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亚平  韦全义 《陕西中医》1993,14(8):342-342
本文通过90例缺血性中风复发患者的临床分析,认为年老体衰,情志异常变化,气候寒冷,高血压病,脑动脉硬化,膳食肥甘,治疗不彻底等因素与缺血性中风的复发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后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11月东莞市凤岗人民医院收治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62例,所有患者均进行手法复位治疗,根据有无发生复发,分为两组,分别为复发组(22例)、未复发组(40例)。单因素分析手法复位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后复发的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手法复位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程、长期使用电脑、睡眠障碍、过度劳累、手法复位次数≥10次、治疗前发作次数≥10次、高血压、年龄≥ 50岁是导致手法复位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后复发的影响因素,两组患者耳部疾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经常运动、受累位置、性别、发病时体位等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程、长期使用电脑、睡眠障碍、过度劳累、手法复位次数≥10次、治疗前发作次数≥10次、高血压、年龄≥ 50岁是导致手法复位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手法复位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后复发的影响因素比较多,主要有病程、长期使用电脑、睡眠障碍、过度劳累、手法复位次数≥10次、治疗前发作次数≥ 10次、高血压、年龄≥ 50岁,因此,临床上要对一些可控的因素及时进行控制,以便降低患者术后复发的概率。  相似文献   

3.
中风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以及并发症多“四高一多”的特点。一旦发病,无论采取什么治疗方法疗效都不是十分理想,笔者认为,最好还是按照中医学的“不治已病治未病”的原则采用中西医结合预防中风。中风可分为出血性中风和缺血性中风。引发中风危险因素分为两类,一类是不可干预因素,如年龄、性别、遗传、种族等;另一类是可以于预因素。如患高血压、心脏病、高血脂、血粘度增高、动脉硬化、糖尿病、肥胖症、嗜烟酒、生活紧张压力大、不良生活习惯等。如果能够积极避免这些可干预的危险因素,就可大幅度防止中风发生。笔者采取中西医结合疗法控制可干预的危险因素以预防中风。  相似文献   

4.
影响消化性溃疡复发的临床因素及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影响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PU)复发的临床因素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对治愈后PU患者324例随访,观察溃疡复发率;观察性别、年龄、烟酒、某些药物、情志、饮食起居、季节、维持治疗等因素与溃疡复发的关系;探讨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PU复发率27.1%;除幽门螺杆菌外,男性、40岁以下、非甾体消炎药、春秋季、精神饮食失调、未维持用药、吸烟饮酒是PU复发的影响因素。结论PU复发率仍高,临床诸多因素对复发有影响,可通过健康教育、常规护理、正规治疗、情志心理调护减少PU复发,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笔者总结了我院 2 0 0 0年 3月~ 2 0 0 2年 3月收治的 433例缺血性中风患者 ,其中复发者 74例 ,本文对其危险因素及治疗进行了回顾性调查、研究及讨论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74例中男性 49例 ,女性 2 5例 ;年龄 35~ 84岁 ,平均 5 8.7岁 ;其中动脉硬化血栓性脑梗塞患者5 1例 ,腔隙性脑梗塞患者 1 6例 ,心源性脑栓塞 7例 ;复发 1次者 5 2例 ,2次者 2 0例 ,3次者 2例 ;1年内复发者 34例 ,1~ 3年复发者 34例 ,4年以上复发者 6例 ;合并高血压者 38例 ,糖尿病者 1 2例 ;由情志变化诱发者 2 1例 ,气候变化诱发者 1 7例 ;吸烟 38例 ,饮酒 2 9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脑梗死复发的危险因素并进行分析。方法:回顾分析了我院救治的脑梗死患者80例临床资料,根据脑梗死复发情况分为复发组和未复发组,每组40例,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脑梗死复发组的不良生活习惯、常见疾病与未复发组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男性脑梗死的复发率高于女性,50岁以后是脑梗死复发的高发年龄。结沦:年龄、性别、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及冠心病均是脑梗死复发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程淑红 《中医研究》2005,18(7):43-44
本文将30例中青年中风患者与30例老年中风患者从既往史、饮食嗜好、发病情况、症状、血脂、中医辨证、治疗方面进行了临床对照分析.结果表明:①饮食、情志、高血脂是影响中青年中风的主要原因;②治疗组患者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说明体质、脏腑功能活动直接影响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中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率、患病率、致残率均很高.近年来,首次发病年龄有年轻化的趋势.笔者以中医药为主,辨证治疗中风先兆,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择2008年8月至2010年9月深圳市罗湖区中医院门诊及住院观察病例126例,其中男性75例,女性51例;50岁以下48例,50~60岁30例,61~70岁27例,70岁以上21例;病程2~13个月.诊断符合《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诊断标准》[1]及《中风先兆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2].其中原发性高血压36例,高血压并血脂异常30例,脑动脉硬化症26例,脑动脉硬化并高血压血脂异常10例,糖尿病9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237例复发性脑梗死患者中医体质临床分布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的237例脑梗死患者,根据随访1年内是否再发脑梗死分为复发组和未复发组,进行中医体质判定,搜集危险因素资料,分析中医体质类型及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结果:脑梗死与未复发组的中医体质分布相似,常见体质依次为气虚质、阴虚质、血瘀质和痰湿质。复发组中医体质分布改变,以痰湿质为主,其次为血瘀质,气虚质和阴虚质占比相等。单因素分析显示高龄、糖尿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心房颤动、大脑动脉粥样硬化以及心源性栓塞与复发性脑梗死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大脑动脉粥样硬化是复发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结论:痰湿质和血瘀质可能增加脑梗死早期复发风险。糖尿病和大脑动脉粥样硬化与痰湿质、血瘀质的形成密切相关,可能相互作用,进一步增加脑梗死复发风险。  相似文献   

10.
中风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们生命和健康的常见病,它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病残率高的“三高”特点。中风之发生,主要因素为平素气血虚弱与心、肝、肾三脏阴阳失调,加之忧思恼怒或饮酒饱食,或房室劳累等诱因所致。下面就我科收治的128例急性中风病人的发病诱因类别进行了统计,旨在探讨情志状态在预防中风的作用。1 一般资料128例中风病人均由CT确诊。男71例,女57例;年龄34~84岁,平均59岁。按年龄分成青年组21~35岁2例,中年组36~59岁53例,老年组60岁以上73例。128例有高血压病史81例,糖尿病史7例。我们将发病诱因分为躯体性因素和情志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分析中青年中风与老年中风的异同。方法将中青年与老年中风各38例患者,从既往史、饮食嗜好、发病情况、症状、血脂、中医辨证及治疗方面进行临床对照分析。结果①饮食、情志、高血脂是影响中年中风的主要原因;②治疗组患者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体质、脏腑功能活动直接影响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属中医“消渴”的范畴,其发生与先天体质因素,后天饮食失调,情志不遂,房劳过度,外感邪毒,药石所伤有关,其病机为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但在临床实践中,2型糖尿病患者多肥胖,糖代谢紊乱的同时多伴脂代谢异常。往往表现脾虚湿盛的征侯。本人在治疗中采用健脾祛湿为主治疗,往往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中风后复中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布特点以及影响中风复发的主要危险因素进行相关性研究,明确复中的好发体质以及通过干预患者体质降低复发率。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门诊及住院部门明确诊断为缺血性中风患者300例,根据体质量表进行体质分型,分别为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9种类型,每组随机分成另个亚组,干预组给予体质调整措施配合常规治疗,对照组仅做常规治疗,在干预2年后统计患者累积中风复发率进行对比。结果:气虚质、痰湿质、血瘀质、气郁质、平和质、阴虚质、湿热质患者中风复发率在施行干预措施后中风复发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是在施行干预措施后阳虚证患者中风复发率变化尚不明显(P0.05)。复中患者体质分数变化情况与复中发生率之间关系经典型性相关分析后发现气虚质体质分数变化与复中发生率之间密切相关,相关系数达到0.768,其次为血瘀质和痰湿质分别为0.682和0.657。结论:通过体质调节措施可以明显改变复中患者体质偏颇状态进而降低该病临床复发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中风易患者多见的体质类型,制定具体干预措施,了解体质干预对中风易患者体质的影响,探讨体质干预在中风病一级预防中所具有的作用。方法:运用中医辨体理论对有中风危险因素的120例中风易患者进行体质分类,找出中风易患者多见的体质类型;结合个体差异,制定出适合于个人体质的调理措施,从饮食、起居、运动、情志、药物、针灸、药浴等方面给予干预,观察干预前后中风易患者体质类型的变化,收集数据,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处理,进行卡方检验t、检验和非参数检验。结果:120例中风易患者中,男67例(55.83%),女53例(44.17%),男女比例为1.264∶1。对其体质进行分类,以痰湿质为最,占据34.16%。中风病危险因素中,有高血压病的78人,有糖尿病和血脂异常的分别为48例和57例。对有偏颇体质的中风易患者进行体质干预,各种体质的干预效果并不相同,痰湿质和气郁质有所改善,其余各种体质干预效果不明显。结论:中风易患者的体质分布具有趋向性,痰湿质为其最主要的体质类型;对中风易患者进行体质干预,短期内对部分体质类型有影响,期待进一步大样本、长时间的研究可以对其得出更明确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复发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为辨质论治脑梗死提供思路与方法。方法:回顾性纳入复发脑梗死患者156例为复发组,初发脑梗死患者156例为初发组,所有患者均进行中医体质辨识、采集人口学资料和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和二元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复发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高血压、糖尿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TIA、脑卒中家族史、房颤、气虚质、痰湿质、血瘀质与复发脑梗死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房颤、糖尿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TIA是复发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气虚质、痰湿质、血瘀质是复发脑梗死的危险体质。结论:糖尿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TIA、房颤、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气虚质、痰湿质、血瘀质是脑梗死复发的危险因素,提示可以基于体质防治脑梗死。  相似文献   

16.
ACA双侧闭塞并发多发性脑梗塞是一种较少见的脑血管疾病,发病时可产生双侧下肢感觉及运动障碍甚至瘫痪,其发病危险因素包括烟酒嗜好、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高脂血症、风心病、房颤等。对大脑前动脉双侧闭塞合并脑梗塞1例进行病案分析,并总结治疗经验。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糖尿病相关危险因素,为防治糖尿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筛选病例,选取符合条件的病例进行研究,分析糖尿病家族史、年龄、肥胖、体力活动及社会心理等因素与糖尿病的相关性。结果:糖尿病总患病率为6.34%,在50岁以后糖尿病患病率明显升高(χ2=22.672,P﹤0.01);对糖尿病相关的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DM家族史、年龄、肥胖、运动量少及抑郁是糖尿病的危险因素。结论:糖尿病的相关危险因素为糖尿病家族史、中年(50岁以上者发病率居高)、肥胖、运动量少及抑郁等。  相似文献   

18.
“茵陈降脂方”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院用“茵陈降脂方”治疗44例高脂血症获得一定的近期疗效,兹小结于下。临床资料男性38例,女性6例。年龄40~50岁16例,51岁~60岁19例,60岁以上9例。体力劳动者39例,脑力劳动者5例。其中三分之二有烟酒嗜好史,少则5年。多则30年。体形肥胖15例,中等19例,消瘦10例。实验室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针灸疗法对中风后遗症患者的抗复发作用。方法 :将 1 0年内用针灸治疗与相同时间内西医脑系科运用药物治疗的中风后遗症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 ,对其存活率、死亡率尤其是复发率进行观察。并对复发的诸多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 :针灸疗法治疗中风后遗症患者复发率为1 1 2 8% ,药物组复发率为 2 9 45 % (P <0 0 5 )。结论 :针灸疗法能有效预防中风后遗症患者的复发。  相似文献   

20.
凡年龄50岁左右,已步入老年,生活喜食肥油腻、高胆固醇饮食,加之代谢障碍,活动少,易加速动脉硬化,血压、血脂均有升高可能,血液粘稠度随之变化,均属积损正衰、饮食不节、情志所伤、气虚邪中,导致中经络、中脏腑,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中风半身不遂20例,中经络、中脏腑均可使用本方剂,其中中经络男性12例,中脏腑女性8例,发病年龄在50-70岁左右。笔者根据33年临床经验,参考中医内科学教材,应用中医治疗中风半身不遂20例,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