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成人慢性牙周炎应用盐酸米诺环素缓释软膏治疗前后龈沟液中碱性磷酸酶(alkalinephos phatase ,ALP)水平的变化。方法:2 8例慢性成人牙周炎患者,每例口腔左右两个象限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基础治疗后实验组使用盐酸米诺环素缓释软膏,一周一次,共4周。对照组不使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测定两组治疗前后龈沟液中ALP水平。结果:实验组、对照组在治疗后龈沟液中ALP均明显降低(P <0 .0 1)。治疗前后实验组与对照组龈沟液中ALP变化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 <0 .0 1)。结论:基础治疗和盐酸米诺环素缓释软膏联合应用对成人慢性牙周炎的治疗在降低龈沟液中ALP方面优于单纯的基础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生物抗菌多肽在辅助治疗Ⅲ期牙周炎患者中的疗效。方法 将51例患者根据治疗方式随机分为单纯机械刮治组、盐酸米诺环素组和生物抗菌多肽组,3组患者均进行牙周序列治疗,超声龈上洁治后进行刮治、根面平整、抛光、冲洗。盐酸米诺环素组、生物抗菌多肽组分别于治疗后的牙周袋内注入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及生物抗菌多肽牙周凝胶,单纯机械刮治组不用药。记录基线及治疗后90 d的牙周检查表,比较3组间牙周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 PD)、牙龈出血指数(bleeding index, BI)、附着水平(attachment level, AL)差异;收集3组基线、治疗后7 d、治疗后90 d的龈沟液,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SIA)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umou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 IL)-1β变化。结果 基线时,3组牙周临床检查指标(PD、BI、AL)以及龈沟液中TNF-α、IL-1β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 d及90 d, ...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慢性牙周炎应用盐酸米诺环素缓释软膏治疗前后龈沟液中细胞外弹性蛋白酶(elastase in su-pernatant,EA-s)和细胞内弹性蛋白酶(elastase in the pellet,EA-p)水平的变化。方法:35例慢性牙周炎患者,每例口腔左右两个象限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基础治疗后实验组使用盐酸米诺环素缓释软膏,1周1次,共4周,对照组不使用盐酸米诺环素缓释软膏,测定两组治疗前后龈沟液中EA-s和EA-p水平。结果:实验组、对照组在治疗后龈沟液中EA-s和EA-p的总量和浓度均明显降低(p〈0.01)。治疗前后实验组与对照组龈沟液中EA-s和EA-p的总量和浓度变化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基础治疗和盐酸米诺环素缓释软膏联合应用对慢性牙周炎的治疗在降低龈沟液中EA方面优于单纯的基础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复方甘菊利多卡因凝胶在慢性牙周炎辅助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取中、重度牙周炎患者60例,牙周基础治疗后随机分为辅助治疗组和对照组(无辅助治疗),每组30例。用分口设计法将辅助治疗组患者两侧随机分为甘菊组和米诺组,基础治疗后于牙周袋内分别置入复方甘菊利多卡因凝胶和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记录治疗前、治疗后6、12周临床牙周指标、采集龈下菌斑,PCR法检测致病菌Pg和Pi。结果:(1)甘菊组与米诺组中致病菌的检出率及临床牙周指标在治疗后均低于治疗前(P<0.05),组间无差异(P>0.05);(2)甘菊组和米诺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甘菊利多卡因凝胶可作为慢性牙周炎辅助治疗的局部用药,与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有相同的抑菌作用和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2%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局部应用治疗牙周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5年11月至2008年12月烟台市口腔医院牙周科门诊单发的牙周脓肿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试验组使用2%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对照组使用碘甘油,比较两组治疗后1周临床各项牙周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各项牙周指标均低于治疗前,试验组治疗后各项牙周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2%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局部用于治疗牙周脓肿,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牙周塞治剂联合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动物实验性牙周炎的疗效。方法将48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4组,牙周炎未治疗组(C组)、牙周炎应用盐酸米诺环素组(M组)、牙周炎应用牙周塞治剂组(P组)、牙周炎应用盐酸米诺环素和牙周塞治剂组(MP组),每组12只。在牙周炎模型建立成功后分别给予上述干预治疗,于1周、2周、4周分次对牙周组织行组织学观察,同时检查牙周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和龈沟出血指数(sulcus bleeding index,SBI)。结果 4组用药前PD、SB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组1周、2周、4周时PD、SBI较基线时下降(P〈0.05),1周、2周时PD、SBI小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组仅在1周时SBI与C组有差异(P〈0.05),2周、4周时PD、SBI与C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P组1周、2周、4周时PD、SBI较基线时下降(P〈0.05),且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和牙周塞治剂后,大耳白兔牙周炎临床指标PD、SBI有改善。  相似文献   

7.
盐酸米诺环素软膏牙周袋内药物释放特征的体内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陈武  孙卫斌  耿晓文  李谨 《口腔医学》2005,25(6):353-354
目的研究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牙周袋内应用2%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后的局部药物释放特征。方法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基础治疗后在牙周袋内置入2%盐酸米诺环素软膏0.05 ml,于置药前及置药后不同时段用滤纸法取龈沟液,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药物含量,计算置药不同时段龈沟液中的药物浓度。结果用HPLC分析标准品盐酸米诺环素的药物浓度与峰面积呈线性正相关,牙周袋中的盐酸米诺环素浓度可维持>1μg/ml达5 d。结论确定了2%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局部应用后的药物释放特征,药物可在牙周袋内较长时间地保持较高的药物浓度,显示它是一种缓释制剂。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局部应用,治疗老年慢性牙周炎的疗效。0方法:选择60例老年慢性牙周炎的患者,共120颗牙。全口洁治和根面平整后,以患者一侧忠牙局部应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为实验组,对侧同名患牙局部应用双氧水、碘甘油作为对照组。于基线、基线后5、9周检测菌斑指数(PLI)、龈沟出血指数(SBI)、探诊深度(PD)。结果:两组临床指标均较基线有明显改善,PLI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牙周袋内应用米诺环素软膏配合牙周基础冶疗,能够有效改善牙周炎症状,且效果优于传统的碘氧疗法。  相似文献   

9.
2%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辅助治疗慢性牙周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2%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4例慢性牙周炎患者的216颗牙采用自身对照法,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用2%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对照组用碘甘油.观察用药前后的临床症状及牙龈指数(GI)、牙周出血指数(SBI)、牙周袋深度(PD)、牙齿松动度(MD)的变化.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疗效相比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2%盐酸米诺环素局部用于慢性牙周炎患者,药效持续时间长,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0.
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牙周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局部治疗牙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52名牙周炎病人共156颗患牙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观察用药前、后的临床症状和菌斑指数、探诊出血、牙周袋探诊深度、附着水平的变化。结果:两组基线时的牙周各项指数的平均值均无差异(P>0.05);晦4周、7周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是治疗牙周炎有效、安全、简便的局部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比较局部使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和口服奥硝唑治疗种植体周围黏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种植体周围黏膜炎患者24例,对种植体进行龈上洁治、龈下刮治后,随机分为盐酸米诺环素软膏组和口服奥硝唑组,分别于基线、治疗后4周和治疗后8周行临床牙周指数检测。结果在治疗后4周和8周时,2组种植体周围改良菌斑指数、改良龈沟出血指数、探诊深度均明显下降,与基线时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4周和治疗后8周,盐酸米诺环素治疗组种植体周围改良菌斑指数、改良龈沟出血指数、探诊深度均低于口服奥硝唑组,且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种植体周围黏膜炎,局部使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或口服奥硝唑治疗均有效果;使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更加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口臭的牙周炎患者局部应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对牙周袋内硫化物水平的影响。方法对15例以口臭为主诉的慢性牙周炎患者采用分口(split-mouth)设计,同一患者的一侧半口随机采用刮治和根面平整术(scaling and root planing,SRP),另一侧采用SRP辅助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基线、治疗后6周、3个月时检查牙周袋内硫化物(sulfide in periodontal pockets,pS)水平、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临床附着水平(clinical attachment level,CAL)、出血指数(bleeding index,BI)、菌斑指数(plaque index,PLI),在基线、治疗后6周刚果红涂片进行龈下微生物计数。结果在治疗后6周、3个月,SRP+米诺环素组与单纯SRP组的各项临床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比较两组间pS值、PD、CAL、PLI、BI、龈下螺旋体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口臭的牙周炎的患者,盐酸米诺环素辅助SRP较单纯的SRP并未显示很大的优势;牙周治疗可持续3个月降低袋内硫化物水平。  相似文献   

13.
《口腔医学》2013,(9):594-596
目的探讨甲硝唑控释药膜和盐酸米诺环素缓释剂治疗慢性牙周炎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2例慢性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A、B组,分别给予甲硝唑控释药膜和盐酸米诺环素缓释剂处理。比较两组治疗后1个月的临床效果,治疗前、治疗后1周、1个、3个月的一般指标[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附着水平(attachment level,AL)、菌斑指数(plaque index,PLI)和龈沟出血指数(sulcus bleeding index,SBI)]及龈沟液中的炎性因子[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介素-8(interleukin-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tor-α,TNF-α)],治疗前、治疗后1个、3个月的龈沟液胶原酶Ⅱ活性(collagenaseⅡ,COL-Ⅱ)和用药中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B组治疗1个月后的"痊愈"例数多于A组(P<0.05),但两组总有效率无差异;除治疗1个月后的PD外,B组治疗后1、3个月的一般指标、龈沟液炎性指标水平及COL-Ⅱ活性均优于A组,其中除PD、AL、治疗后1个月的IL-6和IL-8(P<0.05),其余均为P<0.01;两组的不良反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甲硝唑控释药膜和盐酸米诺环素缓释剂治疗牙周病的总有效率相当,但后者远期的一般指标、龈沟液炎性指标及胶原酶Ⅱ活性优于甲硝唑控释药膜。  相似文献   

14.
米诺环素局部用药治疗牙周炎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米诺环素作为半合成四环素族药物在体外实验中被证明是抑制牙周病原菌最有效的药物之一.本文主要讨论局部应用米诺环素治疗牙周炎.米诺环素局部释放系统有三种形式(薄膜型、微球型、软膏型),临床实验证明它们作为牙周炎机械治疗的辅助手段短期内对临床指标(探诊深度、附着丧失、出血指数)的改善有显著效果,长期临床效果的研究结果不一.另外米诺环素作为维护期、牙周手术治疗的辅助治疗,也有一定意义.本文还涉及一些对局部释放米诺环素药代动力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局部应用对龈下菌群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20 g/L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局部应用后,牙周袋内龈下菌丛的变化。方法: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洁治后,在牙周袋内置入20 g/L盐酸米诺环素软膏0.05 mL,于置药前及置药后2、6、120 h分别取龈沟液,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其中米诺环素浓度,并取龈下菌斑用细菌活力试剂盒染色,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CSM)观察龈下菌群死活菌的比例及球菌、活动杆菌、螺旋体的比例变化。结果:龈沟液中盐酸米诺环素浓度在置药后120 h仍>1μg/mL,置药后龈下菌斑中死菌比例明显较置药前增高,置药后的龈下菌斑中球菌比例明显上升,活动杆菌及螺旋体比例显著下降。结论:20 g/L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是一种缓释制剂;在一定浓度下既有抑菌作用又有杀菌作用;龈下菌斑的死活菌染色结合LCSM镜下检查可作为牙周健康状况及预后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微种植支抗体周围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和评估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在治疗微种植支抗体周围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30枚发生微种植体周围炎的种植钉,随机分为盐酸米诺环素软膏组和2%碘甘油组,每组15枚。两组患者均行龈上、下洁治,然后分别给予盐酸米诺环素软膏牙周留置和2%碘甘油牙周上药治疗。在治疗前,治疗后1、3和6周观察菌斑指数(PLI)、种植体体周软组织指数(STI)、体袋深度(PPD)和微植体(MIA)松动率等指标的变化。结果: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和2%碘甘油治疗微种植支抗体周围炎STI、PPD同用药前相比显著降低,其中盐酸米诺环素软膏组药效至少能维持至停药后4周,近期治疗效果满意;两组微植体(MIA)松动率分别为6.6%和33.3%,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对于微种植支抗体周围炎的药物治疗,局部使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或2%碘甘油治疗均有明显效果,但使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的效果更持久,微植体(MIA)松动率更低。  相似文献   

17.
盐酸米诺四环素软膏对慢性牙周炎龈沟液中硫化物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慢性牙周炎病人局部应用盐酸米诺四环素(minocycline HCl,MINO)后,不同牙周状态下龈沟液(GCF)中硫化物(suleus sulphide level,SUL)浓度变化及其与临床指标的关系。方法:采用金刚牙周探测仪对盐酸米诺四环素治疗前后龈沟液中硫化物浓度及其临床指标进行测定。随机单盲法选择慢性牙周炎病人21例,61个患牙。用药组(T)34个患牙,204个位点,基础治疗后将盐酸米诺四环素软膏置牙周袋内;对照组(C)卯个患牙,162个位点,以单纯基础治疗为主。于基线前两周完成全口龈上洁治、口腔卫生宣教。基线时测定相应位点龈沟液中硫化物浓度,龈沟出血指数(SBI),牙周袋探诊深度(PPD),牙周临床附着丧失水平(CAL);然后行龈下刮治术,用药组龈沟内放药,对照侧不放药。第2周各项指标检查同上。结果:用药组(T)龈沟液中硫化物浓度与其基线时和对照组相比明显下降(P〈0.05),其临床指标用药组(T)与对照组(C)相比改善明显(P〈0.05),龈沟液中硫化物的浓度与临床指标间具有相关性。结论:盐酸米诺四环素软膏(MINO)辅助治疗牙周炎,能有效降低龈沟液中硫化物浓度,改善牙周组织状况;椅旁龈沟液硫化物浓度变化可间接反映对牙周袋内细菌的杀灭、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盐酸米诺环素糊剂治疗重度牙周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1  
目的 评价 2 %盐酸米诺环素糊剂局部应用辅助治疗重度牙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用随机、单盲、自身对照的方法研究 2 %盐酸米诺环素糊剂于牙周袋内置药辅助牙周基础治疗的效果 ,以单纯基础治疗为对照 ,观察基线、第 2周及第 5周菌斑指数 (PlI)、牙龈指数 (GI)、牙周探诊深度 (PD)、牙周附着水平 (AL)、龈沟出血指数 (SBI)及用药后反应。结果 第 2周和第5周PlI、GI、PD、AL、SBI较基线时均有改善 (P <0 .0 1) ;实验组第 5周较第 2周除PlI略有反弹外 ,其余指标皆进一步改善 ;在两个观察时段实验组较对照组在GI、PD、AL及SBI方面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但PlI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未发现用药后不良反应。结论  2 %盐酸米诺环素缓释糊剂局部应用辅助治疗重度牙周炎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冠心病伴牙周炎患者牙周干预治疗前、后血清中炎性因子和脂联素水平的变化,探讨慢性牙周炎与冠心病的关系及牙周干预治疗对冠心病伴牙周炎患者的重要性。方法本研究包括冠心病伴牙周炎患者56例和单纯冠心病不伴牙周炎患者42例。冠心病伴牙周炎患者给予牙周干预治疗,对冠心病组及冠心病伴牙周炎组干预前、后的牙周临床指标及血清炎性因子(CRP、TNF-α、IL-6)和脂联素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冠心病伴牙周炎组牙周干预后牙周临床指数比干预前明显好转。冠心病伴牙周炎组干预前与冠心病组相比,所有血清炎性因子(CRP、TNF-α、IL-6)水平升高;干预3个月后明显降低(P〈0.05)。冠心病伴牙周炎组干预前水平有所降低的脂联素在干预3个月后明显升高(P〈0.05)。结论慢性牙周炎可增加冠心病的发病风险,牙周干预治疗可降低血清中炎性因子水平,提高血管保护因子水平,对冠心病病程的发展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洪兵  梅予锋 《口腔医学》2015,35(3):205-207
目的:观察局部洁治配合使用盐酸米诺环素或碘甘油对种植体周围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门诊60例种植体周围炎病人, 常规进行种植体龈上洁治、龈下刮治后, 随机分为盐酸米诺环素软膏组30例和2%碘甘油组30例, 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的1、3、6周检查种植体周围菌斑指数(PLI)、出血指数(SBI)、探诊深度(PD)的指标。结果 使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和2%碘甘油治疗,可使菌斑指数、龈沟出血指数和探诊深度等指标明显改善,但使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的效果更持久。结论 局部使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种植体周围炎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