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2.
保留棘突韧带复合结构椎管潜行减压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保留棘突韧带复合结构椎管潜行减压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回顾采用保留棘突韧带复合结构椎管潜行减压方法治疗的87名患者术后1年及3年的疗效,采用JOA评分,分析术前与术后1年和3年的对照。结果术后1年和术后3年的平均改善率分别为(84.0±9.0)%和(85.4±8.1)%,疗效对比无明显差异。结论保留棘突韧带复合结构椎管潜行减压,既可对腰椎管狭窄进行减压,又可减少对腰椎稳定性的损害。 相似文献
3.
椎管减压加棘突造盖治疗腰椎管狭窄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汪功久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1993,3(4):169-171
1986年以来,我们采用全椎板减压后棘突造盖治疗腰椎管狭窄症36例,效果良好,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共36例,男28例,女8例;年龄32~58岁,年均46.2岁。病程最长10年,最短1年,平均3年10个月。病变节段:L2~32例,L3~47例,L4~521例,L56例。腰椎管狭窄合并椎间盘突出6例,中央管狭窄为主28例,侧隐窝狭窄为主8例。致病因素:椎板、关节突增生肥厚为主12例,椎体后缘增生,后凸致腰椎管狭窄4例,黄韧带肥厚为主10例,黄韧带肥厚合并关节突增生肥大8例。临床表现:中央管狭窄者主要症状是间歇性跛行,可行走5~100m不等。查体:直腿抬高试验均阴性。主要阳性… 相似文献
4.
保留棘突韧带扩大椎管治疗腰椎管狭窄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腰椎管狭窄症、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伴钙化,腰椎后路手术中保留棘突,棘上、棘间韧带,椎板切除的方法与疗效.方法 分析我院骨科67例腰椎管狭窄症及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伴钙化等患者,保留棘突、棘上、棘间韧带,椎板切除,腰椎管扩大的术式.结果 67例随访2-12年,平均60个月,复查CT显示,椎管扩大,棘突骨性愈合,无一例塌陷入椎管内及腰椎不稳.结论 腰椎后路手术保留棘突、棘上、棘间韧带,切除椎板扩大腰椎管术式是可靠的,扩大椎管减除症状,又重建腰椎后部完整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保留棘突节段性扩大减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礼国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1995,10(6):342-344
本文介绍了自行设计保留棘突韧带结构,节段性扩大减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22例。该手术是经过一侧显璐棘突及椎板,再由棘突基底部向对侧水平凿开手术范围内的棘突,并向对侧牵开棘突及骶棘肌,显露全椎板及小关节突,保留椎板中1/3椎管环完整,进行节段性扩大减压,最后将牵开的棘突韧带结构复位,并缝合固定。术后经6个月至4年随访的19例,优良率达95%,作者认为该手术既能充分减压,又可保持脊柱的稳定和活动范围。 相似文献
6.
7.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9,(9):774-778
[目的]探讨保留棘突韧带复合体腰椎管扩大减压术与传统椎板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早期疗效。[方法] 2014年12月~2017年12月1~2节段腰椎管狭窄症患者60例,分为两组,每组30例,椎管扩大组采用保留棘突韧带复合体腰椎管扩大减压术,减压融合组采用传统的椎板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记录围手术期资料,采用视觉疼痛指数(VAS)腰痛/腿痛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连续行走距离、手术满意度等评价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手术,无严重并发症。两组随访6~12月,平均(8.53±2.53)月。椎管扩大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显著优于减压融合组。随时间延长,两组患者的腰痛VAS、下肢痛VAS和ODI评分均显著减少,而两组患者的连续行走距离均显著增加,不同时间点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前、术后1周时两组间上述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末次随访时,椎管扩大组在腰痛VAS、ODI评分和连续行走距离方面显著优于减压融合组。末次随访时,患者自我非常满意度椎管扩大组优于减压融合组(86.67%vs 60.00%)。减压融合组平均椎间融合时间为(7.26±1.32)个月,未出现内固定相关并发症;末次随访时,椎管扩大组椎管矢状径及椎管横径较术前明显增大,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未见明显相邻节段退变或病椎间隙变窄。[结论]对于1~2节段无腰椎失稳的腰椎管狭窄症,保留棘突韧带复合体腰椎管扩大减压术比传统椎板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创伤更小,术后恢复更快,且在术后早期缓解腰痛方面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8.
张礼国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1995,(6)
本文介绍了自行设计保留棘突韧带结构,节段性扩大减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22例.该手术是经过一侧显露棘突及椎板,再由棘突基底部向对侧水平凿开手术范围内的棘突,并向对侧牵开棘突及骶棘肌,显露全椎板及小关节突,保留椎板中1/3椎管环完整,进行节段性扩大减压,最后将牵开的棘突韧带结构复位,并缝合固定.术后经6个月至4年随访19例,优良率达95%.作者认为该手术既能充分减压,又可保持脊柱的稳定性和活动范围.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50例腰椎管狭窄及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保留棘突韧带复合体腰椎管扩大减压手术的护理经验,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 在硬膜外麻醉下,患者取俯卧位、腹部悬空,以病变间隙为中心行后正中切口实施保留棘突韧带复合体腰椎管扩大减压术.术后加强生命体征、脊髓神经功能、切口引流的观察和体位护理,早期进行康复训练,出院前进行详尽的康复指导.结果 随访2~5年,康复效果达优35例、良11例、可4例,未发现继发性腰椎滑脱.结论 腰椎管狭窄及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本手术后实施针对性的早期、全程康复护理及加强常规护理,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0.
棘突"人"字型劈开式椎管成形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为达到既扩大狭窄的椎管,又一期重建脊柱后部结构的目的,采用改良的棘突“人”字型劈开式椎管成形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52例。术后随访到32例,随访时间为8个月~2年3个月。结果:优21例,良8例,中2例,差1例,优良率为90.6%;术后24例获影像学检查,椎板愈合率为95.1%,椎管矢状径平均扩大6.4mm,横径平均扩大3.2mm,椎管容积平均扩大37.6%。认为,棘突“人”字型劈开式椎管成形术操作简便,可有效地预防腰椎不稳定及继发性椎管狭窄,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一种良好术式 相似文献
11.
棘突截骨椎管成形术治疗单纯性腰椎管狭窄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采用棘突截骨椎管成形术治疗单纯性腰椎管狭窄症,并进行临床与影像学评估。方法:手术方法为单侧椎板显像棘突基底截骨,将棘突-韧带-骶棘肌整体推离对侧椎板。切除椎板上下缘和黄韧带,潜式扩大椎管和摘除椎间盘。35例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接受该手术,术后进行疗效评分(Oswestry问卷)和腰椎管直径测量。结果:术后1年腰腿痛平均改善78.4%,术后4年平均改善76.3%,术后中期疗效下降不显著(P>0.05)。术后CT显示椎管矢径平均增加19.7%, 横径平均增加17.5%,棘突截骨后原位愈合率为91%。结论:棘突截骨椎管成形术操作简单,神经减压充分,手术并发症少,腰椎稳定性破坏轻。该术式治疗单纯性腰椎管狭窄症术后近、中期疗效和影像学评估满意。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总结腰椎棘突劈开、椎管减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优缺点及手术疗效。方法:2008年4月~2009年4月采用棘突劈开、椎管减压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28例,男16例,女性12例;年龄40~71岁,平均63.1岁;病程0.3~10年,平均8.5年。单节段6例,双节段18例,3节段4例;L3/4 20例,L4/5 28例,L5/S1 6例,9例合并腰椎间盘突出。术前单侧下肢麻木、疼痛者22例,双侧6例。步行距离10~1000m,平均315m。术前JOA评分10.3±1.4分,腰痛、下肢痛及下肢麻木VAS分别为4.6±0.7分、7.7±1.0分和6.1±2.3分。术后第3天行血肌酸激酶(CPK)测定。术后定期随访患者症状改善情况和影像学改变。结果:手术时间65~175min,平均115±5.6min,术中失血量50~500ml,平均116±12.5ml,单、双及3节段平均显露时间分别为11.3±2.0min、20.2±2.6min及26.1±2.1min。术后第3天CPK为336±16.1u/L。术后3个月随访时,1例劈开棘突因缝合不当未完全愈合,其余患者劈开棘突均一期愈合。随访16~36个月,平均25.3个月,末次随访时JOA评分24.7±3.5分,改善率为(77.0±3.1)%,腰痛、下肢痛及下肢麻木VAS分别为1.6±0.7分、1.1±0.3分及2.5±1.3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未出现腰椎不稳,多裂肌无明显萎缩。结论:棘突劈开椎管减压术能保护双侧多裂肌,有效减少术后腰痛,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腰椎管狭窄症既往手术治疗主要是椎管减压术式,我们在椎管彻底减压的基础上行病变脊柱内固定及植骨融合术,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保留脊椎后柱结构,有限椎板切除,腰椎管扩大减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及中央型椎间盘突出的可行性。[方法]采用保留棘突韧带复合体等后柱结构的手术方法治疗腰椎管狭窄及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50例。[结果]经2~5年的临床随访,临床效果满意,未发现有继发性腰椎滑脱。[结论]保留脊椎后柱结构,有限椎板切除,腰椎管扩大减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及中央型椎间盘突出症,方法简单,操作方便,临床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棘突纵切入路椎管减压术(lumbar spinous process-splitting laminectomy,ISPSL)治疗腰椎管狭窄症(lumbar canal stenosis,LCS)的临床效果.方法:2006年4月~2007年2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LCS患者77例,31例患者采用LSPSL,另46例采用传统入路椎管减压.两组患者均随访1年,采用JOA评分进行临床效果评价,通过手术前后MRI T2像上L4/5和L5/S1椎间隙水平椎旁肌面积的改变评定椎旁肌肉的损伤程度.结果:LSPSL组手术时间为140±35min,传统人路组为125±25min,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LSPSL组出血量为120±32ml,较传统入路组的180±27ml明显减少(P<0.05).两组患者术后1年时的JOA评分较术前显著提高(P<0.01),LSPSL组JOA评分改善率为62%±3%,显著高于传统入路组的43%±7%(P<0.01).术后1年时LSPSL组L4/5和L5/S1椎间隙水平椎旁肌萎缩率为6.4%、6.9%,明显低于传统入路组的31%、30%(均P<0.001).LSPSL组2例术后出现伤口周同痛,术后40d内逐步缓解;传统入路组5例术后出现腰椎失稳并伴腰痛.需长期口服小剂量非甾体抗炎镇痛药物治疗.结论:棘突纵切入路椎管减压术操作并不复杂,而且和传统入路一样可以完成腰椎管充分减压,同时可以明显降低腰椎后路手术对于椎旁肌肉的损伤,提高疗效,减少手术后腰痛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保留后方韧带复合体椎管隧道式减压治疗胸腰椎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胸腰椎骨折后路复位固定、椎管减压已是常规技术,椎管减压的方法有多种.如减压时切除后柱必然会降低脊柱节段稳定性.我院1998年10月~2003年12月采用保留后方韧带复合体行椎管隧道式减压治疗单一节段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44例,取得良好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腰椎管狭窄症(lumbar spinal stenosis,LSS)的治疗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我院于1999年5月至2003年10月采用保留棘突、棘上韧带、棘间韧带(以下简称棘突复合体)即脊柱后柱结3.结果:改良组术后CT显示椎管中矢径、椎管横径显著增加(P<0.05)。按杨惠林等[2]疗效标准,分别于术后1年和3年进行临床疗效评价,改良组和对照组术后1年的临床疗效优良率分别为86.1%和75%(P>0.05)。两组术后3年临床疗效的优良率分别为86.1%和63.8%(P<0.05)。两组术后3年的腰椎节段性不稳发生率分别为8.33%和27.78%(P<0.05),表明术后远期临床疗效改良组优于对照组。讨论… 相似文献
19.
椎管扩大成形治疗腰椎管狭窄症长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介绍一种椎板减压后椎板棘突复合体翻转 90°回植椎管成形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方法 ,评价其在治疗腰椎管狭窄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 33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采用全椎板复合体切取后 ,翻转 90°回植重建椎管后壁的方法进行治疗 ,分别于术前、术后 1年及术后 5年进行下腰痛JOA评分及影像学检查。结果 :33例患者均获得随访 ,术后 3个月复查CT示 :椎管成形术后 ,椎管扩大显著 ,大部分椎板棘突复合体已与周围骨质完全融合固定 (88% )。术后 1年时下腰痛评分较术前有显著性差异 ,术后 5年评分与术后 1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椎板棘突复合体回植椎管成形术有利于脊柱稳定性的重建 ,减少硬脊膜疤痕粘连的机会 ,椎管扩大明显 ,长期疗效肯定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保留后韧带结构的椎管成形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使椎板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更完善的方法。方法:设计保留后韧带结构的椎板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椎管狭窄症107例,结果:术后矢状径平均为1.7cm,平均扩大0.75cm,截面积平均1.86cm^2,平均增加0.91cm^2,随访87例,时间为术后5-8年,疗效评定:优64例,良23例。结论:后韧带结构为坚韧有弹性的骨-韧带条,在维护脊柱稳定的过程中,有无法替代的价值,术式既有后路手术直视减压的优点,又有效地扩大椎管撩状径,增加截面积,术后脊柱较稳定。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