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一次性使用永久动脉瘤夹不同夹闭时间对兔颈总动脉管壁的影响。方法选用健康雄性日本大耳白兔60只,按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一次性使用永久动脉瘤夹分别夹闭颈总动脉30 min和60 min,每组各30只,分别取动脉瘤夹夹持部位颈总动脉标本30段,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进行血管壁组织病理学损伤程度的比较。结果一次性使用动脉瘤夹夹闭30 min和60 min所致的血管壁损伤均可见中层弹力板形变和内皮细胞脱落,夹闭时间60 min组血管壁出现局部坏死伴发炎性反应,甚至管壁破裂。夹闭30 min组和夹闭60 min组血管壁总体损伤程度(U=324.00,P=0.045)和重度损伤率[0%(0/30)比20.0%(6/30),P=0.03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一次性使用永久动脉瘤夹夹闭时间60 min比30 min对血管壁的损伤更重,术中应注意缩短夹闭颈动脉时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单次与反复使用永久动脉瘤夹对血管壁损伤的影响。方法选用清洁级健康雄性日本大耳白兔3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方法将其分为动脉瘤夹首次使用组及反复使用组,每组15只。两组均夹闭颈总动脉30 min,分别取各组颈总动脉标本15段进行血管壁组织病理学损伤的比较。结果首次使用和反复使用组所致的血管壁损伤均可见中层弹力板形变和内皮细胞脱落,反复使用组血管壁出现局部坏死伴发炎性反应。首次使用组及反复使用组血管壁总体损伤程度(U=87.00)和重度损伤率[6.7%(1/15)比26.7%(4/15)]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首次使用与反复使用的永久动脉瘤夹均可引起血管壁急性损伤,动脉瘤夹反复使用可致血管壁局部坏死,术中应注意防范。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使用颈总动脉外膜消化法制作兔颈总动脉梭形动脉瘤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将16只新西兰大白兔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实验组12只,使用猪胰弹力蛋白酶80~400 U孵育消化右侧颈总动脉起始点远端2~4 cm段。造模后1周行静脉血管造影,测量颈总动脉梭形膨大的宽度;取梭形扩张血管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及扫描电镜观察血管病理学变化。对照组取4只新西兰大白兔,使用等渗盐水孵育颈总动脉,1周后采用同样方法观察颈总动脉管腔及内膜变化。结果实验组12只新西兰大白兔在颈总动脉外膜消化后,血管造影显示10只模型兔颈总动脉管腔呈梭形扩大,梭形动脉最宽处直径为(3.70±0.32)mm,2只出现颈总动脉闭塞,较对照组右侧颈总动脉血管直径[(1.80±0.16)mm]明显增粗(P0.01);HE染色显示实验组兔右侧颈总动脉消化段管腔增宽,外膜及中膜减少;扫描电镜显示实验组兔颈动脉内膜炎性损伤及血栓附着。结论使用猪胰弹力蛋白酶消化颈总动脉外膜可以使兔颈总动脉呈梭形扩张,并造成颈动脉内膜损伤。使用此方法能够有效制作出梭形动脉瘤模型,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的方法,研究虚拟血流导向装置(FD)与基于微型CT机重建真实FD对兔动脉瘤血流动力学影响的差异.方法 取新西兰大白兔14只,利用弹性蛋白酶诱导兔右侧颈总动脉瘤模型14个.于造模后3周,行DSA检查重建三维动脉瘤模型,并在载瘤动脉内置入FD.置入FD后3个月处死动物,切取包含FD在内的整段载瘤动脉.用微型CT机扫描所有标本,计算出瘤颈处FD的金属覆盖率(MC).根据微型CT扫描FD数据,重建真实FD三维模型,运用 Solid Works 软件绘制虚拟三维FD模型.运用计算机软件将真实FD模型和虚拟FD模型分别置入兔动脉瘤三维DSA模型中,并将FD模型与动脉瘤融合.运用CFD的方法,比较虚拟释放FD与真实释放FD对动脉瘤血流动力学影响的差异.结果 ①14个真实FD模型中,MC≥35%组8个,MC〈35%组6个.14个虚拟FD模型的MC为29.4%~31.1%.②在MC≥35%组中,真实FD模型的入射血流量、入射血流速度及归一化的平均壁面切应力(WSS)明显低于虚拟FD模型,相对滞留时间长于虚拟FD模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壁面压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MC〈35%组中,真实FD模型与虚拟FD模型各项血流动力学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③在真实FD模型中,MC≥35%组的归一化的平均WSS低于MC〈35%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虚拟FD模型中,MC≥35%组与MC〈35%组各项血流动力学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基于微型CT重建的真实FD模型,在MC≥35%时,与虚拟FD模型的血流动力学参数有差异.在两种模型的MC接近时,血流动力学参数无差异,提示采用虚拟FD释放技术可用于评估FD置入后血流动力学变化.  相似文献   

5.
颅内动脉瘤是神经外科常见疾病之一,其破裂出血后的病死率和致残率较高.建立良好的动脉瘤动物模型是研究颅内动脉瘤病因学和病理生理学机制的基础.兔已被国内外学者广泛用作动脉瘤模型动物.文章主要介绍兔颈部动脉瘤模型的制作方法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开颅夹闭后交通动脉动脉瘤(PCoAA)的手术中,动脉瘤夹的选择规律和使用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1年6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开颅手术夹闭的46例PCoAA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动脉瘤颈与载瘤动脉的关系对动脉瘤进行分型,分析瘤颈的位置、术中动脉瘤夹的型号及放置方式等。术后对患者以门诊、电话、DSA进行随访4个月至4年。结果①将46例PCoAA分为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分叉型3种类型。其中分叉型22例、颈内动脉型19例、后交通动脉型5例。动脉瘤的位置(按时钟模式的12个钟点方向)位于1个钟点的2例,跨2个钟点的34例,跨3个钟点的10例。②对37个动脉瘤选用弯型动脉瘤夹、6个选用直型、2个选用成角度跨血管型(90°)、1个选用枪型。瘤夹长度54.3%(25/46)的为6~7 mm,另有21.7%(10/46)的长度为5~7 mm。对后交通动脉型及分叉型动脉瘤夹放置均采用平行于血管方向,而对颈内动脉型动脉瘤,垂直血管放置瘤夹13例,平行于血管放置瘤夹6例。③术后随访显示,患者均无动脉瘤复发及破裂的临床表现。对12例行DSA随访,显示动脉瘤颈均夹闭完全,无动脉瘤残留。结论 PCoAA夹闭术中,确认动脉瘤颈的位置,辨别瘤周血管的解剖关系,对动脉瘤夹的选择和放置至关重要。首选弯型动脉瘤夹,能提高完全夹闭PCoAA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脑动脉瘤破裂出血是神经外科的常见病之一,其致死率和致残率都较高。动脉瘤模型的建立对于研究动脉瘤的病理生理学、形态学以及发生和发展均有着重要的意义,对动脉瘤的临床诊治也能提供帮助。文章对近年来动脉瘤模型的多种制备方法做了综述。  相似文献   

8.
新型颈动脉再狭窄兔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为了解再狭窄发生机制 ,进行再狭窄预防研究建立新西兰兔动物模型。方法 :采用直流电刺激的方法刺激兔颈总动脉外膜 ,在初步产生动脉纤维斑块的基础上 ,给予球囊扩张。结果 :通过血管造影及组织形态学观察 ,证实兔颈总动脉发生了动脉再狭窄病理改变。模型组血管腔内面积明显缩小 (P<0 .0 1) ,血管内膜增厚 (P<0 .0 1)。结论 :采用封闭群动物新西兰兔建立的颈总动脉狭窄模型具有模拟性好、死亡率低、实用性强和成功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低孔率球囊扩张支架对犬颈总动脉瘤腔压力的影响。方法自行设计中央部分网孔加密而两端与普通类型支架相同(正常孔率区)的低孔率支架,据中央网孔密度高低分为A、B、C三型。取10只犬,于每只犬的双侧颈总动脉建立3个侧壁宽颈动脉瘤模型。将24个成功的动脉瘤按平衡不完全随机设计分为4组:置入A型支架组、B型支架组、C型支架组和空白对照组(仅测压,不置人支架)。采用微导管尾端连接的生物信号分析仪记录瘤腔内和载瘤动脉内的压力变化。结果①18个动脉瘤成功置入支架。置入后即刻造影显示,支架中央低孔率区完全覆盖动脉瘤瘤颈,支架贴壁良好,载瘤动脉血流通畅。所有动脉瘤内血流减慢,其中12个(66.7%)瘤体减小。置入支架组均无血栓形成及支架移位。②3个支架组支架置入前、置入后动脉瘤内的压力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在支架置人过程中,3个支架组动脉瘤内压力均比对照组及自身置入前、置入后升高(P〈0.05,P〈0.01);而3个支架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支架置入后载瘤动脉内压力,3个支架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支架置入后,各组自身比较,动脉瘤内压力与载瘤动脉内压力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低孔率支架置入后,可使动脉瘤内血流速度减慢,血液流空时间延长。不影响动脉瘤和载瘤动脉内压力的变化,仅在支架释放的过程中可引起动脉瘤腔内压力的短暂性升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索弹性蛋白酶注射的两种不同部位以及结扎左颈总动脉及右肾动脉对于小鼠颅内动脉瘤成瘤率及破裂率的影响.方法 16周龄C57BL/6雄性野生型小鼠行左颈总动脉及右肾动脉结扎,1周后依据脑定位图谱向囟前注射点定位坐标(前囟点前侧1.2 mm,右侧0.7 mm,深5 mm)或囟后注射点定位坐标(前囟点后侧2.5 mm,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Castor支架联合左颈总动脉烟囱支架技术治疗主动脉弓部动脉瘤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就诊于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的主动脉弓部动脉瘤患者5例。所有患者接受Castor支架联合左颈总动脉烟囱支架技术治疗,主体支架锚定点在Z1区。患者分别于术后1、6、12个月及之后每年返院复查一次全主动脉CTA,观察治疗效果以及随访结果。结果 5例患者均手术成功,平均手术时间为(198.0±44.4)min,术中未发现明显内漏,住院期间未出现卒中、围术期死亡及逆撕夹层,所有患者穿刺口愈合良好,无假性动脉瘤及伤口愈合不良情况,平均术后住院时间为(8.8±4.2)d。平均随访时间为(17.0±4.1)个月,随访期间所有患者未见支架移位、内漏发生,原动脉瘤瘤体内未见造影剂充盈,未见烟囱支架及Castor支架折断、狭窄、闭塞,未进行二次手术。患者术后瘤体最大直径小于术前(P<0.05)。瘤体最大直径缩小平均为(11.2±6.8)mm。无一例患者发生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相关死亡。1例患者于术后8个月出现右侧肢体乏力,MR检查提示左侧卵圆孔区急性脑梗死,不排除支架相...  相似文献   

12.
动脉瘤动物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颅内动脉瘤是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主要原因。建立颅内动脉瘤模型,探索其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回顾了动脉瘤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和动物选择。  相似文献   

13.
慢性脑缺血的实验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通常采用大鼠永久性双侧颈总动脉结扎制作慢性脑缺血动物模型,以研究慢性脑缺血时的组织病理、生化和行为学改变以及药物干预实验等。文章就这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内皮祖细胞(EPCs)是否参与兔动脉瘤血管损伤的修复过程。方法取清洁级兔10只,利用弹性酶诱导动脉瘤模型。按照EPCs回输方式不同,随机分为颈动脉原位回输组和耳缘静脉回输组,每组5只。自体培养EPCs后,用Hoechst33342和羟基荧光素二醋酸盐琥珀酰亚胺脂(CFSE)对细胞进行双标记。采用荧光染色、HE染色、免疫组化等方法分析EPCs参与新生内膜修复的过程。结果①培养的EPCs经Hoechst33342和CFSE双标记后,颈动脉原位回输组自体回输EPCs(1.45±0.09)×10^6个,耳缘静脉回输组自体回输EPCs(1.47±0.17)×10^6个。②颈动脉原位回输组的动脉瘤内血栓中及新生内膜内均可见双标记的细胞直接黏附(5/5),内膜表面未见内皮细胞生长。③静脉回输组的部分动脉瘤壁新生内膜内(非内膜表面)可见到双标记细胞(3/5),未见有内皮细胞生长。④两组动脉瘤组织的HE染色均未见内膜上皮样细胞分布,免疫组织化学均显示内膜Von Willebrand因子(vwF)染色阴性。结论EPCs参与了动脉瘤损伤血管的早期内膜修复,但未以转化成内皮细胞形式参与修复。  相似文献   

15.
选择适当囊性动脉瘤的动物模型有助于提高对囊性动脉瘤的认识和改进其治疗方法。囊性动脉瘤的动物模型制作方法主要有 :(1)静脉移植法 ;(2 )改变血液动力学诱发法 ;(3)血管壁中层破坏法 ;(4)选择具有遗传倾向的动物法 ;(5 )假性动脉瘤制作法。  相似文献   

16.
总结237例主一髂动脉瘤中19例孤立性髂动脉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经验,根据我院1964~1996年收治本病患者的临床记录资料进行回顾分析。19例中动脉硬化性动脉瘤12例,外伤性2例,白塞氏病2例,感染性3例。动脉瘤直径3~12cm。动脉瘤切除人造血管移植11例,动脉瘤切除自体大隐静脉移植2例,瘤体内修补术1例,髂动脉结扎1例。未手术4例,因多器官功能衰竭和动脉瘤乙状结肠瘘大量便血死亡各1例,白塞氏病活动期不宜手术1例,拒绝手术1例。手术15例全部治愈,平均随访9.5年,无术后并发症。我们认为孤立性髂动脉瘤是罕见而重要的血管疾病,破裂出血危险性高,临床表现复杂,主要靠超声、血管造影等检查确诊,动脉瘤切除人造血管移植为常用术式,手术可获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7.
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尿酸水平与颈动脉硬化关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尿酸(UA)水平与颈总动脉平均内膜-中层厚度(IMT)的相关性。方法测定9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颈总动脉IMT,血尿酸和空腹血糖(FBG),甘油三脂(TG)。按颈总动脉IMT将患者分为IMT正常组、IMT增厚组和斑块形成组。比较各组间UA水平,对颈总动脉IMT异常患者采用多元回归分析。分析颈总动脉IMT和血UA、空腹血糖和TG的关系。结果IMT正常组、IMT增厚组和斑块形成组血UA含量依次为:(286±50)、(345±47)和(429±51)mmol/L。三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动脉粥样硬化组中颈总动脉IMT和血UA、TG呈正相关关系(r=0.6321,P<0.01)。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颈总动脉IMT与血UA水平呈正相关,提示血UA水平可作为协助诊断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自从1957年Mccune等首次经动脉壁内注射芥子氮诱导出动脉瘤以后,学者们经过不断的研究和创新,动物模型颅内动脉瘤的建立越来越接近人体的动脉瘤。但目前还没有一种动脉瘤模型能真正完全模拟人颅内动脉瘤形成的生物学特性。我们对动脉瘤模型的各种建立方法、各自的特点以及在基础和临床方面的应用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周文科  赵洪洋 《山东医药》2009,49(48):45-46
目的探讨颈内动脉壁动脉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分析自2002年1月~2009年1月我科共完成的421例动脉瘤夹闭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颈内动脉壁动脉瘤16例(占3.8%)共17个动脉瘤,分析其诊断与治疗经过。结果动脉瘤均发生在眼动脉和颈内动脉分叉之间的血管壁上。17枚动脉瘤均成功夹闭,共用20枚动脉瘤夹,术中动脉瘤破裂6例,均夹闭成功,14例痊愈,2例瘫痪。结论CT血管造影对颈内动脉壁动脉瘤的诊断敏感性高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中反复多次应用临时阻断夹及跨血管动脉瘤夹对动脉瘤的夹闭起到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王刚强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0):2377-2379
颈总动脉(CCA)是头颈部的动脉主干,其中右侧CCA起自头臂干,左侧CCA直接起自主动脉弓,CCA的粥样硬化病变会造成动脉血管狭窄甚至破裂,粥样硬化斑块如果脱离会引起血栓,两者均会使脑部血流供应不足,进而诱发脑梗死[1].本文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颈动脉斑块病变情况,拟探讨CCA病变与脑梗死之间的关系.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我院2009年5月至2012年5月共收治脑梗死患者42例为观察组,其中男31例,女11例,年龄60 ~ 75[平均(65.8±2.7)]岁,参考《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诊断标准(2005版)》,并行CT检查均确诊为脑梗死,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精神和肢体运动障碍,脑梗死部位:左侧15例,右侧19例,双侧及脑干8例;伴高血压病史31例,伴高血脂病史19例;彩超检查:CCA双侧病变13例,CCA单侧病变29例.另同期选取3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均无脑梗死或心血管类疾病史,其中男20例,女10例,年龄60 ~77[平均(67.1±1.8)]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