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心肺复苏(CPR)技能培训结合督查考核方式对急诊科护理人员CPR技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参与CPR培训的急诊科护理人员40名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培训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模式培训,培训组采取CPR技能培训结合督查考核的方式,培训结束后,统计2组护理人员对复苏体位、开放气道、简易呼吸器连接等CPR技能各方面的掌握情况,以及护理期间发生护理差错和收到患者表扬信的例数。结果:培训组护理人员在CPR相关技能的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培训组护理人员的护理差错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2组收到患者表扬信的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PR技能培训结合督查考核方式可在短期内提高急诊科护理人员CPR技能,减少护理差错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心肺复苏技能培训和督查考核相结合对急诊护理人员心肺复苏技能的提升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20年1月急诊护理人员60例,根据培训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模式培训;研究组采用心肺复苏技能培训和督查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培训.比较两组培训效果.结果:研究组心肺复苏各项相关技能掌握评分及各... 相似文献
3.
目的 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心肺复苏技能实践为例,探讨如何提高住院医师临床技能操作能力。方法 选取重庆某教学医院在培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58人,通过开展心肺复苏技能的培训、考核,比较培训成绩,通过总体通过率、专业通过率、操作点通过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本次考核,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58人,通过人数48人,通过率82.76%;培训前后,全科、妇产科、儿科、康复医学科、口腔科、精神科、医学影像科、检验科平均操作考试得分分别是78.5vs89.2、74.3vs87.5、70.6vs87.3、70.2vs85.6、69.8vs82.8、69.4vs80.4、69.3vs78.8、64vs76.5,均有统计学差异。培训后,全科专业规培学员平均得分89.2,得分最高,检验科专业规培学员平均得分76.5分,得分最低,二者均有统计学意义。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安装电极板项目操作情况最差。胸外心脏按压,学员按压80次/分增加到1分30分完成。人工呼吸,学员常常延长30秒以上。安装电极板项目操作中,一般延长25秒以上。结论 不同规培专业通过率、不同专业培训前后,操作成绩均有差异。开展科学化、合理化的培训能够有效提供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的心肺复苏临床技能操作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公众心肺复苏培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以提高院前急救能力.方法按照<2010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规范带教.重视细节培训,做到讲练到位、点评到位、纠错到位,并制定考核评分表,严格考核.结果 全部学员考核合格,基本掌握CPR技能,达到培训目标.结论 依新指南培训,充分关注学员对技能的把握、理解和运用,是提高目击者实施CPR自愿度及急救能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急诊科护士心肺复苏技术的培训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向莉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7,28(17):2171-2172
目的提高心肺复苏技术水平,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护患纠纷。方法根据急诊科人员结构成立心肺复苏技术培训小组,采取理论讲授和现场演练等训练模式,将自我训练与指导老师辅导相结合,并采取适当奖励措施。结果4名年轻护士成为心肺复苏技术操作示范能手,所有护士皆能胜任心跳骤停的抢救工作,利于正常工作的进行。结论心肺复苏技术的培训能提高急救技术水平,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探讨护士心肺复苏技能培训的方法.方法 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操作的规范与熟练及启发式培训方法.结果 收到了较好的培训效果.结论 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操作的规范与熟练及启发式培训方法进行"现场心肺复苏术"的培训是一种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护士心肺复苏技能培训的方法。方法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操作的规范与熟练及启发式培训方法。结果收到了较好的培训效果。结论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操作的规范与熟练及启发式培训方法进行"现场心肺复苏术"的培训是一种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9.
心肺复苏是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重要部分,但是目前常用的多种培训和考核模式都存在一定缺陷。在新的培训模式探索中,"阶梯式"培训有助于循序渐进的技能学习;"低强度、高频率"培训既有利于突出重点和难点、减轻教学双方的负担,又能够通过反复强化提高培训效果。将不同培训方法有机结合建立"多元化"培训模式,能够在充分发挥不同方法优... 相似文献
10.
姚宁 《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14,(22):32-33
目的:分析152例急诊科心肺复苏情况,以此为临床诊治提供更多依据。方法收集152例急诊科接受心肺复苏术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方式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52例急诊科心肺复苏患者有48例救治成功,除颤平均时间为(2.81±0.32)min,救治成功率为31.58%;复苏失败104例,除颤平均时间为(7.95±0.36)min。以复苏时间进行亚组分析,≤5 min复苏成功率明显优于>5 min复苏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75,P<0.05)。结论急诊科心肺复苏成功率仍偏低,但复苏越及时,成功率越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与评价依据2010年版《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改进急诊医学心肺复苏技能培训的效果.方法 将2010年8月至2011年8月间由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医学教研室承担培训教学任务的60名医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30名医生按照2005年版《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接受心肺复苏技能培训,设为对照组;另外30名医生按照2010年版《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接受心肺复苏技能培训,设为实验组.培训结束后对两组医生进行学习效果评估,包括书面理论测试、操作技能考核和满意度调查,并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考核总成绩实验组医生高于对照组医生,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书面理论测试成绩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实验组医生高于对照组医生,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组医生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医生,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依据2010年版《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完善和简化基础生命支持流程,有助于提高心肺复苏操作技能的培训效果,提示依据2010年版新指南开展相关培训有益于该技能的掌握和普及. 相似文献
12.
急诊心肺复苏72例回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影响心肺复苏成功率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急诊科进行心肺复苏7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成功24例,死亡48例,成功率为33.3%.其中救护车转运途中出现心搏骤停的19例患者中,成功2例,死亡17例,成功率为10.5%.性别和年龄与复苏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外伤组的复苏成功率比外伤组高(P〈0.05).随着心搏骤停至急诊科开始复苏的时间延长,复苏成功率下降(P〈0.01).抢救人员数≤4人组与≥6人组复苏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非外伤患者的复苏成功率显著高于外伤患者.危重病人转运途中出现心搏骤停,复苏成功率低.早期复苏和足够的人员参与抢救可提高复苏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刻意练习联合强化培训在规培护士心肺复苏教学的中远期训练效果。方法 选择于2020年7-2021年3月期间在广东省中医院的第一年规培护士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各80例)进行心肺复苏培训,对照组采用单次的刻意练习模式,试验组在第0、3、6个月进行刻意练习联合强化培训。两组学员分别在培训前后进行考核,考核标准由客观评分及主观评分组成。客观评分由复苏安妮自带的QCPR模型电子显示器提供即时客观反馈;主观评分由同一组考官对学员的心肺复苏进行评价,包括评估环境、判断意识、判断呼吸、启动应急急救系统、复苏后再评估、总体评价等6个环节。采用SPSS 18.0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或非参数检验、χ2检验。结果 培训后两组学员的客观指标对比,试验组的正确按压比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5.50%(77.50,93.00) vs. 81.00%(71.75,89.00);Z=-2.49,P=0.013],试验组的正确通气比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84.00%(75.00,92.75) vs. 80.00%(64.00,90.25);Z=-2.15,P=0.031]。两组学员培训后的客观指标与主观指标,均较培训前有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刻意练习后,联合3月间隔的强化培训可有效有助于提高规培护士中远期的CPR技能,更适用于高层级的肌肉记忆训练中。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心肺复苏(CPR)操作技能的培养方法。方法:对医学类与非医学类大学生分批进行急救课程培训、在CPR操作技能的训练过程中采取分段递进的方法进行训练;课程结束进行考核评价比较有无医学基础的学生掌握CPR操作技能水平程度情况。结果:经培训后学生掌握CPR操作技能水平程度高、正确率为90.29±7.308,不同批次学生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医学类与非医学类大学生掌握CPR操作技能水平程度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分段递进的方法是促进是否有医学基础的大学生、乃至公众掌握CPR操作技能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重庆市急诊急救专科护士培训现状,完善专科护士培训工作.方法 分析近5年208名重庆市急诊急救专科护士培训者的基本情况.用《教学情况满意度调查表》、《培训效果自我评价表》进行问卷调查,评价培训效果.结果 学员平均年龄(29.24±5.44)岁,具有大专学历者65.86%,初级职称者50.48%,工龄在2~5年者49.51%,来自二级医院者61.53%.学员考核平均成绩( 77.91±7,69)分,其对教学满意度的评分为(87.01±7.63).学员自我评价认为,对急诊急救专科知识和技能提高最明显,科研和组织管理能力提高不理想.结论 重庆市急诊急救专科护士培训具有年资和职称低、学历结构和医院等级参差不齐的特点.建议针对学员学历和医院等级采用分层次培训,加强其护理科研、组织管理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诊心肺复苏后自主循环恢复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对232例急诊心肺复苏后自主循环恢复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内容包括年龄、性别、既往病史、首发症状、来诊方式、就诊时间和临床诊断等。结果:①本组232自主循环恢复患者中,有184例(79-3%)很快在急诊抢救区域死亡,收住ICU或CCU的只有48例(20.7%);②在住院患者中,有28例(58.3%,28/48)出院存活,其中遗留神经功能缺损的有9例(32.1%,9/28);③由意外事故所致的出院存活率为38.5%(5/13),高于心血管系统疾病(12.5%,7/56)、神经系统疾病(7.7%,4/52)、消化系统疾病(6.3%,1/16)、创伤组(8.9%,4/45)和消耗性疾病晚期(0,0/9),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④心血管疾病复苏患者完全康复的比例为100.0%(7/7),高于神经系统疾病组(O,0/4)、呼吸系统疾病(66.7%,4/6),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心肺复苏后自主循环恢复的患者完全康复出院的比例还比较低,由心血管疾病、意外事故和创伤造成的心脏停搏患者,预后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17.
ECS模拟人在心肺复苏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ECS模拟人在心肺复苏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为提高医学生的诊疗技能寻找一种有效的临床教学方式。方法:在长海医院实习生和住院医生的心肺复苏教学中,引入ECS模拟人进行技能培训并考核,课程结束后采用问卷调查方式收集学生对这种新教学方式的评价。结果:经过ECS模拟人培训后,心肺复苏单项技能考核通过率为95.2%,模拟程序综合演练考核通过率为84.1%。90%以上学生认为这种教学方式更能调动学习热情,显著提高临床操作技能,还可强化团队合作精神。结论:以ECS模拟人为载体的新教学方式,可为医学生提供良好的操作机会,弥补了传统教学的薄弱环节,有助于医学生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操作技能,提高临床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