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脑瘫患儿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症的MRI特征探讨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目的 探讨脑瘫儿童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症(PVL)的MRI表现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83例缺氧缺血性脑病导致PVL的脑瘫患儿(其中早产23例)的临床资料和MRI表现。结果 ①PVL导致脑瘫儿童的MRI表现:脑白质减少主要发生在侧脑室三角区、体部周围及半卵圆中心;脑白质信号异常主要发生在侧脑室三角区、体部周围和半卵圆中心;脑室扩大变形;脑沟裂池扩大增宽;胼胝体异常。其他MRI的异常表现为脑皮层萎缩软化和基底节变性。②早产儿和足月儿PVL的不同MRI特点:早产儿和足月儿在脑白质区出现长T1、明显长T2信号的软化、囊变灶和脑室变形(脑室边缘凹凸不平)等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MRI可清晰显示脑瘫患儿PVL的MRI特点、病变程度、范围以及早产儿与足月儿PVL的不同之处。早产儿发生PL的程度较足月儿童,易出现侧脑室旁脑白质的长T1、明显长T2信号的软化、囊变灶及侧脑室不规则扩大、变形。③  相似文献   

2.
儿童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症(periventricular leukomalacia,PVL)是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严重的并发症,随着围生期护理措施的改进,早产儿及分娩窒息儿存活率的提高,PVL有逐年增多的趋势。由于CT检查对PVL诊断有局限性,存在较高的误诊率。我院1997年1月~2004年5月共收治PVL54例,均行头颅CT检查,误漏诊23例,误诊率42.6%,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VL)是缺血缺氧性脑损伤的一种后期改变,多见于早产儿,是造成早产儿脑瘫(主要是痉挛性下肢瘫或四肢瘫)的主要原因。PVL的影像学表现较典型,作者回顾性分析了11例儿童PVL的MRI表现,旨在提高放射科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脑室旁自质软化症(PVL)患儿进行事件相关功能磁共振成像(ERIMRI)研究,评价IMRI在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枕叶视觉区功能变化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4例临床确诊为脑瘫的PVI。患儿,同时选择无窒息史的健康儿童志愿者12例进行对照研究。对这两组儿童进行fMRI检查,fMRI数据采用SPM2软件进行后处理,计算患儿与对照组的激活像素数目、血流动力学响应函数(HRF)曲线幅度以及反应延迟时间,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正常对照组的激活区位于原始视觉区,BOLD信号变化均为负值,在24名PVL患儿中,枕叶平均激活像素数目减少,4例在PVC区没有激活,6例激活区体积明显减小,7例激活区易位,另有3例激活区明显减小并易位。且HRF曲线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反应延迟。结论:BOLD和ER—fMRI在评价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视觉功能变化方面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儿童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症与核磁共振特点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文斌  刘国瑞 《现代康复》2001,5(3):122-122
目的 探讨儿童 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症(PVL)在核磁共振(MRI)表现特点。方法 选择围产期有窀息史,MRI诊断为PVL的病例4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5例PVL属于轻、中、重度各为14、28、3例。结论 PVL的MR表现及分度与临床表现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症(perivetricular leukomalacia,PVL)是继发于新生儿缺缺血性脑病的一种脑白质病变。随着新生儿医学的发展,特别是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建立和发展,早产儿和分娩窒息儿的存活率显著提高,PVL亦逐年增多。本文对我院2005—12/2007—12收集的46例PVL患儿的CT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分析,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早期作出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运用基于T2WI视觉评估方法评价6~20月龄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症(periventricularleukomalacia,PVL)及对照组婴幼儿皮层下白质髓鞘化发育进程,验证该方法筛查性评价婴幼儿皮层下白质髓鞘化发育进程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纳入2010年11月至2017年6月间接受磁共振检查的43例PVL及78例MRI未见异常的6~20月龄婴幼儿。PVL分轻、中、重度3组。运用基于常规T2WI视觉评估皮层下白质髓鞘化发育进程的评分方法,评价并获得各组婴幼儿的白质髓鞘化分数。通过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各组髓鞘化分数;通过线性回归及Spearman相关分析探索PVL各组、对照组全脑及各脑叶皮层下白质髓鞘化分数随龄性变化。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6~20月龄阶段,PVL轻度组仅顶叶皮层下白质髓鞘化分数与对照有统计学差异(P=0.033);除颞叶外,PVL中度组及重度组的皮层下白质髓鞘化分数与对照组均有差异(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示对照组皮层下白质髓鞘化分数与年龄的相关性高于PVL组。结论基于T2WI的视觉评估方法在筛查不同程度PVL所致的异常皮层下白质髓鞘化发育进程中,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同时,该方法可根据白质髓鞘化发育进程鉴别轻度和中重度PVL。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巨脑回畸形与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症(PVL)导致的脑瘫临床表现、预后等方面的区别与联系。方法回顾性研究巨脑回所致脑瘫15 例和PVL所致脑瘫35 例,比较种不同原因所致脑瘫在确诊年龄、分型、并发症、粗大运动功能分级(GMFCS)等方面的不同。结果巨脑回畸形组所致脑瘫患儿确诊年龄要显著早于PVL组(P<0.001),GMFCS分级低于PVL组(P<0.05),癫痫发生率高于PVL组(P<0.05),智力显著低于PVL组(P<0.001)。结论巨脑回畸形所致脑瘫整体发育比PVL发育要差,其预后也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9.
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症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症 (periventricularleukomala cia ,PVL)是指 2 4— 35周出生的早产未熟儿由某些原因而致的大脑白质病变。 19世纪中叶Parrot和Vir chow等首先记载了本症[1 3] ,196 2年Banker和Lar roche又对本症做了详细报道 ,确定了PVL的概念[4 ] 。近年来 ,由于围产医学的发展和未熟新生儿医疗水平的提高 ,极低出生体重儿和低出生体重儿存活率上升 ,以及超声波、CT、MRI影像技术的广泛应用 ,国外学者对PVL进行了多方面深入的研究。1发生率196 2年Banker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儿童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症(PVL)在核磁共 振(MRI)表现特点。方法选择围产期有窒息史,MRI诊断为PVL 的病例4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5例PVL属于轻、中、重度 者各为14、28、3例。结论PVL的MR表现及分度与临床表现密 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12例脑室旁白质软化症(PVL)患儿的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及白质纤维素成像(FT)研究,评价DTI及FT在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脑内主要白质纤维束变化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2例临床确诊为脑瘫的PVL患儿,同时选择无窒息史的健康儿童志愿者12例进行对照研究。对这两组儿童进行MRI及DTI检查(扩散敏感梯度方向15个)。根据矢量元素和部分各向异性值(FA值)生成彩色弥散张量图(DTI图),通过DTI图选取所有可识别白质纤维束的中心部分作为感兴趣区(ROI),计算患儿与对照组各主要白质纤维束的FA值,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的ICAL、脑干CST、ML、MCP以及外囊(EC)白质纤维束示踪图像肉眼未见直观差异,而患儿组ICPL、AF、PTR、CR、CG、SLF以及胼胝体压部的白质纤维较对照组明显变细。所有12名患儿的ICPL、AF、PTR、CR、CG、SLF、SCC以及GCC的FA值较健康对照组同侧对应位置FA值显著减低(P<0.05),而患儿与对照组的ICAL、ML、MCP以及脑干CST的FA值配对t检验未见显著差异(P>0.05)。结论DTI及FT在评价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脑内主要白质纤维束变化方面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早产儿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VL)是一种与运动功能、视觉、听觉以及认知障碍密切相关的疾病,是早产儿脑瘫的主要原因。经颅超声能对PVL做出初步诊断及预后评价,且可重复多次对早产儿脑部结构变化进行评估;结合MRI,可评价PVL患儿的损伤程度,预测可能发生的不良后果,为早期治疗提供依据。本文对早产儿脑白质软化的影像学诊断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3.
背景: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症由于缺乏公认有效的动物模型,影响了对脑室周围白质软化发病机制和干预的研究,因此建立可靠的动物模型来进行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症的研究很有必要。目的:制作2日龄SD大鼠脑室周围白质软化动物模型。设计:随机对照动物实验。单位: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儿科。材料:选用36只生后2dSD大鼠,清洁级,雌雄不限,体质量6~8g,由四川大学华西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小鼠抗O4由Chemicon公司提供,兔抗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兔抗β-淀粉样蛋白前体蛋白、兔抗髓鞘碱性蛋白、SABC免疫组化试剂盒和DAB显色试剂盒由武汉博士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兔抗小鼠IgG-FITC由北京中杉金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方法:实验于2005-05/12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妇儿实验室完成。随机摸球法将大鼠分为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组和对照组,每组18只。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组行右侧颈总动脉结扎手术,体积分数为0.06氧气和体积分数为0.94氮气处理4h,分别在缺氧72h,14d及28d取6只处死。对照组只进行右侧颈总动脉分离术而不作结扎及缺氧处理,时间段与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组配对。①脑组织病理学观察:各组大鼠经心脏灌注固定行常规苏木精-伊红染色及电镜检查。②免疫组织化学检测:造模72h,采用胶质纤维酸性蛋白、β-淀粉样蛋白前体蛋白、小鼠抗O4免疫组化方法观察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组脑组织组织学变化;造模14d,采用兔抗髓鞘碱性蛋白免疫组化方法观察髓鞘碱性蛋白改变。③神经行为学检测:术后28d对两组小鼠进行悬吊试验(大鼠前腿抓住水平玻璃棒,离开桌面45cm记录大鼠掉下的时间,评分标准:1分:<10s;2分:10~30s;3分:30s~2min;4分:2~5min;5分:>5min)、倾斜板试验(大鼠倒置于45°斜面上,记录大鼠转为头向上>135°角度的时间)、旷场试验(无顶方盒箱底用墨线分成9个等分小格,大鼠置于中央小方格内,观察30s内活动情况,大鼠1/2以上身体从所在方格进入相邻方格记1分;大鼠后肢站立计1分;二者相加为其总分)、圆筒实验(将大鼠放入20cm×30cm×5cm的圆桶内,记录大鼠后腿站立时,前爪最初承重触及桶壁次数,以同侧触及次数/总触及次数×100%,对侧触及次数/总触及次数×100%作分析),记录各项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处理。主要观察指标:①苏木精-伊红染色和电镜观察缺氧缺血后脑组织病理学改变。②免疫组化兔抗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兔抗β-淀粉样蛋白前体蛋白、兔抗髓鞘碱性蛋白和小鼠抗O4观察缺氧缺血后相应细胞和组织改变情况。③神经行为学评价观察缺氧缺血后大鼠神经行为改变(各实验得分)。结果:实验大鼠36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光镜和电镜病理学检查发现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组大鼠早期可见显著侧脑室周围脑白质损害,远期可见显著的脑室扩大,髓鞘减少。②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组大鼠脑白质胶质纤维酸性蛋白阳性细胞积分吸光度值高于对照组(6566.93±455.56,1069.32±791.71,P<0.05),胶质纤维酸性蛋白阳性细胞平均直径大于对照组[(11.69±0.97),(8.24±0.22)μm,P<0.05],兔抗β-淀粉样蛋白前体蛋白阳性细胞积分吸光度值高于对照组[(59304.07±6864.03),(15132.29±2455.52),P<0.05],兔抗髓鞘碱性蛋白阳性细胞积分吸光度值低于对照组[(21764.29±1981.63),(69174.72±3199.90),P<0.05],小鼠抗O4阳性标记的异常细胞数大于对照组[(54.08±11.99),(1.25±0.51)个,P<0.05]。③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组大鼠悬吊试验玻棒悬吊时间短于对照组[(1.27±0.14),(4.24±0.59)min,P<0.05],倾斜板试验转头时间长于对照组[(7.17±2.32),(3.27±0.82)s,P<0.05],旷场试验评分低于对照组[(3.68±0.82),(12.67±1.00)min,P<0.05],圆筒实验显示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组大鼠左侧肢体活动较右侧肢体减少[(19.25±2.77),(64.55±0.36)%,P<0.05]。结论:2日龄SD大鼠单侧颈总动脉结扎-缺氧模型病理组织学观察可见明显的脑白质损害,神经行为明显异常,符合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病理及行为改变,模型制作成功。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探讨儿童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症(PVL)的临床以及CT、MRI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儿童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症的临床资料和CT、MRI表现。结果临床表现:肢体瘫痪22例,智力低下8例,皮质盲3例,癫痫7例。CT/MR表现为:侧脑室三角区、体部周围、半卵圆中心脑白质密度/信号异常30例,上述区域白质减少26例,侧脑室扩大19例,侧脑室形态异常21例,胼胝体异常11例,侧裂池加深增宽17例。18例行MR检查,根据MR表现将PVL分为轻、中、重3度,本组属于轻、中、重度各6、8、4例。结论CT/MR可清晰显示PVL的病变程度、范围,MR显示病变更敏感,临床表现与MR所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VL)是早产儿脑损伤的主要形式,也是早产儿脑性瘫痪和智力障碍的首要原因。患有这些神经系统疾病的低出生体重儿数量不断增加。PVL的启动因素是局部缺血和炎症反应,缺氧缺血和炎症启动兴奋性神经递质和自由基的相互作用,损伤易感的少突神经胶质细胞前体,引起PVL改变,导致脑性瘫痪。因此,预防PVL的发生与发展是降低早产儿脑瘫发病率的关键。而阻断这种机制能够阻止或改善PVL,从而减少或减轻早产儿脑性瘫痪。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颅脑超声在早产儿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IA)诊断中的地位和价值。方法 应用多种频率探头,以新生儿囟门为声窗,对18例PLA患儿进行颅脑超声检查。结果 发现18例PLA患儿侧脑室周围的脑白质回声明显异于正常新生儿。结论 头颅B超对早产儿PLA敏感性高于其他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8.
新生儿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的超声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VL)的超声诊断。方法:对14例PVL新生儿的超声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重度窒息足月新生儿脑室周围白质回声增强(PVE)发生率为50%,胎龄26-32周早产患儿PVE发生率为57.1%,胎龄32-34周早产儿PVE发生率为40%。结论:超声波检查是最实用的早期诊断PVL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9.
李文凯  谢琼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1):5241-5241
目的探讨颅脑超声在早产儿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LA)诊断中的地位和价值。方法应用多种频率探头,以新生儿囟门为声窗,对23例PLA患儿进行颅脑超声检查。结果23例PLA患儿侧脑室周围的脑白质回声明显异于正常新生儿。结论颅脑超声对早产儿PLA敏感性及方便实用性高于其他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侧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症(periventricular leukomalacia,PVL)脑瘫患儿的临床及MRI特点。方法:从我院电子病历信息系统中回顾性提取自2011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儿童康复科住院康复的18岁以下脑瘫儿童信息,比较和分析头颅MRI表现为PVL脑瘫患儿的孕周、出生体重、分型、粗大运动功能分级(gross motor function classification system,GMFCS)、共患病等方面的不同。结果:共纳入2012例脑瘫患儿,进行头颅MRI检查并有结果记录者共1419例,PVL共645例(45.45%),早产417例(64.65%),低出生体重患儿375例(58.14%);在有PVL分级结果的321例患儿中,PVL分级为Ⅱ级者在孕周<32周脑瘫患儿中占比最高,为72.53%(8/77),孕周与PVL分级有统计学差异(P<0.01);在出生体重方面,PVL分级为Ⅱ级者在出生体重1500~2500 g及<1500 g脑瘫患儿中占比分别为71.21%(94/132)和62.5%(25/40),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