感染性指标的感染情况,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调阅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36 348例感染性指标检测病例,按分组要求统计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1/2),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的比率。结果:36 348例患者的HBsAg,抗-HCV,抗-HIV1/2,抗-TP阳性率分别为8.47%,0.41%,0.07%,1.46%;其中5 069例门诊患者总阳性率为9.28%,31 279例住院患者总阳性率10.60%,外科组与内科组患者总阳性率分别为10.27%,11.81%;年龄<45岁组,45~59岁组和>59岁组的总阳性率分别为8.66%,13.35%,11.00%。结论:对感染性指标的检测,有利于预防医源性感染,对感染患者进行特殊护理,预防和减少患者间交叉感染。  相似文献   

20.
母乳喂养与乙型肝炎病毒传播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传播与母乳喂养的关系。方法:选择190例HBsAg阳性和120例HBsAg阴性母亲作临床研究。研究HBsAg阳性母亲不同喂养情况、其婴儿9个月时的HBsAg携带率及部分HBsAg阳性产妇乳汁中HBV-DNA和脐血中HBsAg阳性母亲其婴儿HBsAg性率较HBeAg阴性母亲者母亲者明显升高,结论:HBsAg阳性母亲中,血清HBeAg或乳汁HBV-DNA阳性者哺乳可能是导性者哺乳可能是导致婴儿感染乙型肝炎的一个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