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卓文敏  梁耀 《中国病案》2003,4(11):32-33
目的 感染性贫血往往笼统地分在D64.9,在医疗技术发达的今天,其病因的发病机制往往是明确的,因此也应给予不同的编码。方法:对感染性贫血的不同类型结合临床表现根据ICD—10分类规则进行分类编码。结果 感染性贫血可分为三类二十几种不同类型及对应编码。结论 不同类型的感染性贫血应分开编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白内障疾病与手术编码及另编码问题。方法通过学习白内障疾病与手术的相关文献,仔细阅读病历,按照分类原则进行准确的ICD编码。结果白内障疾病编码分类轴心有多重,应按发病时间、病因以及晶状体混浊的形态和部位准确分类。白内障摘除术编码分类轴心也有多重,根据不同的白内障类型、不同的摘除方法及入路等准确分类到13.1-13.6的各个具体细目,伴有人工晶体植入术应另编码13.71,伴有玻璃体切除术应另编码14.73或14.74,伴有抗青光眼手术应另编码12.64,伴有角膜移植术应另编码11.6,白内障摘出术后人工晶体的二期置入手术只需编码13.72。结论编码员不但要掌握ICD编码知识,还要学习相关的医学知识和仔细阅读病历,才能做到准确编码。  相似文献   

3.
黄丽娟 《大家健康》2016,(12):279-280
病案统计分类是病案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医院管理过程中较为复杂的工作之一。国际疾病分类(ICD)是WHO制定的国际统一的疾病分类方法。其是根据疾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和解剖位置等特性,将疾病分门别类,使其形成一个有序的组合,并用编码的方法来表示的系统。ICD-10即《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第10次修订本,其也是当前我国常用的病案编码方式。本文从ICD-10编码的工作模式出发,对ICD-10编码在病案统计分类应用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及总结,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以期提升医院病案统计分类管理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探讨各部位止血术的手术操作分类编码。方法利用《国际疾病分类第九版修订本手术与操作》(ICD-9-CM-3)对常见止血术,从主导词的选择到手术分类编码进行分析。结果疾病性质的不同、手术目的及操作方式不同、使用器械不同,手术操作编码也应不同。结论编码员在日常工作中不但要掌握ICD编码知识,还要仔细研读病案,学习相关医学知识,才能做到编码准确,更好地服务于医疗、教学和科研。  相似文献   

5.
肿瘤形态学正确定位是肿瘤分类的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肿瘤疾病中难于进行ICD分类,以提高编码的准确性.由于有些诊断名称多样化,即使遵循ICD-10编码原则和查找方法,也可能难于编码或出现错误编码.因此,对疾病诊断分类时不能把诊断名称按ICD-10的编码对号入座.  相似文献   

6.
应用ICD-10慎防生搬硬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就疾病分类与同行切磋交流,提高编码准确性。方法分别对Meige综合征和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的病因、病理、临床特征进行文献复习,根据ICD-10分类原则查找对应编码。结果这两个疾病诊断名称在ICD-10工具书中直接查到的编码与疾病的临床或病理特征不符,经综合分析并查找合乎临床意义的编码。结论编码员在熟练掌握ICD理论知识、编码原则的基础上,还要具有扎实的医学基础知识,不断学习,了解医学发展情况,才能保证编码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正确的国际疾病分类ICD编码。方法通过查阅资料,正确认识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的病理特征、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结果根据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的疾病性质,按照2008年版造血与淋巴组织肿瘤WHO分类,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编码于第三章的血液及造血器官疾病和某些涉及免疫机制的疾患D76.0欠妥,应给予肿瘤编码C96.0。结论国际疾病分类编码是一个有规律的工作,它是基于疾病的本质分类。疾病编码除了要掌握ICD-10的分类原则以及基本的编码规则外,还要不断提高医学知识水平,重视继续教育,与时俱进,了解医学新进展,更新知识。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下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及其疾病分类编码。方法利用"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ICD-10"对某区二甲综合医院2012年6月1日至2014年5月31日主要诊断为下消化道出血的200份病案,从主导词的选择到疾病诊断编码进行分析。结果医生诊断为下消化道出血,编码K92.2的200份病案中,肠癌和肠炎引起的下消化道出血占了大比例,其次是息肉、肛门疾病及其他原因。结论疾病编码要按分类原则,当查到病因时要按病因编码。编码员在日常工作中不但要掌握编码知识,还应仔细阅读病案,学习相关医学知识,做到编码准确,更好的服务于医疗、教学及科研。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疾病编码,确保医疗统计数据的可靠性。方法对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几种情况进行分析阐述,按照国际疾病分类原则ICD-10分类编码。结果关节置换术后因感染,治疗阶段不同,编码也不同;单纯延迟感染编码T84.5;血源性人工关节感染根据实验室检查结果具体编码于M00.0-M00.8,在使用M00.8时,如获得病原体信息,则使用附加编码B95-B96,并标明细菌性病原体;关节占位器植入术后翻修编码于M96.8。结论编码人员要掌握ICD编码的相关知识,仔细阅读病案,并给予对应的ICD编码。  相似文献   

10.
编码员素质对ICD编码准确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崔丽君 《中国病案》2004,5(12):38-38
目的提高病案编码人员对国际疾病分类的认识,保证疾病分类编码的准确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的方法,总结分析我院实施ICD-9(10)中的经验与教训.结果编码员提高自身素质,学会阅读病案,灵活应用ICD仍将是编码员在实际工作中的核心问题.结论疾病编码员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严格遵守ICD编码原则,克服不足,是搞好疾病编码工作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房间隔修补术ICD-9-CM-3编码探讨,使广大编码人员准确分类该手术的不同术式,以利于临床及各方面检索要求。方法以ICD-9-CM-3(2008版)为工具书,依据查找手术操作编码的规则、方法进行编码。结果房间隔缺损修补术术式较多,方式也不断创新,编码较容易出错。结论编码人员只有仔细查阅病案记录,了解手术术式、手术入路和手术方法,按照编码操作步骤和规则,才能正确做好编码。  相似文献   

12.
周仪洁  李秋艳  杨冬燃 《中国病案》2011,12(3):27+2-27,M0002
目的研究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编码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方法分析D46.0与D46.4的区别,FAB、WHO分型方案的变化,探讨儿童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分类标准。结果分别用ICD-10、ICD-O(第三版)对FAB、WHO(2001版和2008版)该病各亚型进行编码。结论编码员应熟悉ICD-10中所采用的疾病分类体系并了解临床分类发展现状,以便对疾病进行准确的编码。  相似文献   

13.
杨延斌 《中国病案》2011,12(10):40-41
目的修正延髓外侧综合征的ICD-10编码错误。方法结合延髓外侧综合征的病理解剖基础和临床表现,讨论其ICD编码。结果 ICD-10卷三关于延髓外侧综合征的星号编码有误,正确编码为G46.3*,卷一正确。结论部分教材仍在引用当初错误的指导性说明,很多医院使用的ICD字典库延髓外侧综合征的编码也是错误的,建议通过有效途径统一修正。  相似文献   

14.
孙凯  李春秀 《中国病案》2011,12(7):29-30
目的确定各类肉芽肿的正确的ICD-10编码。方法学习各类肉芽肿的相关知识,按照分类原则给予正确的ICD-10编码。结果根据病因、部位选择肉芽肿的正确编码。结论编码员不仅要掌握ICD-10编码知识,也要学习相关的医学知识,并仔细阅读病案,才能提高编码的准确性,提高疾病分类编码质量,为临床科研、教学等提供可靠的信息资料。  相似文献   

15.
卓文敏 《中国病案》2009,10(1):26-26
目的腔镜食管手术开展已十多年了,但2005年版ICD-9-CM-3基本上还没有对其手术进行编码,因此有必要对腔镜食管手术的ICD-9-CM-3编码进行探讨和研究。方法以ICD-9-CM-3(2005年版)、ICD-9-CM-3(1987年修订本)为工具书,根据手术分类编码原则对腔镜食管手术进行ICD-9-CM-3编码。结果在查找腔镜食管手术编码的过程中,发现有的手术编码需技术辨别,有的需重新查找主导词,还有待新版ICD-9-CM-3的进一步完善。结论电视辅助胸腔镜外科(video—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VATS)发展迅速,食管疾病VATS手术治疗也已开展多年,但2005年版ICD-9-CM-3基本上没有食管疾病VATS的手术编码,因此,我们需根据手术编码查找原则、方法、步骤进行扩展码。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根据食管损伤的病因及损伤部位,对食管损伤作出正确编码.方法 对某院2010年1月1日-2014年4月30日出院诊断为食管损伤、食管破裂、食管穿孔的病案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ICD-10第二版)的分类要求,对食管损伤进行编码.结果 52份诊断为食管损伤、食管破裂、食管穿孔的病案中,食管异物引起的食管损伤、破裂、穿孔33份,占63.46%;自发性食管破裂、穿孔10份,占19.23%;创伤引起的食管破裂5份,占9.62%;医源性食管损伤、破裂、穿孔4份,占7.69%.结论 食管损伤、破裂、穿孔作为临床诊断名称,不同的病因、不同的损伤部位有着不同的编码,编码员必须通过阅读病案资料,明确病因及部位,从而保证编码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7.
方崇亮  孙辉  杨谊平 《中国病案》2012,13(1):25+28-25,28
本文以中文版ICD-10中尿崩症的主导词是"糖尿病"为切入点,在回顾糖尿病和尿崩症发现与命名过程的基础上,比较中文版ICD-9和ICD-10在对主导词"diabetes"的翻译和处理上的不同,中文版ICD-9的主导词中有"多尿症"、"糖尿病"、"尿崩症"三个主导词。在中文版ICD-9中,按"糖尿病"、"尿崩症"和"多尿症"三个词都可以查到相关编码,非常方便。但在中文版ICD-10中,这三个主导词只被保留了一个"糖尿病",这样一来,尿崩症就只能以"糖尿病"为主导词。中文版ICD-9的翻译和处理方法是恰当的。  相似文献   

18.
不规范出院诊断对ICD-10编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卓文敏  梁耀 《中国病案》2004,5(2):36-37
目的研究不规范出院诊断对ICD-10编码的不同影响.方法对不规范出院诊断进行分析,找出其对ICD-10编码的影响.结果有十种类型的不规范出院诊断影响了ICD-10编码工作.结论规范的出院诊断是正确进行lCD-10编码的保证,临床医生应正确书写出院诊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病案首页填写缺陷,提出改进措施。方法根据前卫生部《病案首页部分项目填写说明》的要求,制作《病案首页质量检查评分表》,抽查我院2014年1月至2月份出院病案中病案首页2236份,对病案首页填写缺陷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病案首页填写无缺陷率49.41%(1105/2236)、缺陷率50.58%(1131/2236);病案首页合格率为94.49%(2113/2236);不合格率为5.50%(123/2236);病案首页信息缺项错项和书写不规范问题较多。结论病案首页质量问题堪忧,应采取多种方法加强临床医生对2011版病案首页填写要求等相关知识培训学习,加强编码员对编码的审核作用,提高病案首页质量,确保医疗信息统计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相似文献   

20.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支架置入术编码规则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薛欣 《中国病案》2010,11(6):24-26
目的帮助编码员明确该类手术的编码标准,提高编码质量。方法运用论证法分析不同部位该类操作的编码规则,并以表格形式归纳对比该类介入操作与相应开放手术的编码。结果提出不同部位该类手术编码标准及配套附加编码方案。结论编码员必须具备从手术记录中提取所需信息的能力,全面编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