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大肠癌组织中CD25、CD28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0例大肠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CD25、CD28。结果大肠癌组织中CD25、CD28阳性率分别为25.0%、36.7%,癌旁正常组织分别为55.0%、76.7%,两者比较,P〈0.05。CD5、CD28表达与大肠癌Dukes分期、淋巴转移、生存期相关(P均〈0.05)。结论大肠癌组织中CD25和CD28表达降低,其水平检测可作为大肠癌预后判断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素D1(CD1)与大肠癌的发生、进展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4例手术切除的大肠癌标本,同时取距癌灶5cm以外的癌旁组织及10cm以外的正常组织,用原位杂交的方法检测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组织中CD1mRNA的表达,同时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4例大肠癌组织中CD1mRNA阳性9例,阳性率37.5%;癌旁组织仅有1例阳性,阳性率4.2%;正常组织未见阳性表达。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均与癌组织有显著性差异(P<0.01)。CD1mRNA的表达在浸润至浆膜层组明显高于浸润至肌层组(P<0.05);有淋巴结转移组及晚期病变(Dukes B C D期)组亦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及早期病变(Dukes A期)组(P<0.05)。CD1mRNA的表达高低与年龄、性别、癌灶直径大小、分化程度及是否有远处转移无明显关系(P>0.05)。结论:CD1mRNA过度表达与大肠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血管生成素-2(Ang-2)及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蛋白在人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大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40例大肠癌及其癌旁正常组织中Ang-2及MMP-7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大肠癌组织中Ang-2蛋白表达阳性率为77.5%(31/40),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 40%(16/40)(P=0.001);Ang-2表达水平与患者性别、年龄及癌组织的部位、大小、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与浸润深度, 远处转移及Dukes’分期相关(分别为P=0.007, P=0.023,P=0.008);大肠癌组织RMMP-7蛋白表达阳性率为85%(34/40),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35%(14/40)(P=0.000).MMP-7蛋白表达阳性率与Ang-2的表达相关(P=0.016).结论:Ang-2蛋白可能通过促进MMP-7的表达从而促进了大肠癌的生长及转移.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多药耐药相关蛋白P-糖蛋白(gp)和拓扑异构酶Ⅱ(Topo-Ⅱ)在原发性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9例原发性肝癌组织V-gp和Topo-Ⅱ的表达。结果V-gp和Topo-Ⅱ在原发性肝癌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1.22%(30/49)和32.65%(16/49),V-gp主要在细胞膜和细胞浆中表达,Topo-Ⅱ在细胞核内表达,V-gp和Topo-Ⅱ表达与Edmonson分级有关,Topo-Ⅱ还与转移有关。V-gp、Topo-Ⅱ在原发性肝癌中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肝癌组织V-gp和Topo-Ⅱ表达可能是肝癌对化疗不敏感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牛兢  孙自勤  李晓 《山东医药》2011,51(1):44-45
目的探讨肝脂肪酸结合蛋白(L—FABP)在大肠腺瘤和大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34例大肠癌癌组织、34例癌旁正常大肠组织及22例大肠腺瘤组织L-FABP的表达。结果大肠癌癌组织、癌旁正常大肠组织及大肠腺瘤组织中L-FABP表达率分别为50.O%、88.2%及72.7%,大肠癌中L—FABP表达率显著低于癌旁正常大肠组织和大肠腺瘤组织(P〈0.05)。大肠腺瘤组织和癌旁正常大肠组织L—FABP表达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L—FABP的表达强度与大肠癌肿瘤生物学特性关系密切(P〈0.01)。结论L—FABP的下调可促进大肠癌的进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MGMT在老年性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SABC法)检测13例正常大肠黏膜、28例大肠腺瘤和86例大肠癌标本中MGMT的表达情况。结果在正常黏膜组、腺瘤组和肠癌组中MGMT阳性率分别为7.69%、21.43%和54.65%,其中肠癌组和正常黏膜组、腺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MGMT在有淋巴结转移组与无淋巴结转移组中阳性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在癌组织浸润深度达浆膜组和深肌层组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MGMT在大肠癌中的表达与性别、部位和病理类型相关性不明显。结论MGMT在老年性大肠癌的发生中可能起重要作用,检测大肠癌组织中MGMT蛋白对指导治疗及评价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王红雷 《山东医药》2014,(13):22-23,26
目的:观察细胞周期蛋白SOCS3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分别应用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50例肝细胞癌组织、癌旁组织术后病理标本及17例正常肝组织新鲜标本中SOCS3的表达,分析SOCS3表达与肝细胞癌患者临床特征及生存期的关系。结果 SOCS3在肝细胞癌组织、癌旁组织中低表达,在正常肝组织中表达较高(P<0.05);SOCS3同肿瘤分化程度、肿瘤大小有关(P均<0.05),同AFP水平及有无肝炎无关(P均>0.05);其阳性表达患者比阴性表达患者生存期较长(P<0.05)。结论 SOCS3在肝细胞癌组织中低表达,其表达同病理分化程度、肿瘤大小及患者生存期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后大肠癌患者癌组织中CD44v6、p27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免疫组化法测定42例未化疔(对照组)及44例新辅助化疗后(观察组)大肠癌患者癌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中CD44v6、p27的表达。结果两组癌组织中p27的表达低于癌旁和正常组织(P〈0.05)。p27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密切相关(P〈0.05)。观察组癌组织中p27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癌组织中CD44v6表达高于癌旁和正常组织(P〈0.05)。CD44v6异常表达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Duke’s分期密切相关(P〈0.01)。观察组中CD44v6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能有效降低大肠癌细胞的侵袭与转移,检测CD44v6和p27蛋白表达水平有助于判断病变性质、复发转移潜能、评估患者预后及术后治疗方案的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大肠癌组织中 CD137、CD137L 和白细胞介素(IL)-2的表达,并探讨其对大肠癌发生和发展的作用。方法收集肠镜切除并经病理检查确诊的30例首发原发结直肠癌患者的癌组织、癌旁组织、远离癌肿的正常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其 CD137、CD137L 和 IL-2的表达。结果CD137在3种组织中均呈阴性表达。CD137L 在3种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呈下降趋势(分别为80.0%、16.7%和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不同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分化程度及肿瘤位置比较,CD137L 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CD137L 与 IL-2间无相关性。结论CD137L 在大肠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较高,CD137L 可能与大肠癌发生有关,对大肠癌早期诊断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胃癌组织中环氧化酶-2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志红  李君芳 《山东医药》2006,46(35):37-38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环氧化酶-2(COX-2)在胃癌患者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述。结果正常胃黏膜组织中无COX-2表达或弱表达;COX-2表达阳性率胃癌组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COX-2表达与胃癌组织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周围组织浸润有关(P〈0.05)。认为COX-2在胃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应用RT—PCR、琼脂糖凝胶电泳溴化乙锭染色法。检测23例胃癌配对组织(癌组织及距病变组织边缘〉5cm的癌旁组织)中PLA2GⅡA的表达。结果PLA2GⅡA在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95.65%和56.52%,胃癌组织PLA2GⅡA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而且低分化胃癌的相对表达水平高于中高分化胃癌。  相似文献   

12.
IGF-Ⅱ和IGF-ⅠR在大肠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IGF-ⅠR)在国人大肠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过氧化物酶标记链霉卵白素法(S-P)对40例大肠癌患者的大肠癌组织、距大肠癌原发灶1cm癌旁组织、距大肠癌原发灶10cm以上大肠组织和10例非肿瘤患者的正常大肠组织标本,进行IGF-Ⅱ和IGF-ⅠR的抗原染色.结果①大肠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IGF-Ⅱ和IGF-ⅠR的表达率显著高于切缘组织和正常大肠组织的表达率(P<0.05).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IGF-Ⅱ和IGF-ⅠR的表达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切缘组织和正常大肠组织中IGF-Ⅱ和IGF-ⅠR的表达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在有淋巴结转移和Dukes分期C期及浸透全层组中IGF-Ⅱ和IGF-ⅠR的表达率分别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和Dukes分期A、B期及未浸透全层组中ⅠGF-Ⅱ和ⅠGF-ⅠR的表达率(P<0.05).结论 IGF-Ⅱ、IGF-ⅠR的高表达与大肠癌的发生发展和侵袭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耐药基因P-糖蛋白(P-gP)、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π)、拓朴异构酶Ⅱ(Topo-Ⅱ) 和肺耐药相关蛋白(LPR)在贲门癌组织中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P-gP,GST-π, Topo-Ⅱ和LRP在69例贲门癌组织中的表达状况结果:P-gp,GST-π,Topo-Ⅱ和LRP在贲门癌组织中阳性表达分别为49.2%,75.4%,68.1%和58%,均高于正常组织(0,30%,20%和0, P<0.01).随分化程度由高到低,P-gp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0%,42.4%,61.5%,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GST-π表达率分别为40%,75.8%和88.5%,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Topo-Ⅱ表达率分别为33.3%,69.7%和80.7%,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LRP表达率分别为50%, 54.5%和65.3%,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临床分期Ⅰ、Ⅱ期和Ⅲ、Ⅳ期中,P-gp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8.6%和58.3%,差异有显著意义 (P<0.05),GST-π表达率分别为57.1%和83.2%, 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Topo-Ⅱ表达率分别为57.1%和72.9%,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 LRP表达率分别为38%和66.6%,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在有无淋巴结转移分组中,P-gp 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7.5%和24.1%,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GST-π表达率分别为87.5%和58.6%,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TOpo-Ⅱ表达率分别为65%和72.4%,差异无显著意义 (P>0.05),LRP表达率分别为70%和41.4%,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四种耐药基因在贲门癌组织中存在共同表达.结论:贲门癌存在多个耐药基因的共同表达, 联合检测有助于对化疗药物敏感性作前瞻性预测和化疗方案的优化组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XRCC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接受手术及奥沙利铂化疗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接受手术和术后行奥沙利铂化疗的胃癌患者的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XRCC1的表达,Log-rank分析其与临床特征和远期生存率的关系.结果 胃癌组织中XRCC1阳性率为55.6%.XRCC1表达阴性患者中位生存期为52个月,3年生存率为71.9%,5年生存率为34.4%;而XRCC1表达阳性的患者中位生存期为42.4个月,3年生存率为52.5%,5年生存率为22.5%(χ2=0.756,P=0.038 4).结论 胃癌组织中的XRCC1表达水平与接受手术及术后奥沙利铂化疗患者的远期生存率密切相关,可作为术后胃癌生存预测的指标.  相似文献   

15.
李娜  李勇  高洪波  郭淑霞  杨鑫磊  王冬慧  巩平 《山东医药》2011,51(48):85-86,120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蛋白Livin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0例经病理证实的食管癌患者的癌组织标本及其相应癌旁≥6cm的正常食管组织标本中Livin蛋白表达情况。结果癌组织中Livin蛋白表达阳性率(66.67%)高于癌旁正常组织(43.33%),P=0.004。Livin蛋白表达与食管癌的发生部位、组织分化程度相关,与性别、年龄无相关关系。结论Livin蛋白与食管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环氧合酶-2(COX-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以及相互关系。方法收集外科胃癌手术患者30例,标本分别取自胃癌组织、癌旁3cm和6cm组织,同时取10例胃镜检查正常者的胃黏膜组织作为对照,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组织中COX-2和MMP-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30例胃癌组织中,26例COX-2表达呈阳性,而10例正常组织则无表达,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0例胃癌组织中MMP-2的表达阳性率为83.33%(25/30),癌旁3cm组织为66.7%(20/30),癌旁6cm组织为3.3%(9/30),10例正常组织中仅2例有表达,癌旁6cm组织与正常组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和癌旁3cm组织与正常组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胃癌患者的癌旁3cm组织中,MMP-2、COX-2蛋白表达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P〈O.01)。结论胃癌组织中有COX-2、MMP-2的高表达,且两者之间的表达强度具有等级相关性。COX-2蛋白可能通过诱导MMP-2蛋白的表达上调,增加胃癌细胞的侵袭力,从而成为其促进胃癌浸润、转移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7.
胃癌中ERCC1、XRCC1表达与奥沙利铂化疗疗效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鑫  郑晓库  哈敏文 《山东医药》2011,51(16):16-17,21,117
目的观察胃癌组织中ERCC1、XRCC1的表达变化,探讨其与奥沙利铂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80例胃癌患者术后胃癌组织中ERCC1、XRCC1的表达水平,患者术后全部采用FLO-FOX化疗方案,并采用2χ检验、Log-rank分析和Cox风险模型分析ERCC1、XRCC1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对奥沙利铂化疗疗效的影响。结果胃癌组织中ERCC1、XRCC1阳性率分别是72.50%(58/80)、45.00%(36/80)。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显示,胃癌组织中ERCC1表达、XRCC1表达、组织学分型和有无脉管癌栓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胃癌组织中的ERCC1、XRCC1表达水平与奥沙利铂化疗疗效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烯醇化酶α(enolase-α)在人鼻咽癌(NP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NPC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组织微阵列技术结合免疫组化法检测18例正常鼻咽黏膜组织、24例癌旁鼻咽上皮组织和90例NPC组织标本中enolase-α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参数的关系。结果enolase-α在正常鼻咽黏膜上皮、癌旁鼻咽上皮和NPC组织中的表达分别为94.4%、91.7%和52.2%,NPC组织表达enolase-α低于正常鼻咽黏膜上皮和癌旁鼻咽上皮(P〈0.01)。enolase-α在NPC组织细胞核的表达水平低于正常鼻咽黏膜上皮和癌旁鼻咽上皮组织(P〈0.01)。NPC患者中enolase-α表达与患者性别、组织学分类、淋巴结转移及临床TNM分期无关(P〉0.05)。结论enolase-α蛋白表达下调与NPC的发生可能相关。  相似文献   

19.
大肠癌组织中CD44v6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志蕙 《山东医药》2009,49(14):69-70
目的 探讨大肠癌组织中CD44v6的表达,分析其与大肠癌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方法采用高敏感性催化信号放大免疫组化技术,检测78例大肠癌组织、20例癌旁组织和20例正常大肠组织中CD44v6表达水平。结果大肠癌组织中CD44v6阳性表达率为83.3%,癌旁组织中为40%,正常组织中为阴性,两两比较,P〈0.01;CD44v6阳性表达与大肠癌的临床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和患者预后有关(P〈0.05)。结论CD44v6的表达与大肠癌的侵袭、转移有关,并在大肠癌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大肠癌组织中CD44v6的表达情况可作为判定其预后的新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20.
沈威  曹家庆  辛林  毛盛勋 《山东医药》2009,49(46):68-69
目的观察大肠癌和癌旁组织中CD44V6和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的表达及其与大肠癌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大肠癌及癌旁组织中的CD44V6及MMP-7。结果大肠癌组织中CD44V6和MMP-7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84.9%和68.9%,明显高于癌旁组织中的13.2%和8.4%(P〈0.01)。CD44V6和MMP-7的表达与大肠癌组织分化、浸润深度、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结论CD44V6和MMP-7与大肠癌侵袭和转移性有关,对分析大肠癌的生物学行为和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