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七氟醚用于老年患者麻醉诱导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采用七氟醚吸入麻醉诱导,观察起效时间、心血管系统反应,探讨其在老年患者中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 选择60例美国麻醉学会(ASA)Ⅰ~Ⅲ级择期手术,年龄65~78岁的患者,分为七氟醚吸入诱导(七氟醚组)和丙泊酚诱导(对照组)麻醉.七氟醚组药物浓度采用阶梯式下降法,即由7%每隔30 s下调1%,至4%时停止下调并维持其浓度.对照组静脉滴注给予丙泊酚1.5~2.5 mg/kg.在脑电双频指数(BIS)≤60时静脉注射舒芬太尼和罗库溴铵,行气管插管.记录两组睫毛反射消失(LOER)、BIS≤60时间,两组基础值、插管前及插管后1、3、5 min的平均动脉压、心率、氧饱和度(SpO2)和BIS,观察插管中有无呛咳、喉痉挛等不良反应,术后随访患者对插管操作有无知晓及满意度. 结果七氟醚组LOER、BIS≤60所用时间长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术后血压、心率插管前低于基础值,插管后1 min高于插管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七氟醚组平均动脉压、心率、插管后1 min与插管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插管前平均动脉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插管呛咳七氟醚组和对照组分别为5例和3例,均无喉痉挛发生.随访两组患者麻醉诱导时无知晓,均满意. 结论 七氟醚可用于老年患者的麻醉诱导,心血管系统未见异常,不增加诱导时的不良反应,是老年患者麻醉诱导的理想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2.
张世栋  张彦 《山东医药》2010,50(52):82-83
目的比较靶控输注丙泊酚或吸入七氟醚复合舒芬太尼应用于神经外科手术的可行性。方法 60例ASA I~Ⅲ神经外科占位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七氟醚组(S组)和丙泊酚组(P组)。两组复合舒芬太尼及静脉滴注阿曲库铵维持麻醉,术毕前40 min停药。所有患者麻醉诱导插管后行颅内压(ICP)监测,记录诱导后10 min(Ta)、40min(颅骨钻孔前,Tb)时的ICP,记录插管前(T1)、插管后5 min(T2)、放置头架(T3)、切皮(T4)、锯颅骨(T5)、切开硬脑膜时(T6)、拔除气管导管(T7)7个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及拔除气管导管时间。结果 S组术毕拔管时间短于P组(P〈0.05)。Tb期S组ICP高于P组(P〈0.05)。与诱导前比较,两组插管后5 min HR下降(P〈0.05),其他时点的HR、MAP、SpO2和PetCO2组间和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颅脑手术中采用七氟醚吸入或靶控输注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维持麻醉的方法 ,具有可控性好、血流动力学稳定和减少麻醉并发症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舒芬太尼靶控输注对七氟醚抑制气管插管反应最低肺泡浓度ED50的影响。方法40例ASAI级,择期妇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舒芬太尼靶浓度0.5ng/ml+七氟醚吸入组(SS组)和七氟醚吸入对照组(S组)。舒芬太尼靶浓度和七氟醚呼出浓度稳定于预先设定值20min后气管插管。七氟醚抑制气管插管反应最低肺泡浓度ED50测定方法采用医学序贯试验中的上-下法。结果SS组七氟醚抑制气管插管反应最低肺泡浓度ED50为0.99%,95%可置区间为0.85%-1.14%,S组分别为4.59%和4.30%~4.89%。结论舒芬太尼靶控输注可明显降低七氟醚抑制气管插管反应最低肺泡浓度ED50。  相似文献   

4.
邴来英  赵蔚  宋秀梅 《山东医药》2010,50(30):70-71
目的评价七氟醚复合小剂量舒芬太尼麻醉在小儿腹股沟区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腹股沟区手术患儿60例,ASAⅠ级,随机分为七氟醚组(S组)、氯胺酮组(K组)和七氟醚+舒芬太尼组(SS组),各20例。S组和SS组用8%七氟醚诱导入睡后,以3%~5%的七氟醚维持麻醉,术毕停止吸入。其中SS组在切皮前缓慢静注舒芬太尼0.2μg/kg。K组肌注氯胺酮5 mg/kg,入睡后以6-10 mg/(kg.h)持续静脉泵注氯胺酮维持麻醉,术毕停止静脉泵注。观察三组患儿入室时及麻醉诱导、切皮、术毕时的HR、MAP、SpO2。记录患儿意识消失时间、苏醒时间及术后躁动情况。结果 S组和SS患儿麻醉诱导及苏醒时间明显短于K组(P均〈0.05);麻醉维持期间S组和SS组患儿血流动力学比K组稳定(P均〈0.05);术后躁动和恶心呕吐发生率SS组最低(P〈0.05)。结论七氟醚复合小剂量舒芬太尼用于小儿腹股沟区手术麻醉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七氟醚联合芬太尼、咪达唑仑复合吸入麻醉诱导和静脉应用异丙酚在老年腹腔镜手术麻醉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60例60~76岁美国麻醉学会(ASA)Ⅰ~Ⅲ级择期腹腔镜手术患者,分为七氟醚复合吸入麻醉诱导组(七氟醚组)和异丙酚麻醉诱导组(对照组).七氟醚组采用浓度阶梯式下降法给予药物,对照组静脉滴注给予异丙酚2 mg/kg.观察并比较两组插管前后诱导入睡时间、术毕停药至清醒时间等指标和血流动力学变化.观察插管中有无呛咳、喉痉挛等不良反应,术后随访患者对插管操作有无知晓及满意度及各种并发症情况等.结果 七氟醚组比对照组需要更长的麻醉诱导时间,但比对照组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和清醒时间短(P<0.05).麻醉诱导后七氟醚组血流动力学变化不大(P>0.05),对照组有心率(HR)减缓,中心静脉压(MAP)下降(P<0.05),插管引起手术应激时对七氟醚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影响不大(P>0.05),对照组较插管前HR增快,MAP增高(P<0.05).两组不良反应相当.结论 异丙酚和七氟醚联合芬太尼、咪达唑仑复合吸入麻醉均可用于老年患者腹腔镜手术,但七氟醚联合芬太尼、咪达唑仑复合吸入麻醉的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小剂量右旋美托咪定(DEX)对瑞芬太尼复合七氟烷行无肌松药全麻诱导气管插管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全麻手术患者60例(ASAI一Ⅱ级),随机分为D组和c组各30例。D组采用小剂量DEX复合瑞芬太尼、七氟烷麻醉诱导后气管插管,C组采用瑞芬太尼、七氟烷诱导后气管插管。比较两组睫毛反射消失时间、气管插管时间,入室后(T1)、睫毛反射消失时(T2)、置入喉镜前(T3)、插管后即刻(T4)、插管后2min(,T5)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评价两组气管插管条件。结果D组睫毛反射消失时间、气管插管时间均低于C组(P均〈0.05)。T2、L时间点D组MAP高于C组(P均〈0.05),其余时间点两组MAP、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喉镜置人、声门暴露、呛咳反应3项指标中,D组满意例数多于C组(P〈0.05)。结论小剂量DEX复合瑞芬太尼、七氟烷用于无肌松药全身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可以改善插管条件、减少插管时间、减少低血压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七氟醚对小儿心脏手术围术期炎症反应的影响及其心肌保护的效果.方法 选择24例择期行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的患儿,随机分成实验组(S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12例.S组在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至夹闭主动脉前吸入七氟醚(呼气末浓度为2%),而C组只吸入纯氧.分别于麻醉诱导前即刻(T0)、主动脉开放后20 min(T1)、停CPB 4 h(T2)、24 h(T3)采集桡动脉血,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浆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结果 与T0时比较,两组T1~3时TNF-α和cTnI水平均升高(P <0.05);与C组比较,S组T1-3时TNF-α浓度降低,T2~3时cTnI水平降低(P <0.05).cTnI与TNF-α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为0.67.结论 七氟醚预处理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对小儿CPB患者心肌产生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七氟醚用于婴幼儿麻醉诱导效果比较。方法:入选需全身麻醉下实施手术治疗的婴幼儿共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8%七氟醚麻醉诱导,对照组采用6%七氟醚麻醉诱导。观察两组麻醉过程中不同时刻心率和平均动脉压改变情况,观察两组患者睫毛反射消失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插管前即刻的心率低于对照组同时刻心率,观察组插管前即刻的平均动脉压低于对照组同时刻平均动脉压,观察组插管后即刻、插管后3 min、插管后5 min的心率和平均动脉压分别和对照组同时刻的心率和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睫毛反射消失时间(61±10秒)低于对照组(94±10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中插管后发生烦躁共2例,出现体动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8%;对照组患儿中插管后发生烦躁共4例,出现体动4例,分泌物增多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4%;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较高浓度(8%)七氟醚在婴幼儿麻醉中诱导效果好,麻醉过程中血流动力学稳定,麻醉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9.
七氟醚对插管应激时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立朝  张宏  熊利泽 《心脏杂志》2000,12(4):280-284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的七氟醚对插管应激时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 :ASA I~ II级外科择期手术患者 2 3例 ,随机分为 A ,B两组。面罩吸入 1.0 vol% (A组 )或 3.0 vol% (B组 )七氟醚和 N2 O∶ O2 (2∶ 1)混和气进行麻醉诱导 ;气管内插管行机械通气。持续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 ,记录心电图并进行心率变异功率频谱分析 (HRV - PSA) ;抽取静脉血测定 Pc AMP及 Pc GMP。结果 :插管后 ,所有患者的血压、心率、HRV- PSA有关参数值及 Pc AMP和 Pc GMP均有所增加 (P<0 .0 5 ) ,以 A组 (1.0 vol%七氟醚 )患者的反应较显著 (P<0 .0 5 )。结论 :七氟醚用于麻醉诱导可有效地降低低插管所致的循环反应和自主神经反应 ,从而为临床麻醉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甘伟耀  何二宁 《山东医药》2009,49(47):54-55
目的 对比七氟醚与氟烷用于小儿神经系统疾病手术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40例择期行颅脑手术患儿随机分为七氟醚组和氟烷组各20例,分别吸入七氟醚和氟烷进行麻醉诱导及麻醉维持,入室后常规监测并记录两组术前、术中及术后的血压(BP)、心率(HR)、心电图(ECG)、呼吸(R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观察并记录两组诱导、拔管、苏醒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氟烷组术中出现偶发室性早搏或房性早搏发生率显著高于七氟醚组;两组患儿术中HR和MAP均显著低于手术前水平;七氟醚组诱导、拔管、苏醒时间均短于氟烷组;七氟醚组围麻醉期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氟烷组。结论七氟醚麻醉诱导起效快,苏醒快,且不良反应率低。  相似文献   

11.
王永侠 《山东医药》2012,52(13):88-89
目的比较丙泊酚复合七氟醚与全凭七氟醚对小儿全麻苏醒期躁动的疗效。方法将60例行腹股沟疝囊高位结扎术的患儿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A组(丙泊酚复合七氟醚麻醉)和B组(全凭七氟醚吸入麻醉)。监测两组HR、SpO2、ECG及RR,并记录清醒时间和躁动情况。结果与B组比较,A组患儿术中HR、SpO2、ECG、RR无统计学差异,术后躁动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丙泊酚复合七氟醚可以明显减少全麻后躁动,疗效优于全凭七氟醚。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七氟醚预处理对婴幼儿体外循环中氧自由基的影响及意义。方法选择38例须手术治疗的室间隔缺损婴幼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9例),S组于气管插管后吸入七氟醚30min,随后洗脱10min,使主动脉阻断前七氟醚吸入浓度为0;C组则单纯吸入空一氧混合气体,两组麻醉诱导及维持用药相同。于诱导后、转流前及主动脉开放5、10、30min抽血测定丙二醛(MDA)浓度及过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同时测定诱导后及主动脉开放6h后的CK—MB、cTnI。结果两组患儿诱导后各项指标无统计学差异,主动脉开放6h后s组CK.MB、cTnI低于C组(P均〈0.05);在主动脉开放5、10、30min时S组SOD活性较c组高,MDA较C组低(P均〈0.05);但在转流前S组MDA较C组高(P〈0.05)。结论七氟醚预处理过程中通过产生少量氧自由基提前启动机体的抗氧化机制,使体外循环过程中氧自由基的生成减少,最终对缺血-再灌注心肌产生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在小儿急性阑尾炎手术中给予丙泊酚静脉麻醉与全凭七氟醚吸入麻醉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儿70例进行分组研究,采用抽签的分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各35例。对照组麻醉方式为丙泊酚静脉麻醉,而实验组的麻醉方式为全凭七氟醚吸入麻醉,将其麻醉效果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相比于对照组,实验组患儿的疼痛反射消失时间、睫毛反射消失时间明显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于手术前,手术后,实验组患儿手术中呼吸频率、心率、平均动脉压明显较高;对照组患儿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心率、平均动脉压明显较低,各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急性阑尾炎手术中给予全凭七氟醚吸入麻醉具有良好的麻醉效果,在临床上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4.
章征兵  明腾  杨文萍  谢学良 《山东医药》2012,52(28):13-15,103
目的观察七氟醚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缝隙连接蛋白43(CX43)表达的影响,探讨七氟醚预处理对心肌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选取需接受手术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38例,随机分为七氟醚预处理组(S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19例。患儿于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S组吸入七氟醚1.0 MAC 30 min,随后洗脱10 min;C组则只吸入空氧混合气体。两组麻醉诱导及维持用药相同,均按常规行体外循环(CPB)。监测两组患儿年龄、体质量、主动脉阻断时间、CPB时间、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时间和手术后住院天数及麻醉诱导后和主动脉开放6 h后血浆CK-MB、cTnI的浓度;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显示心肌CX43的分布特征及CX43含量的变化。结果两组患儿年龄、体质量、主动脉阻断时间、CPB时间、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时间和手术后住院天数、术前CK-MB、cTnI浓度及转流前CX43含量和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05);S组术后6 h CK-MB、cTnI浓度低于C组(P<0.05);转流后S组CX43阳性染色的平均灰度值低于C组,阳性染色的平均面积高于C组(P<0.05),且S组CX43蛋白主要分布在闰盘上,而C组主要分布在侧连接胞膜上。结论七氟醚预处理能减少CPB后心肌细胞CX43蛋白的降解,稳定CX43的分布,发挥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在小儿全麻中全凭吸入安氟醚麻醉的安全性和麻醉效果.方法 90例年龄为1~7岁需在全麻下实施手术的患儿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30例.Ⅰ组、Ⅱ组为常规全麻方法,分别采用氯胺酮、咪达唑仑、阿曲库铵(Ⅰ组)和氯胺酮、丙泊酚、阿曲库铵(Ⅱ组)进行全麻诱导和全麻维持.Ⅲ组采用吸入安氟醚患儿入睡后,静脉注射司可林全麻插管,插管后全凭吸入安氟醚进行全麻维持.分别观察麻醉前(T0)、全麻插管后1 min(T1)、手术即刻(T2)、手术后30 min(T3)、术毕(T4)以及气管插管后10 min(T5)的MAP、HR、SpO2、PETCO2的变化;检查T1、T4、T5时点的动脉血气值,记录各组术毕至清醒和拔管的时间;术后恶心、呕吐及难以安抚的哭闹的发生率.结果 各组的HR和MAP值在T1、T2时点,组内比较明显高于其它时点(P<0.05,T1、T2时点比较除外),组间比较,也明显高于其它时点(P<0.05,T1、T2时点比较除外).SpO2值各时点组内、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的T4时点PETCO2明显高于组内或组间不同时点之值(P<0.05).各组pH值、PaO2同一时点的组内和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的T4时点的PaCO2值明显高于组内T1和T5时点之值(P<0.05),也高于其它T1、T5时点之值(P<0.05).Ⅲ组的拔管时间、患儿的清醒时间明显短于其它两组(P<0.05);Ⅱ组患儿拔管时间及清醒时间明显短于Ⅰ组(P<0.05).Ⅲ组麻醉费用明显低于其它两组(P<0.05),而患者哭闹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其它两组(P<0.05).Ⅱ组和Ⅰ组麻醉费用及恶心、呕吐及哭闹的发生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全麻中全凭吸入安氟醚在除心血管手术以外的其他外科手术如神经外科手术、肝脏手术等的麻醉是安全可靠的,患儿苏醒快、气管导管拔除早、并发症发生率少、费用低.  相似文献   

16.
张思彦  赵清风 《山东医药》2011,51(38):108-109
目的观察小儿支气管异物取出术中吸入七氟烷麻醉的效果。方法 60例行支气管镜下异物取出术的患儿,随机分为七氟烷组(S组)和γ-羟丁酸钠组(γ组)。γ组患儿静注γ-羟丁酸钠80 mg/kg麻醉诱导,然后视情况分次给予氯胺酮。S组患儿采用面罩法吸入6.0%七氟烷行快速诱导,置镜后视手术情况予2%~3%七氟烷经支气管镜侧孔吸入。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入室时(T1)、诱导后(T2)、置镜后(T3)、术毕时(T4)及术后苏醒时(T5)的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HR)、呼吸频率(RR)及置镜条件,术中屏气呛咳、诱导苏醒时间,术后恶心呕吐、躁动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儿均成功施行支气管镜下异物取出术。两组患者手术过程中呼吸循环稳定,T3时S组SpO2为96.7%±1.9%,与γ组的91.8%±2.9%相比,P〈0.05。S组下颌紧张、挑喉困难2例,术中呛咳屏气3例、术后舌后坠1例、苏醒期躁动10例、术后恶心呕吐2例,γ组分别为3、11、4、6、6例。S组术中呛咳屏气、术后舌后坠发生率低于γ组(P均〈0.05),苏醒期躁动、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高于γ组(P均〈0.05)。S组麻醉诱导时间为(1.8±0.3)min,苏醒时间为(10.5±3.2)min,与γ组的(4.1±0.6)min、(44.3±17.0)min相比,P均〈0.01。结论七氟烷吸入用于小儿支气管异物取出术麻醉,诱导及苏醒时间短,麻醉平稳,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单纯氯胺酮、氯胺酮复合七氟醚用于小儿非气管插管全麻的效果。方法 2~6岁符合非气管插管全麻条件的患儿60例,随机分为A、B两组,各30例。A组采用单纯氯胺酮静脉麻醉,B组采用氯胺酮静脉麻醉复合七氟醚吸入麻醉。记录两组患儿麻醉诱导期、手术切皮时及苏醒期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观察两组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呼吸抑制、苏醒期躁动、苏醒延迟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A组麻醉诱导期、手术切皮时的HR、MAP、苏醒期躁动、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及苏醒期延迟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P均<0.05)。结论氯胺酮复合七氟醚相比单纯应用氯胺酮用于小儿非气管插管全麻,麻醉药用量更小,患儿血流动力学更为稳定,能更好地抑制苏醒期躁动、苏醒延迟及呼吸道分泌物增多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姜红  代志刚  张示杰  马欣 《山东医药》2012,52(39):85-86
目的探讨脑电双频指数(BIS)判断麻醉期间应激反应强度的价值。方法 ASA分级Ⅰ或Ⅱ级丙泊酚诱导七氟醚维持麻醉行上腹部手术患者30例,记录气管插管前1min,插管后3 min,切皮前1 min,切皮后3、10min,探查后10 min时应激指标(包括血清皮质醇、血糖浓度,MAP、HR)和BIS,分析应激指标与BIS的相关性。结果应激反应指标与BIS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丙泊酚诱导七氟醚维持麻醉期间BIS不能反映应激反应强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比吸入相同浓度七氟烷对发绀型及非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患儿在诱导期不同时间点脑电双频指数(BIS)值的影响。方法:选择先心病患儿39例,其中发绀组19例(C组),非发绀组20例(NC组)。应用8%七氟烷诱导进入麻醉状态,记录维持七氟烷呼末浓度1.5MAC 5 min(T1)、10 min(T2)、气管插管后5 min(T3)和10 min(T4)的BIS值、平均动脉压(MAP)值和心率(HR)值。结果:发绀组T1点BIS值明显高于T2、T3、T4各点(P<0.05),非发绀组T1、T2、T3及T4各点BIS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发绀组T1点BIS值明显高于非发绀组(P<0.05),而T2、T3、T4各点2组间BIS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AP值和HR值在组间和组内各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麻醉诱导维持七氟烷呼末浓度1.5MAC,发绀型与非发绀型先心病患儿BIS值均能维持在适当的麻醉深度,但发绀型先心病患儿加深麻醉达到相同BIS值的时间较非发绀型患儿延迟。  相似文献   

20.
贾志  贾浩 《山东医药》2010,50(26):101-102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对胸科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和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胸科手术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SF组和IF组,各20例。麻醉维持:SF组以舒芬太尼0.01-0.03μg/(kg·min)+丙泊酚80-100μg/(kg·min)静脉持续泵注,IF组以0.7 MAC异氟醚吸入+芬太尼1-2μg/kg间断静注+1%利多卡因硬膜外注入。两组肌松维持均为阿曲库铵0.6μg/(kg·min)静脉泵注。分别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前(T0)、气管插管前1 min(T1)、气管插管后1 min(T2)、胸腔内探查时(T3)、插管拔管时(T4)、插管拔管后5 min(T5)时的收缩压(SBP)、心率(HR)及苏醒期配合评级。结果两组T0与T1相比SBP、HR下降(P均〈0.01);IF组与SF组T2、T4的SBP升高(P均〈0.01);T3、T4、T5IF组HR较SF组加快(P均〈0.01)。苏醒期配合评级SF组明显高于IF组(P均〈0.01)。结论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用于胸科手术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小于异氟醚+芬太尼+持续硬膜外麻醉,麻醉诱导期、维持期、拔管期患者血流动力学更加平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