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干扰素联合阿昔洛韦治疗水痘的效果。方法将我院69例水痘患者随机分为A组33例和B组36例。A组静脉滴注阿昔洛韦治疗,B组肌内注射干扰素与静脉滴注阿昔洛韦联合治疗。观察患者疱疹的干涸时间和水疱完全结痂时间。结果B组水疱完全结痂天数(7.02±1.06)d少于A组的(8.15±1.1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干扰素联合阿昔洛韦治疗水痘可缩短皮损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丙种球蛋白静脉滴注对小儿重症水痘的疗效。方法35例重症水痘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17例及对照组18例,对照组给予维生素C及阿昔洛韦静脉滴注、口服复方毛冬青颗粒、外洗方外洗、皮肤感染者则予百多邦局部外用;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人血免疫球蛋白静脉滴注。结果治疗组水痘结痂时间、体温恢复正常及全身症状等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常规治疗配合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能提高重症水痘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阿昔洛韦治疗水痘的临床疗效。方法 50例水痘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18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静脉滴注和局部外敷阿昔洛韦治疗;对照组静脉滴注利巴韦林,局部用甲紫及炉甘石洗剂。观察并比较2组平均退热时间和平均皮疹结痂时间。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平均退热时间和平均皮疹结痂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结论阿昔洛韦治疗水痘严重症可提高疗效,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4.
热毒宁注射液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小儿水痘4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热毒宁注射液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小儿水痘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水痘患儿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40例静脉滴注热毒宁注射液及口服阿昔洛韦治疗,对照组40例口服阿昔洛韦治疗,5~7d为1个疗程,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高于对照组的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皮疹停止出现时间、热退时间及皮疹全部结痂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毒宁注射液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小儿水痘疗效显著,优于单纯阿昔洛韦口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阿昔洛韦联合清解透表汤加减治疗水痘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2O12年3月-2O13年1月收治的水痘患儿1OO 例,将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O 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静脉滴注阿昔洛韦治疗,观察组患儿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服清解透表汤,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8. O%)高于对照组(9O. 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观察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疱疹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及皮疹消退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O. O5)。两组患儿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阿昔洛韦联合清解透表汤加减治疗水痘安全有效,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6.
阿昔洛韦联合半导体激光治疗带状疱疹35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阿昔洛韦联合半导体激光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将带状疱疹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25例给予口服阿昔洛韦、消炎痛,肌内注射维生素B1维生素B12,外用黄连炉甘石洗剂;治疗组35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同时加用半导体激光照射皮损处,2次/d。两组疗程均为10d。结果治疗组的止痛时间、止疱时间、结痂时间、总病程均比对照组短(P〈0.01);治疗组的后遗神经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愈显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昔洛韦联合半导体激光治疗带状疱疹能明显提高疗效,降低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谷锋 《海峡药学》2011,23(9):88-89
目的观察阿昔洛韦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Kaposi水痘样疹临床疗效。方法 50例Kaposi水痘样疹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阿昔洛韦联合丙种球蛋白,对照组单纯给予阿昔洛韦,疗程7d。结果观察组的新发皮疹控制时间、瘕皮脱落时间和体温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昔洛韦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Kaposi水痘样疹临床疗效好,优于单纯阿昔洛韦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阿昔洛韦联合双料喉风散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两组均予常规清洁创面及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用阿昔洛韦注射液10mg/(kg·次),2次,d静脉滴注;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双料喉风散于饭后、睡前直接喷于患处,3次,d,喷后半小时内禁止进食,两组7d为一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15%,对照组总有效率71.73%,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发热、流涎、疱疹等症状消失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阿昔洛韦联合双料喉风散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临床疗效明显,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周为军 《中南药学》2008,6(4):498-500
目的观察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发病48h内的脑梗死患者12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6例和对照组56例。治疗组给予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320mg,对照组给予尼莫地平8mg,均加入加5%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静脉滴注,1次·d^-1,连用14d。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0.9%和71.4%(P〈0.01);2组治疗14d后NDS评分均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28d后有显著改善(P〈0.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血液流变学均有明显改善(P〈0.05),但治疗组尤为显著(P〈0.01)。结论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低分子肝素与丹红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3.39/6,对照组73.3%(P〈0.01);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减少,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低分子肝素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进展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头孢曲松联合阿奇霉素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CAP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注射用头孢曲松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注射用阿奇霉素粉针剂静脉滴注治疗,3—5d后继以阿奇霉素片口服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和炎性反应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观察组炎性反应吸收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孢曲松联合阿奇霉素治疗CAP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李平  孙艳  李双英 《中国基层医药》2014,(12):1829-1830
目的观察神经节苷脂联合苦碟子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156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78例,予神经节苷脂40mg加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1次/d,联合应用苦碟子注射液40mL加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1次/d;对照组78例,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20mL加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1次/d。两组均于治疗14d后,观察临床疗效、血液中自由基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和血小板各参数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87.2%,高于对照组的64.1%(χ2=11.914,P=0.017);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血中MDA和GSH降低、SOD升高(均P〈0.01),且观察组更明显(均P〈0.01);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患者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和血小板计数(PLT)均升高(均P〈0.01);但两组治疗后MPV、PDW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神经节苷脂联合苦碟子能更好地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预后,清除血中自由基,降低血小板活化程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缬沙坦联合灯盏花素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分组对照方法将4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20例,给予缬沙坦每天80mg;治疗组2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灯盏花素50mg静脉滴注,每天1次,2周为1个疗程,每3个月给予1个疗程治疗,共治疗18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尿白蛋白排出量(UAE)、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结果2组治疗后UAE均下降(P〈0.05,P〈0.01),且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疗程结束后,治疗组血清CRP降低(P〈0.01),对照组降低不明显(P〉0.0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缬纱坦与灯盏花素联合应用可减少UAE、降低血清GRP水平,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有更好的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疏血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王展航  覃士明  贾兰  季燕 《中国基层医药》2006,13(12):2006-2007
目的 观察疏血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7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疏血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对照组给予香丹注射液治疗,其他内科常规治疗相同。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欧洲脑卒中量表(ESS)和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ESS评分均有改善(P〈0.05),但治疗组改善更明显,且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ADL水平均较治疗前上升(P〈0.01),但治疗组上升更明显,且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疏血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微波联合泛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微波联合泛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技。方法:89例门诊带状疱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采用微波照射联合泛昔洛韦口服治疗,对照组采用阿昔洛韦口服治疗,7天为1疗程。结果:微波联合泛昔洛韦组痊愈率及后遗神经痛发生率方面明显优于阿昔洛韦组(前者P〈0.01,后者P〈0.05),总有效率相当,但在止痛、止疱,结痂方面均优于阿昔洛韦组。结论:微波联合泛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纳洛酮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65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2例,对照组33例。对照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静脉滴注纳洛酮2mg,每天1次;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20ml静脉滴注。2组均连续用药14d,观察临床疗效及血流变学改变。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87%高于对照组的78.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全血比黏度、血浆比黏度、纤维蛋白原及血小板聚集率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全血高切黏度、血浆比黏度及血小板聚集率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全血比黏度、纤维蛋白原及血小板聚集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P〈0.05)。结论纳洛酮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复方丹参注射液对冠心病患者一氧化氮、内皮素-1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注射液对冠心病患者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的影响。方法:选择冠心病患者6(1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复方丹参组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常规组给予硝酸甘油静脉滴注治疗。观察治疗前后NO、ET-1水平变化。同时选门诊20例健康人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冠心痛患者血浆NO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血浆ET-1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复方丹参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NO水平显著升高(P〈(1.(1j).而血浆ET-1水平显著降低(P〈0.01)。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能显著升高冠心痛患者NO水平,降低ET-1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匹多莫德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的疗效及预防复发作用。方法:复发性生殖器疱疹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观察组予阿昔洛韦片0.4g,po bid,匹多莫德胶囊0.4g,po qd。对照组仅予阿昔洛韦片0.4g,po bid。两组均连续用药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治疗后随访1年观察其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中分别出现6例和4例的药品不良反应,均较轻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随访,观察组患者1年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匹多莫德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疗效好,安全性好,并能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腺苷蛋氨酸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妊娠肝内胆汗淤积症的疗效。方法观察组给予腺苷蛋氨酸1000mg静脉滴注,1次/d,10d一疗程。地塞米松3mg口服,3次/d,7d后每天减去原剂量1/3至停药;对照组单用地塞米松,观察两组肝功能及瘙痒评分改变。结果两组肝功能及瘙痒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1),但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0.01),观察组预后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腺苷蛋氨酸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奥曲肽联合白蛋白治疗肝肾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选择肝肾综合征患者52例,随机分为2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28例,加用奥曲肽联合白蛋白进行治疗;对照组24例,加用白蛋白治疗。结果观察组尿量较对照组显著增多(P〈0.01),肌酐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1),临床症状好转人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奥曲肽联合白蛋白治疗肝肾综合征疗效显著,优于单用白蛋白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