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目的 观察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对腰椎管疾病功能康复的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85例腰椎管疾病患者(锻炼组),于术后早期指导其下肢肌肉锻炼,床上腰背肌锻炼,同时选择一般情况具有可比性的同期术后未行指导功能锻炼的30例作为对照组,随访3~6个月,并比较两组结果。结果 经3~6个月随访,锻炼组功能评定优48例,良33例,可4例,优良率95%;对照组优12例,良9例,可9例,优良率7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锻炼组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对减少神经根粘连、腰背疼痛,加速康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早期康复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患者5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观察组采取早期康复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随访时间为3~12个月,平均7.1个月后对比2组患者的疗效、采用膝关节活动范围( ROM)和Lysholm评分对术后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优16例,良7例,优良率92%;对照组优4例,良5例,优良率36%,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膝关节ROM和Lysholm评分明显好于对照组,2组间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早期综合康复的介入能使膝关节功能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3.
孟松桃 《黑龙江医学》2019,43(7):751-752
目的研究早期功能锻炼对肘部骨折患者术后肘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菏泽市中医医院骨科收治的52例肘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对照组,每组各26例。研究组术后即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对照组于术后3周末开始进行骨科常规康复训练。所有研究对象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中位数9个月。术后3个月根据FLynn肘关节功能评分评定治疗效果;通过影像学检查,观察记录患者骨折愈合时间;采用Barthel指数评分对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估。结果锻炼后,研究组优良率(92.3%)显著高于对照组(75.0.%)(P<0.05);研究组在肘关节屈曲度、伸直度、前臂旋前度、前臂旋后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研究组愈合平均时间为(11.3±2.5)周,明显优于对照组愈合平均时间(12.7±2.6)周(P<0.05)。结论肘部骨折术后患者早期功能锻炼能够促进骨折愈合和术后关节功能恢复,从远期疗效来看具有临床推广和运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可吸收医用膜在手肌腱损伤一期修复中的疗效。方法:126例(285条)肌腱损伤患者为治疗组,均一期采用改良Kessler法缝接肌腱,并用可吸收医用膜包裹,术后早期循序渐进康复锻炼。对照组120例(282条肌腱损伤)予一期改良Kessler法缝接肌腱,术后早期康复锻炼。结果:随访3~24个月,按TAM法评定疗效:治疗组优59例,良52例,可10例,差5例,优良率为88.10%;对照组优45例,良50例,可12例,差13例,优良率为79.1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修复肌腱损伤应仔细清创,无创操作、良好肌腱吻合技术加可吸收医用膜的应用及早期功能锻炼是肌腱功能恢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髌骨骨折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收治的行髌骨骨折患者68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观察组术后采取系统具有针对性的早期功能锻炼,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术后6个月后评估患者的关节功能康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以及并发症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肢体关节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髌骨骨折术后采取早期功能锻炼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缩短患者住院天数,减少并发症出现,协助患者的肢体关节功能尽快康复,值得在临床护理医学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讨论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对16例胫骨台骨折患者全部采用钢板内固定给予手术治疗,术后积极采取早期功能锻炼等康复治疗,重点观察并分析比较术后治疗结果。结果: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在术后需要的骨折愈合时间一般为6~9个月。对16例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全部进行随访,时间12~24个月,随访率为100%。据Rasmussen的评分标准评定,优9例,良5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为87.5%。结论:对于胫骨平台骨折的患者给予钢板内固定的手术治疗方法是十分有效的,术后积极配合早期功能锻炼,多做康复治疗能够提高手术治疗效果,是取得良好疗效的关键之所在。  相似文献   

7.
目的报道Ⅱ区指屈肌腱修复术后早期系统功能锻炼的疗效。方法对两组Ⅱ区指屈肌腱修复术后患者进行对照比较,观察组为100例154指进行系统的术后24 h即行康复训练,对照组为95例137指早期出院而未能接受综合康复治疗的患者。结果术后6个月随访,按TAM法评定患者指功能;观察组,优51指,良102指,优良率99.4%;对照组,优30指,良46指,优良率55.5%;两者进行统计学比较(P0.05)。结论Ⅱ区指屈肌腱修复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开始愈早,手功能恢复的优良率愈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早期功能锻炼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对19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治疗组进行早期功能锻炼,对照组行常规术后宣教及指导。结果:治疗组随访优良率为91.4%,对照组为84.9%,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只要掌握好运动量和步骤,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早期开始功能锻炼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53例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治疗后合理功能锻炼的结果,提出合理的治疗方案。方法对我院在2003年9月~2005年9月间处理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其中的53例54处骨折进行了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5个月。结果按Hohl的功能标准统计,在医生指导、功能支具的配合下行有效功能锻炼的病例组内,优14例,良10例,可1例,优良率达96.0%;传统治疗组优9例,良11例,可、差共8例,优良率71.4%。结论解剖复位、坚强内固定及必要的植骨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和功能恢复的基础,早期的锻炼是功能恢复的决定因素。缺乏术后早期、有效的功能锻炼是功能恢复效果较差的主要原因,强调术后合理锻炼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膝部骨折术后不同时期功能锻炼对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共选取膝部骨折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Ⅰ组术后即刻开始功能锻炼,观察Ⅱ组术后第三天开始功能锻炼,锻炼方法同观察Ⅰ组.结果:两组患者平均随访6个月~1年,膝关节疗效判定标准参照Judet疗效评定法.两组疗效比较优良率P<0.05,有显著差异;治优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股骨颈骨折术后患者应用早期阶段性康复锻炼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93例股骨颈骨折术后患者分组,对照组46例采用常规围术期干预,观察组47例联合早期阶段性康复锻炼,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康复积极性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及术后1、3、7d 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术后2、3个月Harris评分及M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早期阶段性康复锻炼能够显著提升股骨颈骨折术后患者的康复积极性,减轻术后疼痛,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12.
53例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合理功能锻炼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53例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治疗后合理功能锻炼的结果,提出合理的治疗方案。方法对我院在2003年9月~2005年9月间处理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其中的53例54处骨折进行了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5个月。结果按Hohl的功能标准统计,在医生指导、功能支具的配合下行有效功能锻炼的病例组内,优14例,良10例,可1例,优良率达96.0%;传统治疗组优9例,良11例,可、差共8例,优良率71.4%。结论解剖复位、坚强内固定及必要的植骨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和功能恢复的基础,早期的锻炼是功能恢复的决定因素。缺乏术后早期、有效的功能锻炼是功能恢复效果较差的主要原因,强调术后合理锻炼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卢绍燊 《中外医疗》2008,27(28):70-70
目的 探讨创伤性浮膝伤情诊断及治疗方案的选择.方法 分析收治的20例浮膝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损伤特点,手术情况及疗效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2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1-3年,优9倒,良5例,可6例,优良率70%.结论 创伤性浮膝损伤.病情复杂,处理困难,应积极抢救生命及早期手术;坚强稳定的骨折内固定是早期功能锻炼的基础,早期功能锻炼是肢体功能恢复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指针疗法配合功能锻炼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早期恢复的影响,进一步探讨指针疗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早期康复的疗效及机理.方法:将6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成一般早期功能锻炼治疗组(对照组)35例、指针疗法配合早期功能锻炼治疗组(实验组)34例.术后实验组进行早期康复治疗.结果: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指针疗法配合功能锻炼可以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早期康复疗效;运用指针疗法对促进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康复是可行的,可以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王兆芳 《中原医刊》2011,(17):72-74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60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术前重视心理护理并进行简要康复锻炼指导,术后3h开始康复训练,详细指导患者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结果两组术后2周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6个月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早期康复训练可减少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肢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采用小切口开窗术治疗腰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管狭窄的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7月~2012年12月我院骨科住院的腰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管狭窄患者1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小切口开窗术组)和对照组(传统治疗组)各70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随访3个月,观察术后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60~100min,术中出血量10~30ml,住院时间5~7天。对照组手术时间120~150min,术中出血量50~100ml,住院时间7~10天。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41例,良25例,差4例,优良率94.3%;对照组优34例,良20例,差16例,优良率7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0,P〈0.01)。结论:小切口开窗术治疗腰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管狭窄具有创口小、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术后优良率高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早期强化家庭康复锻炼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肢体功能恢复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4月在我科因股骨粗隆间骨折行闭合复位髓内钉内固定术的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术后强化功能锻炼组(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干预组术后早期行渐进性强化康复训练指导,包括住院期间医生指导下的渐进性强化康复训练,培训家属或患者护理人员出院后继续指导康复训练,发放康复指导手册.对照组出院后仅行常规自我康复.比较术后3个月、6个月2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 干预组患者出院后3个月、6个月的髋关节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均优于对照组,2组的Harris髋关节评分及Barthel指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术后早期强化渐进性家庭康复锻炼能够提高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髌骨骨折张力带内固定术后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行张力带内固定术的髌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对缩短骨愈合时间及伤肢功能恢复的效果。结果:4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3~18个月,平均随访时间6个月。伤口均一期愈合,术后2—3个月均完全骨性愈合。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优40例、良6例,可2例,优良率96%,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正确的早期功能锻炼可能使髌骨骨折愈合时间缩短,促进伤肢功能尽快恢复,值得在护理工作中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早期功能锻炼对桡骨远端骨折的影响。方法:连续选择2009年3月-2012年3月期间门诊收治的105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进行分析,随访观察早期功能锻炼对桡骨远端骨折愈合情况及腕关节活动度的影响。结果:本组10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7~14个月,平均10.5个月。所有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骨折愈合时间为4~6周,平均5周。按Dienst标准评估腕关节功能和疗效:优32例,良22例,可8例,差43例。结论:早期功能锻炼能够明显促进骨折愈合及改善腕关节活动度。  相似文献   

20.
126例儿童Legg-Perthes病术后的康复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儿童股骨头骨软骨病(Legg-Perthes)术后的功能康复,减少并发症,提高生存质量.方法:对126例Legg-Perthes病术后患儿的功能康复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126例患儿术后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4年(平均2.2年).大部分患儿康复满意,疗效按何继永等评定标准进行评价,优80例,良29例,一般7例,优良率占86.5%.结论:儿童Legg-Perthes病行改良Chiari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对于提高手术疗效,促进髋关节功能康复,防止肌肉萎缩、关节粘连及僵硬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