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辨证论治理论指导下,结合小儿哮喘的发病实际,研制的小儿治哮灵、小儿哮咳喘、小儿肺热 平及小儿治哮膏等,用于小儿哮喘的各型治疗,经过实验和临床实践,均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孙丽平  冯晓纯  王烈 《中医药学刊》2004,22(10):1787-1788
在辨证论治理论指导下,结合小儿哮喘的发病实际,研制的小儿治哮灵、小儿哮咳喘、小儿肺热平及小儿治哮膏等,用于小儿哮喘的各型治疗,经过实验和临床实践,均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3.
冯晓纯  段晓征  孙丽平  王锐 《吉林中医药》2012,32(11):1130-1131
目的:研究小儿哮咳症见“气池”青紫与微量元素的关系,寻找哮咳的病因及反复发作的机理,为预防、根治该病提供依据,为儿科望诊增添新的内容.方法:收集哮咳患儿具有“气池”青紫症状特征的小儿60例,对照组健康儿童30例,检测其微量元素(锌、钙、铁、镁、铜、磷、铅)进行观察,研究,总结.结果:小儿哮咳症见“气池”青紫患儿易出现微量元素变化,主要以缺锌、缺钙、缺铁为主,部分患儿存在铅偏高现象.结论:微量元素的变化是哮咳反复发作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一个"寒"字入手,阐述袁美凤教授对小儿寒哮证病机的认识:寒哮证发作期诱病外因是寒邪,内在因素是寒痰,缓解期是肺脾肾虚寒,并分析了寒邪、寒痰、虚寒三者的内在联系。介绍了以"宣肺散寒、温肺化饮、降逆平喘"立法组方的"温肺止哮汤",详解方义,并附验案一则,介绍其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治风化痰平哮方对小儿支气管哮喘发作期的疗效。方法:将60例小儿支气管哮喘废作期轻、中度患者随机分为治风化痰平哮方组(以下简称治疗组,40例)和西药对照组(以下简称对照组,20例)。治疗前后对疗效及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血清IgE、血浆内皮素(ET)等指标进行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72.5%,与对照组(75.0%)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寒哮、热哮分型与疗效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ET、IgE、EOS均较治疗前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治风化痰平哮方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发作期疗效与西药对照组相当,有改善实验室指标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盐哮由于食盐过多引起,之后每于食盐过多或感受风寒后发作,临床发前患者常自觉咽部有咸水上涌,随即发作,喘促不已,动则尤甚,甚则喉间哮鸣有声,不能平卧,可伴有咽痒、咳嗽,咳声多高亢或呈犬吠样,咯痰色白等。通过对中医治疗盐哮典型病例的观察,探讨盐之归经与盐哮发病人群之间的关系、盐之性味与盐哮发病季节之间的联系。认为盐哮的发病基础为肾虚,主要与脾、肺、肝三脏关系密切,治当以温药和之,以温肺化饮、肃肺止咳兼以补肾。  相似文献   

7.
崔文成教授认为,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发病与肝关系密切,根据小儿肝常有余、肺常不足的生理特点,病机以肝肺失和为主,因此提出从肝论治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新思路。在宣肺化痰等基本治法基础上,佐以平肝、清肝、解痉、柔肝等法,创制了益肺平肝方、芍甘定哮颗粒、解痉止咳颗粒、补肺化饮方等有效方剂,同时嘱患儿注重生活调摄。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海龙蠲哮方合咳喘平穴位贴敷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发作期的疗效。方法将150例4~14岁小儿支气管哮喘发作期患儿,随机分为海龙蠲哮方合咳喘平穴位贴敷治疗组(以下简称治疗组,75例)和西药对照组(以下简称对照组,75例)。治疗2周后对疗效、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和血清IgE等指标进行研究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3%,对照组为64.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EOS、IgE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P〈0.05)。结论临床观察发现海龙蠲哮方配合咳喘平穴位贴敷治疗有助于改善患儿临床症状,提高疗效,改善实验室指标。  相似文献   

9.
王道全教授将小儿厌食主要病因病机总结为脾不健运、胃不受纳。认为小儿先天不足,后天饮食不节,喂养不当,致使脾胃不和,胃不思纳。临床治疗宜分4型辨治:脾胃气虚型治以健脾和胃,消食导滞;胃阴不足型治以益气养阴,健脾消滞;乳食积滞型治以消食化积,理气调中;脾胃湿热型治以清热化湿,消积增食。  相似文献   

10.
肺疾即肺脏发生异常改变,为小儿临床最常见的病证.<内经>曰:"肺为娇脏,易为病邪所伤."故小儿肺系疾病最为常见.小儿为纯阳之体,所患肺疾又常易化热,因而小儿肺系疾病中热证又为首证.笔者在多年的临床工作中善用清法治疗小儿肺系热证,其中将小儿肺疾分为热、咳、喘、哮、痰五证,各证有寒热、虚实的证型,其中以热型最为多见,所以将又分为热感、热咳、热喘、热哮、热痰,以清法论治,临证应手,疗效颇佳.  相似文献   

11.
厌食是指小儿较长时期食欲减退,甚则拒食的一种常见病,在城市儿童中发病率较高,以1~8 岁小儿为多.病因为饮食喂养不当,恣食肥甘,过食生冷,损伤脾胃正常运化功能,或因素禀脾胃虚弱,后天不足,脾虚则不运,胃弱则不纳,从而产生见食不贪,日久消瘦,甚至影响生长发育.中医药疗法在治疗小儿厌食方面具有特色优势,笔者运用推拿手法配合中药汤剂治疗小儿厌食62 例,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痰饮证治,可归纳为:解表化饮、温肺化饮、和胃降饮、温中化饮、温肾化饮、分消痞散饮、攻逐水饮等八法。“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之治疗大法。饮为阴邪,最易伤人阳气。反之,阳能运化,饮亦自除。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小儿哮咳症见"气池"青紫与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关系的临床研究,探寻小儿哮咳发病的影响因素,为预防、治疗小儿哮咳提供依据,"气池"变化的观察为儿科望诊新增添的内容。方法收集小儿病例资料90例,选择症见"气池"青紫的哮咳患儿30例为观察组、单纯哮咳而未见"气池"青紫患儿30例为对照A组及健康体检小儿30例为对照B组,检测其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指标,进行观察、研究、总结。结果症见"气池"青紫哮咳患儿的IgG、IgA、IgM水平较单纯哮咳而未见"气池"青紫患儿及健康体检小儿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并且以IgA、IgM降低为主;少数患儿存在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在正常范围内偏高的现象。结论免疫力低下是症见"气池"青紫哮咳患儿反复发作的病因之一,故对临床症见"气池"青紫的哮咳患儿应常规检查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指标,以便调节机体的免疫力及为系统、规范化诊疗提供新的诊断依据。"气池"改变与免疫球蛋白指标变化关系的研究为儿科望诊新增添的内容。  相似文献   

14.
小儿积滞化热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积滞是指小儿由于内伤乳食 ,积而不化的一种脾胃病证。积者有积蓄、堆积之意 ;滞者则为停滞不畅之意。临床以不思乳食 ,脘腹胀满 ,食而不化 ,嗳腐呕吐 ,大便酸臭或便秘为特征。《证治准绳·幼科·宿食》云 :“小儿宿食不消者 ,胃纳水谷雨脾化之 ,儿幼不知撙节 ,胃之所纳 ,脾气不足以胜之 ,故不消也”。脾胃之不足为积滞形成的内因 ,而小儿年幼无知 ,乳食不知自节 ,喂养稍有不当 ,或调护不周 ,即成为产生积滞的外因。1 积滞化热的病理机制  脾主运化 ,运化水谷精微和运化水湿 ;脾为后天之本 ,四季脾旺不受邪。胃主受纳 ,腐熟水谷 ,为水谷…  相似文献   

15.
应用自拟平胃白术汤治疗小儿腹泻临床观察,治疗组总有效率95.13%,并且治疗组和对照组各证候分型疗效比较亦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自拟平胃白术汤对于小儿腹泻的治疗明显优于单纯口服西药,显示出自拟平胃白术汤对小儿腹泻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6.
陈捷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6,24(6):1183-1184
目的:观察运用中药复方乐食合剂为主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45例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乐食合剂、经皮给药和小儿推拿方法,对照组1为中成药胃苏颗粒,对照组2为西药莫沙比利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莫沙比利片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均高于胃苏颗粒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7%),差异有显著性(P<0.01)。对于症状的缓解,治疗组在治疗“胃纳减少”和“早饱”方面,优于两组对照组(P<0.05)。结论:以中药复方乐食合剂为主,联合经皮给药和小儿推拿方法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显著,治疗依从性佳,无药物副作用。  相似文献   

17.
平哮合剂对哮喘气道高反应性等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李彤 《山西中医》2001,17(3):44-46
目的评价中药平哮合剂抗哮喘的效应.方法通过对实验哮喘豚鼠的气道高反应性、白介素-2R及白介素-5水平测定等探讨平哮合剂治疗哮喘的作用机制.结果平哮合剂在降低气道高反应性对照中,明显优于造模组(P<0.01),且与定喘止咳片组取得了相当的疗效(P>0.05);而在细胞因子的测定中,平哮合剂同样降低了哮喘发病机制中重要的炎性介质白介素-2R(95%可信区间为44.872~76.307u/ml)及白介素-5(95%可信区间为22.773~28.270pg/l)的水平.结论平哮合剂是一种有效的抗哮喘药物,祛风宣痹法是治疗哮喘的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正> 哮喘以发作性气息喘促,喉间痰鸣为特征。本病较常见,若不精心求治,往往迁延时日缠绵难愈。笔者阅历代名医名家,结合临床,谈谈对小儿哮喘治疗。 1 病因病理 小儿哮喘病因较复杂,文献记述有食哮、感哮、冷哮、痰哮、醋哮、风哮、热哮、海腥哮、油气哮等多种,但总不越内因和外因两大方面。  相似文献   

19.
姜老师说:“哮喘前人分症甚多,如实哮(喘)、虚哮(喘)、寒哮(喘)、热哮(喘)……,有中外皆寒与寒包热、食哮、水哮、风痰哮、年久哮等,主要是据证或据初发原因(诱因)而来,在治疗上可以参考。”姜老的经验:治喘用平喘法,但有时不必平喘,观其主要矛盾所在。喘本是主要矛盾,但一有表证,则表证转为主要;痰多壅塞,则痰多为主要;痰胶粘难咯,则胶痰为主要;咳嗽剧烈,则咳为主要。解其一端则一端自平。关于治疗上要注意几个环节。姜老说:“若要预防哮喘发作,平时益气补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胃平冲剂治疗小儿慢性胃炎湿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入选的60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进行观察.治疗组口服中药胃平冲剂治疗,对照组口服麦滋林-S治疗,均治疗4周.结果治疗组总疗效(包括胃镜、病理改变及综合疗效)90%,对照组总疗效86.67%,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从临床症状缓解上分析,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0.01.结论胃平冲剂治疗小儿慢性胃炎湿热证,通过局部与整体辨证的结合达到较好的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