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临床医师的培养和成长过程需经历所谓的“三段式”教育模式,即系统的本科教育、严谨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持续的终身继续教育。继续教育是临床医师在完成本科教育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础上,进行的更高层次的知识更新性教育和终身性教育。对临床医师继续教育的目的和动力源于遇到的临床问题,并试图解决这些问题。临床医师的继续教育方式多种多样,如进修学习,参加学习班、研修班和学术会议等,其中最主要的方式是自学;最高层次的自学方法,则是对基于临床问题的经验总结和科学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借鉴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胜任力及胜任力模型研究,探讨我国名医胜任特征,构建名医胜任特征模型。方法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和专家访谈的基础上,编制"名医胜任特征辞典";采用自设问卷对各项胜任特征指标的重要程度进行评价;利用因子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名医胜任力模型。结果名医具有以下7个维度的胜任特征:业务水平、大家认可、信念操守、人文素养、知识经验、名声信誉、成就品质,每一维度胜任特征包含多项因素,各项胜任特征及其内在因素在名医胜任特征模型中所占的权重不等。结论名医胜任特征模型能够综合衡量卓越医师的岗位胜任能力,并且具有较强的适用性与可复制性,同时反映了新时期职业精神和理想信念对一位医生成长、成才、成功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与研究急诊专科医师成长规律,合理划分急诊专科医师成长阶段,并提炼各成长阶段的特征.方法 运用半结构式访谈法对8位专家进行预备访谈和15位专家进行正式访谈,并把相关录音整理成访谈稿;运用扎根理论法,对访谈资料进行三级编码,并对个案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形成个案资料总结稿,在此基础上,对所有专家的总结稿进行比较、归纳与分析.结果 急诊专科医师成长具有阶段性,具体可分初、中、高3个阶段,每阶段的成长周期和特征是不一样的,各有侧重.结论 实现定性研究方法在急诊专科医师阶段成长规律中的应用,完成急诊专科医师阶段的划分和阶段特征的提炼.  相似文献   

4.
2010年2月卫生部等五部委发布了<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并作为改革试点的九项主要任务之一,把住院医师培训作为全科医生、专科医生培养的必经环节[1].住院医师/专科医师培训是遵循医学人才成长规律的必然要求,对培养临床医师的临床工作能力至关重要[1-4].我国的专科医师培训工作目前尚处于试点阶段[2],在此阶段医院如何有效地做好专科医师培训工作,是目前医院管理者急需考虑的问题.我们从基地软件建设角度出发,简要分析医院开展专科医师培训工作的意义和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分别从医院可采取的措施和需政府部门协调的措施二个层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国际上许多国家都在不断探索,希望建立一套新的医学教育培养模式和评价体系.本次研究通过对临床医生职业教育观点认知的调查,分析现行医学职业教育和后期培养模式的不足并提出合理化建议.调查来自全国28个省、市436名全科、专科临床医师在执业能力、教育模式、慢病管理等方面的认知.被调查的专科医师和全科医师普遍认为目前的临床执业能力存在不足,现行教育模式对常见病、慢性病处置能力培养不够.  相似文献   

6.
检验医师培养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佑明 《现代医院》2009,9(6):128-129
探讨我国检验医学的现状、检验医师培养的必要性及其定位和主要职责,并借鉴其他医学院校和检验科在这方面尝试的经验,探索我院检验医师培养的模式。现阶段检验医师的培养还存在很多问题和困难,但必须不断努力在这方面进行尝试和探索,培养真正意义上的检验医师,以适应现代医学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培养住院医师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总结了80年代以来我国培养住院医师的实践,把我国培养医师的制度与发达国家培养医师的制度进行比较,指出我国医师培养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铁饭碗”基础上的拔苗助长培养方式,提出了以后十年的改革方向。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急诊科医师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压力源进行分析并提供对策,从而减轻各种压力对急诊科医师造成的伤害,从最大程度上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促进医疗工作品质,满足患者的需要.方法 使用问卷调查方式,对38名急诊科医师及32名急诊科轮转医师进行压力源调查.结果 整个调查过程中工作人员平均压力值达到94.9%,占比较大的包括:医患关系紧张、工作量大、工作风险大等.结论 缓解紧张的医患关系,增加医师自身的抗压能力.制定比较科学的管理方式来帮助医师更好地进行工作,对急诊科医师进行压力疏导工作,促进急诊科医师保持良好的工作态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研究型医师培养项目的意义.方法 对入选研究型医师培养项目的医师的科研与临床工作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人选医师具有较好的研究和临床工作基础,但在学术任职、国际学术会议报告、成果奖、SCI论文影响因子和他引次数、国家发明专利、多中心临床研究,以及主攻专病方向收治患者情况等方面还需加强.结论 研究型医师培养项目对引导临床医师关注专病的研究和临床工作,以及关注研究与临床的结合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培养合格的医学人才,本科医学生在进医学院校后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临床思维能力等非常关键,而教师发挥着主导作用.充分发挥高校附属医院临床医师的作用,实施临床医师担任本科生导师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培养优秀医学人才的一种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北京地区突发和重大传染病的临床应答模式。方法应用问卷调查,通过集合传染病、呼吸、急诊、医疗管理等相关领域专家和工作者的意见,探讨北京地区突发和重大传染病的临床应答模式。结果共发放问卷85份,收回问卷85份,有效问卷79份。医疗机构发热门诊或门急诊应将疑似突发和重大传染病的病人直接转诊至传染病医院是最佳方式;在疑似突发和重大传染病时,请传染病医院专家会诊应作为首选;为提高医生对传染病的识别能力,最有效的培训办法是将相关医生派到传染病医院轮转或短期培训。结论医疗机构相关医务人员到传染病医院轮转或短期培训以提高早期识别能力,当发现疑似突发和重大传染病时请传染病医院医生会诊、不能排除时转至传染病医院作为突发和重大传染病临床应答模式较为妥当。  相似文献   

12.
调查了医患关系的现状并寻求解决或者缓和医患矛盾的途径,提出了一套“金融保险和医疗法律复合型人才介入医疗纠纷处理”的方案并探索其可行性。通过对上海、苏州几家具有代表性的市级医院的医生和患者以及几所著名高校的医学生和法学生总计742份的问卷调查,同时结合与几个知名保险公司、法院的相关负责人的访谈发现:虽然现今的医患关系某种程度上说有些紧张,医疗纠纷处理的现状不容乐观、但大家对医患关系的前景还是充满了希望。与此同时.提出的设想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同与支持。  相似文献   

13.
Anomalous patients: the experiences of doctors with an illnes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Variations in the distribution of power have been used to account for and to advocate different types of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 It might be expected that doctors who become patients would have a ‘mutual’ relationship with their treating doctor. Data from interviews with doctors with a recent illness show that this is not necessarily the case and may not even be doctors’ preferred model of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 for themselves when they become ill. Doctors constitute anomalous patients since they confound two categories generally held to be separate, ‘doctor’ and ‘patient’. This affects the type of medical encounter they have, raising issues of identity and role performance for both patient and treating doctor. Doctor/patients may be in control of the encounter (through choice or default); they may consciously choose or have explicitly ascribed to them the status of ‘ordinary patient’; some believe that doctors should be treated as extraordinary patients with particular needs dependent on their insider status as much as their pathology. The negotiation of power in the encounter between doctors and medically qualified patients is problematic but the existence of the power differential in the medical encounter emerges as ‘natural’ and largely as desirable, since it is linked to the ability and authority to take charge of the disorder which illness represents.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对实行家庭医生的可行性进行探讨。方法参考国外实行家庭医生的经验和做法,结合国内城市医生资源的现状,以江苏省扬州市为例,探索在城市实行家庭医生责任制的具体思路。结果城市医生数量充足,可以考虑由年轻主治医师担任家庭医生,由居民选择注册;家庭医生的工作方式以电话和网络为主,必要时也需提供上门服务;对家庭医生要加强监督和管理。结论在家庭医生的分诊作用下,病人将得到合理分流,"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有望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16.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实现分级诊疗的关键,也是新形势下保障和维护人民群众健康的重要途径。家庭医生团队既是人群健康的守门人,也应是人群医药费用的守门人。河北省黄骅市、上海长宁和北京方庄等地区对家庭医生控费进行探索,已初步形成一些做法并取得成效,如签约人群医药费用降低,医保基金支出节省。但由于家庭医生与医保联动不够理想,其作为医药费用守门人的职能尚未充分发挥。下一步应向家庭医生团队赋能,并健全完善相关支撑机制,使其更好地担负起医药费用守门人职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于医防结合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典型抽样的方法,调查了七个地区的541名家庭医生团队成员,并对家庭医生团队和相关知情人进行了个人深入访谈和焦点组访谈。定量资料主要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定性资料采用NVIV09.0软件进行编码、归纳和总结。结果:不同的签约服务模式对医防结合的影响不同。采用家庭医生团队的签约服务有助于促进医防结合;团队成员得到有效激励的签约服务有助于促进医防结合,个人付费的签约服务更有助于促进医防结合;服务内容包括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的家庭医生签约有助于促进医防结合。建议: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应实施团队签约和个性化有偿签约。设计综合服务包,融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基本医疗及个性化健康管理服务项目,体现医防结合理念。探索基本公共卫生经费与医保基金融合路径,加强医防结合,促使全科医生从服务守门人向健康守门人转变。  相似文献   

18.
医患关系双方认知差异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了解医患双方对医患关系认知的差异,从而对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方珐对北京、武汉和成都的6家医疗机构的375名医务人员和702名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医方认为医患关系紧张的比例明显高于患方,医患关系现状对医方影响较大:医患双方均认为医疗体制、媒体舆论是医患关系的主要影响因素:医患双方对现行医患纠纷的防范和解决措施认可度均较低。结论加强医患间的有效沟通:健全医疗体制,促进和谐医患关系;树立舆论宣传的正确导向作用;建立健全有效的医患纠纷的解决机制,探索有效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9.
社会治理视角下和谐医患关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治理模式是由政府、社会组织、社区能人、企事业单位等参与主体共同管理解决社会事务的多元化治理模式,强调参与主体多元性、合作性、和谐性,是新形势下重新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最佳选择。从社会治理视角看,医患矛盾原因主要来自三方面。一是社会因素,包括卫生投入不足、医疗服务公平性下降、医疗纠纷处理机制不完善、媒体报道失实;二是医方因素,包括现代医学技术的限制、医疗卫生系统公益性淡化、医院管理模式滞后、医患沟通渠道不畅;三是患者因素,包括患者对健康的过高期望与医学常识相对缺乏的矛盾,及患者的维权意识、参与意识增强与法治意识淡漠之间的矛盾。要构建基于和谐医患关系的多元化社会治理模式,需要医方、患方、政府及社会共同参与,加强和完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改善医患关系;医院要加强内涵建设,切实提高医院管理和服务水平;媒体要加强舆论引导;要建立多元化的医疗行为监管机制、医疗纠纷调解机制及医患权益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20.
某市参合农民对乡村医疗机构服务质量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参合农民对乡村医疗机构服务质量的评价,为改进乡村医疗机构服务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分层抽样和单纯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抽取昆明市14个县(市、区)的部分参合农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昆明市参合农民对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的医技水平、服务态度、医疗收费、医生可信度、设备、所需药品的评价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总体满意度评价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参合农民选择村卫生室的影响因素是医生服务态度、医生可信度、离家路程、总的医疗服务质量、需要的药品和总体满意度,选择乡镇卫生院的影响因素是医技水平、就医方便程度、离家路程及等待的时间。结论昆明市乡村医疗机构服务质量一般。建议相关部门合理配置卫生资源,加强乡村医疗机构(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的软硬件建设及管理,以提高乡村医疗机构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