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可变翻转角的三维快速自旋回波序列(3D—SPACE)在诊断脑脊液鼻漏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2例脑脊液鼻漏患者给予常规自旋回波(sE)序列和3D—SPACE扫描,比较二者在诊断脑脊液鼻漏中的诊断价值。结果3D—SPACE显示脑脊液漏病变率为84.3%(27/32),常规SE显示率为46.8%,二者在显示病变方面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3D—SPACE序列在脑脊液鼻漏的诊断中有着可靠的临床价值,为手术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
脑膜癌病的临床与脑脊液细胞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脑膜癌病是指脑和脊髓软膜的弥散性癌转移。临床诊断一般较困难,以往多在死后尸检确诊。近年来随着脑脊液细胞学检查的开展,本病患者生前即可得到及时诊断和治疗。现将我院1985~1990年经临床和脑脊液细胞学检查确诊的20例脑膜癌病(包括1988年报告的9例)的临床和脑脊液细胞学检查结果报告如下,并进行简要的讨论。  相似文献   

3.
结核性脑膜炎可因临床表现不明显、脑脊液改变不典型、脑脊液涂片阳性率低而培养又费时造成诊断困难,从而延误诊断与治疗,影响了预后,因此如何早期、快速、提高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水平是当前众多学者探索的课题。本文介绍近几年以脑脊液检查为主的早期快速诊断结核性脑膜炎方面的进展。  相似文献   

4.
<正>脑脊液细胞学是对脑脊液细胞的形态学研究,对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近来关于脑脊液细胞学的报道并不少见,但对脑脊液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临床诊断价值却鲜见报道,因此我们对这一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外伤性脑脊液鼻漏的诊断治疗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脑脊液鼻漏是颅脑外伤中常见的并发症。虽然大部分脑脊液鼻漏可自愈,但是迁延不愈的脑脊液鼻漏可引起反复的颅内感染。手术是治疗脑脊液鼻漏的唯一有效方法。脑脊液鼻漏的漏口定位是手术治疗的前提,术式及修补材料的选择是手术成功的关键。随着检查手段的不断提高,手术技术不断完善,手术的并发症越来越少。通过对近年来国外相关文献复习,了解外伤性脑脊液漏的诊断治疗进展,为临床治疗提供选择。  相似文献   

6.
根据我们近20年来的临床体验,应用简便的玻片离心脑脊液细胞收集法和瑞-姬染色法进行的常规脑脊液细胞学检查[1],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病因诊断及鉴别诊断均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1 对中枢神经系统炎性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1,2]化脓性脑膜-脑炎急性期的脑脊液细胞学检查,以嗜中性粒细胞(正常为0%~1%,病变时最高可达80%~90%或以上)为主的脑脊液白细胞增多为其特点,伴有少量浆细胞(正常为0%)的出现,以及淋巴细胞(正常为60%~70%)和一般单核细胞(正常为30%~40%)的减…  相似文献   

7.
脑脊液漏在神经外科临床中较常见 ,多为外伤所致。自发性脑脊液漏少见 ,其病因隐匿 ,漏口定位困难 ,往往给治疗带来不便。本文报道了 6例自发性脑脊液鼻漏 ,并结合文献复习对自发性脑脊液鼻漏的病因、诊断及治疗进行了探讨。1 资料与方法本院 1990年以来收治的自发性脑脊液鼻漏 6例 ,男 3例 ,女 3例。年龄 12~ 5 8岁 ,平均 3 9.7岁。入院前脑脊液鼻漏持续时间最长者 2个月 ,最短者 1周。头痛 3例 ,视力视野改变 3例 ,嗅觉丧失 2例。所有病例均无外伤史。诊断依据鼻腔溢液史及其糖定量大于 1.7m mol/ L ( 3 0 mg%)。对每例的病史、影像学…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诊断与治疗作用。方法选取2008-01—2012-10入院治疗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362例,应用侯氏改良Sayk氏细胞沉淀室进行脑脊液细胞学检查。结果 362例患者中支持原诊断149例(41.16%),具有诊断参考价值114例(31.49%),总有效诊断72.6%。治疗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结论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在诊治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脑脊液细胞学规范化检查和诊断程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脑脊液检查只能提供其细胞的总数和简单的分类,收集细胞不多,辨认各类细胞特别是恶性细胞非常困难,临床诊断价值有限。随着脑脊液细胞收集方法的不断改善和染色技术的不断完善,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被公认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肿瘤、白血病、淋巴瘤、脑寄生虫病等疾病不可缺少的诊断和监测手段之一。并有助于脑血管病、多发性硬化、脑外伤等疾病的诊断和鉴别,包括影像学在内的其他检查均不能取而代之。20世纪60年代初到70年代末,南京医学院侯熙德教授和西安第四军医大学粟秀初教授相继建立了我国最早的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室,并研制了脑脊液细胞玻片离心仪。到80年代以来,在全国多数省,市,自治区的一些医教研单位相继建立了各自的脑脊液细胞学实验室,并取得了可喜成绩。1985年至今我国相继召开了7次全国性脑脊液细胞学学术会议,及时总结和交流了脑脊液细胞学的研究工作和应用成果,出版脑脊液细胞学专著5部,发表论文多篇;1991年经中华医学会神经精神科分会批准,成立了脑脊液细胞学学组,标志我国的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和研究工作已形成规模,成为我国一门具有较好发展和应用前景的新兴学科。但是我国目前脑脊液细胞学诊断发展仍不平衡,实验室操作和...  相似文献   

10.
为进一步促进我国神经病学及脑脊液细胞学的发展,推广脑脊液细胞学的新技术的应用,从而提高脑脊液细胞学的临床诊断水平,经中华医学会批准,拟订于2011年10月17~23日在南京举办脑脊液细胞学国家级继续教育培训班。  相似文献   

11.
病毒性脑炎早期诊断及病原学探讨(附175例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病毒性脑炎的早期诊断方法及病原学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2005年临床诊断病毒性脑炎的175份病例就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部分患者的脑脊液标本应用ELISA方法检测脑脊液中单纯疱疹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柯萨奇B组病毒的IgM。结果脑电图检查160例,异常136例(85.00%);头CT检查90例,异常15例(16.67%);头MRI检查65例,异常42例(64.62%);脑脊液细胞学检测175例,异常166例(94.86%);血清特异性病毒抗体IgM检测74例,阳性26例,其中单纯疱疹病毒IgM阳性的13例,柯萨奇B组病毒IgM阳性的6例,呼吸道合胞病毒IgM阳性4例,巨细胞病毒IgM阳性3例;脑脊液特异性病毒抗体IgM检测70例,结果均为阴性。结论脑脊液细胞学在病毒性脑炎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价值,病原学诊断是病毒性脑炎诊断研究的发展方向,但其方法学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2.
为进一步促进我国神经病学及脑脊液细胞学的发展,推广脑脊液细胞学的新技术的应用,从而提高脑脊液细胞学的临床诊断水平,经中华医学会批准,拟订于2011年10月17~23日在南京举办脑脊液细胞学国家级继续教育培训班。  相似文献   

13.
结核性和病毒性脑膜炎鉴别诊断的回顾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研究结核性和病毒性脑膜炎多项实验室指标在鉴别诊断中的量化标准和敏感性,探讨患者入院后脑脊液蛋白含量显著增高的影响因素。方法 对29例结核性和31例病毒性脑膜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对比研究,比较其临床症状、外周血和脑脊液的实验室检测结果,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脑脊液蛋白含量显著增高的影响因素。结果 结核性脑膜炎从临床症状、血常规、血糖、脑脊液白细胞及分类上很难与病毒性脑膜炎相鉴别。与病毒性脑膜炎相比,当脑脊液的糖含量<2.5mmol/L、脑脊液蛋白含量>1.0g/L、脑脊液氯化物含量<120.0mmol/L、脑脊液糖与血糖比值<0.50时应高度疑诊为结核性脑膜炎。上述指标鉴别结核性脑膜炎的敏感性为:脑脊液糖与血糖比值<0.50,高于脑脊液的糖含量<2.5mmol/L;脑脊液蛋白含量>1.0g/L,高于脑脊液氯化物含量<120.0mmol/L。脑脊液蛋白含量>1.0g/L与脑脊液氯化物含量<122.8mmol/L呈负相关。结论 上述指标的量化标准有助于提高结核性与病毒性脑膜炎鉴别诊断的敏感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对颅内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4例不同原因引起的颅内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应用细胞玻片离心沉淀法进行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本组4例患者以不同方式起病,病因各有不同,临床表现各异,但都伴有颅高压症状,腰穿压力增高,脑脊液细胞学可见数量不等的红细胞,2例患者脑脊液中还可见红细胞吞噬细胞和含铁血黄素吞噬细胞。结论观察颅内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脑脊液细胞学变化有利于该疾病的临床诊断,尤其对于症状不典型且MRV上未显示明确颅内静脉异常及脑深部静脉血栓病人更具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特发性正常压力脑积水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脑室扩大而脑脊液压力政党的脑积水,病理生理改变复杂,目前对其诊断与治疗还存在着较多争议.临床上主要根据病人症状、影像学表现、脑脊液动力学检查结果及颅内压临测进行诊断,治疗上脑脊液分流术为该疾病最有效的方法,然而还存在手术效果不确切,对可疑患者选择病例进行分流的困难.  相似文献   

16.
2001—01~2009-01颅脑手术住院病人中,术后出现脑脊液皮下漏26例。本文就脑脊液皮下漏的诊断与处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脑脊液检查在神经系统疾病诊断中的实验诊断方法、检验结果的综合分析与鉴别诊断,寻找发病原因,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选取2014-05—2015-05在我院就诊的23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病人脑脊液的病理学检查、显微镜检查、蛋白质及生化检测结果,结合临床表现,对神经系统疾病做出诊断及鉴别诊断,并追踪治疗效果对诊断进行验证。结果不同病因引起的脑脊液的性状、颜色、生化检验等检测结果具有明显差异。结论多种神经系统疾病,均会引起脑脊液的改变,只有对病人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得出准确的诊断结论,对症治疗,才能得较好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急性细菌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膜炎的鉴别诊断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研究多项实验室检测指标在急性细菌性和病毒性脑膜炎鉴别诊断中的敏感性及量化标准 ,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 2 6例急性细菌性和 31例病毒性脑膜炎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 ,分别比较其临床症状、外周血像 ,血糖和脑脊液白细胞数、蛋白、糖的检测结果。结果 从临床症状和外周血像上很难鉴别急性细菌性和病毒性脑膜炎 ,但当脑脊液的糖 <1.7mm ol/ L、脑脊液白细胞总数 >2 0 0 0× 10 6/ L、中性粒细胞数 >10 0 0× 10 6/ L、蛋白 >2 .0 g/ L、脑脊液糖与血糖比值 <0 .35时应高度怀疑细菌性脑膜炎。上述指标鉴别两者的敏感性依序为 :脑脊液糖与血糖比值、脑脊液糖、蛋白和脑脊液中性粒细胞数、脑脊液白细胞总数。结论 上述量化标准有助于提高细菌性与病毒性脑膜炎鉴别诊断的敏感性和准确性 ,降低误诊率  相似文献   

19.
脑脊液标记物在阿尔茨海默氏病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归纳脑脊液中各种生物标记物在阿尔茨海默氏病鉴别诊断中的准确性,进一步提出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CSF)检测的中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PCT)联合脑脊液乳酸(LA)检测在颅脑术后急性细菌性颅内感染(ABII)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019年6月收治的颅脑手术后发热的267例病人的临床资料。术后3~7 d出现体温超过≥38 ℃,即刻抽取静脉血,检测血常规、LA和PCT;行腰椎穿刺术检查脑脊液常规、生化、细菌培养、LA和PCT。结果 267例中,发生ABII有51例(感染组),无ABII216例(非感染组)。与非感染组相比,感染组体温明显增高(P<0.05),血清和脑脊液PCT均明显增高(P<0.01),感染组脑脊液LA明显增高(P<0.01)。血清PCT≥0.05 ng/ml诊断ABII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2.16%、91.20%,脑脊液PCT≥0.05 ng/ml诊断ABII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8.04%、97.69%。血清LA≥2 mmol/L诊断ABII的灵敏度为82.35%,特异度为26.39%;脑脊液LA≥3 mmol/L诊断ABII的灵敏度为96.08%,特异度为63.89%。结论 血清和脑脊液PCT对ABII均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而血清和脑脊液LA诊断ABII的特异度欠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