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创伤性脑积水的诊断、治疗。方法对我科收治的24例创伤性脑积水患者行侧脑室-腹腔分流术,分析诊治过程。结果治愈13例,中残6例,重残4例,死亡1例。结论脑室腹腔分流术是主要的治疗方法,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脑积水侧脑室-腹腔分流术后的并发症及防治措施.方法 选取2006年10月-2010年10月35例外伤性脑积水患者,全部行侧脑室-腹腔分流手术治疗.结果 1例腹膜炎合并颅内感染死亡,7例并发症,分别为分流管阻塞3例,肠梗阻1例,感染1例,硬膜下血肿1例.结论 侧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并发症多样,术者应当视患者相应情况制订手术方案,改善治疗措施,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侧脑室-腹腔分流术在脑积水患者的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使用侧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过的脑积水患者36例,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随访36例,随访时间3~18个月。36例患者通过术后2周复查头颅CT,脑积水完全缓解者35例,1例无明确改善。预后良好者35例。结论侧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的治疗效果明显,是一种简便而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唐连刚  赖廷海  林裕茂  梁海波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9):245+247-245,247
目的探讨分析侧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老年正压性脑积水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治疗的43例正压性脑积水老年患者,对所有43例老年患者采取内镜辅助下侧脑室-腹腔分流术进行治疗。观察分析患者的术后疗效,并随访患者2年,统计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43例老年正压性脑积水患者经侧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后显效20例,有效17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6.0%。术后发生分流管阻塞1例,颅内感染1例,切口感染2例,认知障碍无任何改善2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4.0%。结论侧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老年正压性脑积水临床疗效显著,而且在注意手术操作细节的情况下可有效控制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正常压力脑积水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后高压氧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正常压力脑积水患者35例以侧脑室-腹腔分流术配合高压氧治疗。结果 35例术后均得到0.5~3年随访,28例恢复正常工作,5例生活完全自理,2例症状无明显改善。结论高压氧配合侧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正常压力脑积水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人正常压力脑积水的手术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老年人正常压力脑积水患者病史、CT和MRI检查、腰椎穿刺放液试验等因素对侧脑室-腹腔分流术的影响及预后效果。结果本组27例患者术后均得到6个月至3年随访,13例症状明显改善,生活自理,10例症状有改善,但生活不能自理,4例症状无改善。结论侧脑室-腹腔分流术是治疗老年人正常压力脑积水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应用侧脑室额角脐腹腔分流术对患有脑积水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82例脑积水患者病例,将其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平均每组41例。常规组患者采用临床传统开放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侧脑室额角脐腹腔分流术进行治疗。结果实验组患者脑积水症状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组;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明显少于常规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结论应用侧脑室额角脐腹腔分流术对患有脑积水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侧脑室腹腔分流术在外伤性脑积水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6年8月至2011年4月因外伤性脑积水在我院就诊的9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脑积水的程度将92例患者分为轻度(32例)、中度(33例)、重度(27例),均给予侧脑室腹腔分流术的治疗方法,比较手术前后脑室周围水肿带直径及脑室径/双顶径值。结果轻度脑水肿患者手术后脑室周围水肿带直径平均值为(1.63±0.12)cm、脑室径/双顶径值为(0.22±0.21),明显小于术前;中度脑水肿患者手术后脑室周围水肿带直径平均值为(1.19±0.09)cm、脑室径/双顶径值为(0.28±0.16),明显小于术前;以上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重度脑水肿患者手术后脑室周围水肿带直径平均值为(1.29±0.44)cm、脑室径/双顶径值为(0.74±0.22),与术前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轻度及中度外伤性脑积水患者实施侧脑室腹腔分流术能够产生较好的临床效果,对重度患者效果欠佳。故临床上应尽早发现脑水肿并进行及时的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侧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儿童脑积水的并发症及应对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儿童脑积水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流术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结果35例患儿无并发症,8例患者共出现并发症10次,2例近端阻塞,1例远端阻塞。2例术后感染,其中均为表皮葡萄球菌2例;脑室裂隙综合征1例;伤口脑脊液漏2例;泵外露1例;皮下积液1例。结论侧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儿童脑积水,应在术前充分准备,选择最佳的手术路径及合适的分流管,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案,是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杨志国  岳芳  程征海  王贤书 《河北医药》2008,30(11):1730-1730
小儿脑积水是一种较常见疾病,侧脑室-腹腔分流术是目前治疗脑积水的最常用方法。我院自1996年至2005年采用侧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婴幼儿脑积水60例,通过观察分流前后临床症状、头颅CT的影像变化来判断其疗效,效果良好,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60例,男40例,女20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侧脑室-矢状窦分流术对于治疗梗阻性脑积水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某院收治的梗阻性脑积水患者68例,将其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梗阻性脑积水手术措施,研究组采用脑侧室-矢状窦分流术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研究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领域采用侧脑室-矢状窦分流术的治疗措施能够减少一些不良情况的发生,安全性较高,手术后患者生活能够自理,并且均未出现明显的并发症,值得在临床中广泛运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快速康复护理在盆腔炎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及对炎性因子的作用。方法将我院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的78例盆腔炎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用护理常规,快速康复组用快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满意度;盆腔炎知识的认知评分、盆腔炎治疗的依从性;护理前后不良的心理状态SCL-90评分以及炎性因子;复发率。结果快速康复组满意度更高,护理前两组不良的心理状态SCL-90评分以及炎性因子接近,P>0.05;护理后快速康复组不良的心理状态SCL-90评分以及炎性因子的改善幅度更大,P<0.05。快速康复组盆腔炎知识的认知评分、盆腔炎治疗的依从性更好,P<0.05,快速康复组盆腔炎知识的认知评分、盆腔炎治疗的依从性分别是(96.56±3.77)分和(96.51±3.61)分。对照组盆腔炎知识的认知评分、盆腔炎治疗的依从性分别是(81.26±3.71)分和(82.21±3.21)分。快速康复组复发率更少,P<0.05。快速康复组1例(2.56%),对照组8例(20.51%)。结论盆腔炎患者实施快速康复护理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探讨分析肺康复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7年5月在我院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患者选取7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对照组(35例)和实验组(3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对两组患者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清炎性因子的变化情况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血清炎性因子的变化情况都明显的比对照组低,差异显著,结果符合P <0.05的要求。结论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患者实施肺康复治疗,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了肺功能的改善,大大减轻了炎性反应,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联合曲安奈德治疗老年性黄斑变性的有效性。方法:选取在某院接受治疗的80例老年性黄斑变性的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把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曲安奈德治疗,实验组患者接受康柏西普、曲安奈德联合治疗,治疗3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视力与眼压及体内炎性因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视力恢复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联合曲安奈德治疗老年性黄斑变性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安罗替尼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及对近期预后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该院收治的ⅢB—Ⅳ期二线治疗失败的胃癌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50例)给予安罗替尼10 mg,第1—14日,口服,治疗4个周期(3周为1个治疗周期);观察组患者(5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卡瑞利珠单抗200 mg,第1日,静脉注射,治疗4个周期(3周为1个治疗周期),出院后保持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安全性、生存时间和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外周血CD4+T细胞和CD8+T细胞上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PD-1)表达的差异;并观察不同微卫星不稳定性(MSI)状态[高MSI(MSI-H)、低MSI(MSI-L)和无MSI(MSS)]患者上述指标情况。结果:88例患者进入结果分析。(1)观察组患者的疾病控制率[79.07%(34/43)]明显高于对照组[57.78%(26/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MSI-H+MSI-L患者的客观有效率[50.00%(6/12)]明显高于MSS患者[6.45%(2/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VEGF水平、外周血CD4+T细胞PD-1表达和CD8+T细胞PD-1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MSI-H+MSI-L患者治疗后外周血CD4+T细胞PD-1表达、CD8+T细胞PD-1表达明显低于MSS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VEGF水平与MSS患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Ⅲ度及以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中位随访时间16(12~20)个月,失访9例。观察组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中位总生存期明显长于对照组,且观察组MSI-H+MSI-L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中位总生存期明显长于MSS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安罗替尼三线治疗晚期胃癌,可提高患者的疾病控制率,延长生存时间,安全性可控,对于MSI-H+MSI-L患者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安罗替尼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及对近期预后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该院收治的ⅢB—Ⅳ期二线治疗失败的胃癌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50例)给予安罗替尼10 mg,第1—14日,口服,治疗4个周期(3周为1个治疗周期);观察组患者(5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卡瑞利珠单抗200 mg,第1日,静脉注射,治疗4个周期(3周为1个治疗周期),出院后保持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安全性、生存时间和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外周血CD4+T细胞和CD8+T细胞上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PD-1)表达的差异;并观察不同微卫星不稳定性(MSI)状态[高MSI(MSI-H)、低MSI(MSI-L)和无MSI(MSS)]患者上述指标情况。结果:88例患者进入结果分析。(1)观察组患者的疾病控制率[79.07%(34/43)]明显高于对照组[57.78%(26/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MSI-H+MSI-L患者的客观有效率[50.00%(6/12)]明显高于MSS患者[6.45%(2/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VEGF水平、外周血CD4+T细胞PD-1表达和CD8+T细胞PD-1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MSI-H+MSI-L患者治疗后外周血CD4+T细胞PD-1表达、CD8+T细胞PD-1表达明显低于MSS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VEGF水平与MSS患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Ⅲ度及以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中位随访时间16(12~20)个月,失访9例。观察组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中位总生存期明显长于对照组,且观察组MSI-H+MSI-L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中位总生存期明显长于MSS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安罗替尼三线治疗晚期胃癌,可提高患者的疾病控制率,延长生存时间,安全性可控,对于MSI-H+MSI-L患者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 研究辛伐他汀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模型大鼠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5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等体积生理盐水)、模型组(等体积生理盐水)和辛伐他汀高、中、低剂量组(15,10,5 mg/kg).灌胃给药,每日1次,连续灌胃56 d(除烟熏日外).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分别于灌胃第29,43天气...  相似文献   

20.
《Substance use & misuse》2013,48(11):1171-1195
The aim was to elucidate the relative importance of a wide range of patient characteristics (social, psychological, and medical factors) in prediction of alcoholic posttreatment functioning. The development of working capacity was recorded for 34 advanced alcoholics during 2 years subsequent to rehabilitation.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external social characteristics, psychiatric symptoms, and alcohol-related medical symptoms were almost insignificant as predictors. However, two groups of significant psychological factors emerged (loneliness–low self-esteem, together with indolence–lassitude). The few social predictors indicated that the way of using alcohol (more extraverted and observable) was associated with a negative prognosi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