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和分析颈椎牵引联合电刺激小脑治疗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影响。方法2010-05-2011-06,采用电脑随机数字表法,将84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颈椎牵引联合电刺激小脑治疗组)和牵引组(颈椎牵引治疗组),联合组39例,牵引组39例,失访6例。治疗前后均采用经颅多普勒(TCD)观察双侧椎动脉、基底动脉、双侧大脑后动脉的血流速度情况,及应用椎动脉型颈椎病功能评定量表(FS-CSA)评定综合功能。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双侧椎动脉、基底动脉、双侧大脑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均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联合组的改善更加明显,优于牵引组(P<0.05);两组患者的综合功能评分均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联合组的分值降低更加明显,优于牵引组(P<0.05)。结论颈椎牵引联合电刺激小脑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椎-基底循环中各动脉的血流速度及患者的日常综合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三氧自体血液回输联合星状神经阻滞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75例分为三氧自体血回输联合星状神经阻滞组(A组38例)及星状神经阻滞组(B组37例)。A组行三氧自体血回输联合行星状神经阻滞,每天1次共7次;B组行星状神经阻滞,每天1次共7次。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基底动脉、左右侧椎动脉血流速度、血液粘度值和评价颈性眩晕症状及功能评估量表(ESCV)和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基底动脉、左右侧椎动脉血流速度及ESCV评分A组明显高于B组,血液粘度值A组明显低于B组,治疗效果A优于B组,所有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氧自体血回输联合星状神经阻滞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改善了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脑血流动力学,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悬吊运动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治疗颈源性眩晕(cervical vertigo,CV)的疗效及对血浆人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内皮素1(ET-1)水平的影响。方法纳入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78例CV患者,随机均分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悬吊运动治疗,观察组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治疗,连续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颈性眩晕症状、功能ESCV评分以及基底及左、右椎动脉血流速度,检测血浆ET-1、CGRP水平,评价综合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椎基底动脉以及左、右椎动脉血流速度均显著上升,ESCV评分显著升高,且治疗后观察组动脉血流速度、ESCV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浆ET-1水平显著降低,CGRP水平显著升高,且治疗后观察组CG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ET-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31%,对照组为82.05%,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悬吊运动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治疗CV,能显著改善眩晕症状,提升椎动脉血流速度及血浆CGRP水平,降低ET-1水平,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转颈试验在椎动脉型颈椎病(CSA)临床诊断中的价值,为TCD诊断CSA提供一种更为准确和实用的方法.方法 采用自身对照研究方法,对60例常规头部中立位TCD检测正常的CSA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者进行TCD转颈试验.结果 CSA组TCD转颈试验阳性率为93.33%,而正常对照组的阳性率仅为16.67%,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转颈时,CSA组的椎动脉和基底动脉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和平均血流速度均较转颈前显著减慢(P<0.01~0.001).结论 TCD转颈试验能够为常规TCD检测正常的CSA患者进一步提供血流动力学方面的重要依据,并提示常规TCD检测正常者不能排除临床CSA的诊断;TCD转颈试验可以作为临床诊断CSA的一种重要的辅助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5.
椎动脉型颈椎病诊断基础与高氧综合治疗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高流量吸氧 (高氧 )综合治疗 (HOCT)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及其诊断基础研究。方法 解剖观察了 6 0例成人脊柱颈段标本 ,发现 5例颈椎钩椎关节骨赘压迫椎动脉的情况与临床椎动脉磁共振血管成像 (MRA)作了诊断对比分析。回顾性分析了 182例HOCT临床资料。病人以高氧治疗为主 ,配合口服中西药物 ,神经阻滞、颈按摩复位、颈围领固定等措施同步综合治疗。应用椎动脉经颅多普勒超声血流显像 (TCD)治疗前后血管情况比较。高氧综合治疗组和非高氧综合治疗 (NHOCT)对照组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椎动脉在病变标本上受压迫的表现与临床MRA改变基本一致。对双椎动脉(DVA)及基底动脉 (BA)平均血流速度 (Vm)与收缩期最高峰血流速度 (Vs)平均参数作治疗前后比较 ,差异显著 (P <0 0 5 )。HOCT组经 6个月~ 4年的随访 ,按分级标准分析 ,总有效率为 92 9% ,差及无效率为 7 1%。NHOCT组 (180例 )有效率为 35 4 % ,差及无效率为 6 4 6 %差异显著 (P <0 0 5 )。结论 TCD及MRA是椎动脉型颈椎病无创及可靠诊断方法。椎动脉痉挛、弯曲是HOCT的适应证 ,而椎动脉受压至管腔狭窄是手术的适应证。HOCT的作用在于增加血氧含量 ,降低血液粘稠度 ,减少血小板凝聚 ,改善微循环 ,扩张血管及解除骨赘因压迫椎动脉导致痉挛  相似文献   

6.
旋牵手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即时效应观察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高辉 《颈腰痛杂志》2002,23(1):20-22
目的 观察旋牵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 (CSA)的效果。方法 对 12 0例患者采用旋牵手法治疗后 ,即时经颅多普勒超声 (TCD)检查左右两侧椎动脉 (VA)、基底动脉 (BA)的收缩峰期血流速度 (Vpeak)、舒张末期血流速度 (Vm in)、搏动指数 (PI)、阻力指数 (RI)值 ,并作治疗前后对比观察 ,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左、右两侧 VA、BA的 Vpeak、Vmin值经治疗后明显加快 ,恢复或接近正常范围 ,而 PI及 RI值明显下降。结论 旋牵手法能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脑部血供 ,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7.
颈椎病血流动力学与临床意义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颈椎病血流动力学变化及临床意义. 方法应用经颅多谱勒超声(TCD)测定颈椎病患者双侧椎动脉及基底动脉血流Vm、Vs、Vd及频谱形态、脉动指数、阻力指数,并结合影像学改变,了解颈椎病血流动力学对颅内供血的影响. 结果 327例临床诊断颈椎病,TCD测定血流动力学异常272例(83.18%),正常55例(16.82%),其中椎动脉型颈椎病261例,TCD异常242例(78.54%);交感型颈椎病7例,TCD异常6例(85.71%);神经根型颈椎病9例,TCD异常6例(66.67%);脊髓型颈椎病21例,TCD异常1例(4.76%);混合型颈椎病29例,TCD异常17例(58.62%).频谱形态、脉动指数、阻力指数等参数随年龄的增长而改变,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颈椎病患者基底动脉及双侧椎动脉血流减慢对临床颈椎病诊断具有较高敏感性和特异性,对临床诊断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松颈正骨加分型针刺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眩晕症状、血液流变学和椎-基底动脉血流的影响,为椎动脉型颈椎病的针灸推拿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将14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3例,对照组仅采用松颈正骨治疗,观察组在松颈正骨基础上加分型针刺治疗,每2天1次,共治疗15次,以眩晕症状评分、血液流变学和椎-基底动脉血流的参数为观察指标评价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有69例和70例患者进入结果分析,治疗后两组临床疗效、眩晕症状评分、血液流变学和椎-基底动脉血流参数均有所改善(P0.05或P0.01),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在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眩晕症状、血液流变学和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方面,松颈正骨加分型针刺均优于单纯的松颈正骨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在颈椎病诊断的参考价值。方法 分别对 36例颈椎病病人和 2 0名正常成人进行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 ,并对椎—基底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 (Vp)、舒张期末峰值流速 (Vd)以及双侧的差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6例颈椎病病人其中血流速度减慢的 2 9例 ,双椎动脉 Vp、Vd的均值与 2 0例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P<0 .0 1) ;血流速度增高的 7例与 2 0例正常对照组比较仅 Vp相差显著 (P<0 .0 1) ,而 Vd无显著差异(P>0 .0 5 ) ;36例颈椎病患者两侧椎动脉血流速度差值与正常对照组两侧椎动脉血流速度差值进行比较有显著差异(P<0 .0 1)。结论 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可作为颈椎病辅助诊断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银杏叶滴丸结合龙氏整脊手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影响并评价临床疗效。方法将60名患者随机分为3组:联合组采用银杏叶滴丸结合龙氏整脊手法;手法组采用龙氏整脊手法及颈牵引;药物组口服银杏叶滴丸。结果联合组收缩期峰值流速、平均速度及舒张末期流速度及临床疗效改善程度明显优于手法组及药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银杏叶滴丸结合龙氏手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治疗有效,对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高压氧综合治疗脊髓损伤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85例确诊为急性脊髓损伤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行椎弓根系统内固定及椎板切除减压手术等常规外科治疗及其他对症治疗;观察组43例,在应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行高压氧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于治疗前后应用功能独立性评分表(FIM)、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MBI)对患者康复效果进行评估,并于治疗前后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6,8(IL-6、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7.67 vs 57.14%,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ASIA运动、感觉评分,FIM评分及MBI评分较术前均显著提高,且治疗后观察组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IL-6、IL-8及TNF-α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IL-6、IL-8、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脊髓损伤患者,应用高压氧治疗可有效抑制炎症因子的生成,有助于降低继发性炎性损伤的发生,从而提高临床疗效,改善脊髓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定点瞬时牵压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自2009-01-2012-12我科神经根型颈椎病住院患者211例,按完全随机法随机分为治疗组103例,对照组108例。治疗组采用定点瞬时牵压疗法,每周1次;治疗组采用定点持续牵压疗法,每日1次,5次为1疗程,每疗程间隔2日。3周后进行疗效统计。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2%),对照组总有效率(79.6%),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5)。结论定点瞬时牵压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ecompression and fusion,ACDF)与Bryan人工颈椎椎间盘置换术(artificial cervical disc replacement,ACDR)两种手术方式用于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及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近期和远期疗效。方法系统分析我院2010年11月至2012年11月70例(70个节段)脊髓型或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病例资料,将70例(70个节段)脊髓型或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ACDF组(35例)及Bryan组(35例)。通过分析术前及术后随访12个月的Odom's标准评分、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健康调查简表(the MOS 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SF-36)及颈椎残障功能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观察指标的差异,同时对随访12个月的上述各项指标进行两组间比较,比较两者疗效,分析两种术式的优点及他们产生的问题。结果两种手术方式都能取得明确疗效,治疗后患者症状明显缓解(P0.05),两种术式在创伤、出血量等方面差异性不显著(P0.05);JOA评分及SF-36评分两者差异性不显著(P0.05);而在12个月随访ROM评估及NDI比较有差异,Bryan组数据优于ACDF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ryan组在Odom's评分中因减压不彻底及异位骨化,有2例等级为差,ACDF组则为0例。结论 Bryan人工颈椎椎间盘置换术在减少颈椎临近节段退变上优于ACDF,短中期疗效优于ACDF,但Bryan人工颈椎椎间盘置换术同时存在减压不彻底及异位骨化等并发症,远期疗效不如ACDF。  相似文献   

14.
江坤 《中国科学美容》2014,(15):208-210
目的:探讨高压氧(HBO)治疗脑肿瘤、脑动脉瘤术后康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脑肿瘤、脑动脉瘤术后患者20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将100例HBO治疗的脑肿瘤、脑动脉瘤术后患者设为观察组,将病情相似未作HBO治疗的10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两组均常规药物治疗。采用头颅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患者脑血管痉挛(CVS)情况,并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评判患者临床恢复情况,并对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NF评分和Barthe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NFD评分和Barthel评分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大脑中动脉流速及CV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大脑中动脉流速及CVS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BO综合治疗效果显著,能够减少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盐酸沙格雷酯预防下肢股动脉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2011年1月至2012年3月期间于笔者所在的4所医院行股动脉支架置入术的251例患者(患肢286条)的临床资料,根据用药情况将患者分为预防组(125例,患肢146条)和对照组(126例,患肢140条)。预防组在对照组使用药物的基础上,加服盐酸沙格雷酯片。比较2组患者的相关指标。结果 与用药前比较,用药后预防组的足部体表溃疡及坏疽评分降低(P<0.05),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间歇性跛行距离评分、踝肱指数(ABI)及血管再狭窄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除了足部体表溃疡及坏疽评分降低外(P<0.05),其ABI也降低(P<0.05),而其余指标均较用药前升高(P<0.05)。与对照组用药后的改变值比较,预防组除了足部体表溃疡及坏疽评分的降低幅度较大外(P<0.05),其他指标的改变幅度均较小(P<0.05)。用药期间,2组患者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盐酸沙格雷酯预防下肢股动脉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的临床效果较好,能维持相关指标的稳定。  相似文献   

16.
椎动脉型颈椎病的MRA分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目的:研究椎动脉型颈椎病的MRA分型及临床意义。方法:通过7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MRA特点,对椎动脉型颈椎病进行分型,并据此选择治疗方式。结果:椎动脉型颈椎病分V型:Ⅰ型(椎动脉受压型)、Ⅱ(型(椎动脉硬化型)、Ⅲ型(椎动脉畸形型)、Ⅳ型(神经-血管型)、Ⅴ型(特殊型)。42例正规非手术治疗,30例行椎动脉减压术及颈前路椎间植骨稳定术,结论:椎动脉型颈椎病按分型确定治疗方法。大部分可经正规非手术治疗取得满意疗效,当正规非手术效果不佳,影像学支持临床症状时,应考虑行椎动脉减压术或颈椎间植骨融合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研究胶原酶溶解术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SGB)治疗混合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将320例混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160例.A组采用胶原酶溶解术联合SGB治疗,B组采用胶原酶溶解术治疗,以视觉模拟评分(VAS)及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CASCS)对治疗前、治疗后10 d、1个月、半年及1年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A、B组治疗后各时间点VAS及CASC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P<0.05),A组术后10 d的CASCS评分较B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胶原酶溶解术联合SGB治疗混合型颈椎病具有很好的综合疗效,不仅明显缓解患者疼痛,也改善了交感及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高压氧(HB0)是否对油酸(0A)诱导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有肺保护作用。方法:成年健康新西兰大白兔36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ARDS组(A)、ARDs常规治疗60分钟组(M60)、ARDS常规治疗120分钟组(M120)、ARDs高压氧治疗60分钟组(O60)和ARDS高压氧治疗120分钟组(O120)。M60组和M120组为兔制备ARDs模型后接氧气吸入治疗60min和120min.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神经松动术配合微波及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5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观察组采用神经松动术手法配合颈椎牵引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颈椎推拿手法配合微波及牵引治疗。2组均于治疗前、治疗后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Clinical Assessment Scale for Cervical Spondylosis,CASCS)评价颈椎的疼痛及整体功能改善情况以及治疗后临床疗效评定。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间VAS及CASC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VAS及CASCS评分明显改善(P〈0.01),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松动术配合微波及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阿仑膦酸钠预防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再次骨折的作用。方法将80例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40例。2组均应用碳酸钙D3片及阿法骨化醇软胶囊做为基础用药,治疗组加用阿仑膦酸钠。分别于治疗开始前及治疗2年后.检测2组患者腰椎及左侧髋部双能X线骨密度(BMD),并测定血清I型胶原氨基末端肽(NTX)和骨钙素(OC)浓度,随访再次骨折的发生率。结果阿仑膦酸钠治疗组治疗2年,腰椎及左侧髋部BMD均不同程度提高,血清NTX及OC则不同程度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BMD均不同程度下降,血清NTX及OC则不同程度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年治疗中,治疗组发生2例再次骨折事件,对照组发生8例再次骨折事件,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仑膦酸钠能够有效降低骨转换率、增加BMD,预防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再次骨折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