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83例老年早期D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静脉推注前列地尔10μg/天,连续14天。对照组其余各项治疗措施两组相同。结果:治疗组UAE及UAE/Cr较治疗前有显著降低(P〈0.05)。内生肌酐清除率变化不显著(P〉0.05)。结论:短期静脉推注前列地尔,对老年早期DM患者有减少尿蛋白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83例老年早期D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静脉推注前列地尔10μg/天,连续14天。对照组其余各项治疗措施两组相同。结果:治疗组UAE及UAE/Cr较治疗前有显著降低(P〈0.05)。内生肌酐清除率变化不显著(P〉0.05)。结论:短期静脉推注前列地尔,对老年早期DM患者有减少尿蛋白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前列地尔与西洛他唑联用治疗老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前列地尔与西洛他唑(Cilostazol,CS)联用治疗老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疗效.方法 老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68例,随机分为用前列地尔组与联用西洛他唑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主观症状、血管踝臂指数(ABI)、最大行走距离和足背动脉血流量的变化.结果 前列地尔组与联用西洛他唑组间歇性跛行、疼痛感及麻木感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但显效率比较西洛他唑组明显高于前列地尔组(P<0.05),在冷感改善方面联用西洛他唑组明显好于前列地尔组(P<0.01).两组最大行走距离、ABI、足背动脉血流量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且最大行走距离、足背动脉血流量联用西洛他唑组增加更明显(P<0.05).结论 前列地尔与西洛他唑联用治疗老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及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将3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α-硫辛酸、甲钴胺及前列地尔,对照组予甲钴胺及前列地尔,治疗2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神经传导速度(NCV)。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8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P〈0.05);两组患者的神经病变主觉症状问卷(TSS)评分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NCV较对照组有显著提高(P〈0.01)。结论临床使用旷硫辛酸联合甲钴胺及前列地尔治疗DPN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醋柳黄酮治疗老年冠心病心肌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78例冠心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与对照组(38例)。对照组常规治疗应用硝酸异山梨酯与阿司匹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醋柳黄酮15mg,3次/d,连续3个月。每例于治疗开始前1日与结束次日,进行血脂、血液流变学与动态心电图(Holter)检测。结果:服醋柳黄酮3个月,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明显下降(P〈0.01),高密度指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明显上升(P〈0.05),较对照组显著(P〈0.01);血液流变学指标如全血粘度、血浆比粘度等均显著下降(P〈0.01或〈0.05),且优于对照组(P〈0.05)。Holter监测示心肌缺血的发作次数及其持续时间,两组均明显减少(P〈0.01、〈0.05),但治疗组减少更著(P〈0.05)。醋柳黄酮治疗未见不良反应。结论:醋柳黄酮有调脂与改善血液流变性作用,治疗老年冠心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60例2型糖尿病合并有DPN患者,均在统一调控血糖治疗方案的基础上,静脉滴注前列地尔10μg和疏血通6ml,一次/天,连续应用14天。结果:VAS评分、TC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TC、TG、LDL均显著改善(P〈0.05);CRP显著下降(P〈0.01);正中神经、腓总神经MNCV和SNCV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结论:前列地尔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DPN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健康人群脉搏波传导速度与踝臂指数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健康人群脉搏波传导速度(pulse wave velocity,PWV)、踝臂指数的影响因素。方法用全自动动脉硬化测定仪测定PWV与踝臂指数855例,分为5个年龄组,了解年龄、血压、体质量指数等临床指标与PWV和踝臂指数的相关性。结果①男性PWV和踝臂指数比女性高(P〈0.01);②PWV与踝臂指数随年龄增加而逐渐增加(P〈0.01):③多元线性相关表明:年龄、收缩压、平均动脉压、舒张压、脉压、体质量指数、心率与PWV相关(P〈0.01);年龄、体质量指数、脉压、平均动脉压、收缩压、舒张压,与踝臂指数相关(P〈0.01),心率与踝臂指数相关无统计学意义。结论①男性PWV和踝臂指数高于女性,随年龄增加而增加:②年龄、脉压、平均动脉压、收缩压、舒张压和体质量指数与PWV和踝臂指数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坎地沙坦酯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和踝臂指数(ABI)的影响。方法46例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坎地沙坦酯组,每组23例,测定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血压、ABI、空腹血糖(FPG)及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EDD)。结果常规治疗组治疗前FPG为(8.56±2.96)mmol/L,治疗后为(5.99±0.76)mmol/L(P〈0.05),坎地沙坦酯组治疗前FPG为(8.38±2.06)mmol/L,治疗后为(5.51±0.56)mmol/L(P〈0.05),两组FPG均下降明显。治疗后常规治疗组EDD为(4.78±2.79)%,坎地沙坦酯组为(5.31±3.02)%,两组EDD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常规治疗组ABI为1.17±0.14,坎地沙坦酯组为1.24±0.16,两组ABI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坎地沙坦酯可降低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及空腹血糖,可以提升其踝臂指数,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9.
将78例脑梗死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阿司匹林等药物,治疗组加用低分子肝素钙0.6ml脐周皮下注射,连用10d。结果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疗效于第7天有明显差异(P〈0.05),随治疗时间延长差异增加(P〈0.01)。治疗组DVT疗效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认为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脑梗死合并下肢DVT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臂踝脉搏波速度测量的重复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评价臂踝脉搏波速度测量的可靠性。方法由两名测量者对23名心血管疾病高危患者和7名健康受试者进行臂踝脉搏波速度的测量。测量分为两阶段,中间间隔2周,每一阶段在同一天上午(8:30~11:00)和下午(13:30~16:00)分别进行测量。结果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测量者间和测量者内(不同时间)臂踝脉搏波速度无显著性差异。心血管疾病高危患者测量者间和测量者内臂踝脉搏波速度的Pearson相关系数为0.925~0.992(P〈0.01),组内相关系数为0.924-0.992(P〈0.01);健康受试者测量者间和测量者内臂踝脉搏波速度的Pearson相关系数为0.674-0.974(P〈0.05),组内相关系数为0.672-0.973(P〈0.05)。Bland-Altman图显示,测量者间和测量者内臂踝脉搏波速度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在规范的测量条件下,测量者间和测量者内的臂踝脉搏波速度的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11.
重组人脑利钠肽对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静脉注射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治疗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118例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被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56例),给予常规药物治疗;rhBNP组(n=62),以rhBNP 1.5μg/kg静脉注射后,再以0.0075μg/kg连续滴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超声心动图变化,血浆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浓度的变化以及出院后患者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5d后rhBNP组左室射血分数明显提高[(0.37±0.10)∶(0.44±0.09),P〈0.05];两组血浆NT-proBNP水平均有明显下降[常规治疗组(7532.7±1005.6)pg/ml∶(7056.5±998.3)pg/ml,rhBNP组(7565.1±1102.3)pg/ml∶(6206.7±1137.9)pg/ml,P〈0.05],且rhBNP治疗组下降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无明显变化(P〉0.05);在8个月的随访期内rhBNP组心脏不良事件少于常规治疗组(9.7%∶28.6%)。结论:重组人脑利钠肽是治疗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2.
杨志勇  张利苑  李红利 《内科》2013,(6):570-571,591
目的探讨小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高龄动脉硬化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高龄动脉硬化患者共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案治疗原发疾病,观察组患者在同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及脉搏波传导速度的变化,治疗期间心脑血管事件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脉搏波传导速度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LDL—c及TC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脉搏波传导速度、LDL—C及Tc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6.45%)明显低于对照组(32.26%)(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原发疾病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钙治疗高龄动脉硬化患者,可显著减慢患者脉搏波传导速度,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及胆固醇水平,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小剂量他汀类药物对老年人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小剂量阿托伐他汀(5mg)对老年人颈动脉粥样斑块消退、血脂水平以及部分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经超声检查发现存在颈动脉粥样斑块的7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5例。治疗组给予阿托伐他汀5mg/d,对照组不服用阿托伐他汀,每组均随访观察1年,治疗前后分别测定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大小和血脂水平。治疗组治疗前后均检测部分血清炎症因子[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①在治疗组中,颈动脉粥样斑块平均面积由(25.34±22.44)mm^2下降为(25.21±22.40)mm^2,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血脂水平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hs—CRP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3581.47±502.36)mg/L:(5360.12±421.16)mg/L,P〈0.053;②对照组颈动脉斑块面积治疗后显著加大[(25.054-_22.18)mm“(38.65±30.19)mm^2,P〈O.001];③治疗后比较,颈动脉粥样斑块平均面积在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25.21±22.40)mm^2:(38.56±30.19)mm^2,P〈0.01]。结论:小剂量阿托伐他汀可降低老年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对老年人颈动脉粥样斑块可能有阻止或延缓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参附注射液配合培美曲塞联合草酸铂二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副反应及化疗完成情况。方法将3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所有患者均采用培美曲塞联合草酸铂化疗,培美曲塞500mg/m2。静脉滴入,第1天给药,草酸铂100mg/m2。静脉滴入,第1天给药,3—4周为1个周期,共2~4个周期。研究组在化疗同时配合参附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每天1次,使用7~10天。结果(1)近期疗效:研究组有效率为26.6%(4/15);对照组有效率为20%(3/1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生活质量评价(KPS):研究组有效率为73.3%(11/15),对照组为46.6%(7/1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毒副反应:研究组血液系统毒副反应发生情况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非血液系统毒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化疗完成情况:研究组化疗完成情况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配合培美曲塞联合草酸铂二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可有效降低化疗毒副反应,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对化疗的耐受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宜兴市农村高血压人群血压与合并的心血管危险因素控制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方法:对宜兴市两个乡镇年龄40~85岁人群进行流行病学整群抽样调查,共调查4 128例。调查内容包括调查对象的一般情况如性别、年龄,既往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史,合并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等指标,已知有高血压人群按血压控制效果分为血压控制达标组及未达标组。结果:(1)共调查4 128例,高血压患者1 932例,其中1 137例有高血压史,血压控制达标449例,自我报告否认高血压史的2 991例中新发现高血压795例,血压控制达标率23.24%。(2)血压控制达标组年龄大于未达标组,为(65.2±10.2)岁对(62.6±10.6)岁,P〈0.001;(3)糖尿病、血脂异常在血压控制达标组分别占7.13%、9.35%,在血压控制未达标组分别占22.53%、11.34%,P〈0.05;(4)血压控制未达标组血浆三酰甘油、空腹血糖和载脂蛋白A水平均显著高于达标组,P〈0.001。结论:宜兴市农村人群高血压控制率为23.24%,血压控制未达标组有更多心血管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原发性糖尿病(DM)和高血压(EH)对老年人心血管病变的影响。方法:172名老年人按照血压、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PG2 h)测定分为4组:健康对照组、DM组、EH组和EH伴DM组,每组43例。以超声波测量颈总动脉(CCA)、颈内动脉(ICA)内膜中层厚度(I MT),颈总动脉及颈内动脉最大血流速度(PSV)、颈总动脉及颈内动脉舒张末期血流速度(DV)、颈动脉阻力指数(RI)等指标;超声心动图测量左房内径(LA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左室重量指数(LVMI)、相对室壁厚度(RWT)、peak E/A、左室短轴缩短率(FS)。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DM组、EH组和EH+DM组的CCA-I MT和ICA-I MT显著增大,CCA-PV、ICA-PV显著降低(P0.05~0.01),EH组及EH+DM组的CCA-DV、ICA-DV显著减少(P0.05)。关于对心脏的影响,与健康对照组、DM组比较,EH组和EH+DM组的IVST、LVPWT、LVMI和RWT显著增大(P均0.05),E/A显著减小(P0.05)。EH组和EH+DM组的各项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高血压和糖尿病均能使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显著增厚,且高血压能引起心脏病变,为改善颈动脉病变应防治糖尿病和高血压。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联合应用凯时(前列腺素E1)对术后心肌灌注的影响。方法将58例接受急诊PCI治疗且符合术前梗死相关血管完全闭塞(血流TIMI0级或1级),PCI治疗后梗死相关血管达到血流TIMI3级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凯时组28例和对照组30例。比较两组临床特征、心肌呈色分级(MBG)、心电图ST段回落指数(sumSTR)及住院期间主要心血管事件、左室射血分数。结果两组基础临床情况及造影特征无明显差异。凯时组心肌呈色分级2/3级获得率明显增高(71.4%vs43.3%,P〈0.05),术后心电图ST段回落指数(sumSTR)≥50%的比例更高(82.1%vs53.3%,P〈0.05)。心肌梗死1周后射血分数亦高于对照组(57.3%±5.4%vs47.2%±7.2%,P〈0.05)。两组住院期间主要心血管事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急诊PCI基础上,联合凯时治疗可改善心肌灌注,改善患者心功能,近期疗效好,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清胆红素水平与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关系。方法:心内科住院患者98例,经冠状动脉造影分成两组,冠心病(CHD)组65例,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35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30例;非CHD组33例。均采用2,4-二氯苯胺重氮盐(DCA)比色法测定血清胆红素水平。结果:UAP组血清总胆红素(15.17±4.10)μmol/L、间接胆红素(11.31±3.12)μmol/L水平明显低于SAP组[(18.69±5.48)μmol/L,(14.27±4.06)μmol/L]和对照组[(17.86±3.53)μmol/L,(14.08±2.58)μmol/L,P0.01],而SAP组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清胆红素水平与不稳定型心绞痛有关,有可能成为评价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生化标志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氨氯地平联合特拉唑嗪治疗中老年男性原发性高血压的短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2012年2月收治的患有原发性高血压的中老年男性患者64例,随机分为氨氯地平组(单用氨氯地平治疗)和联合用药组(采用氨氯地平联合特拉唑嗪治疗),每组各32例。结果:联合用药组总有效率为93.75%,明显高于氨氯地平组的65.63%(P =0.028);两组治疗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空腹血糖(FPG)水平均明显降低(P <0.05~<0.01);与氨氯地平组比较,联合用药组降低更为显著[SBP:(138.55±7.96)mmHg 比(110.65±7.28)mmHg,DBP:(93.35±5.86)mmHg 比(80.11±5.93) mmHg,TC:(5.67±0.76)mmol/L 比(4.22±0.63)mmol/L,TG:(2.67±0.86)mmol/L 比(2.01±0.75) mmol/L,FBG:(5.69±0.86)mmol/L 比(4.31±0.58)mmol/L],P 均<0.05;联合用药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25%)明显低于氨氯地平组(18.75%),P <0.05。结论:氨氯地平联合特拉唑嗪治疗中老年男性原发性高血压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氯吡格雷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合并肾功能不全老年患者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方法:81例ACS并肾功能不全老年患者被随机分成两组,两组均予阿司匹林肠溶片300mg顿服后,甲组(41例)予氯吡格雷75mg/d维持,乙组(40例)予氯吡格雷50mg/d维持。入院后24h内和第28d分别测定血小板聚集率(PAR),肝、肾功能并统计两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和出血发生率。结果:(1)两组年龄,性别.血小板聚集率.肝、肾功能的基础状态无显著差异(P〉0.05);(2)甲组第28d血小板聚集率[以0.5μmol/L、1μmol/L二磷酸腺苷为诱导刺,分别为(24±15)%、(40±16)%],与基础状态(53±10)%、(75±11)%比较明显下降(P〈0.05);乙组第28d血小板聚集率(24±14)%、(41±15)%与基础状态(52±10)%、(74±12)%相比也显著下降(P〈0.05);但两组血小板聚集率治疗后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28d内共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9例,甲组4例(9.8%),乙组5例(12.5%),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3)轻度出血,甲组5例(12.2%),乙组1例(2.5%),甲组明显增加(P〈0.05);中重度出血甲组1例,乙组0例,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肾功能不全老年患者,服用不同剂量氯吡格雷均安全有效,低剂量(50mg/d)可减少轻度出血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