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国华  胡小红  陈迪  程德勇 《新中医》2018,50(4):124-126
目的:观察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儿童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0例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予利巴韦林颗粒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小儿豉翘清热颗粒,2组均治疗5天。评估2组临床疗效,记录患儿退热时间及咳嗽、鼻塞、咽喉红肿消失时间。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10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退热时间及咳嗽、鼻塞、咽喉红肿的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儿童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可有效缩短患儿临床症状的消失时间。  相似文献   

2.
杨嘉  蔡振荡 《新中医》2019,51(5):232-234
目的:观察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效果。方法:将96例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组为对照组42例与治疗组54例。对照组给予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治疗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评价2组临床疗效,记录2组患儿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咽痛消失时间、鼻塞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2组血清学指标。记录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患儿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咽痛消失时间、鼻塞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治疗前,2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 (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TNF-α、IL-6水平低于治疗前(P 0.05),且治疗组TNF-α、IL-6水平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显著(P 0.05)。对照组总有效率85.71%,治疗组96.2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治疗中辅以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具有显著效果,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具有一定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袁飞东 《光明中医》2023,(8):1415-1418
目的 分析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依据用药方法分为利巴韦林合布洛芬组、小儿豉翘清热颗粒组(利巴韦林合布洛芬治疗基础上加入小儿豉翘清热颗粒),统计分析2组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时间等。结果 小儿豉翘清热颗粒组患儿的体温、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利巴韦林合布洛芬组(P<0.05)。小儿豉翘清热颗粒组患儿的总有效率高于利巴韦林合布洛芬组(P<0.05)。小儿豉翘清热颗粒组患儿的症状改善时间低于利巴韦林合布洛芬组(P<0.05)。2组患儿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采用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缩短症状改善时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260例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依据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30例。对照组接受利巴韦林颗粒治疗,观察组接受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比较研究两组的退热时间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5%,高于对照组的76.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退热时间为(31.93±4.65)h,对照组患儿的退热时间为(53.69±4.58)h,观察组患儿的退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对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患儿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以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联合磷酸奥司他韦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我院收治的获得临床确诊的168例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84例。对照组接受磷酸奥司他韦颗粒单独治疗,观察组接受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联合磷酸奥司他韦颗粒治疗,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7.62%(82/84),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发热、咳嗽、鼻塞等临床症状的消失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联合磷酸奥司他韦颗粒对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缩短治愈时间,提高治疗有效率,并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纳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予以西药治疗,观察组加用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两组均治疗3 d,观察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不良反应。结果临床疗效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两组均比治疗前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不良反应观察组2. 22%(1/45)与对照组6. 67%(3/4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可提高临床疗效,促进体温恢复,改善临床症状,不增加不良反应,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30例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病例分为2组:治疗组60例给予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对照组70例给予利巴韦林颗粒。均每日3次,疗程4 d。比较2组退热时间及愈显率。结果治疗组退热时间及愈显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联合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效果。方法:选取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患者14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72例。对照组给予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比较两组疗效、不良反应、症状改善时间及治疗前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IL-6水平。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TNF-α)、6(IL-6)水平均明显降低,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联合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效果较好,可快速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改善患儿症状,且用药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0例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予以西药治疗,观察组予以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退热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75.56%,两组比较形成显著差异(P0.05)。结果: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效果理想,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林冰  江儒文  余德钊 《新中医》2010,(11):35-36
目的:观察并比较小儿豉翘清热颗粒与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48例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78例给予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对照组70例给予利巴韦林颗粒。比较2组退热时间及症状缓解方面的差异,同时检测并比较治疗前后患儿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活性。结果:治疗组在退热时间、咳嗽鼻塞流涕好转时间、咽喉肿痛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愈显率治疗组为84.62%;对照组为64.29%,治疗组愈显率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均能使血清TNF-α及IL-6活性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2组比较,治疗组血清TNF-α及IL-6活性均较对照组下降明显,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热疗效显著,临床观察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联合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选取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患儿11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7例,对照组患儿给予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联合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对照组的临床疗效优良率分别为66.67%、40.3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咽红肿总有效率分别为98.25%、84.21%,观察组、对照组咽痛总有效率分别为96.49%、85.96%,观察组的咽红肿总有效率、咽痛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开始退热时间、完全退热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在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与用药有关的不良反应。结论: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联合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风热型证侯患儿,可显著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疱疹性咽峡炎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天阳  肖铭澍 《新中医》2020,52(3):103-105
目的:观察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79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39例和治疗组40例,对照组常规给予利巴韦林气雾剂治疗,治疗组使用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联合利巴韦林气雾剂治疗。比较2组患儿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观察2组总体疗效及用药安全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治疗组症状体征恢复时间均更短,总体疗效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联合利巴韦林气雾剂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可缩短临床症状、体征消失的时间,增加总疗效率且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比传统抗病毒治疗更加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干扰素α1b联合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伴白细胞减少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新乡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8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伴白细胞减少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儿予口服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治疗,两组患儿均给予一般对症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退热时间、白细胞恢复至正常的时间、不同治疗阶段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正常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退热时间、白细胞总数恢复至正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儿治疗5 d后中性粒细胞绝对值的正常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干扰素α1b联合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伴白细胞减少可以使临床症状减轻,病程缩短,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发热(风热夹滞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6例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热(风热夹滞证)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2例以利巴韦林联合布洛芬治疗,观察组54例在利巴韦林颗粒治疗基础上用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分析两组患儿疗效、症状消失时间、中医证候积分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3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69%(P0.05),观察组体温恢复正常、咽喉红肿消失、咳嗽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发热(风热夹滞证)效果显著,可更快退热,促使患儿症状改善,且用药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辅助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2020年我院收治的480例小儿外感发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40例。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颗粒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辅助治疗。记录并分析对比两组临床病症消失率、不同时间段体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相比对照组,临床病症消失率、不同时间段体温均明显较低(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辅助治疗小儿外感发热能够有效缓解临床病症,短时间内平稳降低体温,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小儿豉翘颗粒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88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94例,对照组患儿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加用小儿豉翘颗粒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治疗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3.6%,高于对照组的85.3%;治疗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完全退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豉翘颗粒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效果优于阿昔洛韦,临床疗效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对流行性感冒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80例流行性感冒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40例)与观察组(40例),对照组行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各临床症状消退时间、中医证候积分。结果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高,各临床症状消退时间较早,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流行性感冒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中医证候,促进临床症状消退。  相似文献   

18.
宗海生 《新中医》2019,51(6):224-226
目的:观察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联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痰热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9例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痰热咳嗽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95例和对照组94例,对照组给予痰热清注射液静滴,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口服,连续治疗7天。观察2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量表评分、咳嗽消失时间、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 (IL-6)、白细胞介素-10 (IL-10)、不良反应等。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68%,对照组为85.11%,经秩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392,P=0.017)。治疗前,2组IL-6、IL-10、中医证候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IL-6水平、中医证候量表评分较治疗前降低,IL-10水平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治疗组IL-6水平、中医证候量表评分、咳嗽消失时间低于对照组,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联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痰热咳嗽疗效较好,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9.
王艳 《光明中医》2023,(1):88-90
目的 分析小儿外感发热选择豉翘清热颗粒联合双黄连口服液治疗的价值。方法 筛选60例小儿外感发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2组(每组30例),60例患者均选自2020年1月—2021年10月,对照组采用双黄连口服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体温变化、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1 h、6 h、24 h、72 h体温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外感发热患者选择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联合双黄连口服液方案进行治疗可缩短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在改善临床症状的同时降低机体温度,继而有效控制患者病情,值得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了提高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效果,探讨和研究在西医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的价值和意义。方法:80例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通过抛硬币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所有患儿均接受抗感染、抗病毒及对症支持治疗,试验组患儿同时接受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TNF-α及IL-6水平明显降低,优于对照组及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在抗病毒治疗基础上加用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能够明显降低TNF-α及IL-6水平,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荐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