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可调节式夹板固定配合杨氏手法治疗肱骨外髁骨折的疗效,进一步指导临床.方法:根据入院顺序,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病例分为治疗组(可调节式夹板固定组)与对照组(石膏固定组),治疗组32例,对照组28例,治疗组与对照组均口服桃红四物汤2周,治疗组采用杨氏手法复位后,用可调节式夹板固定,一直到骨折愈合.对照组按照杨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杨氏手法加自制外翻支具治疗内翻型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以进一步指导临床。方法:根据入院顺序,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试验组(杨氏手法加外翻支具)与对照组(常规手法复位加夹板固定),试验组40例,对照组32例。试验组与对照组均口服桃红四物汤2周,试验组采用杨氏手法复位,夹板固定2周后,换外翻支具固定,一直到骨折愈合。对照组按照常规手法复位,夹板固定,直到骨折愈合。治疗前后分别对两组Baumann角、肘关节功能进行计分评定,并判断治疗效果。结果:运用杨氏手法加自制外翻支具治疗内翻型肱骨髁上骨折,在肘关节两组Baumann角和肘关节Mayo功能评分上具有优势。结论:杨氏手法加自制外翻支具治疗内翻型肱骨髁上骨折效果肯定,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手法复位配合小夹板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54例随机分成两组各27例,治疗组采用手法整复配合小夹板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手术治疗。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骨折愈合时间治疗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法复位配合小夹板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提按手法复位配合中药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患者46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3例。观察组给予提按手法复位配合中药治疗,而对照组单纯给予提按手法复位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肱骨髁上骨折采取提按手法复位联合中药口服治疗临床疗效较好,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汤联合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42例,分为两组各21例。治疗组予桃红四物汤内服联合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进行治疗,对照组予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疗程6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肿胀指数、连续骨痂形成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显效16例,有效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0.47%;对照组显效14例,有效2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76.19%,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桃红四物汤联合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手法复位结合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5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0例予手法复位结合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对照组15例予手术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观察治疗后第1周、4周、3个月、6个月后HSS肘关节评分、骨折愈合情况及并发症。结果:治疗4周后,优良率治疗组为70.0%,对照组为66.7%,治疗后3个月、6个月两组优良率均为100%,两组各时相点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复位结合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有较好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58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对照组予以手法复位石膏固定,治疗组采用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比较两组病人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二者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对肱骨髁上骨骨折的效果优于手法复位石膏固定法:  相似文献   

8.
李广文 《山西中医》2012,28(8):28-28,32
目的:观察手法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治疗不稳定性新鲜闭合性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将65例不稳定性新鲜闭合性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患儿均采用手法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骨折临床愈合后配合中药熏洗治疗。结果:得到随访的64例骨折全部愈合,其中优38例,占59.4%;良21例,占32.8%;可5例,占7.8%;优良率为92.2%。结论:手法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治疗不稳定性新鲜闭合性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手法复位联合石膏外固定治疗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 74例肱骨髁上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克氏针固定治疗,观察组用手法复位联合石膏外固定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优良率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法复位联合石膏外固定治疗肱骨髁上骨折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骨折新疗法治疗肱骨踝上骨折的疗效。方法:将44例肱骨髁上骨折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复位及固定手术治疗,研究组则给予中西医结合骨折新疗法(复位固定、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优良率高达90.9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73%(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骨折新疗法可有效提高肱骨髁上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有利于保障患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配合外展过头位固定治疗伸直尺偏型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伸直尺偏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41例,手法复位后上臂四夹板超肘关节固定治疗,并维持外展过头位固定,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优30例,良7例,差1例,优良率为90.24%。结论: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配合外展过头位固定治疗伸直尺偏型肱骨髁上骨折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联合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将60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联合手法复位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式手术复位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法复位联合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可加快骨折愈合,恢复肘关节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儿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在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42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患者随机两组,治疗组采用手法复位后再用夹板固定,配合中药活血化瘀汤治疗;而对照组单纯采用手法复位后再用夹板固定治疗;并随访观察骨折不愈合和肘关节活动改善情况.结果:本组42例,均在4~8周内临床愈合.经6个月~2年随访,治疗组优良18例,对照组优良15例.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用中西结合的方法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效果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汤配合手法复位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11名床疗效。方法:随机将56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8例,对照组采取手法复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桃红四物汤内服。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86%,对照组为82.1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桃红四物汤配合手法复位治疗桡骨远端骨折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不同复位固定方式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对照组用手法复位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结果:优良率观察组95.0%,对照组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肘屈伸受限、提携角测量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踝上骨折疗效好且安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竹夹板固定结合加味桃红四物汤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7月骨伤科收治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共1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手法复位竹夹板固定结合桃红四物汤治疗,对照组采用手法复位石膏托固定治疗,观察两组的骨折愈合情况并对骨折复位后的影像学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初始复位影像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骨折愈合后的影像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骨折愈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竹夹板结合加味桃红四物汤治疗桡骨远端能有效维持复位后骨折端的稳定性,有利于骨折早期愈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及手法治疗经闭合复位后交叉克氏针固定的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46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经过闭合复位、外侧经皮交叉克氏针固定,并石膏外固定三周后随机分成两组,各23例。两组均行关节功能锻炼,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熏洗及手法治疗。对两组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优13例,良8例,可2例,优良率达91.3%。对照组优8例,良10例,可3例,差2例,优良率为78.3%,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可获得满意疗效。骨折经复位固定治疗后,进行正确的康复锻炼,对恢复肘关节功能起着重要作用,配合中药熏洗及手法治疗可改善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提按手法复位并配合中药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均采用提按手法复位,并配合中药治疗,治疗4~6周.结果:临床治愈率88%,好转率9%,总有效率97%.结论:提按手法复位并配合中药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有显著疗效,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手法复位联合中药内服外敷治疗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164例经门诊确诊的肱骨髁上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手法复位联合中药内服外敷治疗(治疗组)和单纯手法复位治疗(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骨折愈合时间及肘关节功能评分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治疗组优良率为97.6%,对照组优良率为87.5%,治疗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关节功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中,手法复位同时配合中药内服外敷治疗的临床疗效较单纯使用手法复位治疗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结合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4月—2017年6月收治的90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参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手术切开复位,观察组采用手法复位结合经皮克氏针固定,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肘关节功能(HS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HSS评分较对照组高,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复位结合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疗效确切,改善肘关节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利于患儿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