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脊柱结核一期手术治疗的围手术期处理   总被引:8,自引:7,他引:1  
目的探讨一期手术治疗脊柱结核的围手术期处理问题.方法采用一期手术治疗胸、腰椎脊柱结核患者57例,其中经前路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并内固定35例,经后路病灶清除并内固定16例,后路内固定并前路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6例.采用钛合金材料内植入物38例,不锈钢材料内植入物19 例.围手术期处理主要包括规则化疗、支具保护及有效监测.结果 57例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无窦道形成.除3例失访外,54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5年(平均2.2年),结核无局部复发,后凸畸形平均矫正21.6°.随访期内,有2°~4°角度丢失.植骨界面骨性融合时间平均3.8个月.10例出现化疗相关的并发症,需要调整化疗方案及接受治疗.结论一期手术治疗可以完成脊柱结核外科治疗的基本环节,具有明显的优越性.正确的围手术期处理对该术式的临床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我科2003年1月~2005年12月收治了26例胸腰椎结核病人,该病病程长、症状重,给病人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我们采用了新的手术治疗方法,即CT导引下行病变椎体置管引流冲洗,化疗药泵置入术,为病人减轻了痛苦,取得了满意的疗效。该术式与传统开放手术病灶清除内固定相比有微创、引流、化疗给药等优点,符合现代对结核病是特异性感染的认识。现将胸腰椎结核围手术期康复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6例,男20例,女6例;年龄34~64岁。发病时间2个月~3年,平均8个月。病灶部位:胸椎5例,腰椎14例,胸腰椎7例。其中不全瘫者3例,出院时截瘫均…  相似文献   

3.
成人脊柱结核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脊柱结核成年患者的病情特点及其围手术期处理。方法回顾1998年1月至2003年12月间我院手术治疗的100例成人脊柱结核病例,研究其临床合并症与脊柱结核的关系,探讨其围手术期处理的重要性。结果100例中共有54例(81例次)患者存在不同合并症,发生率高达54%。包括肺部结核、结核性脑膜炎、贫血、肝功能异常、肾功能衰竭、糖尿病等。结论脊柱结核患者易罹患合并症,合并症与脊柱结核本身互相影响、关系密切,外科治疗的同时应当重视临床合并症的围手术期处理。  相似文献   

4.
Ⅰ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脊柱结核在骨与关节结核中最多见,病变的发生与发展可以导致脊髓神经功能障碍、脊柱失稳和后凸畸形,国内外同道积极开展了Ⅰ期病灶清除,减压、植骨融合、矫形、内固定术、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我院采用Ⅰ期手术治疗胸腰椎结核患者23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脊柱结柱一期手术治疗时围手术期护理难点要点.方法:自2004年12月至2010年10月采用一期手术治疗胸、腰椎及腰骶段脊柱结核100例,男性75例,女性25例,年龄9~62岁,平均34.5岁.采用前路病灶清除+椎体间自体骨植骨+前路椎体钉内固定术式.记录术前、术后1个月内出现的并发症,并分析相关原因.结果:均恢复良好.结论:脊柱结核的一期手术治疗的图手术期护理难点要点在于脊柱结核患者病程较长,围手术期并发症多.做好术前评估,术后护理妥当,将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胸腰段脊柱结核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方法:对54例胸腰段脊柱结核围手术期进行细致的护理。具体方法包括心理护理、术前营养支持、保证抗结核化疗、肺功能训练、术后生命体征监测、合理体位、营养供给、切口及各管道的护理、呼吸功能的锻炼、肢体功能锻炼及康复训练。结果:54例患者平均住院18天,护理治疗效果满意,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围手术期护理,尤其是加强心理护理及术前术后功能训练、术后呼吸道管理、切VI引流管的管理及并发症的预防等措施,对胸腰段脊柱结核手术取得良好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支持作用。  相似文献   

7.
重建脊柱稳定性对胸腰椎结核手术治疗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评估应用脊柱内固定、重建脊柱稳定性对胸腰椎结核手术治疗的重要意义。方法 先行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 ,再行前路结核病灶清除、神经减压、植骨融合手术。结果  2 2例患者中 2 1例获得十分满意的疗效 ,1例仍后遗部分神经压迫症状 ,优良率达到 95 .4 %。结论 术前、术后的正规系统抗痨治疗 ,术中彻底清除病灶和有效可靠的脊柱稳定性是保证脊柱结核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2010年2月-2011年2月46例脊柱结核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方法:加强心理护理、用药指导、饮食指导、生命体征的监测、功能锻炼及康复指导等护理方法配合治疗.结果:38例患者术后恢复满意,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围手术期的护理对于脊柱结核患者的恢复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胸腰椎结核的前路手术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1993~2002年共治疗脊柱结核83例,其中29例行前路病灶清除椎间植骨融合椎体间内固定术(下称前路手术)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高原地区胸腰椎结核病人围术期护理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胸、腰椎结核是高原骨科的常见病、多发病。由于高原地区氧含量低、气候寒冷干燥,加之卫生条件、防御意识、就医意识淡漠,易使病程延长、病情加重。手术清除病灶与椎  相似文献   

11.
治疗胸腰椎结核两种前路内固定术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脊柱胸腰椎结核手术方法较多。本文介绍Kaneda和Z-plate两种前路内固定的临床应用,着重对其进行比较,为临床选择最佳手术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总结38例胸腰椎结核前路手术经验,其中23例进行Kaneda术,15例行Z-plate术。结果:本组38例获8-41个月随访。均未见固定物松动或断裂等现象,疗效满意。结论:Kaneda和Z-plate 内固定术均可为胸腰段脊柱重建提供更好的三维稳定性和可靠性。胸腰椎结核Z-plate术较Kaneda术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及并发症低,发展前景大,但Z-plate价格昂贵是影响其临床推广应用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前路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前路或后路内固定手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疗效。方法自1998年-2006年对91例胸腰椎结核患者进行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病变节段:T4-T1032例,T11-L128例,L2-L426例,L55例。其中病变累及1个椎体40例,累及2个椎体36例,跳跃型和累及3个椎体15例,应用Kaneda钢板内固定32例,Z-PlateⅡ钛板内固定26例,CDHM8系统内固定28例,AllFix系统内固定5例。术后抗结核治疗不少于1年。结果随访86例,随访时间6个月~8年,平均3.6年,手术切口均1期愈合,术后全身症状及局部疼痛消失,神经症状有不同程度恢复,所有病灶愈合,植骨融合,内固定牢固,矢状面Cobb角平均矫正15°。结论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手术结合规范药物抗痨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显著、可靠。  相似文献   

13.
胸腰段脊柱结核围手术期营养支持的临床对照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营养支持对围手术期胸腰段脊柱结核患者的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48例胸腰段脊柱结核患者,男25例,女23例;年龄35-60岁,平均48,25岁。按就诊顺序随机分成2组(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试验组从术前7d至术后7d在普通饮食基础上通过静脉途径增加营养供给,对照组只给予普通饮食。术前7d和术后7d对2组患者的体重、血浆清蛋白浓度、血沉进行比较。并比较2组术后伤口引流液总量。结果:试验组术后体重和血浆清蛋白浓度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体重和血浆清蛋白浓度比术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伤口引流液总量比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术后血沉较术前均有下降(P〈0.05),但试验组的血沉降幅比对照组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效的营养支持有利于减轻手术和结核杆菌造成的机体营养不良,有助于增强手术和抗痨药物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病变治愈型脊柱结核脊柱后凸畸形及脊髓压迫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胸腰段病变治愈型脊柱结核合并脊柱后凸畸形及脊髓压迫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对17例胸腰段病变治愈型脊柱结核分别采用单纯后路植骨融合3例,后路椎弓根螺丝钉固定及后路植骨融合术8例,椎体侧前方椎管减压6例,其中行单纯椎体侧方植骨融合术3例,辅以椎体侧方钢板内固定3例。[结果]术后随访时间9个月~7a6个月,平均4.2a。后路植骨平均骨融合时间为2.8个月,椎体侧方植骨平均骨性融合时间为3.3个月,椎管侧前方减压6例中1例神经根刺激症状完全消失,3例大部分改善,2例症状加重并伴单侧下肢肌力1~2级减退。[结论]胸腰段病变治愈型脊柱结核合并脊柱后凸畸形临床上有时并不合并严重的脊髓压迫症状,外科治疗目的在于防止脊柱后凸畸形进一步加重及避免继发性截瘫,而过分强调椎管完全减压及脊柱后凸畸形矫正会导致严重的脊髓功能受损。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探讨一期后路内固定联合前路病灶清理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段脊柱结核的临床处理方法和疗效。方法2003年1月至2010年6月一期手术治疗多节段胸腰椎结核患者28例,均有脊柱后凸畸形,Cobb角16.2°~52.6°,平均32.1°,伴有神经功能损害症状20例。术前应用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链霉素四联药物抗结核并全身支持治疗2~3周,平均15d。手术采用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前路病灶清理植骨融合。结果住院时间平均11d,切口均I期愈合,2例术后半年结核复发。脊柱后凸Cobb角恢复至9°~16°,平均12.2°。结论一期后路内固定联合前路病灶清理植骨治疗胸腰椎结核,安全有效,可以缩短病程,提高疗效,减轻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寻面部清创术后两种不同的皮肤缝合方法,对面部美观影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的181例面部伤后需清创缝合的伤员,按就诊的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的伤员伤口清创后采取皮下间断缝合后,皮肤层用三角针、1号丝线皮内缝合,对照组的伤员伤口清创后皮肤采取5-0的美容线间断外翻缝合法。对比观察两组伤员伤口甲级愈合后面部瘢痕对面部美观的影响程度,来判断两种缝合法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不影响美观90例,影响美观1例。对照组:不影响美观82例,影响美观8例。经χ2检验,P<0.025,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观察组的缝合法在美容效果上优于对照组,值得在面部清创缝合术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儿童胸腰段结核伴后凸畸形的效果。方法对12例胸腰段结核伴后凸畸形的患儿采用一期后路结核病灶清除、钛笼重建、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术后定期复查X线片了解后凸Cobb角变化和植骨融合情况,采用ASIA分级评定术后脊髓功能恢复情况,采用Bird—well分级评价术后植骨融合情况。结果术中无周围脏器、血管及脊髓损伤。12例均获随访,时间18—32(23±3.6)个月。患儿胸腰段疼痛均消失,结核症状消失无复发,无切口感染、窦道形成或内固定失败等并发症,复查血沉均正常。术后1年x线片提示植骨均获骨性融合,Birdwell分级:I级9例、Ⅱ级3例。内固定位置均正常。末次随访Cobb角:13°~28°(15.5°±1.8°)。末次随访ASIA分级:术前B级3例均恢复至C级,C级5例均恢复至D级,D级4例恢复至E级3例、1例无恢复。结论一期后路清除胸腰段结核病灶彻底,椎管减压可靠,矫形效果显著,钛笼重建、钉棒系统内固定可有效重建胸腰段脊柱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置管引流化疗后二期经椎间孔入路病灶清除固定治疗胸腰段结核的疗效。方法对13例胸腰段(T8~L5)结核合并单侧或双侧腰大肌脓肿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置管引流化疗后二期经椎间孔入路病灶清除固定治疗。术前脊髓神经功能ASIA分级:C级9例,D级4例。采用Birdwell分级评价椎间植骨融合情况,采用ASIA分级评定术后脊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中无大血管或脊髓损伤。术后随访13~40(23.5±10)个月,所有患者结核症状消失。无结核复发、切口感染、窦道形成或内固定失败等并发症,复查血沉结果正常。植骨融合良好,术后6~10个月复查X线片提示椎间植骨均获得骨性愈合。Birdwell分级:Ⅰ级11例,Ⅱ级2例;内固定位置正常。脊髓神经功能ASIA分级:C级5例,D级6例,E级为2例。5例胸腰段结核伴有后凸畸形者术前后凸Cobb角为32°~43°(38.5°±1.3°),末次随访时后凸Cobb角为6°~10°(7.3°±1.1°),较术前明显好转(P0.001)。结论超声引导下置管引流化疗后二期经椎间孔入路病灶清除固定治疗胸腰段结核病灶清除彻底,椎管减压可靠,复发率低,创伤小,不破坏后方韧带复合体,能够最大限度保留脊柱生物力学稳定性,临床疗效确切、可靠。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