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左冠状动脉主干(LMCA)急性闭塞引起心肌梗死患者在无外科保护下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的临床疗效. 方法:从2002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529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确诊LMCA急性闭塞11例,均接受急诊PCI,观察住院和随访期死亡率. 结果:在11例LMCA急性心肌梗死中,9例发生心源性休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左主干病变导致的急性心肌梗死与心源性休克的关系以及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对其的疗效。方法1999年9月至2005年6月连续就诊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心内科并且行急诊冠脉造影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52例,发现因左主干急性闭塞导致血管床灌注评分(TIMI)血流在2级或2级以下者16例(2.12%),所有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观察住院期间病死率。结果16例患者中,9例(56.25%)住院期间死亡,7例(43.75%)出院。死亡组再灌注成功率42.86%。生存组为100%,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29)。未成功再灌注的5例均由无复流引起,其中3例可见肉眼血栓,5例患者均死亡。16例患者中有12例发生心源性休克,发生率为75.00%,死亡组发生率100%,生存组42.85%,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9)。心源性休克患者住院病死率为75.00%高于无休克者,死亡风险是无休克者的4倍[比值比(OR)=4.0,95%可信区间1.50—10.66,P=0.019]。结论左主干闭塞导致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出现心源性休克的发生率较高,且即使成功地施行了PCI治疗,也有较高的病死率。不过,急诊PCI在临床实践仍然是有效可行的治疗手段,可以有效地挽救部分生命。  相似文献   

3.
左主干急性闭塞致心肌梗死急诊PCI 1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捷  邱建平  陆纪德  窦桂珍 《内科》2010,5(6):582-583
目的评价无外科保护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左冠状动脉主干(LMCA)急性闭塞的临床疗效。方法从2002年1月至2008年12月间,确诊LMCA急性闭塞14例,均接受急诊PCI。观察住院和随访期间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结果 14例中,12例心源性休克患者置入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泵,3例心动过缓予以临时起搏器治疗。PCI后即刻,5例发生无复流现象,4例院内死亡。平均随访(30±22)个月,获得随访的患者均无死亡和再梗死。结论无外科保护下对LMCA急性闭塞患者行急诊PCI能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4.
冠状动脉开口异常致少年非Q波心肌梗死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 ,17岁 ,平素身体健康。入院前 13d因突发胸痛10h在当地医院以“胸痛原因待查”急诊住院。心电图示II、III、aVF、V1~ 6导联ST段抬高 0 .1~ 0 .2mV ,未见病理性Q波。心肌酶 :肌酸激酶 (CK) 985 .9U/L ,肌酸激酶 同工酶 (CK MB) 2 7.3U/L ,乳酸脱氢酶 (LDH) 2 6 7.3U/L。分别于 3、7d后复查心电图 ,上述导联ST段仍抬高 ,但较前降低。复查心肌酶CK 83.7U/L→ 2 3 .9U/L ,CK MB 5 .5U/L→ 9.1U/L ,LDH 2 40 .0U/L→ 15 8.2U/L。因未认识到非Q波心肌梗死 ,治疗仅给予复方丹参…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左主干病变导致的急性心肌梗死与心源性休克的关系以及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对其的疗效。方法1999年9月至2005年6月连续就诊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心内科并且行急诊冠脉造影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52例,发现因左主干急性闭塞导致血管床灌注评分(TIMI)血流在2级或2级以下者16例(2.12%),所有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观察住院期间病死率。结果16例患者中,9例(56.25%)住院期间死亡,7例(43.75%)出院。死亡组再灌注成功率42.86%,生存组为100%,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29)。未成功再灌注的5例均由无复流引起,其中3例可见肉眼血栓,5例患者均死亡。16例患者中有12例发生心源性休克,发生率为75.00%,死亡组发生率100%,生存组42.85%,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9)。心源性休克患者住院病死率为75.00%高于无休克者,死亡风险是无休克者的4倍[比值比(OR)=4.0,95%可信区间1.50~10.66,P=0.019]。结论左主干闭塞导致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出现心源性休克的发生率较高,且即使成功地施行了PCI治疗,也有较高的病死率。不过,急诊PCI在临床实践仍然是有效可行的治疗手段,可以有效地挽救部分生命。  相似文献   

6.
急性心肌梗死(acutemyocardial infarction,AMI)起病急,病情重,可并发严重心律失常和心源性休克,引起病人死亡。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能尽早开通闭塞血管,恢复缺血心肌的血流灌注,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最有效的措施。广州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在急诊接受PCI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的患者采用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方式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4月-2019年4月在该院急诊接受PCI介入治疗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以随机分组的方式分成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40例)。对照组采用冠状动脉口处注入替罗非班方式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冠状动脉闭塞段注入替罗非班方式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情况、心功能指标恢复正常时间和用药总时间、治疗前后血糖水平改善幅度。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0.0%,高于对照组的6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仅出现2例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的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功能指标恢复正常时间和用药总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血糖水平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接受PCI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的患者采用冠状动脉闭塞段注入替罗非班方式进行治疗,可以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在短时间内大幅度改善血糖水平,缩短住院时间,使治疗总有效率得到显著性提升。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心源性休克(CS)患者近期疗效,并分析患者住院病死率与发病至梗死相关动脉(IRA)开通时间的关系.方法 AMI合并CS患93例,按照是否行PCI治疗分为PCI组和对照组,分析患者住院病死率及IRA开通时间.结果 PCI组住院死亡40例(75.0%),对照组为48例(81.0%),两组相比,P>0.05.PCI组IRA开通时间<6h患者和≥6 h的患者的病死率分别为54.55% (6/11)及85.71%(36/42),IRA开通时间<6h患者的病死率较低(P<0.01).结论 早期行PCI可缩短AMI合并CS患者发病至IRA开通时间,降低PCI治疗AMI合并CS患者近期住院病死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中再灌注心律失常(RA)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25例急性心肌梗死且急诊行PCI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分析再灌注心律失常与梗死相关动脉(IRA)开通所需时间、IRA是否完全闭塞及梗死面积大小的之间的关系。结果 125例患者中85例发生RA(68%)。梗死6h内开通冠状动脉者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高于6~12h开通者(p<0.05)。完全闭塞组RA发生率总体发生率均显著高于次全闭塞组RA发生率(p<0.05)。广泛前壁心肌梗死与局限性心肌梗死RA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AMI患者直接PCI后RA发病率及严重程度与IRA病变程度、发病至开通IRA时间明确相关,与梗死面积无关。  相似文献   

10.
<正>由于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群中当中冠心病、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也随之增加,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明显增加~(〔1〕)。同时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AMI患者得到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的机会也大大增加,这也使得AMI患者PCI术后相应的心脏康复在冠心病患者心脏康复当中所占得比重也显著增加了。1 AMI患者PCI术后心脏康复的目的与意义  相似文献   

11.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作为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最有效的再灌注治疗方法,可迅速改善患临床症状,减少心脏不良事件发生,改善患预后。本回顾性分析山东省交通医院自2002年6月至2005年12月期间行急诊PCI治疗的AMI患108例,围术期死亡6例,死亡率5.6%。现就其死亡原因进行探讨,以期进一步提高急诊PCI治疗AMI的疗效。[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老年患者的临床特征,并探讨应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老年AMI并行急诊PCI治疗的患者96例,根据年龄分为低龄老年组(65~74岁) 59例和高龄老年组(≥75岁) 37例。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冠状动脉造影、介入治疗相关指标及术后症状、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脑梗死发生率、吸烟率及胸痛类型、肾功能不全、肝功能异常、房颤发生率、不同性别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射血分数、Killip分级及入院血小板计数、静脉应用硝酸酯类药物比例、门-球时间、住院时间(排除死亡患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 05)。高龄老年组的血清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低龄老年组(P<0. 04),血红蛋白浓度低于低龄老年组(P<0. 05)。两组心电图梗死图形比较,低龄老年组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发病率显著高于高龄老年组(P<0. 05),其余类型〔前壁、下壁(包括右心室及正后壁)、高侧壁心肌梗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左主干病变、病变血管平均数、"罪犯"血管、"罪犯"血管完全闭塞、非"罪犯"血管慢性闭塞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侧支循环建立率、术前TIMI分级<3级、术后TIMI分级<3级发生率、单纯球囊扩张率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 05)。高龄老年组多支病变发生率明显高于低龄老年组(P<0. 05),术中使用升压药比例明显高于低龄老年组(P<0. 05),"罪犯"血管支架植入数量明显高于低龄老年组(P<0. 05)。两组术后胸痛症状均明显缓解,再发心绞痛、急性左心衰、出血及死亡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急诊PCI治疗AMI老年患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两支冠状动脉血管同时闭塞致急性心肌梗死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心肌梗死(AMI)常因某支冠状动脉(冠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痉挛及血栓形成导致血管闭塞所致。急性冠脉综合征时常有多部位的斑块不稳定,然而2支冠脉血管同时闭塞引起AMI,则非常罕见。我们观察到1例两支冠脉血管同时闭塞导致AMI的患者,急诊时未能明确,仅对1支冠脉行急诊介入治疗,后期才得以证实为双支血管同时闭塞。  相似文献   

14.
<正>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46岁,因胸闷、胸痛2d,加重8h,于2018年10月16日至急诊就诊。患者2d前在家中劳累后出现持续胸骨后疼痛,呈压榨样,伴胸闷、大汗,持续约10min,后自行缓解。8h前患者再次出现胸闷,程度加重,休息后不能缓解。至当地医院就诊,心电图示偶发室性期前收缩,心肌酶谱、血常规等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给于速效  相似文献   

15.
贾延莹 《山东医药》2009,49(17):108-108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PCI)是使急性心肌梗死(AMI)相关血管再通的重要方法。2006年1月-2008年2月,我科对45例AMI患者行急诊PCI。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陶军  罗初凡 《中华内科杂志》2006,45(11):963-964
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目前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主要手段。对于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STEMI),如能在发病6—12h内确诊,应尽快实施再灌注治疗(溶栓或急诊PCI),在有条件的医院应争取在来院90min内完成PCI手术。对于非ST段抬高ACS(NSTEACS),如经过短期强化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亦应尽快进行急诊PCI治疗。而提高急诊PCI手术的成功率和疗效,完善围手术期处理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STEMI)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ST段抬高的相关因素及临床事件的发生情况。方法将102例STEMI急诊PCI病人分为抬高的ST段下降幅度小于50%组(A组)与大于50%组(B组),分析STEMI急诊PCI后2h内ST段抬高的最高导联的ST段下降幅度的相关因素及其与临床事件发生的关系。结果A组与B组比较,A组年龄较大、前壁心肌梗死较多、心功能Killip分级≥Ⅱ级较多、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较高、PCI术后院内发生严重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梗死后心绞痛、心源性死亡较多(P<0.05)。结论对心电图抬高的ST段下降幅度的分析是一项相对简单、可行性较好的心肌组织水平的再灌注评估指标,入院Killip分级≥Ⅱ级、前壁心肌梗死是心电图抬高的ST段下降幅度小于50%的独立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时无复流对左室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2例急性心肌梗死(AMI)行急诊PCI的患者分成无复流组和血流正常组,于术后24h、术后4周测定血浆脑利钠肽(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术后4周行6min步行试验,评估无复流现象对左室功能的影响。结果血流正常组在术后24h及4周BNP值较无复流组显著降低(P0.05),LVEF、6min步行距离较无复流组显著增加(P0.05)。结论急诊PCI术后无复流患者左室功能低下,提示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结局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经急诊PCI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300例根据治疗最终结局分为死亡组40例和存活组260例。比较两组基线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既往有无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吸烟史等)、住院期间出现的并发症(心源性休克、急性心力衰竭以及恶性心律失常等)、冠状动脉造影结果、Killip分级、心肌梗死部位、血压、入院心律、发病时间等。结果死亡组高血压史比例高于存活组(P=0.015),其余基线资料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存活组前壁心梗发生率(P=0.018)、Killip分级≥Ⅱ级比例(P=0.027)、发病时间(P<0.01)均低于死亡组,而收缩压(P<0.01)高于死亡组;存活组左主干(或三支)病变比例明显低于死亡组(P=0.006),而成功再灌注比例(P<0.01)、植入支架数量明显高于死亡组(P=0.010);存活组心源性休克(P<0.01)、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P<0.01)均显著低于死亡组。结论老年STEMI患者行急诊PCI治疗结局受患者高血压史、心梗发生部位、Killip分级、发病时间、收缩压、冠脉造影结果及并发症等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2h内发病的2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术(PCI)。结果:26例中梗死相关血管28支.其中前降支12支(42.86%).回旋支6支(21.43%).右冠状动脉6支(21.43%).第一对角支2支(7.1%).第二对角支!支(7.1%)。其植入支架32枚.23例成功(88.46%)。住院期间并发心源性休克5例.其中1例死亡。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时行急诊PCI成功率高.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