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建立体外培养大鼠脑神经细胞损伤模型,测定损伤前后不同时间LDH的水平,研究DBNF对脑皮质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原代培养新生Witer大鼠的脑皮质神经细胞,建立体外脑神经损伤模型,通过测定神经细胞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的含量变化观察模型对神经细胞的损伤作用。结果:损伤组与对照组神经细胞损伤后LDH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证明损伤模型确实有效;本实验表明治疗组神经元LDH水平与损伤组比较有差异(P<0.05),证明BDNF能够起神经元保护作用。结论:本实验表明BDNF对神经元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陈昊 《医药导报》2006,25(8):743-745
目的探讨米诺环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择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模型组、米诺环素组和0.9%氯化钠溶液组,每组10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他3组均采用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栓塞短暂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米诺环素组和0.9%氯化钠溶液组于缺血-再灌注损伤开始后分别腹腔注射给予米诺环素注射液(45 mg.kg-1)和等体积0.9%氯化钠溶液。观察各组大鼠脑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缺血脑皮质乳酸脱氢酶(LDH)的活力,采用RT-PCR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脑皮质神经生长因子受体TrkA mRNA的表达。结果米诺环素组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神经功能缺损体征明显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平均(0.95±0.46)分]明显低于模型组[平均(2.28±0.73)分](P<0.05),米诺环素组大鼠大脑皮质LDH活力[平均(7.91±0.32)×103U.g-1]和TrKA mRNA[平均(1.28±0.04)]亦均明显高于模型组[分别平均为(5.12±0.36)×103U.g-1和(0.71±0.06)](均P<0.01)。结论米诺环素可通过调节神经生长因子受体TrkA mRNA的表达保护缺血-再灌注性脑损伤大鼠。  相似文献   

3.
目的 更全面地了解米诺环素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方法 神经元与不同浓度米诺环素和(或 )N 甲基 D 天冬氨酸 (NMDA)作不同时间处理后 ,观察细胞形态 ,并以MTT试验评价细胞活性。结果 米诺环素 135 μmol·L- 1处理 2 4h明显降低体外培养 4 ,7,10d神经元的活性 (P <0 .0 1) ,13.5μmol·L- 1以下则无明显影响 ;4 5 ,135 μmol·L- 1米诺环素处理 3h对体外培养 10d神经元活性没有影响 ,处理 2 4h则活性明显下降 (P <0 .0 1)。米诺环素 4 5 ,135 μmol·L- 1可保护 5 0 μmol·L- 1NMDA损伤3h后的神经元活性 ,但对 15 μmol·L- 1NMDA损伤2 4h后无效 ;15 μmol·L- 1米诺环素则仅对 15 μmol·L- 1NMDA损伤 2 4h后有效。结论 米诺环素对大鼠原代皮质神经元有双重作用 ,高浓度长时间处理有毒性作用 ,但高浓度能保护神经元NMDA急性损伤 ,低浓度能保护延缓性损伤  相似文献   

4.
β淀粉样前体蛋白在弥漫性轴索损伤后早期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β淀粉样前体蛋白(β-APP)在弥漫性轴索损伤(DAI)后早期的变化规律及其临床价值。方法按组织学改进的Marmarou等的自由落体法建立弥漫性脑轴索损伤模型,将SD大鼠21只分为损伤组和对照组,损伤组大鼠于伤后不同时间点灌注、取材,随后行常规HE染色法观察神经细胞损伤情况,免疫组化检测β淀粉样前体蛋白在神经元的表达。对照组仅行头皮切开。结果大鼠伤后主要临床表现为意识障碍、呼吸抑制和抽搐。损伤大鼠脑组织大体病理学检查见皮层、胼胝体、脑干等部位的脑挫伤灶。在DAI后半小时始,脑组织内各结构逐渐出现β-APP阳性表达,在伤后24h达高峰,伤后24h轴索断裂征象最为常见。结论成功复制了自由落体致大鼠弥漫性轴索损伤模型。DAI形成是一个渐进过程。轴索损伤常见部位在脑干、胼胝体和大脑皮层。β-APP在弥漫性轴索损伤早期即有增加,增加趋势呈波动性,β-APP作为反应蛋白有望用于检测早期弥漫性轴索损伤。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对于烧伤大鼠血清造成基底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取出生后1 d乳鼠前脑基底神经元培养,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损伤组(烧伤大鼠血清损伤组)、BDNF保护组.测定烧伤大鼠基底神经元NO和LDH含量;给予原代培养基底神经元不同浓度BDNF 24 h后,加入不同浓度烧伤大鼠血清,测定细胞存活率和培养液中NO含量.结果 大鼠烧伤后基底组织NO和LDH含量明升高,烧伤大鼠血清可引起培养的基底神经元存活率下降,培养液中NO含量升高;BDNF能降低基底组织中NO和LDH的含量,提高培养的基底神经元的存活率,减少培养液中NO含量,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BDNF对神经元存话率的影响与NO含量呈显著负相关.结论 BDNF对烧伤大鼠血清引起的基底神经元损伤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NO的神经毒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 type-1 PAI-1)在2型糖尿病大鼠海马中的表达情况以及米诺环素对PAI-1表达的影响。方法:高糖高脂饮食加小剂量链脲佐菌素造2型糖尿病模型,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糖尿病组、米诺环素组,给药两周后测各组大鼠海马中PAI-1表达情况。结果:PAI-1在正常组大鼠海马C3区有很弱表达,在糖尿病组表达显著增强(P<0.01),在米诺环素组表达比糖尿病组显著减弱(P<0.01)。结论:2型糖尿病大鼠海马神经元内PAI-1的表达异常增高,米诺环素可减少PAI-1的表达,这可能是米诺环素保护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神经节苷脂对大鼠弥漫性轴索损伤后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192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脑损伤组和药物干预组。正常对照组不给予任何干预措施;假手术组仅进行头皮切开缝合处理;脑损伤组和药物干预组均制作弥漫性轴索损伤模型,其中药物干预组在制作模型后定期给予神经节苷脂(40 mg·kg-1·d-1)。造模3,6,12,24,336 h后,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海马CA1区凋亡蛋白酶激活因子-1(apoptotic protease activating factor-1,Apaf-1)蛋白的表达。结果脑损伤组和药物干预组大鼠海马CA1区Apaf-1蛋白表达含量均于3 h开始增加,6 h达到高峰,此后逐渐下降。药物干预组大鼠海马CA1区Apaf-1蛋白表达含量在各个时间点均低于脑损伤组,除3 h组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弥漫性轴索损伤可引起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神经节苷脂可改善该凋亡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米诺环素在大鼠血液和脑内的药动学。方法:采用微透析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测定米诺环素大鼠血浆蛋白结合率;大鼠尾静脉注射米诺环素,测定给药后10h内不同时间点大鼠血液、海马CA1区中游离药物的浓度。结果:米诺环素大鼠血浆蛋白结合率为82.08%,给药后迅速进入脑组织,在给药后3.83h左右浓度达到峰值,其后缓慢下降,脑组织的游离药物-时间曲线下面积(AUC0-10h)可达血液的62.42%。结论:微透析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可以测定米诺环素的大鼠血浆蛋白结合率,并实现大鼠血液和脑组织中游离米诺环素浓度的动态监测。结果表明米诺环素易于透过血脑屏障,且能长时间维持较高浓度,从而发挥其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米诺环素抑制小胶质细胞激活对PC12生长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BV2细胞分为对照组、LPS组、LPS加米诺环素组;以LPS刺激激活小胶质细胞系BV2细胞,用米诺环素干预BV2细胞的激活;将各组BV2细胞与PC12细胞进行共培养24h;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共培养体系细胞上清液TNF-α、IL-1β的含量,MTT法检测PC12细胞生存率。结果 BV2细胞与PC12细胞共培养24h后,LPS组上清液炎症因子TNF-α、IL-1β表达明显升高,PC12细胞存活率下降,米诺环素能抑制以上趋势。结论 MG激活对PC12细胞存在明显损伤效应,米诺环素可保护MG介导的PC12细胞损伤,可能与通过下调炎症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灯盏花素对大鼠脑创伤后脑水肿、血脑屏障通透性和氧自由基的影响。方法:84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及低(25 mg/kg×2)、高(50 mg/kg×2)剂量灯盏花素组。采用液压颅脑损伤模型,脑创伤的同时尾静脉注射灯盏花素,8 h后重复给药一次。检测各组大鼠脑创伤后24 h脑组织含水量,伊文思蓝、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脑创伤后脑组织含水量,伊文思蓝、MDA和SOD含量与假手术组有显著性差别。大鼠脑创伤后注射低剂量和高剂量灯盏花素均可显著降低脑组织含水量、伊文思蓝含量和MDA含量,显著增加SOD含量(P<0.05)。结论:灯盏花素可减轻大鼠脑创伤后脑水肿,其对大鼠脑创伤的保护作用与降低血脑屏障通透性、抑制氧自由基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1.
张廉  丁海霞  丁新生  宋春杰 《江苏医药》2006,32(5):453-455,i0004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损伤对多发性硬化(MS)动物模型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大鼠轴索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5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MS模型对照组和MS模型治疗组,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4、28d进行神经丝蛋白(NF)免疫组化分析及髓鞘组化染色分析;每天进行神经功能评分。结果模型治疗组的轴索损伤较模型对照组明显减轻,与正常组接近;髓鞘损伤结果与轴索相似,两者之间有相关性。结论离子通道阻断剂对多发性硬化轴索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保护作用可能通过抑制钙内流、防止钙超载、抑制有关酶的毒性作用来实现。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脑神经炎症状态与运动疲劳之间的关联,并从脑能量代谢角度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实验采用雄性C57BL/6J小鼠。(1)小鼠分为溶剂对照和脂多糖(LPS)组(每只小鼠2.5μg)、米诺环素组(每只小鼠12μg)、AZD3965组(每只小鼠50 nmol)或4-CIN组(每只小鼠40 nmol),每组12只,LPS侧脑室注射(icv)给药12 h,米诺环素、AZD3965和4-CIN组分别icv给药后30 min进行小鼠转棒实验,测定小鼠在棒时间。(2)小鼠分为溶剂对照和米诺环素3个剂量组(每只小鼠3,6和12μg),每组12只,米诺环素icv给药后30 min进行小鼠跑台实验,测定小鼠运动持续时间和运动距离;或分为溶剂对照和米诺环素组(每只小鼠12μg),每组12只,米诺环素icv给药后30 min进行小鼠负重游泳实验,测定小鼠游泳持续时间。(3)小鼠分为溶剂对照、LPS(每只小鼠2.5μg)和LPS+米诺环素组(每只小鼠2.5μg+12μg),每组12只,LPS组为LPS icv给药后12 h、LPS+米诺环素组为icv给予LPS后12 h再icv给予米诺环素后30 min进行...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猫头颅瞬间侧向旋转引起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AI)模型的稳定性,并探讨损伤的机制。方法:对照组4只、损伤组38只,采用自制弥漫性轴索损伤装置,将损伤组猫头颅于11~12ms内在冠状面测向旋转60°造成剪力伤,于伤后6、12、24、48、72、120、144、168h分批处死动物,制脑切片、行嗜银及HE染色、光镜下观察神经轴索变化.结果:伤后即刻猫意识均丧失.6只30min内死亡,肉眼亦见蛛网膜下广泛出血,其余存活猫在伤后6~168h,肉眼见蛛网膜下腔广泛出血,光镜下见脑干、胼胝体、大脑脚等部位的神经轴索有不同程度的肿胀、断裂、轴索回缩球形成、成簇小胶原细胞增生等征象.结论:本研究成功地建立了猫头颅侧向瞬间旋转脑弥漫性轴索损伤模型,表明剪力可引起轴索损伤,为DAI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14.
氨基胍对大鼠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选择性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氨基胍(AG)保护大鼠缺血性脑损伤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线栓法复制大鼠大脑中动脉梗塞模型,缺血后2,6或12 h开始给予AG(100 m.gkg-1,ip,每天2次,给药3 d)治疗。测定脑梗死体积,脑线粒体肿胀度和呼吸链的完整性,脑线粒体内NO和丙二醛(MDA)含量,总ATP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培养大鼠神经元细胞,观察AG(10,20和100μmo.lL-1)对神经元细胞形态、活力及乳酸脱氢酶(LDH)释放和NO含量的影响。结果AG显著降低脑缺血后脑梗死体积,改善缺血后神经元超微结构变化,减轻脑线粒体肿胀度和呼吸链损伤;降低NO和MDA含量,增加总ATP酶、SOD和GSH-Px活性。AG使体外培养的缺血神经细胞损伤程度明显减轻,NO含量降低,LDH释放减少,细胞活力增加。结论AG可能通过抑制氧自由基生成,增加线粒体抗氧化作用,改善线粒体能量代谢和保护线粒体形态与功能的完整而对大鼠脑缺血损伤产生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茶多酚对酸环境致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通过体外培养大鼠皮层神经元建立“酸环境”损伤模型,模拟由于体内缺血缺氧而形成的酸环境。在损伤过程中分别加入高、中、低剂量茶多酚干预。比色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中H2O2、LDH和MDA含量。结果茶多酚能降低酸性环境介导皮质神经元损伤引起的细胞培养液中H2O、LDH和MDA含量。结论茶多酚的神经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抗氧化性有关。  相似文献   

16.
探讨灯盏花素对sD大鼠大脑皮质体外培养神经元生长的影响及其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信号通路的关系。结果示灯盏花素组在细胞数、胞体面积、突起长度及细胞活力方面均较对照组及正常组升高(P〈0.05)。BDNF及TrkBmRNA的表达在灯盏花素组也较对照组和正常组升高(P〈0.05)。灯盏花素促进sD大鼠脑源性神经元的存活、生长,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BDNF及其受体TrkB的表达。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米诺环素对急性肺损伤肺微血管内皮细胞炎症损伤的抑制作用。方法以脂多糖(LPS)10 mg·L-1与肺微血管内皮细胞作用24 h,构建炎症损伤的细胞模型;米诺环素10和25μmol·L-1共孵育24 h,用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ELISA检测培养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IL-8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水平,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活性氧(ROS)水平,Western印迹法检测细胞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PARP-1)和NF-κB表达。结果米诺环素可保护LPS诱导的肺微血管内皮细胞炎症损伤,LPS组细胞存活率为82.4%,米诺环素10和25μmol·L-1组细胞存活率可达90.6%和96.9%(P<0.01)。米诺环素可降低LPS诱导的肺微血管内皮细胞炎症因子的表达,与LPS组相比,米诺环素组细胞TNF-α,IL-6,IL-8和ICAM-1的表达显著降低(P<0.01)。米诺环素还显著抑制LPS诱导的细胞氧化应激,LPS组细胞ROS相对水平为3.19,米诺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泊洛沙姆188(Poloxamer 188,P188)对体外神经元损伤引起的细胞死亡及线粒体损害可能发挥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小鼠的原代神经元培养并建立体外神经元离心损伤模型(VCID),在损伤后10 min加入P188,观察神经元的形态变化,MTT法与LDH法检测P188对体外神经元损伤引起细胞死亡的影响。分离线粒体亚成分,采用免疫印记法检测损伤后6 h与24 h线粒体内与胞质中CytC的表达情况,并检测P188对体外神经元损伤后caspase-3表达的影响。结果显微镜观察到:与正常组相比,损伤组在外伤后24 h出现了一些结构与形态上的改变。P188处理过的神经元在损伤后24 h,在形态特征上发生明显的恢复,与对照组的形态特征类似。MTT法与乳酸脱氢酶(LDH)法结果显示:P188能明显减轻损伤引起的神经元死亡与乳酸脱氢酶漏出率。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在损伤后6 h与24 h,P188处理后均能明显抑制损伤后线粒体成分中CytC蛋白水平的下调(P<0.05),及胞质成分中CytC蛋白水平的上调(P<0.05),提示P188能明显抑制外伤引起CytC蛋白的释放。同时,P188也能抑制外伤引起的激活型caspase-3(p20)的上调(P<0.05)。结论 P188对体外神经元损伤引起的细胞死亡及线粒体损害具有明显的神经保护作用,这种保护作用可能与抑制线粒体膜完整性破坏和抑制凋亡的线粒体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白藜芦醇(Res)对原代培养大鼠脑皮质神经元氧糖缺失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新生大鼠脑皮质神经元原代培养至第10天,以低糖结合物理性缺氧诱导缺氧缺糖(OGD)模型,并于造模 2 h后复氧复糖(RP),尼莫地平(Nim 1.0 μmol · L-1)为阳性对照,观察Res对OGD和OGD/RP的噻唑蓝(MTT)液比色吸光度和乳酸脱氢酶(LDH)释放百分率的影响,在光镜和电镜下观察神经元的形态变化.结果 Res的增加对神经元OGD 1、2、4 h和OGD 2 h/RP 3、12、24 hMTT液的吸光度有显著性差异,可减少其LDH的释放,减轻神经元形态的损伤.结论 Res对原代培养大鼠脑皮质神经元氧糖缺失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辅助治疗青少年口腔颌面畸形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2年7月本院诊治的青少年口腔颌面畸形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1∶1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米诺环素组39例与对照组39例。对照组给予手术治疗,米诺环素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辅助治疗,比较两组牙齿咬合力治疗效果、上气道容积、并发症发生率、冠周袋内细菌密度与螺旋体比例。结果:米诺环素组牙齿咬合力总有效率为97.44%,高于对照组的94.62%(P <0.05);米诺环素组鼻咽部与腭咽部上气道容积均高于对照组(P <0.05);米诺环素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米诺环素组冠周袋内细菌密度与螺旋体比例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辅助治疗青少年口腔颌面畸形能提高牙齿咬合力,也可改善患者上气道容积,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患者的冠周袋内细菌密度与螺旋体比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