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急性肺损伤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俯卧位机械通气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急性肺损伤 (ALI)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至今仍缺乏有效治疗方法 ,与其相关的病死率在 5 0 %以上[1] 。目前治疗ALI和ARDS的一般原因是 :①治疗导致ALI/ARDS的基础疾病 ;②支持治疗 ,包括机械通气 (MV)、体位治疗如俯卧位、血流动力学管理及药物治疗等。其中MV是治疗的关键和重点 ,国外学者证实MV与俯卧位结合即俯卧位MV是治疗ALI/ARDS的有效方法 ,本文就此作一综述。1 机械通气MV是治疗ALI/ARDS的主要方法。其治疗目标是保证重要脏器的氧输送和二氧化碳清除 ,减轻呼吸肌负荷 ,避免继…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俯卧位机械通气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治疗的有效性。方法纳入42例ARDS患者,早期给予俯卧位机械通气治疗,观察仰卧位、俯卧位1h、2h、3h、4h以及治疗后8h的动脉血气分析、呼吸频率(RR)、吸入氧浓度(FiO2)、氧合指数(PaO2/FiO2)、胸肺顺应性(C)、气道阻力(Raw)的变化。结果俯卧位机械通气可显著改善患者的氧合状况,有效率为66.7%。俯卧位1h后FiO2及PaO2/FiO2增加至峰值,其后略有下降,但直至治疗后8h,患者的FiO2及PaO2/FiO2仍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3h RR下降,低于治疗前(P<0.05),而后又有所回升;治疗后1h Raw显著升高(P<0.05),而后又有所下降,而PaCO2、pH值、C和HR、MAP、CVP在治疗前和治疗后无明显变化。结论俯卧位机械通气可显著改善ARDS患者的氧合。  相似文献   

3.
俯卧位是机械通气的辅助措施,通过复张背侧肺泡,改善通气/血流比,减轻纵隔对肺组织的压迫和引流痰液等机制改善患者的氧合。俯卧位通气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且多可以预防。现有的循证医学证据证明,对于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ARDS)患者,早期应用延长的俯卧位通气治疗可能可以降低ARDS患者病死率。  相似文献   

4.
5.
陈海珍 《吉林医学》2010,31(36):6843-6844
目的:探讨俯卧位辅助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监测与护理措施。方法:心理护理后将患者镇静取俯卧位,行机械通气,监测心率、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结果:俯卧位通气后未出现心率、血压、呼吸的变化,血氧饱和度好转。结论:俯卧位通气可改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呼吸,有利于痰液的引流,使患者自主呼吸功能好转,早日脱机。  相似文献   

6.
李长城  余旻 《海南医学》2020,31(4):529-533
目的评估俯卧位通气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通过计算机及手工检索收集1966年1月至2019年6月俯卧位通气治疗ARDS的中英文随机临床对照试验(RCT),检索范围包括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以及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然后对照纳入及排除标准收集文献并提取数据,采取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5篇RCT研究,其中4项RCT研究了俯卧位通气对ARDS患者病死率的影响,与对照组相比,俯卧位通气可降低ARDS患者的病死率(OR=2.72,95%CI 1.94~3.82),其中2项RCT研究了俯卧位通气对ARDS患者机械通气时间的影响,与对照组相比,俯卧位通气可缩短ARDS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MD=5.84,95%CI 3.56~8.13),其中3项RCT研究了俯卧位通气对ARDS患者ICU住院时间的影响,与对照组相比,俯卧位通气并不能缩短ICU住院时间(MD=0.24,95%CI-4.14~4.63),其中3项RCT研究了俯卧位通气对ARDS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影响,俯卧位...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俯卧位在肺挫伤所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4月重症医学科(ICU)收治的肺挫伤患者,筛选后分为俯卧位组(n=121)和对照组(n=117).统计患者基础情况,发生ARDS[氧合指数(P/F) <150 mm Hg]及治疗后生命体征、实验室检查...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俯卧位通气持续时间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压疮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0月~2018年6月50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行俯卧位通气治疗患者为试验组,俯卧位通气持续时间为16 h;2007年1月~2013年9月50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行俯卧位通气治疗患者为对照组,俯卧位通气持续时间为6 h。观察两组患者在俯卧位通气后第1天,第3天以及俯卧位通气结束时压疮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结果:试验组患者在俯卧位通气后第1天,第3天以及俯卧位通气结束后压疮发生率和压疮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体位变化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效果和对呼吸力学、细胞因子的影响以及对循环功能是否有负面作用。方法采用油酸型ARDS兔模型,分为正常对照组(Ⅰ组)、仰卧位油酸组(Ⅱ组)、俯卧位油酸组(Ⅲ组)、旋转体位油酸组(Ⅳ组),观察各组兔实验过程中动脉氧分压、呼吸力学、细胞因子和血压、心率的变化。结果Ⅳ组兔的心率在实验结束时要比Ⅲ组兔低,P<0.05;Ⅲ、Ⅳ组的动脉氧分压、肺的顺应性要比Ⅱ组高,P<0.05;Ⅲ、Ⅳ组肺内分流要比Ⅱ组明显低,P<0.05;Ⅳ组的气道峰压要比Ⅲ组为高,P<0.05;Ⅱ、Ⅳ组兔TNF-α比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而Ⅲ组和对照组差别无显著性;三个实验组的动脉氧分压与肺的顺应性成明显正相关,与肺内分流成明显负相关。结论俯卧位和旋转体位能改善ARDS肺的顺应性、减少肺内分流,改善氧合;但俯卧位比旋转体位安全并能减少TNF-α的过度分泌。  相似文献   

10.
1974年有人提出俯卧位机械通气(PP)可作为改善急性肺损伤(AU)及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肺氧合的一种通气策略,由于其简单、安全,近年来逐渐受到国内外医师重视,并已经越来越多地运用于临床。我科运用俯卧位通气治疗外科感染引发ARDS 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11):26-29+35
目的探讨俯卧位通气对海水淹溺所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3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RDS组、仰卧位通气组(S组)及俯卧位通气组(P组),每组各8只。通过气管内滴注海水4 m L/kg建立ARDS动物模型。对照组、ARDS组2 h后检测各指标;S组及P组在ARDS建模后分别进行仰卧位或俯卧位机械通气2 h后检测指标。检测动脉血氧分压(PaO_2)、二氧化碳分压(PaCO_2)、肺湿/干质量(W/D)比值;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并测定上清液中蛋白水平;肺组织匀浆后检测髓过氧化物酶(MPO)及肿瘤坏死因子水平-α(TNF-α)。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RDS组、S组、P组PaO_2均明显降低(P0.05);与S相比较,P组PaO_2增高(P0.05);与P组比较,ARDS组、S组PaCO_2均明显升高(P0.05);与ARDS组比较,S组、P组肺W/D比值及BALF中总蛋白含量均明显降低(P均0.05);与P组比较,S组肺W/D比值及BALF中蛋白含量均明显增高(P0.05),ARDS组及S组肺组织MPO及TNF-α显著升高(P均0.05);显微镜下,与S组比较,P组塌陷肺泡占比减少,膨胀肺泡占比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俯卧位通气可改善海水淹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大鼠的通气功能,减轻肺部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2.
雷波 《吉林医学》2011,32(15):3039-3039
目的:探讨呼吸机机械通气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ICU病房近3年收治的57例严重胸外伤导致的ARDS患者采用呼吸机通气治疗的经验。结果:经机械通气治疗,57例中47例存活,10例死亡,病死率为17.54%。结论:ARDS患者应及早诊断并尽早行呼吸机治疗可有效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俯卧位通气(PPV)治疗儿童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中的效果及评估其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儿童重症监护室(PICU)采用俯卧位进行呼吸机辅助呼吸的ARDS患儿50例(俯卧位组),根据患儿基线资料进行配对50例非俯卧位进行呼吸机辅助呼吸的ARDS患儿(非俯卧位组),比较两组患儿的吸气峰压(PIP)、呼气末正压(PEEP)、呼吸频率(RR)、吸入氧浓度(FiO2)、血pH值、动脉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合指数、血氧饱和度(SpO2)、并发症、病死率、住院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等指标。结果 治疗后俯卧位组患儿的p H值、PaO2、氧合指数高于治疗前与非俯卧位组(P<0.01),PaCO2、PEEP、RR、FiO2、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低于非俯卧位组(P<0.01或0.05),面部水肿发生率高于非俯卧位组(P<0.05);PICU住院时间与机械通气时间均短于非俯卧位组(P<0.05)。结论 俯卧位通气治疗能够显著改善ARDS患儿的氧合指数,缩短呼吸机使用及PICU住院时间,护理并发症发生率少。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联合东莨菪碱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83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采用以机械通气为主的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东莨菪碱治疗。结果:治疗48h后观察组的PaO2、氧合指数(PaO2/FiO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PaCO2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0d后,观察组显效率为46.94%,总有效率为95.9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4.29%,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东莨菪碱联合机械通气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俯卧位通气(prone position ventilation,PPV)是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肺保护性通气的有效治疗措施之一,具有改善氧合、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等优点,但由于临床医师对PPV认识不足及顾虑其并发症,目前在临床上并未得...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24例吸入性损伤机械通气的治疗分析,探讨适宜的机械通气治疗策略以及减少其相关并发症,提高治愈率。方法:吸入性损伤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24例,对其机械通气治疗的模式和效果进行分析。结果:24例中治愈21例,死亡3例。结论:早期机械通气治疗对于吸入性损伤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具有积极的意义,合理选择和应用机械通气治疗模式可以有效地提高治愈率,两种新的通气模式HFJV和HFOV与PEEP/CPAP相比,同样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贺焱  谢楠楠 《西部医学》2014,26(9):1199-1201
目的探讨肺保护性机械通气策略对小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意义。方法将机械通气治疗ARDS的70例患儿随机分为CV组和PV组各35例,并比较其效果。结果两组间PIP、MAP、PEEP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均P<0.05),而Fi02无统计学意义(P>o.05);两组间动脉血气比较,pH与PC02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Pa02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问并发症比较,VALI具显著性差异(P<0.05),IVH、PDA、CLD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do.05);PV组平均氧疗时间和上机时间均低于CV组,且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O.05)。结论肺保护性机械通气治疗对小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35):24-26+30
目的 讨论对老年重症胸部损伤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进行不同机械通气模式治疗的实际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8年1~12月收治的老年重症胸部损伤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96例,根据入院先后将其均分为A、B两组,每组48例,A组采用同步间歇性指令通气治疗;B组采用连续性气道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氧分压(PaO2)、每分钟通气量(MV)、氧饱和度(S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和总有效率。结果 治疗前、治疗后PaO2、MV、PaO2和PaCO2比较中,A组与B组无差异(P0.05)。同组治疗前后PaO2、MV、SaO2和PaSO2比较,差异显著(P0.05)。A组和B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75%和95.83%,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无差异(P0.05)。结论 对老年重症胸部损伤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进行不同机械通气模式效果相当,可恢复正常呼吸功能,临床上可根据老年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适机械通气方式。  相似文献   

19.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早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 探讨无创正压通气 (NIPPV)治疗早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的疗效。方法  1 2例ARDS患者经高流量吸氧面罩治疗后缺氧及呼吸窘迫等症状无改善 ,又拒绝插管通气者 ,采用面罩NIPPV治疗。选择压力支持通气 (PSV)和呼气末正压 (PEEP) ,PEEP水平为 8~1 2cmH2 O。结果 通气前呼吸频率 (RR)为 (36± 4)次 /min ,PaO2 为 (55± 9)mmHg ;氧合指数 (OI)为 (1 2 7± 4)mmHg ;辅助通气时间为 3~ 8d ,平均 (5 0± 1 2 )d。治愈 8例 (成功组 ) ,死亡 4例 (失败组 )。治疗 4~ 6h后 ,治疗成功组RR下降到 (32± 1 2 )次 /min(P <0 0 5) ,PaO2 上升到 (68±8 2 )mmHg(P <0 0 5) ,OI上升到 (1 50± 1 0 )mmHg (P <0 0 5) ,而失败组无显著改变。治疗 3~8d后 ,治疗成功组RR下降到 (2 2± 4)次 /min ,PaO2 上升到 (1 1 3± 2 )mmHg(P <0 0 1 ) ,OI上升到(346± 2 2 )mmHg (P <0 0 1 ) ,而失败组继续恶化或死亡。 结论 对拒绝插管的早期ARDS患者 ,NIPPV治疗有利于改善肺的氧合功能 ,减轻呼吸困难 ,存活率达到 67%。NIPPV是治疗ARDS的较好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