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观察电针配合艾灸温阳通督法与电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对比.方法 将6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电针配合艾灸温阳通督进行治疗,对照组则采用电针治疗.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为50%,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显效率为33%,总有效率为83.3%;治疗组显效率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P<0.05).结论 电针配合艾灸温阳通督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腰痹通胶囊配合针刺治疗强直性脊柱炎3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左芳  刘维 《天津中医药》2011,28(1):35-36
[目的]观察腰痹通胶囊配合针刺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38)和对照组(n=32),治疗组在口服中药腰痹通胶囊的基础上配合针刺大椎、身柱、腰阳关、华佗夹脊等穴位,1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晨僵时间、扩胸试验、Schobers’氏试验、指地试验、血沉、枕墙距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腰痹通胶囊配合针刺能明显改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益肾调督针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30例采用督脉及足少阴肾经穴治疗,选取风府、命门、大椎、太溪、肾俞、百会穴针刺,出针后于百会、大椎、命门三穴行隔姜灸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腰背部穴位(至阳、身柱、筋缩、命门、风池、次髎、肾俞、脊中、膈俞、秩边、腰阳关)针刺治疗。两组均每日治疗1次,15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1~2 d,治疗3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3.3%。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脊柱痛、Schober试验、晨僵时间、扩胸度、枕墙距五方面,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在晨僵时间、枕墙距两项指标上研究组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肾调督针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疗效较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比较针刺辅助龙火灸与西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2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柳氮磺吡啶肠溶片和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给予针刺辅助龙火灸治疗。比较2组总有效率,观察2组治疗前后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度情况、枕墙距、指地距、领柄距、胸廓活动度、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腰椎活动度、生活质量评分(KSP)、血沉、C反应蛋白,记录2组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KSP评分、胸廓活动度和腰椎活动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的枕墙距、指地距、领柄距、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指数、血沉和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没有发生不良反应,对照组轻度不良反应16例,重度不良反应5例。结论针刺辅助龙火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可以取得更加显著的治疗效果,并且较西药更加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解毒除湿通督汤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急性期湿热痹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AS患者随机分为解毒除湿通督汤治疗组和柳氮磺胺吡啶对照组,分别在第0、8周评价2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晨僵时间、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血沉(ESR、魏氏法)、C反应蛋白(CRP、乳胶增强免疫散射法)、Bath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性指数(BASDAI)、Bath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SFI)、枕墙距、指地距、颌柄距、胸廓扩胸度。结果:解毒除湿通督汤治疗AS急性期湿热痹阻证的VAS评分、指地距、BASDAI积分、BASFI积分、晨僵时间上2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ESR、CRP、枕墙距、颌柄距、胸廓扩胸度、中医症状积分2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解毒除湿通督汤治疗AS急性期湿热痹阻证疗效确切,改善患者的症状。  相似文献   

6.
益肾培督法治疗肾虚督寒型强直性脊柱炎疗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益肾培督法治疗肾虚督寒型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益肾培督的中药协定方,对照组采用缓解病情的西药。疗程为3个月。治疗前后评价强脊疾病活动指数(BASDAI)、疾病功能指数(BASFI)、晨僵时间、胸廓活动度、指地距、枕墙距、Schober试验、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大便隐血。结果:治疗后两组除枕墙距以外其余指标和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组患者综合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对比,治疗组的晨僵时间改善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肾培督法对强直性脊柱炎有较好的疗效,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温督通痹方督灸联合针刺治疗肾虚督寒型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20例肾虚督寒型强直性脊柱炎为研究对象,依据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西药口服,观察组选择针刺(取穴以华佗夹脊穴为主)配合特制灸粉(自拟温督通痹方)行督脉艾灸治疗。治疗3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ASAS20改善达标率),治疗前后患者中医症状积分、指地距、枕墙距、胸廓活动度、脊柱活动度、BathAS疾病活动指数(BASDAI)、BathAS功能指数(BASFI)及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8.6%,明显优于对照组的55.2%(P<0.05)。两组各项观察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中医症状积分、指地距、枕墙距、BASDAI、BASFI及CRP、ES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胸廓活动度、脊柱活动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温督通痹方督灸联合针刺治疗肾虚督寒型强直性脊柱炎的效果明显优于单用口服西药,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强督通脉法配合密集型毫针刺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3月—2017年5月收治的9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采用随机分配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法,观察组采用强督通脉配合密集型毫针刺法。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本次研究,将强督通脉法配合密集型毫针刺法应用到强直性脊柱炎治疗中,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7.78%,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53.33%,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晨僵时间、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的改良Schober、脊柱活动度、臀地距、胸廓活动度明显比对照组强。2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对比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强督通脉配合密集型毫针刺法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通督调神针刺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效果.方法:6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口服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通督调神针刺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关节活动度均有所好转,但观察组好转更为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ESR、CRP水平均有所降低,但观察组降低更为明显(P<0.05);IL-35水平...  相似文献   

10.
王翔  班新能 《新中医》2010,(8):44-45
目的:观察云克联合益肾强督汤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方法:将10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71例采用云克联合中药益肾强督汤治疗,对照组31例采用益肾强督汤治疗。观察全身痛程度、脊柱痛程度、晨僵持续时间、医生总体评价等疗效评价指标以及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77%,明显高于对照组(80.6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全身痛Likert四级评分、指地距、胸廓活动度、Schober征、脊柱活动度、"4"字试验等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治疗后2组全身痛Likert四级评分等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沉、C反应蛋白、谷丙转氨酶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治疗后2组血沉、C反应蛋白、谷丙转氨酶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云克联合益肾强督汤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头皮静脉穿刺是儿科护士必备的技术,其成功率的高低直接危机患儿的痛苦乃至生命,掌握这门过硬的技术,尽量做到一针见血,是儿科护士的天职,也是衡量合格护士的标准之一。本人从事儿科护理工作已多年,现将这方面的体会做一报告。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伤寒与温疫的证治特点、《伤寒论》与《温疫论》的篇章结构、张仲景与吴又可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现代医学对出血热与鼠疫的认识,梳理热病证治的发展历史与脉络。  相似文献   

13.
《伤寒论》这一中医经典著作,指导临床,疗效显著,活人无数,尤其是对外感热病的发展影响颇深.伤寒学派是以研究或阐述张仲景《伤寒论》辨证论治及理法方药为中心的医学学术群体,该学派学术璀璨,连绵千年.现就以古代此派的形成、发展、争鸣3个阶段进行初步探析,认为其形成于晋唐,发展于宋元,争鸣于明清.  相似文献   

14.
根据“穴位组学概念”的提出,针对针刺机理进行深入研究。目的在于揭示针刺的生物学基础,阐明针刺的科学性,并对相关针刺处方进行优化,围绕临床针刺治疗手段中的关键技术进行标准化与规范化研究,实现针刺科学机理转化为实际应用,从而更好的服务于临床。  相似文献   

15.
中药蛇床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姜涛  李慧梁 《中草药》2001,32(2):181-183
概述近年来有关蛇床子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和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到文化大革命爆发的近20年间,是新时期仲景学说研究队伍的形成———发展期。在这一时期,对《伤寒论》原著的注释和校正工作,揭开了新中国教材编写的序幕;对《伤寒论》中一些有代表性问题或关键性字词的考订,是一个特点;对《伤寒杂病论》方法论的研究,也是这一时期出现的新特点。此外,这一时期,对六经的研究逐渐深入;对方证的研究仍是热门话题;对伤寒方中用药规律的研究出现热潮;对张仲景治疗方法原理的研究开始活跃;比较性研究热度不减;专题性研究渐成趋势。  相似文献   

17.
百年以来《伤寒论》理论研究述评(之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百年来,公开发表的研究《伤寒论》的学术论文约3万篇,内容涉及张仲景生平事迹、《伤寒论》版本传承、《伤寒论》学术思想和临床应用研究等多个方面。民国时期是近代仲景学术研究的萌芽——发动期,这一时期的文章具有以下时代特点:①期刊和作者群有明显的地域和社团性;②体现了中西医结合的研究方向;③研究空间不断扩大;④学术争鸣空前活跃。  相似文献   

18.
艾灸足三里在脾胃病的临床疗效肯定,其机制研究也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不断完善。大量研究证明,艾灸足三里促进胃黏膜修复的信号传导是通过神经实现的,其作用机制是系统而复杂的,既可以直接调节胃肠内分泌激素的水平,也可以作用于胃黏膜损伤的信号传导途径上。因此,艾灸足三里对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胃黏膜病变及病变的各个阶段都有一定作用,且作用机制不尽相同。据现有研究,对未来艾灸足三里的机制研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9.
喘证的一般护理注意调整病室环境、体位与休息、严密观察生命体征、饮食护理、情志护理;根据中医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方法,同病异护、异病同护,实施具有针对性、个性化的护理措施,保障治疗措施的实施,促进疾病康复。  相似文献   

20.
变应性鼻炎研究概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变应性鼻炎的发病机理、流行情况、实验及试验研究、中医药治疗、针灸治疗、治疗前景的实验研究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并提出从辨证指标入手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