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比较内侧入路和外侧入路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干中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78例肱骨干中下段骨折患者,其中42例行内侧入路钢板内固定,36例行外侧入路钢板内固定。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并发症的发生率和临床疗效。结果内侧入路和外侧入路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干中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内侧入路可减少桡神经损伤的风险。结论内侧入路和外侧入路治疗肱骨干中下段骨折可获得相当的临床效果,但内侧入路组切口隐蔽,减少了桡神经损伤的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改良外侧入路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干中远段骨折的效果。方法将88例肱骨干中远段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4例。均实施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采取前外侧入路,观察组应用改良外侧入路。比较2组术中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无桡神经损伤,对照组术中发生6例桡神经损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骨折愈合时间、肘关节屈曲度及肘关节伸直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外侧入路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干中远段骨折,创伤小,且可减少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改良上臂前外侧人路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6年10月至2012年03月采用改良上臂前外侧入路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172例,其中男117例,女55例;年龄17~65岁,平均38.3岁。新鲜骨折157例,陈旧性骨折15例;闭合性骨折146例,开放性骨折26例。结果本组病例随访1~6年(平均3.9年),根据HSS肘关节和Neer肩关节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优139例,良26例,差7例,优良率95.9%。本组病例切口均一期愈合,未出现医源性桡神经损伤、内固定失败、骨折不愈合、骨化性肌炎等并发症。结论改良上臂前外侧人路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不需常规游离暴露长段桡神经,钢板与桡神经有软组织相隔,避免医源性桡神经损伤,钢板放置与骨面贴合,避免钢板扭转塑形,复位满意,固定牢靠,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后外侧入路治疗肱骨干中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经后外侧入路治疗并获得随访的20例肱骨干中下段骨折,均经后外侧入路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伴桡神经损伤者同时探查桡神经,观察术中术后并发症和骨折愈合情况。结果手术时间平均83min(60-120rain),失血量平均130mL(90-240mL),随访7-28个月,平均15.3个月,术后无感染、内固定失败及肘关节异位骨化,骨折不愈合1例。术后随访时肩肘关节功能良好。结论经后外侧人路治疗肱骨干中下段骨折,简单,安全,有效,显露清楚,有利于钢板妥善固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改良不显露桡神经肱骨外侧入路微创钢板内固定与常规肱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干中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4-06—2018-03诊治的89例肱骨干中下段骨折,44例采用改良不显露桡神经肱骨外侧入路微创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45例采用常规肱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以及末次随访时Murley评分、肘关节功能Mayo评分。结果 89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并获得至少12个月的随访。观察组出现1例桡神经损伤,对照组出现3例桡神经损伤。2组骨折均顺利愈合。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少,切口长度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2组Murley评分、肘关节功能Mayo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不显露桡神经肱骨外侧入路微创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干中下段骨折可以取得满意的疗效,术后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锁定加压钢板(10cking compression plate,LCP)经肱骨前外侧入路微创同定治疗眩骨干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2004年2月至2008年5月,采用切开复位LCP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36例,男26例,女10例;年龄18~45岁(平均32岁),其中25例为机器挤压伤,6例摔伤,5例车祸伤;骨折类型:双段骨折2例,长斜形骨折5例,长段粉碎性骨折6例,伴有碟形骨折块8例,横行和短斜形骨折15例。其中骨折块卡压桡神经1例,其余均未发生神经血管损伤。均于伤后6~48h手术,均为闭合性骨折。结果经18-36个月(平均21个月)随访,36例患者全部愈合,骨折愈合时间为9~16周(平均12.4周),3例术后出现一过性桡神经麻痹,3个月后症状完全消退,无继发骨折移位及内固定物失效或断裂。肩关节功能按Neer评分,优33例,良2例,可1例;Mayo肘关节评分优34例,良2例。结论经肱骨前外侧入路切开复位LCP固定治疗肱骨于骨折可以提供稳定的周定,软组织损伤小,骨折愈合率较高,神经血管结构相对安全,是治疗肱骨干骨折的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采用改良前外侧入路钢板前置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的疗效.方法 应用改良前外侧入路钢板前置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122例.结果 全部患者获随访1~5年,根据Neer肩关节与HSS肘关节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优102例,良15例,差5例,优良率95.9%.未出现医源性桡神经损伤、骨折不愈合等并发症.结论 采用改良前外侧入路钢板前置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不需游离暴露长段桡神经,钢板放置与骨面贴合,固定牢靠.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肱骨后侧入路钢板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肱骨干中下段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07—2021-07兰考第一医院骨一科行钢板螺钉内固定术治疗的96例肱骨干中下段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入路方式分为肱骨前外侧入路组(前外侧组)和肱骨后侧入路组(后侧组),各48例。比较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骨折愈合时间、术后6个月肘关节功能评分和桡神经损伤发生率。结果 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和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6个月肘关节功能优良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后侧组手术时间短于前外侧组,桡神经损伤发生率低于前外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肱骨前外侧入路比较,肱骨后侧入路钢板螺钉内固定术的效果相当,而且可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桡神经损伤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后正中劈肱三头肌入路锁定加压钢板(LCP)内固定治疗肱骨中远1/3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本院从2011年1月至2014年3月共收治21例肱骨中远1/3段骨折患者,均采用后正中劈开肱三头肌入路切开复位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的手术治疗方式。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为15~30个月,平均21.4个月;术后骨折愈合时间2.4~5.3个月,平均2.9个月。肘关节活动度恢复正常,平均伸直0°,屈曲115°。肘关节功能按改良Cassebaum评分:优15例,良4例,一般2例,无一例患者出现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优良率91%。结论后正中劈肱三头肌入路锁定加压钢板(LCP)内固定治疗肱骨中远1/3段骨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入路,无医源性桡神经损伤,值得临床骨科医生推广。  相似文献   

10.
肱骨干骨折传统治疗方法最常见的并发症为骨不连和医源性桡神经损伤。微创钢板内固定技术是近年来的一大进展。肱骨干前方较平坦且缺乏重要的神经血管,微创前侧入路放置钢板较安全。该技术可不显露桡神经,不会造成医源性桡神经损伤,是由于前臂完全旋后时置于肱骨干前侧的钢板外侧缘与桡神经的最近距离为2.0~4.9mm(平均3.2mm),但术中应始终保持前臂旋后位,以增加钢板远端外侧缘与桡神经之间的距离。微创钢板内固定技术不同于传统手术,在于小切口间接复位,可最大限度地保护骨折端血供,不直接显露桡神经,能有效地减少骨不连及桡神经损伤。文献报道显示,微创铜板内固定技术治疗肱骨干骨折可取得良好的骨折愈合、较好的术后肩肘功能,术后并发症较少。锁定加压铜板的发展对微创钢板内固定技术有很大的促进作用,适用于粉碎性骨折和骨质疏松患者。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后侧切口、外侧肌间隔入路内固定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对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成都第一骨科医院收治的44例采用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术治疗的闭合性肱骨中下段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25例患者采用肱骨后侧切口、外侧肌间隔入路(后侧入路组),19例患者采用前外侧入路(前外侧入路组)。44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2个月。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处理情况相同,对比分析两组之间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桡神经损伤情况、骨折愈合情况及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 结果后侧入路组手术时间为(65.18±3.50)min,前外侧入路组手术时间为(85.73±6.16)min,后侧入路组术中出血量为(222.95±44.55)ml,前外侧入路组为(281.34±34.82)ml,经统计学检验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术后桡神经损伤情况、骨折愈合时间及肘关节Broberg和Morrey评分基本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骨折均在1年内愈合,前外侧入路组1例桡神经损伤患者在术后3个月内恢复。 结论对肱骨中下段骨折采用肱骨后侧切口、外侧肌间隔入路手术治疗,可操作性强,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较少,手术安全性高,肱骨后侧骨骼平坦,利于放置钢板,无须特别塑形钢板,不影响肘关节功能,推荐在临床上使用后侧切口、外侧肌间隔入路的方式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介绍有限切开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加异体骨植入治疗复杂性肱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5年1月至2008年2月,应用有限切开AO锁定加压钢板(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LCP)加异体骨植入治疗复杂性肱骨干骨折15例,均为粉碎性骨折;按AO分类:属C型骨折,其中2例为肱骨干骨折伴有同侧肱骨近端骨折,5例骨折线延伸至肱骨近端.结果 所有患者伤口均Ⅰ期愈合.术后随访6~40个月,平均21.6个月,骨折愈合时间为12~36周,平均22.5周.2例发生医源性桡神经损伤(占13.3%),与原有的3例桡神经损伤均于术后3个月内完全恢复.肩、肘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有限切开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加异体骨植入是治疗复杂性肱骨干骨折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前侧入路与外侧入路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0年2月至2013年2月,治疗肱骨骨折患者58例,其中男38例,女20例;年龄20~55岁,平均33.6岁。采用前侧入路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36例,外侧入路内固定治疗22例,对两组的平均手术时间、失血量、桡神经损伤发生率进行统计学对比。结果 5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18.5个月(15~24个月)。在平均手术时间、失血量、桡神经损伤发生率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在年龄、性别、骨折类型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前侧入路明显优于外侧入路,术中不需游离暴露桡神经,减少桡神经损伤,钢板放置于骨面贴合好,有利于肱骨骨折内固定。  相似文献   

14.
肱骨干下1/3骨折手术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庆  王秋根 《国际骨科学杂志》2009,30(5):299-301,337
肱骨干下1/3骨折多由传导暴力或旋转暴力引起,类型多样,骨折线常累及干骺端,易形成低位肱骨干骨折,且伴发桡神经损伤概率较高.肱骨远端特殊的解剖结构及复杂的应力使得行内固定比较困难.临床手术方法较多,主要有钢板、髓内钉固定,包括钢板内固定的前方入路、后方入路、前外侧入路及联合入路等,髓内钉固定的顺行和逆行方式;外固定支架适合于开放性、广泛骨缺损、粉碎性肱骨干骨折.微创锁定加压钢板固定肱骨干更加可靠,获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该文就相关解剖基础、生物力学和手术方法的争议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肱骨后侧入路由Henry于 192 5年首先描述[1] ,但在治疗肱骨干骨折中并未普及。自 2 0 0 0年 1月~ 2 0 0 2年 5月采用该入路治疗肱骨干下三分之二骨折 ,并在局部解剖学研究的基础上作适当改良 ,发现该入路在治疗该部位骨折时具有相当优势。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共 2 0例 ,诊断为单纯肱骨干下三分之二骨折 ,无桡神经损伤 ,其中采用前外侧入路进行钢板固定者 15例 ,采用改良肱骨后侧入路进行钢板固定者 5例。钢板选择上采用普通葫芦钢板 15例 ,普通加压钢板 3例 ,采用钛合金LC—DCP者 2例。1 2 手术方法 前外侧入路 患…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前外侧与后侧入路治疗肱骨干中下段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5年1月~2009年1月采用前外侧与后侧入路治疗82例肱骨干中下段骨折的临床情况,术前明确桡神经损伤的10例采用远1/3前外侧入路,其余72例随机选择手术入路,其中前外侧入路34例,后侧入路38例.结果 82例内固定手术患者,去除术前即有桡神经症状的10例,平均随访14个月(8.5~19.3个月).骨折愈合时间平均3.5个月,其中不愈合5例.术后出现桡神经症状18例,前外侧入路组16例,而后侧入路组2例.前外侧与后侧入路两组性别、年龄、骨折类型及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后侧入路组较前外侧入路组在神经损伤方面小一些,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后侧入路较前外侧入路能够明显减少桡神经损伤.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后侧入路手术相对简单,安全,是一种较好的手术入路.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3种入路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4例采用钢板内固定治疗的肱骨中、下段骨折患者根据入路不同分为A组(采用前侧入路钢板内固定治疗,30例)、B组(采用前外侧入路钢板内固定治疗,32例)和C组(采用后侧入路钢板内固定治疗,32例)。记录3组手术情况、桡神经损伤情况及骨折愈合情况,采用HSS评分评价肘关节功能。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5~24个月。3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桡神经损伤发生率A组均优于B、C组(P<0.05)。A组1例骨折延迟愈合;B组2例骨折延迟愈合,2例骨折不愈合;C组2例骨折延迟愈合;以上患者经相关治疗后均愈合,其余患者均顺利愈合。末次随访时肘关节功能HSS评分优良率3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种入路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均能得到较好的疗效,但是前侧入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桡神经损伤发生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双锁定加压钢板对肱骨干下段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2018年2月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00例肱骨干下段骨折患者临床资料,依据内固定方式分为两组,双钢板组50例给予肱骨远端外侧和前内侧双钢板内固定治疗,单钢板组50例仅使用肱骨远端外侧单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和影像资料。[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除单钢板组出现2例桡神经损伤外,术中无严重并发症。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随访12个月以上,双钢板组主动活动、完全负重活动时间均显著早于单钢板组(P0.05)。随术后时间推移,两组ROM和Mayo评分均显著增加(P0.05);末次随访时,双钢板组ROM和Mayo评分显著高于单钢板组(P0.05)。术后影像显示,两组患者骨折复位满意,无明显残余畸形。至术后12个月,双钢板组50例中,49例已骨性愈合,1例影像显示延迟连接,但内固定物无松动。单钢板组50例中,48例已骨性愈合,2例骨不连接,其中1例内固定物未松,另1例内固定物松动。[结论]双锁定加压钢板固定肱骨干下段骨折有利于患者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9.
锁定加压钢板微创固定治疗复杂肱骨干骨折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探讨肱骨前方入路下结合锁定加压钢板(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LCP)微创治疗复杂肱骨干骨折的初步效果。方法2005年3月~2006年2月于肱骨前方入路下行LCP微创治疗11例复杂肱骨干骨折,并对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男6例,女5例;年龄32~66岁。其中6例摔伤,5例车祸伤。骨折类型:多段骨折2例,长斜形骨折1例,长段粉碎性骨折8例。骨折线累及干骺端8例,其中骨折块卡压桡神经1例,其余均未发生神经血管损伤。骨折位于肱骨中上段6例,肱骨中下段5例。伤后48h~4d手术,均无开放性骨折。结果11例骨折均于术后2~4个月愈合,1例术前桡神经卡压功能障碍者,经神经探查松解,复位固定,3d后功能恢复。术后均随访6~12个月,患者功能恢复皆良好。肩关节功能按Neer评分优7例,良3例,中1例;HSS评分优9例,良2例。结论肱骨前方入路下结合LCP的微创术是一种治疗复杂性肱骨干骨折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前方入路钢板前置内固定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肱骨中下段骨折是上肢常见的骨折,需手术治疗的肱骨骨折以往多采用前外侧入路钢板内崮定,但肱骨下段前外侧骨面形态不利于钢板放置,而且由于桡神经与肱骨的解剖关系,术中需显露桡神经,易导致医源性桡神经损伤.2003年11月至2006年10月,我院采用前方入路钢板前置内固定治疗25例肱骨中下段骨折患者,21例获随访,经临床观察,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