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无症状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183例ACI患者和185例健康人血清Hcy水平;对183例ACI患者进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并根据Hcy水平将ACl分为Hcy正常组(Hey≤20 μmol/L)和Hcy升高组(Hcy>20μmol/L).结果:ACI组血清Hcy水平(25.3 ±8.6)μmol/L高于对照组((15.3 ±5.6)μmol/L,(P<0.01).Hcy升高的ACI患者其颈动脉粥样硬化及中重度粥样硬化的发生率分别为68.8%和46.9%.高于Hcy正常的ACI患者(分别为30.9%和16.4%,P均<0.01).Hcy升高的ACI患者其颈动脉狭窄和中重度狭窄的发生率分别为70.3%和46.9%,高于Hcy正常组(27.3%和9.1%,P均<0.01).结论:老年ACI患者血清Hcy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有关.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冠心病伴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和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检测136例冠心病患者(冠心病伴脑梗死58例,单纯冠心病78例)及54例健康人(正常对照)的血清Hcy水平,彩色超声观测颈动脉粥样硬化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及冠心病组相比,冠心病伴脑梗死组血清Hcy水平及颈内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及硬化程度均升高(P<0.05);冠心病患者血清Hcy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呈正相关(r=0.687,P<0.05). 结论:血清Hcy水平、颈动脉粥样硬化是冠心病、脑梗死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2型糖尿病伴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和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研究2者的相关性及在糖尿病脑梗死中的作用。方法:检测110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伴脑梗死58例,单纯糖尿病52例)及52例健康人(正常对照)的血清Hcy水平,颈动脉彩超观测颈动脉粥样硬化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及单纯糖尿病组相比,糖尿病脑梗死组高Hcy血症发生率、血清Hcy水平及颈内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及硬化程度均升高(P〈0.05);糖尿病患者血清Hcy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呈正相关(r=0.716,P〈0.05)。结论:血清Hcy水平、颈动脉粥样硬化是糖尿病脑梗死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关系.方法:取空腹静脉血利用高效液相层析法测定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浓度.利用高分辨率超声仪测定双侧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动脉粥样硬化的定义为内膜中层厚度(IMT)≥1.3 mm,根据超声结果分为颈动脉粥样硬化组(IMT≥1.3 mm)和对照组(IMT<1.3 mm).结果:颈动脉粥样硬化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颈动脉粥样硬化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检出率高于对照组(49.1%/9.8% X2=14.6 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相关(OR=2.011,P=0.033).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升高,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检出率高.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是预测颈动脉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脑梗死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150例脑梗死患者、150例健康对照者血液样本,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测定Hcy水平;采用彩色超声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进行检查,对脑梗死组与对照组、颈动脉硬化组与颈动脉正常组血清Hcy水平变化进行比较.结果 脑梗死组和对照组血清Hcy水平分别为17.93±6.32μmo1/L和10.28±4.32μmo1/L,差异达到极限显著水平(P<0.01).脑梗死组比对照组血Hcy水平明显增高(P<0.01),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明显增多(P<0.01),同时高Hcy血症患者比正常Hcy血症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高(P<0.01),相关系数r达到0.931.结论 高Hcy血症是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的精神行为症状(Behavioral and psychological symptoms,BPSD)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87例,根据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神经精神问卷测评结果将其分为两组,BPSD组(n=54)与非BPSD组(n=33)。对患者的血浆HCY进行测定,并采用彩色多普勒检测颈总动脉(Common carotid artery,CCA)与颈内动脉(Internal carotid artery,ICA)内径及内-中膜层厚度(Intima media thickness,IMT),比较两组患者间的差异,并分析血浆HCY水平及颈动脉粥样硬化与BPSD症状的相关性。结果 BPSD组患者的血浆HCY水平明显高于非BPSD组患者,且高HCY血症的百分比也明显高于非BPSD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超声结果显示,BPSD组患者的CCA、ICA内径和IMT值均明显高于非BPSD组患者,两组间差异显著(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血浆HCY水平、CCA颈动脉内径和IMT、ICA颈动脉内径和IMT均是BPSD症状的独立危险因素(OR=3.328、2.824、2.627、2.544和2.417,P0.05)。结论血浆HCY水平及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可能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BPSD症状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吴海荣  蔡毅  余丹  车杰敏 《中国热带医学》2005,5(8):1658-1658,1665
目的分析同型半胱氨酸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方法182例脑梗死和颈动脉粥样硬化112例,依据临床、CT或MRI检查确诊.对照组50例,行双侧颈动脉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及同型半胱氨酸检查,比较分析3组间同型半胱氨酸变化的差异.结果脑梗死组、颈动脉粥样硬化组同型半胱氨酸增高者显著多于对照组,脑梗死组同型半胱氨酸增高者显著多于颈动脉粥样硬化组.结论同型半胱氨酸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及脑梗死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9.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多因素疾病,是导致冠心病、脑梗死、外周动脉疾病等一系列血管类疾病的主要原因.大量研究证实,同型半胱氨酸可通过多种途径介导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被视为早期动脉病变恶化的独立危险因素,其通过对血管内皮细胞的破坏损伤、影响血小板功能和凝血系统的平衡、以及改变脂质代谢过程等途径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作为血管类疾病中可干预的的危险因素,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因此,早期控制同型半胱氨酸的血清水平有助于减少各种严重血管类不良事件的发生.通过同型半胱氨酸在体内的代谢机制、其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机制以及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防治等方面做一阐述.  相似文献   

10.
同型半胱氨酸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颈动脉硬化的相关性。方法对65例脑梗死患者与60例健康对照者进行Hcy水平的测定,并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颈动脉检测。结果脑梗死患者组比健康对照组血Hcy水平明显增高(P(0.01),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明显增多(P(0.01),同时高Hcy血症患者比正常Hcy血症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高(P(0.01)。结论高Hcy血症通过多种机制加速动脉粥样硬化,促进脑梗死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
章瑜  谢健 《浙江医学》2018,40(11):1175-1178
目的观察美金刚对伴有精神行为症状(BPSD)的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睡眠结构的影响。方法将30例以BPSD为首发的AD患者,以神经精神科问卷(NPI)了解患者BPSD的变化,以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估患者认知功能,以多导睡眠仪(PSG)评估睡眠质量,并在入院初始剂量起给予美金刚10mg/d,逐渐加至20mg/d,治疗4周后给予再次评估和PSG检查。结果经过美金刚治疗后MMSE评分未见显著增加,而NPI得分较前显著下降。美金刚能显著减少妄想、幻觉、激越、焦虑、脱抑制和睡眠障碍的评分。PSG数据显示:总睡眠时间显著延长,睡眠效率显著增加,睡眠潜伏期显著缩短,阶段II睡眠占总睡眠时间比显著增加。结论美金刚能有效改善AD的BPSD并有效改善睡眠结构和质量。  相似文献   

12.
李婷  徐萍  谢茹韵  轩红艳  陈思路  沙蓉 《安徽医学》2018,39(12):1455-1458
目的 探讨喹硫平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精神行为症状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上海市长宁区精神卫生中心收治的伴有精神行为症状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63例,将入组患者采用分层区组方法随机分为喹硫平组和美金刚组。喹硫平组32例,给予喹硫平片治疗。美金刚组31例,给予美金刚片治疗。治疗后第1、2、4、8、12、16、20、24周末观察精神行为症状和认知功能的疗效及头晕、困倦等副反应。结果 治疗第24周末,喹硫平组与美金刚组神经精神科问卷总分均下降,不同时间点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94.29,P=0.00)。治疗24周后,两组患者妄想、幻觉、激越、焦虑等因子较基线均有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周末、第2周末喹硫平组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有效率高于美金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喹硫平组有3例患者发生头晕,困倦2例,乏力1例,血压降低2例。美金刚组有1例患者发生头晕,困倦3例,乏力2例,血压降低1例。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喹硫平与美金刚均能有效缓解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精神行为症状,喹硫平比美金刚起效更快。  相似文献   

13.
章瑜  谢健 《浙江医学》2016,38(24):1997-1999,2010
目的观察多奈哌齐合并不同剂量奥氮平对首发以精神行为症状(BPSD)就诊的阿尔茨海默病(AD)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70例以精神行为症状为首发的A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多奈哌齐合并5mg奥氮平组和多奈哌齐合并10mg奥氮平组,每组35例。以神经精神科问卷(NPI)评定患者BPSD,以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估患者认知功能,并在4周和8周随访1次,并以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估8周后的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两组8周后MMSE分值较治疗前明显增加,而NPI分值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10mg组8周后的MMSE及NPI量表分值改变较5mg组更加明显(P<0.05)。10mg组的嗜睡发生率较5mg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多奈哌齐联合奥氮平10mg对治疗AD患者BPSD效果较好,能进一步改善其认知功能,但是在临床上应用应注意药物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4.
唐建良  夏江明  李婷 《浙江医学》2011,33(4):496-498
目的 探讨在多奈哌齐联合喹硫平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精神行为症状(BPSD)的临床疗效和风险.方法 70例A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36例,均予多奈哌齐联合喹硫平,对照组34例,均予多奈哌齐,疗程共12周.采用痴呆病理行为评定量表(BEHAVE-AD)、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和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12周的MMSE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提高(P<0.05),研究组治疗12周后BEHAVE-AD总分比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8.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5.9%,研究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不良反应相对多而轻,主要不良反应为嗜睡、头晕和便秘,两组间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多奈哌齐联合喹硫平治疗AD的精神行为症状效果较好,不良反应较轻,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美金刚联合脑电磁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痴呆的行为精神症状(BPSD)的研究.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月在浙江省人民医院就诊的AD伴BPSD患者122例,按照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1例.对照组口服美金刚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脑电磁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2周.比较两组疗效,以及治疗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研究颈动脉粥样硬化与FIB、HCY及心血管危险因素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符合要求的120例患者,依据颈动脉内膜厚度分为颈动脉硬化组与非颈动脉硬化组,并分别收集两组患者的相关信息,检测其FIB、HCY水平。结果 颈动脉硬化组患者FIB、HCY水平、年龄及高血压、糖尿病病史、嗜烟、嗜酒史比例明显高于非颈动脉粥样硬化组(P<0.05),根据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FIB、HCY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呈正相关;根据多元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FIB、HCY水平、年龄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有相关性。结论 FIB、HCY的水平为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多奈哌齐联合奥氮平对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认知和精神行为症状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12月在该院精神科门诊治疗的AD患者84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奥氮平片治疗,开始用量2.5 mg/次,1次/d,逐渐调整为5~15 mg/次,1次/d,睡前口服,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多奈哌齐片5 mg/次,1次/d,口服。两组均连用2个月。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认知和精神行为症状变化,并比较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2个月后,两组MMSE评分较前明显上升,BEHAVE-AD评分较前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且观察组变化幅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同时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4.46,P0.05)。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7例(16.67%),观察组发生10例(23.81%),症状较轻,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6,P0.05)。结论多奈哌齐联合奥氮平治疗AD患者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的奥氮平治疗,不良反应少,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认知和精神行为症状。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发生情况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对缺血性脑卒中住院患者,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部血管内中膜厚度及斑块形成情况,并同期检测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浓度。结果 236例病例组患者中,183例检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为77.54%;260例对照组检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60例,发生率为23.07%,缺血性脑卒中组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平均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及硬化斑块的性质相关(P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之间有密切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17):183-187
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包括胆碱能缺失学说、基因学说、氧化应激与自由基损伤学说、炎性免疫学说、Aβ异常沉积、Tau蛋白异常磷酸化、泛素-蛋白酶体系统异常学说等发病机制,本文就阿尔茨海默病发生机制作一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20.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21):102-105
目的探索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利培酮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吞咽障碍的影响。方法纳入2017年1~12月期间我院治疗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102例。根据痴呆病理行为评定量表(BEHAVE-AD)评定患者精神行为症状(behavioral and psychological symptoms of dementia,BPSD)的严重程度,BEHAVE-AD20分纳入对照组,BEHAVEAD≥20分纳入治疗组。对照组使用多奈哌齐治疗;治疗组在多奈哌齐改善认知基础上联合使用利培酮治疗,在BPSD控制后逐步减量利培酮,治疗满3个月时利培酮完全减停。两组在治疗前、治疗3个月、6个月后分别采用洼田饮水试验评估吞咽功能。结果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较对照组显著上升,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925,P0.01);两组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00,P0.05);对照组、治疗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组内两两比较,组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69.651,P=0.001)、(F=75.356,P=0.001),其中对照组组内治疗3个月、6个月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奈哌齐可改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吞咽障碍,但长期使用对吞咽障碍的改善作用有限;利培酮可加重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吞咽障碍的严重程度,但及时停用利培酮,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吞咽障碍的影响可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