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6 毫秒
1.
目的:探讨咪达唑仑、曲马多、舒芬太尼三种药物预防小儿门诊短小手术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效果。方法:小儿外科门诊手术800例,随机分4组,全部采用氯胺酮-丙泊酚静脉复合全身麻醉。A组:术毕时不给任何预防性用药,作为对照组;B组:静脉滴注咪达唑仑0.1mg/kg;C组:静脉滴注曲马多1mg/kg;D组:静脉滴注舒芬太尼0.5μg/kg。统计苏醒期轻、中、重躁动例数和总发生率。结果:A组患者躁动发生率高,躁动重度占55.2%;B、C组患者轻、中、重度躁动发生率、总发生率均低于A组(P<0.01);D组重度躁动发生率和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前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咪达唑仑、曲马多、舒芬太尼三种药物能明显降低小儿门诊短小手术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其中舒芬太尼组最低,强效镇痛药物预防效果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2.
尹鸿 《山东医药》2011,51(26):53-54
目的观察颅内动脉瘤栓塞术依托咪酯乳剂的麻醉效果。方法将42例颅内动脉瘤患者随机分为A、B组,各21例,均行颅内动脉瘤栓塞手术。麻醉诱导:A组静注咪达唑仑0.1 mg/kg、芬太尼2μg/kg、依托咪酯乳剂0.15~0.3 mg/kg(30~60 s)、维库溴铵0.1 mg/kg,B组静注咪达唑仑0.1 mg/kg、芬太尼2μg/kg、丙泊酚1~2 mg/kg(30~60 s)、维库溴铵0.1 mg/kg。麻醉维持:A组静脉泵入依托咪酯乳剂0.8~1 mg/(kg.h),B组静脉泵入丙泊酚4~6 mg/(kg.h)。结果两组手术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相比,P均〉0.05。A组麻醉后各时点BP、HR、PETCO2、MAP、NBP、ABP与术前比较,P均〉0.05;B组在麻醉诱导后、插管前、插管后5 min与术前及A组比较,BP显著降低(P均〈0.05)。结论依托咪酯乳剂用于颅内动脉瘤栓塞术麻醉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或瑞芬太尼复合七氟烷全身麻醉对高血压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术后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 40例ASAⅠ-Ⅲ级合并高血压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右美托咪定组和瑞芬太尼组,两组患者都用咪达唑仑0.06 mg/kg,丙泊酚1.5 mg/kg,芬太尼3 μg/kg,顺式阿曲库铵0.2 mg/kg诱导插管,术中七氟烷2%~4%维持,间断加入肌松药顺式阿曲库铵0.1 mg/kg,右美托咪定组以右美托咪定0.5 μg/(kg·h)维持,瑞芬太尼组以瑞芬太尼0.1 μg/(kg·min)维持,术中麻醉深度维持于40~60,术毕30 min前停右美托咪定,5 min前停七氟烷和瑞芬太尼,观察患者吸气、睁眼、拔管、定向力恢复等恢复时间、术后不同时点生命体征及不良反应。结果右美托咪定组与瑞芬太尼组术中麻醉深度合适,两组无统计学差异;右美托咪定组术毕拔管时间、睁眼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较长,需要追加镇痛药的患者较少,且能抑制高血压患者拔管期应激反应;右美托咪定组术毕躁动发生率、恶心呕吐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瑞芬太尼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与瑞芬太尼复合七氟烷麻醉相比,右美托咪定复合七氟烷麻醉能降低躁动与其他不良反应发生,抑制拔管期应激反应,提高高血压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恢复期的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研究右美托咪定与咪达唑仑在小儿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时的镇静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重症肺炎需要机械通气的患儿50例,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观察组)及咪达唑仑组(对照组),每组25例。观察组患儿静脉注射负荷剂量盐酸右美托咪定0.5 ug/kg,继之以0.2~0.5 ug/kg.h持续静脉泵注。对照组患儿静注咪达唑仑0.3 mg/kg,持续静脉泵注咪达唑仑0.03~0.5 mg/kg/h维持。观察镇静期间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Ramsay镇静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儿Ramsay镇静评分均明显高于用药前,用药后1 h右美托咪定组患儿镇静评分明显高于咪达唑仑组(P0.01)。用药后两组患儿心率、血压均明显低于用药前,且右美托咪定组患儿心率明显低于咪达唑仑组患儿(P0.05)。停药后右美托咪定组患儿苏醒时间明显短于咪达唑仑组(P0.01)。不良反应发生率在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右美托咪定在小儿重症肺炎机械通气中的镇静效果优于咪达唑仑,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艾司氯胺酮静脉推注麻醉在小儿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50例扁桃体、腺样体肥大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两组均行腺样体和(或)扁桃体切除术;观察组术前静脉推注1 mg/kg艾司氯胺酮进行麻醉诱导,术中静脉泵注0.5~1 mg/kg艾司氯胺酮行麻醉维持;对照组静脉推注芬太尼2μg/kg诱导,术中静脉泵注瑞芬太尼0.1~0.2μg/(kg·min)进行麻醉维持。观察两组麻醉前(T0)、气管插管时(T1)、手术开始时(T2)、手术后10 min(T3)、拔出气管插管时(T4)的血压(SBP、DBP)、心率(HR)及入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ACU)后15 min(T5)、30 min(T6)的疼痛评分量表评分(FLACC评分)、儿童麻醉苏醒期躁动评分量表评分(PAED评分)、Watcha量表评分和手术时间、拔管时间、PACU停留时间、术后不良反应。结果 与同组T0时点比较,观察组T1时点H...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在麻醉诱导、维持阶段复合应用中/小剂量艾司氯胺酮,探讨艾司氯胺酮在胸腔镜肺切除术患者术后镇痛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全麻下行胸腔镜肺切除术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C组)、小剂量艾司氯胺酮组(K1组)、中剂量艾司氯胺酮组(K2组)各30例。三组均给予咪达唑仑、舒芬太尼、依托咪酯及顺式阿曲库铵进行麻醉诱导,C组舒芬太尼诱导剂量为0.6μg/kg,K1组、K2组舒芬太尼诱导剂量为0.3μg/kg,并在此基础上分别给予艾司氯胺酮0.5 mg/kg、1.0 mg/kg进行复合麻醉诱导,三组其他诱导药物剂量均一致;C组术中给予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维持,K1组、K2组在C组基础上分别给予艾司氯胺酮0.25 mg/(kg·h)、0.5 mg/(kg·h)进行复合麻醉维持。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0)、气管插管前(T1)、插管后即刻(T2)、进胸腔后5 min(T3)和拔双腔管后10 min(T4),记录各组血流动力学参数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平均动脉压(MAP);记录各组围手术期阿片类药物(瑞芬太尼、舒芬太尼)用量、术后暂停静脉自控镇痛泵(PCIA)发生率及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预防妇科腹腔镜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及寒战的作用。方法择期全麻下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12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四组,麻醉诱导前30 min开始分别泵注右美托咪定0.5μg/kg(D0.5组)、右美托咪定0.75μg/kg(D0.75组)、右美托咪定1.0μg/kg(D1.0组)及等容生理盐水(S组)。观察各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ACU)停留时间以及患者苏醒期的寒战情况、躁动行为和拔管时Ramesay镇静评分。结果 D0.75组、D1.0组苏醒期躁动与寒战发生均减少(P均<0.05)。D1.0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PACU停留时间均长于S组,Ramesay镇静评分亦增大(P均<0.05)。D0.75组PACU停留时间短于S组、D0.5组及D1.0组(P均<0.05)。结论 0.75μg/kg右美托咪定可以有效预防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及寒战的发生,缩短患者PACU停留时间。  相似文献   

8.
袁鹏  王珂  赵民 《山东医药》2014,(42):76-78
目的探讨地佐辛联合小剂量丙泊酚对小儿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选取择期行腹股沟斜疝修补术的患儿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6例。两组均采用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对照组于术毕前15 min给予地左辛0.1 mg/kg静脉注射,观察组于术毕前15 min给予地左辛0.1 mg/kg静脉注射后,于缝皮时给予丙泊酚1 mg/kg静脉注射。比较两组患儿手术时间、苏醒时间、拔出喉罩时间、PACU停留时间、苏醒后疼痛评分、苏醒后镇静满意率、苏醒后躁动评分、苏醒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苏醒时、苏醒后15 min、苏醒后30 min镇静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躁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对照组患儿苏醒期间出现恶心呕吐分别为2例(4.3%)、8例(17.4%),观察组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地佐辛联合小剂量丙泊酚能有效减轻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患儿苏醒期的躁动反应,降低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邴来英  赵蔚  宋秀梅 《山东医药》2010,50(30):70-71
目的评价七氟醚复合小剂量舒芬太尼麻醉在小儿腹股沟区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腹股沟区手术患儿60例,ASAⅠ级,随机分为七氟醚组(S组)、氯胺酮组(K组)和七氟醚+舒芬太尼组(SS组),各20例。S组和SS组用8%七氟醚诱导入睡后,以3%~5%的七氟醚维持麻醉,术毕停止吸入。其中SS组在切皮前缓慢静注舒芬太尼0.2μg/kg。K组肌注氯胺酮5 mg/kg,入睡后以6-10 mg/(kg.h)持续静脉泵注氯胺酮维持麻醉,术毕停止静脉泵注。观察三组患儿入室时及麻醉诱导、切皮、术毕时的HR、MAP、SpO2。记录患儿意识消失时间、苏醒时间及术后躁动情况。结果 S组和SS患儿麻醉诱导及苏醒时间明显短于K组(P均〈0.05);麻醉维持期间S组和SS组患儿血流动力学比K组稳定(P均〈0.05);术后躁动和恶心呕吐发生率SS组最低(P〈0.05)。结论七氟醚复合小剂量舒芬太尼用于小儿腹股沟区手术麻醉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劳拉西泮联合咪达唑仑对择期胃癌根治术患者抗焦虑作用的有效性,及该方法对术中七氟烷用量和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观察组手术前1d服劳拉西泮,术前40min静注咪达唑仑,术中BIS监测控制麻醉深度,观察两组患者术前Spielberge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评分,术中七氟烷用量,麻醉恢复时间及术后2、6、24h疼痛VAS评分.结果:观察组状态-特质焦虑问卷评分低于对照组(S-AI:53.60±4.45vs62.70±3.98,P<0.05;T-AI:54.78±3.97vs65.65±4.21,P<0.05),七氟烷的使用量少于对照组(34.70±0.46vs36.20±0.44,P<0.05).两组术后苏醒及拔管时间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术后6、24hVAS评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6hVAS评分:3.45±1.60vs4.89±1.91,P<0.05;24hVAS评分:3.51±1.76vs5.17±1.71,P<0.05).结论:劳拉西泮联合咪达唑可以减轻术前患者的焦虑状态,减少术中七氟烷的使用,有利于减轻患者术后疼痛.  相似文献   

11.
贾珍  石秀丽 《山东医药》2010,50(16):72-73
目的观察小剂量芬太尼用于小儿七氟烷吸入麻醉中消除术后苏醒期躁动的情况。方法择期手术的患儿6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Ⅰ、Ⅱ两组,每组30例,两组均以8%七氟烷、维库溴铵、芬太尼诱导,术中以2.5%-5%七氟烷维持。Ⅱ组于手术开始前静脉给予芬太尼2μg/kg。分别记录术毕患儿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苏醒期患者的躁动情况。结果两组患儿手术结束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麻醉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较Ⅰ组苏醒质量好(P〈0.05)。结论七氟烷复合小剂量芬太尼用于小儿全麻效果优于单独使用七氟烷,可减轻单独使用七氟烷术后苏醒期的躁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氯胺酮、咪达唑仑复合麻醉对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麻醉组,每组8只,麻醉组腹腔注射氯胺酮75 mg/kg、咪达唑仑5 mg/kg进行麻醉诱导,以翻正反射消失为标准记录大鼠麻醉起效时间。对照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两组大鼠于实验结束后7 d内采用Y型电迷宫对大鼠进行认知功能测试,测试结束后处死动物,分离双侧海马,RT-PCR测定海马组织内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NR)1、NR2B mRNA表达。结果麻醉组大鼠Y迷宫实验正确反应次数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1),NR2B 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1);NR1的表达无明显变化。结论氯胺酮、咪达唑仑复合麻醉可引起大鼠认知功能损害,其机制可能与NR2B基因表达下调有关。  相似文献   

13.
贾旭  裴凌 《山东医药》2014,(24):80-82
目的比较盐酸右美托咪定与氯胺酮鼻内给药用于小儿术前镇静及预防术后躁动的效果。方法选择2~7岁ASAⅠ~Ⅱ级择期手术患儿80例,随机分为A、K、D1及D2组各20例;术前30 min,D1、D2组于分别予盐酸右美托咪定1、2μg/kg滴鼻,K组予氯胺酮5 mg/kg滴鼻,A组予生理盐水0.3 mL滴鼻。观察4组患儿术前镇静状态、分离状态、术后全麻恢复期循环、苏醒情况,拔管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躁动及疼痛评分、麻醉复苏室(PACU)停留时间及术后不良反应等。结果随着剂量的增加及镇静程度的加深,D1组与D2组HR均有下降,但均在安全范围内,并且血压平稳。K、D1、D2组术前镇静效果及PACU停留时间比较,P均〉0.05;与A组比较,P均〈0.05。停药至清醒拔管时间,K组〉D2组〉D1组〉A组,全麻躁动评分及疼痛评分为A组〉K组〉D1组〉D2组,但D1组与D2组比较,P〉0.05;D1、D2组与K组比较,P均〈0.05。各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小儿全麻术前经鼻应用右美托咪定可达到与氯胺酮相似的镇静效果,且能有效预防苏醒期躁动的发生,术后镇痛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丙泊酚复合咪达唑仑(咪唑安定)或氯胺酮麻醉诱导对老年人插管期血流动力学及苏醒后精神状态的影响。方法行气管插管全麻老年病人40例,随机分成两组:咪唑安定组(M组)和氯胺酮(K组)。麻醉诱导开始时,两组分别静注咪唑安定0.05 mg/kg或氯胺酮0.5 mg/kg,再依次给予同样剂量的丙泊酚、维库溴铵、芬太尼,辅助通气3 min后行气管插管,记录插管前后血压、心率的变化。术后随访病人有无躁动、噩梦等精神方面不良反应。结果两组病人麻醉诱导过程血压、心率组间总的变化比较没有差异(P>0.05),氯胺酮组插管前后的血压、心率变化程度小于咪唑安定组(P<0.05)。M组、K组诱导期出现平均动脉压<60 mmHg分别有4例、1例,均可用麻黄素治疗,组间无差异(P<0.05)。苏醒期两组各有2例,3例患者出现轻度躁动,组间无差异(P<0.05)。术后第1、2天两组患者均无噩梦、幻觉等精神方面不良反应。结论丙泊酚复合氯胺酮较复合咪唑安定在老年患者麻醉诱导插管前、后的血流动力学稳定,且苏醒后无更多躁动、噩梦、幻觉等精神方面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芬太尼和低剂量咪达唑仑或异丙酚两种复合麻醉在老年人肠镜检查的安全性及镇痛效果.方法 8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MF(芬太尼+咪达唑仑)组40例,PF(芬太尼+异丙酚)组40例.MF组检查前2min静注咪达唑仑0.05mg/kg、芬太尼1 μg/kg;PF组静注芬太尼1μg/kg,然后缓慢静注异丙酚1 mg/kg,并以30 ml/h的速度持续静注:两组均施行单人操作肠镜检查.评估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MF组镇痛评分、镇静评分分别为1.3±0.6、3.8±0.5,PF组分别为0.5±0.2、5.9±0.7,苏醒时间分别为PF组(4.63±0.4)min、MF组(1.75±0.5)min.MF组优于PF组(P<0.05).离院时间MF组(21±4.2)min,PF组为(16±3.4)min,PF组明显短于MF组(P<0.05).插镜时间分别为MF组(6.7±1.6)min、PF组(9.2±1.1)min(P<0.05),MF组舒适度评分为9.4±0.5,PF组9.7±0.3,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检查中的SBP、HR、SpO2较检查前降低(P<0.05),其中PF组比MF组降低幅度大(P<0.05),PF组检查中发生呼吸抑制7例、心动过缓4例,经辅助呼吸、注射肾上腺素后很快恢复.结论 咪达唑仑或异丙酚复合麻醉用于老年人肠镜检查均有较好的镇痛、镇静效果,其中低剂量咪达唑仑复合麻醉患者可依指令配合变动体位,而且对砰吸和循环系统影响较小,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手术麻醉过程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68例在体外循环下行心脏手术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按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咪达唑仑组(n=34)和右美托咪定组(n=34)。麻醉诱导:两组均给予咪达唑仑0.2 mg/kg、芬太尼10μg/kg、维库溴铵0.2 mg/kg行麻醉诱导。麻醉诱导后,行气管内插管,机械通气。麻醉维持:咪达唑仑组输注咪达唑仑0.2 mg.kg-1.h-1和芬太尼10μg.kg-1.h-1,1 h后分别以0.1μg.kg-1.h-1和5μg.kg-1.h-1维持;右美托咪定组输注右美托咪定1μg.kg-1.h-1和芬太尼10μg.kg-1.h-1,1 h后分别以0.5μg.kg-1.h-1和5μg.kg-1.h-1维持。必要时以0.4%~1.0%异氟醚吸入维持麻醉。监测并记录记录麻醉诱导前、麻醉后1 h、切皮前、切皮后即刻、手术结束即刻、手术结束后10 min的血压和心率。结果两组患儿在输注麻醉药物1 h后,收缩压和心率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切皮时,咪达唑仑组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较切皮前明显增高,且明显高于右美托咪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右美托咪定组较少患儿需加用异氟醚,与咪达唑仑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5.3%(12/34)vs.85.3%(29/34),χ2=17.752,P=0.000]。结论与咪达唑仑比较,右美托咪定可更有效的维持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手术麻醉过程中的血流动力学稳定。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与芬太尼预防乳腺癌根治术患者七氟烷麻醉术后躁动的作用。方法乳腺癌根治术患者120例按照掷骰子法平均分为A、B、C三组,三组年龄、美国麻醉师协会(ASA)分级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均以芬太尼、罗库溴铵、依托咪酯诱导麻醉诱导,三组手术完成前10 min分别给予右美托咪定、芬太尼、0.9%氯化钠溶液。观察三组术后躁动情况,各项时间指标及进入苏醒室、拔管前、拔管时、拔管后2 min的心率变化,拔管后各时间点Ramsay镇静程度评分。结果 A组术后躁动率低于B组(P0.05),显著低于C组(P0.05),且拔管后60,120,180及240 min Ramsay镇静程度得分均显著优于B、C组(P均0.05)。A组苏醒时间、恢复自主呼吸时间、拔管时间、离开监测治疗室(PACU)时间均低于B组(P0.05),高于C组(P0.05);A组苏醒时间、恢复自主呼吸时间、拔管时间、离开PACU时间心率均显著低于B组、C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应用于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手术苏醒期躁动效果显著优于芬太尼,是预防与治疗手术苏醒期躁动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8.
张思彦  赵清风 《山东医药》2011,51(38):108-109
目的观察小儿支气管异物取出术中吸入七氟烷麻醉的效果。方法 60例行支气管镜下异物取出术的患儿,随机分为七氟烷组(S组)和γ-羟丁酸钠组(γ组)。γ组患儿静注γ-羟丁酸钠80 mg/kg麻醉诱导,然后视情况分次给予氯胺酮。S组患儿采用面罩法吸入6.0%七氟烷行快速诱导,置镜后视手术情况予2%~3%七氟烷经支气管镜侧孔吸入。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入室时(T1)、诱导后(T2)、置镜后(T3)、术毕时(T4)及术后苏醒时(T5)的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HR)、呼吸频率(RR)及置镜条件,术中屏气呛咳、诱导苏醒时间,术后恶心呕吐、躁动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儿均成功施行支气管镜下异物取出术。两组患者手术过程中呼吸循环稳定,T3时S组SpO2为96.7%±1.9%,与γ组的91.8%±2.9%相比,P〈0.05。S组下颌紧张、挑喉困难2例,术中呛咳屏气3例、术后舌后坠1例、苏醒期躁动10例、术后恶心呕吐2例,γ组分别为3、11、4、6、6例。S组术中呛咳屏气、术后舌后坠发生率低于γ组(P均〈0.05),苏醒期躁动、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高于γ组(P均〈0.05)。S组麻醉诱导时间为(1.8±0.3)min,苏醒时间为(10.5±3.2)min,与γ组的(4.1±0.6)min、(44.3±17.0)min相比,P均〈0.01。结论七氟烷吸入用于小儿支气管异物取出术麻醉,诱导及苏醒时间短,麻醉平稳,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七氟烷吸入诱导与氯胺酮肌肉注射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比较。方法抽取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已收治住院的患儿13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七氟烷组和氯胺酮组,每组65例。七氟烷组患儿手术麻醉选择七氟烷吸入诱导,氯胺酮组患儿手术麻醉选择氯胺酮肌肉注射。分别记录两组患儿麻醉诱导时间、术后苏醒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对比分析数据。结果七氟烷组患儿手术前麻醉诱导时间为(16±5)s,术后麻醉苏醒时间为(13±4)min;氯胺酮组患儿手术前麻醉诱导时间为(368±79)s,术后麻醉苏醒时间为(102±26)min。七氟烷组的术前诱导时间和术后恢复时间明显比氯胺酮组的时间短,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七氟烷组患儿共出现17例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率为26.2%,其中,2例(3.1%)嗜睡,15例(23.1%)不安,没有发生心脏功能变化和恶心呕吐不良反应;氯胺酮组患儿共出现22例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率为33.8%,其中,13例(20.0%)嗜睡,3例(4.6%)不安,1例(1.5%)心跳变化,5例(7.7%)恶心呕吐。七氟烷组总不良反应率低于氯胺酮组,除了不安比例高于氯胺酮组,其他不良反应均少于氯胺酮组,总的不良反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烷吸入法诱导时间及苏醒时间短,不良反应少症状轻,在小儿麻醉手术中安全性和可行性高,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采用不同剂量芬太尼联合咪达唑仑镇静麻醉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择期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在利多卡因局麻的基础上,A组给予芬太尼0.2μg/kg联合咪达唑仑0.05 mg/kg静脉注射镇静,B组给予芬太尼0.5μg/kg联合咪达唑仑0.1 mg/kg静脉注射镇静。比较两组用药前及用药后1、3、5、10 min不同时间点心率(HR)、舒张压(SBP)、收缩压(DBP)及血氧饱和度(Sp O2)变化情况,以及苏醒时间、不良反应等。结果两组用药后各时间点HR、SBP、D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3 min两组Sp O2均较麻醉前降低,但B组较A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A组苏醒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操作知晓情况均低于B组(P0.05)。结论芬太尼0.2μg/kg联合咪哒唑仑0.05 mg/kg用于纤维支气管镜的检查中具有良好的镇静效果,对Sp O2影响小,患者无不良记忆,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苏醒快,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