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京市流动人口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提高流动人口艾滋病相关知识水平,增强自我保护能力,减少感染性病艾滋病的风险,控制南京市流动人口性病艾滋病的蔓延。方法对南京市流动人口聚集地的流动人口开展一系列的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干预前后分别作问卷调查,评估健康教育效果。结果除“接受未筛选的血液及血制品可传播艾滋病病毒”外,其余有关艾滋病传播途径及预防知识正确知晓率干预后较干预前有明显提高(P〈0.05)。对艾滋病的认识及态度在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分析意义(P〈0.05),特别是“愿意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交往”的比例由干预前的43.2%(504/1168)上升到干预后的69.7%(798/1145)。求医行为以去公立医院看医生为主,干预前75.3%(879/1168),干预后上升到93.3%(1068/11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健康教育有效提高了居地流动人口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正确知晓率,减少了对艾滋病的恐惧和歧视。  相似文献   

2.
流动人口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了解健康教育对改变汕头市流动人口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的效果。方法对城乡结合部出租屋、工业区厂房宿舍暂住人口实施干预,对照分析干预前后结果。结果干预后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总知晓率达到76.1%,干预前后有显著性差异。绝大多数人掌握了预防艾滋病的相关技能,但干预后人群对艾滋病仍存在恐惧心理,性观念也无根本上的转变。结论对流动人口实施健康教育,可有效地提高流动人口防治艾滋病的意识和技能,今后要根据人群特征加强对流动人口的艾滋病健康教育和干预。  相似文献   

3.
流动人口不同方式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目的针对从事不同职业的流动人群,比较不同干预措施对其艾滋病的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的影响。方法逐级整群抽样选定5组人群,其中一组为当地人群(空白对照),另4组为流动人群(流动人口空白对照组、一般干预组、积极干预组、综合干预组)。结果干预前,流动人群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明显低于当地人群;干预后,3个干预组人群的知识知晓率均有显著提高(P<0·01),而空白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流动人群中的建筑工人和工厂务工者,采取一般干预措施(如发放知识手册)的效果最佳;流动人群中的五小企业和娱乐行业从业者,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发放知识手册 专题讲座与当面咨询)效果最佳。干预后流动人群与艾滋病相关的态度方面有明显好转,而行为方面的改变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在流动人口中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时,不同行业的人群采取不同的干预措施,可有效地提高其艾滋病的相关知识、改善相关的态度,而相关行为的改变还需要有针对性的技能训练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4.
青岛大学师院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近期效果评价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为了解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生艾滋病(AIDS)知识状况及对AIDS的态度,以及采取AIDS健康教育后认知变化情况,采用问卷法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对师院学生进行预防AIDS知识的健康教育非常必要。笔者采取的教育措施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6.
南京市流动人口艾滋病知识干预效果评价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目的 对江苏省南京市流动人口进行不同方式的艾滋病知识健康教育干预并比较效果.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将调查对象分为4个干预组和1个对照组,干预组分别采用录像、讲座、手册及复合干预方式进行健康教育,比较各组干预前后及组间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结果录像、讲座、手册组干预后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显著提高(P<0.05),知晓率分别为66.71%,67.35%,61.09%,讲座效果优于录像、手册;复合干预方式干预后知晓率为68.43%,优于单一方式.结论在流动人口中进行以讲座为主的多种方式结合的艾滋病知识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 调查上海市浦东新区流动人口性病 /艾滋病健康教育干预效果。方法 对 1 0 2 3名浦东区流动人口进行问卷调查。其中 ,男性 5 1 2人 ,女性 5 1 1人 ,大部分为 1 5~ 2 5岁的青年。以基线调查中流动人口所在街道、工厂和工地为单位 ,将调查对象分为 4组 ,3个干预组和 1个对照组。采用小媒介宣传、同伴教育和综合干预的方式对 75 0名干预组的调查对象进行为期 6个月的干预。干预后 ,再次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除了对待婚前性行为这一问题外 ,3个干预组对艾滋病 /性病的相关态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干预组中安全套的使用率、就医相关行为明显高于对照组 ,但除外接受同伴教育的干预组对就医相关行为这一问题。 3个干预组间的知识、信念、行为无明显差别。结论 在流动人口中采取小媒体宣传、同伴教育的方式进行艾滋病 /性病教育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江苏省私营企业流动人口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流动人口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探讨艾滋病相关知识和态度的关系。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江苏省8家私营企业中的流动人口开展自主学习和科普讲座为主的健康教育干预,干预前后进行艾滋病知识和态度问卷调查,评价健康教育效果。结果干预前,共调查流动人口815人,干预后共调查728人。干预后,调查对象知识点晓率大部分在75%以上,除“与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共用牙刷剃须刀会传播”以外,各知识点知晓率均高于干预前(P〈0.05);调查对象对“每次性行为后都用药水冲洗生殖器不可以预防艾滋病”的知晓率最低(46.3%)。干预后,调查对象正确态度持有率较干预前有明显提高(P〈0.05),但“认为艾滋病患者不应该被隔离”(55.0%)和“同情和关心艾滋病患者”(61.1%)的比例仍较低。干预后,调查对象知识题目全部的比例由干预前的0.9%上升为15.8%(x^2=117.84,P〈0.01),态度题目全部正确的比例由3.2%上升为12.9%(x^2=50.67,P〈0.01),知识与态度题目全部正确的比例由0上升为2.3%(P〈0.01)。结论健康教育对提高流动人口知识具有明显效果,但对态度转变的效果则较差,健康教育效果评价应注重知识和态度的交互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杭州市开发区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知识的认知程度,评价对流动人口实施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效果,为对流动人口实施艾滋病干预决策提供参考。方法 对开发区流动人口开展多种形式有关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包括艾滋病防治知识讲座、宣传版面展示、提供咨询、发放宣传资料、免费提供安全套等形式,在健康教育前后对流动人口进行问卷调查,对其健康教育前后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程度进行比较。结果 被调查人员对问卷中13项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除“输血会传染艾滋病”健康教育前后没有统计学差异外,其他12项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健康教育后被调查对象对待艾滋病病人的态度与健康教育前比较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和改善(P〈0.05)。健康教育后被调查对象“蚊虫叮咬不会传播艾滋病病毒”、“国家针对艾滋病的四免一关怀政策”两项知识的知晓率仍低于50%;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的态度正确率也低于50%。流动人口获得艾滋病相关知识的途径主要为电视(78.20%)、报纸和杂志(65.92%),喜欢的宣传方式主要为电视(58.13%)、报纸、杂志等(43.08%)。结论 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流动人口对艾滋病的认知程度,但被调查对象对艾滋病部分知识认知程度仍很低,应继续有针对性的加强该人群的艾滋病相关知识教育。  相似文献   

10.
农村妇女艾滋病相关知识健康教育干预效果评价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10  
目的:了解农村妇女艾滋病相关知识以及健康教育干预效果。方法:对湖北省老河口市5.4万农村妇女艾滋病相关知识进行健康教育干预,并以丹江口市作为对照,使用KAP和RAP调查方法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干预前44.5%的农村妇女不知道艾滋病的严重性,46.6%的农村妇女不知道艾滋病是传染病,没有1人知道完整的艾滋病传播途径,81.5%的人不知道艾滋病的预防方法,干预后目标人群艾滋病相关正确知识知晓率有较大提高。结论:当前农村妇女对艾滋病主要相关知识认识较低,某些艾滋病相关知识健康教育干预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1.
国内流动人口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统计,目前我国现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约74万人,以青壮年为主,并且疫情正在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传播,艾滋病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1]。随着我国城市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南京市建筑工地流动人口健康教育前后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信行改变,探索在建筑工地开展艾滋病宣传教育的模式。方法整群随机抽取南京市6所建筑工地的流动人口,采用多部门合作、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干预模式,在干预前和干预后分别随机抽取了337人和273人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干预后,艾滋病相关知识总知晓率、传播途径总知晓率、预防措施总知晓率分别由54.3%、55.3%和61.2%提高到69.3%、70.8%和76.2%。对艾滋病相关态度干预前后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性行为时每次均使用安全套者仅占6.1%,干预后愿意使用安全套的比例达84.2%。65.9%的被调查对象愿意接受健康讲座。结论多部门合作、多种形式开展健康教育的干预模式对建筑工地流动人口预防和控制艾滋病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社区流动人口艾滋病健康教育的需求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南充市顺庆区流动人口对艾滋病知识、行为、态度的知晓情况,掌握流动人口对艾滋病健康教育的需求,为进一步开展健康教育提供依据. [方法]对南充市5个社区内的流动人口进行艾滋病知识和态度问卷调查. [结果]流动人口总体上对艾滋病基本知识缺乏了解,知识水平普遍较低,自我保护能力和意识比较薄弱,对艾滋病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态度总体上比较消极. [结论]流动人口作为特殊的群体,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特别是综合宣传教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社区健康教育干预模式在建筑工地流动人口中开展艾滋病知识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抽取两个大型建筑工地分别设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在两组中各随机抽取一定数量工人进行艾滋病知识的基线调查;基于基线调查的结果制定健康教育干预工作计划;系统干预后,对干预组和对照组再次随机抽取样本进行调查,对比干预组、对照组的差异,评价干预活动的效果。结果本次对建筑工地流动人口的干预活动产生了明显的效果,干预组的知识知晓率提升程度为17.3%,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患者及其家属的不歧视情况提升程度为23%,干预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用社区开展健康教育的工作模式对建筑工人进行健康干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铁路旅客艾滋病健康教育干预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健康教育干预对铁路流动人口在预防控制艾滋病方面的效果。方法 :对铁路流动人口按宣传资料组、广播组及特色宣传组进行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 ,干预前后比较问卷调查结果。结果 :在 HIV/ AIDS相关知识方面 ,干预后宣传资料组、广播组及特色宣传组正确回答率较干预前分别高出 19.89%、 12 .69%和 15.76%。干预后 3组间 2 0个项目中有 11项差异存在显著性 (P<0 .0 5或 P<0 .0 1) ,其中宣传资料组回答正确率高者居多。在对待艾滋病病人态度、婚外性行为、是否愿意使用避孕套问题上宣传资料组干预前后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结论 :经过 3种形式的宣传教育 ,3组人群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正确认知率均有提高 ;在宣传方式上 ,宣传资料组对艾滋病相关知识认知率提高幅度较大 ,特色宣传组是人群参与积极性较高、比较喜爱的方式  相似文献   

16.
艾滋病/性病健康教育对流动人口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 了解流动人口的自测健康状况,并分析艾滋病/性病健康教育对流动人口自测健康的影响。方法 应用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RHMS)对3组对象(流动人口组、流动人口对照组和当地人群对照组)进行测试,然后对流动人口组实施性病/艾滋病(STD/AIDS)健康教育,并在干预后1周再次用SRHMS对3组对象进行测试。结果 流动人口的总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得分与当地人群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理健康得分高于当地入群(P=0.01);社会健康得分低于当地人群(P=0.000);干预后流动人口的生理、心理、社会健康和健康总分均有显著性提高(P〈0.01)。回归分析显示,影响流动人口社会健康的是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结论 流动人口的社会健康问题应受到关注;在流动人口中开展STD/AIDS健康教育,可有效地提高流动人口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7.
刘枫  张炎 《职业与健康》2010,26(11):1256-1258
目的探讨社区卫生服务在小商品批发市场开展艾滋病知识健康教育干预的模式、效果。探讨社区卫生服务在小商品批发市场开展艾滋病知识健康教育干预的模式、效果。方法采取随机抽样原则,在2个市场内分别抽取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0人,进行艾滋病知识等方面的基线调查;在给予干预组健康教育宣传后,对干预组和对照组再次随机抽取各500人进行调查,对比干预组、对照组的差异,评价干预活动的效果。结果本次对小商品批发市场工作人员的干预活动产生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干预人群的效果比较有限,这可能与小商品批发市场工作人员的工作特点有关。结论建议如在岗前教育中等时段加入健康教育内容,并配合日常广播、宣传折页等宣传手段将会明显提高干预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中学生艾滋病知识及健康教育近期效果评价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深圳市山区在2000年6-8月举行了一次大型艾滋病防治知识展览,要求各中学组织学生观看。为研究深圳市中学生在观看艾滋病防治适应知识展览前后相关知识态度的状况,深圳市南山区卫生局、卫生防疫站对285名观看展览的学生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南京市雨花台区开展学校艾滋病健康教育干预效果,为更好地开展学校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2022年8月25—8月29日在南京市雨花区一所普通高中和一所职业中专,通过构建预防艾滋病教育环境、开设艾滋病健康教育课、发放宣传册和张贴海报,举办以防治艾滋病为主题的板报比赛等方法,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干预。采取整群抽样的方式,在开展健康教育干预的前后以自填式问卷开展调查,分析干预前后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以及相关行为态度。结果 艾滋病防治知识全部答对干预前84人,占比10.26%,干预后323人,占比44.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5.30,P值<0.05);各项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水平答对率干预后均优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其中对“青少年艾滋病传播方式主要是男性同性性行为,其次是异性性行为”正确率由34.92%提升至78.78%;干预前后,对待同性恋不支持、理解、无所谓3个态度在性别上均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干预前后在选择告知对象上均以告知父母最多,其次,依次为男女朋友、兄弟姐妹、好朋...  相似文献   

20.
非医学专业大学生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探讨非医学专业大学生对艾滋病(AIDS)相关知识的认知情况及AIDS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井冈山学院非医学专业6个班共357名学生进行AIDS相关知识、态度的问卷调查,实施健康教育后再进行调查,评价健康教育效果。[结果]健康教育后大学生的AIDS相关知识水平有明显提高。[结论]利用学校的组织、教学特点,在大学生中开展AIDS知识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可推动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