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检测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水平在糖尿病肾病(DN )中的意义。方法以24h尿蛋白排泄率(UAER)将118例T2DM患者分为三组,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其血清RBP4水平,并以40例健康人作对照。结果 T2DM非DN组、早期DN组及临床DN组的血清RBP4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 P<0.05),且与Scr , UAER和TG呈显著正相关( r=0.35、0.69、0.28,均 P<0.05),与eGFR呈显著负相关( r=-0.44,P<0.05);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发现Scr是血清RBP4的独立相关因素( B=2.41,P<0.05)。结论血清RBP4水平检测对于判断DN患者病情及预后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
2型糖尿病患者预估肾小球滤过率与血清胆红素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预估肾小球滤过率(eGFR)与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1年11月至2012年9月于天津医科大学代谢病医院糖尿病肾病科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523例为研究对象,按eGFR分为肾小球高滤过组(133例)、肾功能正常组(194例)、肾功能轻度下降组(125例)、肾功能中重度下降组(71例).比较各组TBIL、DBIL、IBIL水平,并行相关因素分析,多组计量资料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结果 肾小球高滤过组各胆红素水平较肾功能正常组水平均明显下降[分别为TBIL:(10.9±4.0)比(12.5 ±4.5)μmol/L、DBIL:(3.8±1.6)比(4.4±1.7) μmol/L、IBIL:(7.1 ±2.8)比(8.0±3.1)μmol/L,均P<0.05].肾功能中重度下降组TBIL、DBIL、IBIL水平较其他3组均明显下降(F=15.296、15.024、11.609,均P<0.05).在eGFR< 130 ml/min的人群中,eGFR的相关分析结果提示:eGFR与年龄、病程、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负相关(r=-0.307、-0.203、-0.149、-0.111,均P<0.05),与TBIL、DBIL、IBIL呈正相关(r=0.291、0.275、0.254,均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与肾小球滤过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与肾功能指标联合检测在糖尿病肾病中的临床作用.方法 选取该院2012年7月-2013年年7月期间收治的12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把确诊之后的糖尿病肾病患者分为三组,分别是:早期DN组、临床DN组、治疗期DN组,单纯DM组还有对照组.对12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和60例常人对照组的血清RBP以及他们的肾功能指标进行检测.结果 研究发现RBP检测值早期DN组62.36±26,62 mg/L,临床期的DN组71.29±25.76mg/L,而治疗期DN组为64.87±21.54mg/L,对照组为42.61±12.69mg/L,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RBP检测和肾功能指标联合检测能够帮助糖尿病肾病的早期的诊断,治疗过程中的疗效观察还有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4.
楚天舒  陈晖  朱清  张小玲 《山东医药》2012,52(34):64-65
目的观察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根据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将67例糖尿病患者分为DM组19例、早期DN组20例、DN组28例,另选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HCY,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血清VEGF。结果 DN组UAER及血清HCY、VEGF水平分别为(753.19±56.34)μg/min、(30.23±9.18)μmol/L、(255.26±24.17)pg/mL,早期DN组分别为(104.18±25.75)μg/min、(25.26±1058)μmol/L、(205.31±25.36)pg/mL,DM组分别为(10.25±0.14)μg/min、(14.98±11.23)μmol/L、(180.24±29.18)pg/mL,对照组分别为(9.1±0.35)μg/min、(8.15±2.34)μmol/L、(89.17±13.52)pg/mL;各组间两两比较,P均<0.05。早期DN组、DN组患者血清HCY与VEGF呈正相关(r分别为0.42、0.59,P均<0.01)、与UAER亦呈正相关(r分别为0.76、0.81,P均<0.01),血清VEGF与UAER呈正相关(r分别为0.55、0.68,P均<0.01)。结论 DN患者血清HCY、VEGF水平明显升高,二者在DN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可作为DN早期诊断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测定非肥胖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视黄醛结合蛋白4(RBP-4)浓度,同时观察罗格列酮(RSG)对血清RBP-4的影响。方法17例磺脲类降糖药治疗无效的非肥胖T2DM患者(DM组)加用RSG(4mg/d)治疗12周,治疗前后测定血游离脂肪酸、高敏C反应蛋白、HbA1c及腹部脂肪分布。正常对照(NC)组(23例)与DM组性别、年龄及BMI相匹配。两组均测定血清RBP-4、血糖、血脂及胰岛素水平。结果(1)DM组RBP-4水平明显高于NC组(P〈0.01);DM组治疗前后RBP-4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2)多元回归发现,TG(P=0.021)、2hPG(P=0.013)是血清RBP-4的独立影响因子。结论(1)非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RBP-4明显增多,且高水平RBP-4与机体糖脂代谢紊乱关系密切。(2)短期RSG治疗未明显降低非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RBP-4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清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和胱抑素 C (Cys-C)水平与心肾功能关系及其对早期肾损害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84例老年冠心病患者,NYHA心功能Ⅰ~Ⅳ级(Ⅰ级组30例、II级组28例、Ⅲ~Ⅳ级组26例),另选择31例老年健康者为健康对照组。测定患者血清 N末端 B型利钠肽原(NT-proBNP)、NGAL和Cys-C等指标,并分析血清 NGAL和 Cys-C水平与 NT-proBNP和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GFR)的相关性。应用受试者操作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血清 NGAL和Cys-C诊断肾功能不全的准确性。结果:健康对照组,NYHAⅠ、II、Ⅲ~Ⅳ级组血清 NGAL [(36.96±21.23)μg/L比(87.80±61.40)μg/L比(141.21±92.96)μg/L比(198.15±98.46)μg/L]和Cys-C [(0.75±0.64)mg/L比(1.40±1.88)mg/L比(2.33±2.03)mg/L比(3.45±1.81)mg/L]水平随着心衰程度加重而升高,以 NYHAⅢ~Ⅳ级组升高最为明显,4组血清 NGAL水平两两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血清 Cys-C水平除在 NYHAI级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外,其余各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血清 NGAL和Cys-C水平与 NT-proBNP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842和0.718,P均<0.01),与 eGFR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689和-0.448,P均<0.01),且血清NGAL水平与NT-proBNP和eGFR的相关性更密切。血清 NGAL和Cys-C诊断肾功能不全的 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84和0.744。结论:老年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 NGAL和Cys-C水平与心肾功能有较好的相关性,是诊断早期肾损害敏感而准确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及C反应蛋白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文东  闫磊 《山东医药》2010,50(29):35-36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方法选择单纯糖尿病组30例、早期DN组35例、临床DN组32例及正常对照组30例,各组分别采用酶联免疫法和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Hcy、CRP水平。结果单纯糖尿病组、早期DN组和临床DN组血清Hcy、CRP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均〈0.05),单纯糖尿病组、早期DN组和临床DN组血清Hcy、CRP水平逐渐升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Hcy和CRP水平与2型糖尿病及DN相关,且可能是2型糖尿病及DN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高龄男性糖尿病性肾病(DN)患者中血清睾酮水平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在沈阳军区总医院干部诊疗科住院的>75岁的糖尿病(DM)男性患者80例,其中诊断DN者34例,为DN组,其余46例设为非DN组。同时选择同期在沈阳军区总医院干部诊疗科参加体检的>75岁的非DM老年人20例设为对照组。收集所有研究对象的血清睾酮、胱抑素C、24h微量白蛋白尿及肌酐标本,行双肾超声检查。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高龄男性DM患者的血清睾酮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N组患者血清睾酮水平进一步低于非DN组[(13.18±3.29) vs (22.07±7.53)nmol/L,P<0.01],血清胱抑素C水平较非DN组增高[(2.61±0.96) vs (1.09±0.34)mg/L,P<0.01],且血清睾酮与血清胱抑素C水平呈负相关(r=-0.658,P<0.01)。结论 在高龄男性DM患者中,发生DN患者血清睾酮水平低于非DN患者,且与血清胱抑素C水平呈负相关,其指标的检测为早期提供干预策略改善预后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Cys-C)、血清肌酐(Scr)、肾小球率过滤(eGFR)水平,评估Cys-C在CHF患者肾功能不全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住院88例CHF的患者测定Cys-C、Scr,计算eGRF(简化MDRD公式),根据eGFR水平将患者分成4组:GRF正常组、GRF轻度下降组、GRF中度下降组、GRF重度下降及肾衰竭组,比较4组间Cys-C、Scr的差异并进行Cys-C、Scr与GRF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4组患者的血清Cys-C水平分别为(0.93±0.18),(1.08±0.22),(1.58±0.59),(2.7±0.86)mg/L,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Cys-C与GRF显著相关,相关系数为0.62(P〈0.01)。结论 Cys-C可以作为肾小球滤过率的判断指标,有助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肾功能不全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利用改良的血栓弹力图技术(TEG)评估老年高血压病、糖尿病患者抗血小板治疗后凝血功能变化,探讨肾小球滤过率(eGFR)对TEG各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TEG、常规凝血功能检查资料完整的住院患者87例,根据eGFR分为eGFR正常组(eGFR≥90ml· min 1·1.73m-2)52例,以及eGFR低下组(eGFR< 90ml·min-1·1,73m-2) 35例,比较两组间服用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和/或氯吡格雷)治疗后常规凝血功能和TEG指标的差异,分析eGFR与TEG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抗血小板治疗后,与eGFR正常组比较,eGFR低下组TEG; K时间[K值,(1.59±0.53) min比(1.35±0.48) min]显著减少(P=0.037),α角度[Angle值,(66.05±7,63)&#176;比(69.49±7.58)°、MA30min血块减少速度(Ly30):(0.99±1.88)%比(2.80±4.60)%]显著增加;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2.96±0.65) mg/L比(3.60±1.08) mg/L]显著升高(P<0.05~<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Angle值(r=-0.308,P=0.008)、Ly30值(r=-0.258,P=0.03)均与eGFR呈负相关.结论:抗血小板治疗后高血压、糖尿病慢性肾功能损害患者血凝度仍高于肾功能正常患者;这些患者应定期检查肾功能和血栓弹力图,以评估抗血小板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朱虹  刘畅  赵贵辛 《山东医药》2013,53(17):47-49
目的 探讨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与糖尿病肾病(DN)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择2型糖尿病(T2DM)患者207例,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水平,将其分为单纯T2DM(A组),早期DN(B组),临床期DN、肾功能正常(C组),临床期DN、肾功能异常(D组)四组;另选5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血清IGF-1,电化学发光法检测尿白蛋白,再计算UAER,常规检测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分析各检测指标与DN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各患者组血清IGF-1明显升高(P均<0.01),且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均<0.01);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血清IGF-1水平与UAER呈正相关(P<0.01),与FPG、2 hPG、HbA1c无相关性(P均>0.05).结论 血清IGF-1水平与DN患者的病变程度有相关性,可作为T2DM患者DN早期发病的预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2.
王锡国 《山东医药》2010,50(37):32-33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高敏C-反应蛋白(hs-CRP)、TNF-α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型糖尿病(T2DM)患者90例,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单纯糖尿病(DM)组28例、早期糖尿病肾病(DN1)组33例、临床糖尿病肾病(DN2)组29例;另选体检健康者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MMP-9、hs-CRP、TNF-α.结果 DM组、DN1组、DN2组血清MMP-9、hs-CRP、TNF-α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DM组、DN1组、DN2组血清MMP-9、hs-CRP、TNF-α逐渐升高,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 (P均<0.05).结论 MMP-9、hs-CRP、TNF-α是DN病程中的重要炎症介质,三者在DN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与肾功能指标联合检测在糖尿病肾病中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7月-2013年年7月期间收治的12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把确诊之后的糖尿病肾病患者分为三组,分别是:早期DN组、临床DN组、治疗期DN组,单纯DM组还有对照组。对12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和60例常人对照组的血清RBP以及他们的肾功能指标进行检测。结果研究发现RBP检测值早期DN组62.36±26,62mg/L。临床期的DN组71.29±25.76mg/L。而治疗期DN组为64.87±21.54mg/L,对照组为42.61±12.69mg/L,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RBP检测和肾功能指标联合检测能够帮助糖尿病肾病的早期的诊断,治疗过程中的疗效观察还有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糖尿病肾病(DN)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781例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分为:单纯糖尿病组(475例)、早期DN组(188例)及临床DN组(118例).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等基本资料,检测血糖、HbA1c、血脂、尿酸、肾功能等,行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测定、眼底照相、下肢动脉彩超等检查评估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比较3组间的一般情况、生化指标及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情况,分析其与DN的相关性.结果 随DN进展,收缩压、糖尿病病程及尿酸水平呈递增趋势(P均<0.05);早期DN组和临床DN组体重指数、腰围大于单纯糖尿病组(P均<0.05);临床DN组舒张压、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纤维蛋白原高于单纯糖尿病组和早期DN组(P均<0.05);而血红蛋白、总胆红素及谷丙转氨酶低于单纯糖尿病组和早期DN组(P均<0.05);临床DN组HbA1c低于单纯糖尿病组(P<0.05).3组间血粘度、下肢动脉斑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56.475、27.708、143.600,P均<0.05).DN病变程度与体重指数、腰围、糖尿病病程、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尿酸、纤维蛋白原、下肢动脉斑块、DR呈正相关(r=0.121 ~ 0.420,P均<0.05),与HbA1c、血红蛋白、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血粘度呈负相关(r =-0.245-0.019,P均<0.05).DN的发生与尿酸[优势比(OR)=1.006,95%CI:1.003~1.008]、纤维蛋白原(OR=1.450,95% CI:1.106~1.900)及DR(OR=3.994,95% CI:2.612~6.108)独立相关(P均<0.05).结论 尿酸、纤维蛋白原及DR是2型糖尿病患者DN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陆伟  姚伟峰  黄雌友 《山东医药》2011,51(37):49-50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早期D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安慰剂治疗,治疗组给予替米沙坦(80 mg/d)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GF、UAER、糖脂代谢、肾功能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血清HGF治疗后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UAER明显降低(P〈0.01),血糖、血脂、肌酐等无明显变化。结论替米沙坦能明显降低早期DN患者UAER,同时上调血清HGF水平,对延缓DN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T2DM患者血清脂肪细胞脂肪酸结合蛋白(A-FABP)水平与大血管病变的相关性. 方法 选取60例T2DM患者,其中未合并大血管病变患者(A组)30例、合并大血管病变患者(B组)30例,另选取我院同期30名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NC)组.采用ELISA检测3组血清A-FABP水平,并进行比较. 结果 3组血清A-FABP水平依次为:NC组(9.66±2.15) ng/L<A组(19.05±3.82)ng/L<B组(36.42±8.04)ng/L;A组血清A-FABP水平与FPG、2 hPG、TC相关(r值分别为0.478、0.453、-0.387,P<0.05或P<0.01).B组血清A-FABP水平与FPG、2 hPG、HbA1c、SBP、TG、HDL-C相关(r值分别为0.388、0.408、0.380、0.435、-0.378、-0.390,P<0.05或P<0.01).回归分析显示,校正混杂因素后,血清A-FABP水平仍与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相关(P<0.05). 结论 血清A-FABP是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对预测T2DM合并大血管并发症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与肾功能指标联合检测在糖尿病肾病中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7月—2013年年7月期间收治的12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把确诊之后的糖尿病肾病患者分为三组,分别是:早期DN组、临床DN组、治疗期DN组,单纯DM组还有对照组。对12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和60例常人对照组的血清RBP以及他们的肾功能指标进行检测。结果研究发现RBP检测值早期DN组62.36±26,62 mg/L,临床期的DN组71.29±25.76 mg/L,而治疗期DN组为64.87±21.54 mg/L,对照组为42.61±12.69 mg/L,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RBP检测和肾功能指标联合检测能够帮助糖尿病肾病的早期的诊断,治疗过程中的疗效观察还有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银杏达莫注射液对早期糖尿病肾病脂肪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8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Ⅲ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38例),两组患者均进行糖尿病教育、糖尿病饮食、控制血压、降血糖等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银杏达莫注射液(20 mL加入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1次/d,21 d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检测两组尿微量白蛋白和血清内脂素、脂联素脂肪因子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内脂素水平为(20.0±1.0).μg/L、脂联素水平为(12.2±0.8)mg/L、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为(152.8±52.7)μg/min,对照组治疗后分别为(33.1±0.6)μg/L、(17.3±1.0)mg/L、(200.9±76.6) μg/min,两组比较P均<0.05;且观察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能降低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内脂素、脂联素炎性脂肪因子水平,具有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变化及其与氧化应激的关系。方法检测DN患者血清RBP4、血浆8-异前列腺素F2α(8-iso-PGF2α)、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总抗氧化能力(TAC)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在单纯糖尿病(DM)组8-iso-PGF2α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SOD和TAC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早期DN组和临床DN组患者8-iso-PGF2α、MDA和血清RBP4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临床DN组患者8-iso-PGF2α和血清RBP4明显高于单纯DM组和早期DN组(P0.05,P0.01)。DM患者血清RBP4与腰围/臀围(WHR)、空腹血糖(FBG)、收缩压(SBP)、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和8-iso-PGF2α显著性正相关(分别为r=0.39、0.37、0.33、0.39、0.41,P0.05),与血肌酐(Cr)和SOD呈显著性负相关(分别为r=-0.28、-0.35,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WHR、UAER和8-iso-PGF2α均为影响血清RBP4水平的显著因素。结论DN患者血清RBP4水平增加与WHR、UAER和氧化应激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检测糖尿病肾病(DN)患者肾小球组织中nephrin的表达,以探讨nephrin在DN患者蛋白尿发生机理中可能的作用.方法免疫荧光染色图像分析及RT-PCR法检测DN组、单纯糖尿病组、单纯血尿组及对照组肾小球组织nephrin的表达水平.结果DN组肾小球组织nephrin的表达量显著低于单纯糖尿病组、单纯血尿组及对照组(P<0.05).DN组患者肾小球组织中nephrin的mRNA表达量也显著低于单纯糖尿病组、单纯血尿组及对照组(P<0.05).结论DN患者肾小球组织nephrin的表达减少,可能影响肾小球滤过屏障的通透性,导致蛋白尿的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