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粳(jīng)米是大米的一种,是人们日常的主食,为食药两用的佳品,为禾本科草本植物稻(粳稻)的种子。在中国各地均有栽培,种植历史已有6900多年。稻米分糯米和黏米两种,黏米分粳米和籼米。粳米比较粗短,广东人称之"肥仔米",煮的粥饭比较绵软,常见的东北米、珍珠米、江苏圆米都属于粳米的范畴。粳米根据收获季节,分为早  相似文献   

2.
补药有治病和滋补气血之作用,有利于病后体弱之康复。对症服用补养药,有扶心祛疾作用。 应用广泛的药物黄芪,有生黄芪、炒黄芪、炙黄芪之分。生黄芪多用于固表、祛痰、利水等,炙黄芪多用于补中益气,炒黄芪多用于益气健脾。  相似文献   

3.
4.
某男,23岁,反复发作口疮已4年,每年发作数次至十余次,多以疲劳为诱因,此次发病起因于应付考试而劳作过度,症见舌边及口唇部位有溃疡两处如黄豆大,溃疡较浅,呈淡红色,周围稍有红晕,舌质淡红、边有轻度齿痕,苔薄白,脉细,伴神疲乏力、纳呆腹满、头昏失眠.  相似文献   

5.
<正> 编辑同志: 笔者近几年来在临床实践中,深受内经“治萎独取阳明”理论之启发,对因脾胃虚弱,后天不调,气血不充,精气不旺,宗筋失养所致的阳萎,采用补  相似文献   

6.
<正> 金元时期四大医家之一的脾胃派宗师李东垣,在其名著《脾胃论》中首先创制补中益气汤(丸)以后,成为数百年来历代医家效法和使用而经久不衰的传统名方。经过现代及当今中西医专家在临床上的重复验证,使这一古方扩展新用于内、外、皮、妇、儿、五官科的数十种病症,发挥了在现代科学发展新时期更广泛的妙用。鉴于此,爰将从近年新用,往年妙用和理论  相似文献   

7.
正党参别名台党、潞党、狮头参,为桔梗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党参、素花党参、川党参及其同属多种植物的干燥根。党参属植物全世界约有40种,中国约有39种,为常用药食两用的佳品。古代以山西上党地区出产的党参为上品,故名"党参"。其性平,味甘、微酸,入脾、肺经。据测定,党参含多糖类、酚类、甾醇、挥发油、维生素B1、B2、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黄芩素葡萄糖苷、皂苷及微量生物碱、微量元素等成分,具有补中益气、健脾益  相似文献   

8.
荣蔚 《开卷有益》2011,(1):44-45
《珍珠囊》记载:“黄芪甘温纯阳,其用有五:补诸虚不足,一也;益元气,二也;壮脾胃,三也;去肌热,四也;排脓止痛,活血生血,内托阴疮,为疮家圣药。五也。”《本草求真》谓黄芪为“补气诸药之最”。  相似文献   

9.
<正>黄芪为豆科植物膜荚黄芪、蒙古黄芪干燥的根。黄芪又叫黄耆,以产于黑龙江、吉林、山西、甘肃、内蒙古等省区的北芪品质最佳。春秋二季采挖,去须根,洗净切片晒干,生用或蜜炙用。黄芪味甘性温,入脾肺二经,具生发之性。在《神农本草经》中将其列为上品。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黄芪的补气作用十分推崇,曾谓:"耆者长也,黄耆色黄,为补者之长,故名。"在甘肃黄芪主产地流传着一则动人的故事:一个黄姓人家,有老少夫妻四口,儿子  相似文献   

10.
祁某,女,57岁,1984年7月就诊。诉尿频、尿多2月余,加重5日。患者半年前患“肾炎”,眼睑及全身浮肿,先后在厂医务室及昆明某医院应用抗炎及利尿治疗,服用“苓桂术甘汤”等利水消肿中药长达5个月之久,水肿渐消。近2月来浮肿与尿多交替发作,近5日来尿频、尿多加重,每日白天尿10余次,每次约500毫升,全日尿量达7000至8000毫升。患者诉,尿频而多,尿时感小腹坠胀,尿后坠胀消失,头昏,心慌,乏力,口干不思饮,饮而欲呕。查:患者面色暗黄,双目少神,颜面、足部轻度浮肿,尿色淡如水,舌淡红,苔白腻,脉沉细。肾盂造影、尿常规、尿糖测定均  相似文献   

11.
补中益气冲剂是我院在经典处方基础上加减剂型改革研制而成的冲剂,使用多年,疗效确切、稳定。本冲剂由以黄芪为主的10味中药组成,成分复杂,相互干扰严重,因而质量控制难度大。本文对成药中黄芪甲苷进行了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1仪器与试药岛津CS-9000型薄层扫描仪,微量毛细管(DrummondCo),D101型大孔吸附树脂(天津制胶厂),黄芪甲式(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补中益气冲剂(本院制剂室)。所用试剂均为析纯。2实验条件2.1层析条件:吸附剂为硅胶G-0.15%CMC-Na薄层板(10×20cm…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补中益气丸中橙皮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对制剂所含橙皮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橙皮苷,可达基线分离,橙皮苷对照品进样量在0.1232~0.616μg内呈线性关系,r=0.9997,平均回收率为101.8%,RSD=1.6%(n=5)。结论:该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介绍补中益气法退热的体会。方法:根据病机的不同分别采用补中益气、熄风平肝法和补中益气、滋阴潜阳法。结果:凡涉及病例疗效明显。结论:辩证地使用补中益气法治疗内伤发热,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5.
补中益气汤为李东垣<脾胃论>经典方之一,其功在补,主升阳,调脾胃;主治由于脾胃气虚、中气下陷所致诸证.笔者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运用本方加味,治疗一些慢性疾病疗效甚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慢性鼻部炎症包括慢性鼻炎、慢性鼻窦炎,是临床常见的鼻病,与祖国医学所谓的鼻渊、脑漏等病相似。此类疾病多由急性阶段治疗不当,或迁延失治而成。由于病程较长,邪气久羁,正气牦伤,体质渐虚,卫外力弱,易感外邪,因而证多虚实夹杂,寒热互见,反复不已日久难愈,临证治疗,颇感棘手。笔者查阅古典医籍、前贤论著,发现对这一类鼻病的治疗,主张从肺虚论治者  相似文献   

17.
慢性肾炎是由急性肾炎迁延不愈或与感染有关之免疫反应而产生。祖国医学认为属“水肿”和“虚劳”范畴。出于肾病日久,正气渐虚,或因劳倦、外感等因诱发而至水肿。脾肾调节水液功能失常,寒湿伤脾,脾肾阳虚  相似文献   

18.
胃下垂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慢性消化系统疾病,是指人在站立时胃的下缘下降到盆腔以及胃小弯弧线的最低点降至髂嵴连线以下的一种病症。此病患者多为体形消瘦、身材修长及体质衰弱的老年人、多产妇和进行过腹部手术的人。一般情况下,轻度胃下垂的患者在平日里并无明显症状,重度胃下垂的患者会经常出现腹部  相似文献   

19.
患者安某,52岁,男性,曾患过黄疸及结核病,自1969年由于低血压容易疲劳、懒倦,精神不振,经治疗未见好转。目前,患者消瘦,仍易疲劳、懒倦,易感冒,情绪不安,严重失眠,面色青白无华,全身多汗,头沉发紧,耳鸣,听力稍有减退,流涕,口淡无味,咳嗽,经常咽后部干燥,晨起咳嗽较重,痰少不易咳出。胸闷,胸腹动悸,胃部郁闷胀满,足腰发冷,脱肛,大便正常,两天一次,但有排不尽之感,血压105/53 mmHg,食欲不好,偏食,喜食水果、肉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的发展,快速、方便的服药途径已受到广大患者的喜爱,所以近年来,中成药的品种越来越多,这为祖国医药的发展开辟了美好的前景。然而临床上运用常见的汤丸两种剂型疗效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现将我们临床观察的补中益气汤与丸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