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区医院感染的发病因素、感染途径及预防措施。方法 收集1998。2001年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区5824例住院患儿中发生院内感染的458例,对感染部位、患儿年龄、住院时间、发生院内感染住院时间等因素进行统计并分析。结果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区的医院感染主要以眼、口腔(眼结合膜炎、鹅口疮)感染为主,占新生儿重症监护病区感染病例次的46.94%,与年龄有关,7d内的患婴感染人次最多占47.82%。感染多发在住院5d以后,随着住院时间的延长,发生机会也大大增加。结论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区院内感染与报道的以上下呼吸道感染及胃肠道感染为主有所不同,多发生在7d以内的患婴中,住院时间愈长感染机会愈大。因此,应以预防为主,加强管理,减少发病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护理措施。方法:分析128例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的临床资料和护理措施。结果:通过加强基础护理、病区管理、呼吸机管理、对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仅4例患儿发生院内感染。结论:恰当的护理措施可有效预防和控制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院内感染。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分析近两年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院内感染发生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于我院NICU住院期间发生院内感染的110例患儿资料.分为2010年组59例,2011年组51例,比较两组患儿一般资料、院内感染发生的种类,并统计病原学检查情况.结果 两组患儿在较常见的院内感染如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血液系统感染两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院内感染以条件致病菌为主.结论 近两年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院内感染在发生率及病原菌感染的种类上无显著性变化,院内感染发生率在同等级别的医院中处于较好的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患儿的医院感染状况及致病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年来新生儿监护病房57例院内感染病例临床及实验室资料.结果 新生儿监护病房院内感染主要病原菌是革兰氏阴性杆菌,也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以下呼吸道以及血液性感染多见.结论 侵入性操作、基础疾病等是院内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林云云  林英秀 《中外医疗》2010,29(26):157-157
目的 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院内感染的护理体会.方法 收集重症监护室196例新生儿院内感染的临床资料.结果 通过加强基础护理、病区管理、呼吸机和呼吸道的管理和医护人员健康教育,195例患儿感染得到控制,1例死于呼吸功能衰竭.结论 护理措施得当可有效控制重症监护病房院内感染患儿的感柒情况.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新生儿重症监护科接收的新生儿200例,按照有无感染分为感染组和无感染组,各100例。并对其医院感染的发生进行单因素及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 两组住院天数、母乳喂养、机械通气、护理人员风险感知因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机械通气>7 d、未实施母乳喂养、住院天数>7 d为新生儿医院感染的独立性危险因素(P<0.05)。结论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医院感染相关影响较多,通过完善护理人员管理措施,保证新生儿营养的早期摄入,在增强护理人员风险意识与观念的同时,也降低新生儿院内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及预防进行分析。方法选取398例在我院重症监护病房发生医院感染的新生儿,观察并分析该398例医院感染发生的情况及其相关因素,为进一步采取相关预防措施提供理论依据,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结果在选取的398例发生医院感染患儿中,胎龄≤37周的新生儿发生的感染率(26.85%)明显高于胎龄≥37周新生儿发生感染率(1.85%)。1lOOg≤体重≤1500g的新生儿发生感染率(27.27%)明显高于2500g≤体重≤4800g新生儿发生感染率(1.53%),住院时间≥18天发生的感染率(26.43%)明显高于住院时间≤7天发生的感染率(1.4l%)。入侵操作的次数≥2次的感染率(26.36%)明显高于没有入侵操作的感染率(O.99%),差异有显著性(P〈O.05)。结论出生体重越低、住院时间越长、胎龄越小、侵入性操作越多发生医院感染的例数越多,针对此相关因素采用积极的应对措施,重点关注胎龄小,体重低的新生儿,减少侵入性的操作,在操作前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能有效地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并总结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98例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分析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相关因素,总结重症监护病房院内感染发生情况,并总结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8例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中泌尿系感染5例,占总数的5.1%。肺部感染3例,占总数的3.1%,导致患者出现院内感染的因素与导尿管留置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等具有紧密的联系。结论改善重症监护室病房环境,完善临床护理操作,提高护理人员无菌操作观念,完善重症监护病房管理机制对降低重症监护病房院内感染发生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相关因素,探讨有效的管理、预防控制措施。方法利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05—2007年发生医院感染的98例新生儿进行分析。结果医院感染率8.70%,例次感染率9.95%,医院感染部位前三位依次是呼吸系统、皮肤、口腔,分别占54.46%、12.50%,10.71%;住院时间≥7d较〈7d发生医院感染明显增高(P〈0.01),早产儿较足月儿更易发生医院感染(P〈0.01),二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医院感染与新生儿性别无关(P〉0.05)。结论应将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定为医院感染目标监测的重点科室,强化医护人员的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意识,加强监护管理,提高医护质量,缩短病程。加强围生期保健,防止早产对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院内感染情况和护理对策。方法以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为期,共挑选重症监护病房内入住的新生儿57例,其均发生了院内感染情况,所得数据记研究组。并在同一时期内选择入住重症监护病房,但未发生院内感染的新生儿57例,所得数据记对比组。研究两组新生儿各项资料上的差异,分析导致感染的因素,并总结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两组新生儿性别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但两组之间胎龄、体重、住院时间、侵入性操作次数、抗生素使用种类等因素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导致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院内感染的因素有很多种,必须采取相应护理干预,保证患儿的健康。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及预防进行分析。方法对2010年4月-2012年4月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新生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选取768例在我院重症监护病房接受治疗的新生儿,根据是否发生医院感染分为病例组和对照组,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特点及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768例在重症监护病房的新生儿中,发生医院感染48例(占6.25%);胎龄≤32周的新生儿发生感染率(28.13%)明显高于胎龄≥37周新生儿发生感染率(1.85%);体重≤1500 g的新生儿发生感染率(27.27%)明显高于体重≥2500 g新生儿发生感染率(1.53%);住院时间≥18 d发生感染率(26.43%)明显高于住院时间≤7 d发生感染率;入侵操作次数≥2次的感染率(26.36%)明显高于没有入侵操作的感染率(0.99%),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出生体重越低、住院时间越长、胎龄越小、侵入性操作越多,发生医院感染率越高,应针对此相关因素采用积极的应对措施,重点关注胎龄小和体重低的新生儿,减少侵入性的操作,在操作前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能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宋海燕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35):72-72,107
目的探讨儿科住院患儿合并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2010年7月我院儿科收治的1260例患儿临床资料;发生医院感染的患儿作为观察组,无医院感染的患儿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构成、是否实施侵袭性操作、预防应用抗生素、是否住重症监护病房(ICU)等方面的差异。结果1260例患儿中发生医院感染90例,占7.14%;观察组患儿年龄小、实施侵袭性操作多、住ICU、预防抗生素比例高(P〈0.05),是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结论住院患儿合并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与多种因素有关,应增强护理人员的预防医院感染的意识、加强病房管理、合理使用抗生素、严格掌握侵入性操作指征以预防和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患儿的院内感染影响因素.方法:对NICU患儿感染发生的高危因素以及NICU院内感染高危因素发生的条件进行分析总结.结果:要科学和有效的控制NICU院内感染.结论:切断院内感染的途径,就可将NICU患儿院内感染有效降低.  相似文献   

14.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医院感染的特点、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 对2002年1月1日~2005年12月31日2069例住院新生儿医院感染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69例病例中发生医院感染153例。感染率7.39%,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占医院感染的47.06%。在153例医院感染病例中原发病为早产儿发生医院感染69例。医院感染率11.64%,占首位。原发病为新生儿窒息发生医院感染43例,医院感染率为9.01%,占第2位。结论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率高。早产、低体重、原发病重、住院时间长、抗生素不合理应用是高危因素。坚持严格的消毒隔离制度、严格的无菌操作技术及控制抗生素不合理应用有助于降低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监测和分析重症监护室中新生儿院内感染率,提出针对性护理控制措施.方法 从2016年1~12月在海南省妇幼保健院接受治疗的2000例患儿中选取体质量为(2000±500)g的800例早产儿作为观察对象,其中400例患儿应用改进后的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进行护理,对患儿的感染率、感染部位、感染病种等进行监测,以及对监护病房的仪器设备、用具、空气、医护工作者手部等细菌情况进行定向、抽样检测.分析重症监护室中新生儿院感率、感染部位以及不同疾病新生儿与院感的关系等.结果 400例改进前NICU护理的患儿有26例感染疾病,院内感染率为6.50%,而400例改进后NICU护理的患儿只有1例出现了感染,院内感染率为0.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院内感染部位较高的分别为呼吸道感染(48.15%)和胃肠道感染(25.93%);新生儿院内感染的病原菌半数以上为革兰菌,有32株(占总菌数的61.54%),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占总菌数的13.46%);改进后重症监护病房外部环境中的食用工具、病房物体表面及推车的合格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的改进有效地消除了新生儿患者的内在和外在的感染源,减少了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院内感染的机会,提高了新生儿的安全系数.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西宁地区新生儿医院内感染的临床及流行病学规律.方法:对在2008年1月-2009年12月两年间我院NICU(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新生儿发生院内感染的78例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院内感染率为12.1%,院内感染部位以一个感染部位占首位,以呼吸道感染为主(57.6%),其次为消化道(18.5%)和脐部(12.8%);病原以肺炎克雷伯菌、白色念珠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早产儿多于足月儿.结论:针对西宁地区新生儿医院内感染产生的主要原因,我们在医疗工作中加强医院感染监控措施,加强医护人员的感染意识,合理使用抗生素,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尽量减少侵入性操作,以便有效控制新生儿院内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医院内感染有上升趋势,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院内感染在医院感染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对医院院内感染研究的深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的管理已越受重视。对于刚刚失去母体的保护,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差,生理功能尚未成熟的新生儿来说,院内感染是常见危害因素之一^[1]。它不仅延长患儿的住院时间,增加患儿的痛苦和家庭经济负担,而且感染后使病情迅速发展,病死率高。我院NICU总面积为60m^2,设12张监护床,空间相对狭小,易发生院内感染。  相似文献   

18.
重症监护病房院内感染4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庞建仿 《西部医学》2009,21(4):699-700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院内感染的流行病学及细菌耐药性情况,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本院重症监护病房46例医院内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医院内感染率19.3%,检得菌株102株,院内感染中G-菌占47.1%,其次为G1。菌占27.5%,真菌占25.4%;G-菌以大肠埃希氏菌为主,占31.3%,G^+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占42.9%,真菌以念珠菌为主,占78.3%。结论重症监护病房院内感染率较高,接受侵入性操作的患者医院感染率明显高于无侵入性操作的患者,细菌严重耐药。因此,加强院内感染相关因素的控制和预防,合理使用抗生素,是降低院内感染率和细菌耐药率所必须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了解新生儿危重病情院内感染的主要原因,正确有效地预防控制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院内感染的发生,大大提高新生儿的存活率.方法通过对临床住院新生儿患儿进行调查.结果查找出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的原因.结论新生儿由于自身免疫力低下,医源性感染是最重要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中心感染菌群分布特征及相关因素。方法该研究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4年11月收治的70例重症监护中心感染新生儿,所有患儿均给予血常规检查、眼分泌物检查、痰培养和药敏试验等,对新生儿重症监护中心感染菌群分布特征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总结。结果该研究结果显示,基础疾病、气管插管、医源性传播、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和其他侵入性操作,均为导致新生儿重症监护中心感染的高危因素;同时,70例重症监护中心新生儿,分离出的病原菌共108株,格兰阴性杆菌所占比例为73.15%,革兰阳性球菌所占比例为26.85%,其中痰液中分泌出的病原菌最高,其次为血液。结论对新生儿重症监护中心感染菌群分布特征及相关因素进行熟练掌握,同时进行规范护理与治疗,有助于降低重症监护中心新生儿院内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