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曲霉毒素是许多真菌毒素中的一种。真菌毒素是真菌产生的有毒代谢产物,对动物神经、消化、泌尿、循环、血液等系统都有毒害作用,从而导致真菌毒素中毒症的发生。目前,已知真菌毒素有150种之多,大体上可分为:肝脏毒、肾脏毒、神经毒、心脏毒、造血组织毒、内分泌毒、光能性皮炎毒等,对人畜健康威胁很大。黄曲霉毒素是由黄曲霉群中的黄曲霉和寄生曲  相似文献   

2.
癌与膳食     
叶翔  蔡斌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12(2):131-132,F003
在癌症的发生发展中 ,膳食因素既有重要的病因性作用 ,也有重要的保护性作用 ,有资料表明在所有的人类癌瘤中 1/ 3以上与膳食有关 [1 ] 。那么这些膳食因素怎样启动、促进或者抑制癌瘤发生发展的 ?笔者结合几年的工作体会及参阅相关资料作一综述。1 膳食中的致癌物质黄曲霉素 B1 是一种被比较肯定地认为是引起人类癌症的一种膳食致癌物。流行病学研究显示 ,接触黄曲霉毒素同时感染乙型肝炎病毒 ,是引发肝癌的危险因素。此外 ,还发现血清中与白蛋白结合的黄曲霉毒素水平及尿中黄曲霉毒素 -DNA结合物的排出量与患肝癌的危险程度呈正相关 [2…  相似文献   

3.
黄曲霉毒素B1是黄曲霉毒素系列中毒性、危害性、污染性最大的一种,且分布广,对世界范围内的大多数食品原料及成品均有不同程度的污染,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目前,国内外对于黄曲霉毒素B1的检测要求越来越高,新发展起来的快速分析技术也逐渐应用于黄曲霉毒素B1的检测,除了常规的液相色谱法、薄层层析法、胶体金法、酶联免疫吸附法得到更充分的研究和应用外,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等新兴免疫学快速检测方法以及具有创新意义的ELISA-TLC组合分析法也已初步建立,这些为实现快速筛查、现场快检,提高检测效率、降低检测成本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同时也为更好地维护人民群众饮食安全提供重要支撑。本文就黄曲霉毒素B1的快速检测方法做一综述,以期为进一步提高对黄曲霉毒素B1的监控水平和效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黄曲霉毒素被世界卫生组织(WHO)癌症研究机构划定为1类致癌物,并在食品和药品中对其含量进行了严格控制。本文通过对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检测黄曲霉毒素的实验参数进行优化,在现有仪器条件下,使20pg黄曲霉毒素(以B1计)的信噪比从5倍提高到20倍,使其定量更加准确。  相似文献   

5.
黄曲霉毒素 B_1是黄曲霉菌培养物中所产生的化学结构上相似的一类黄曲霉毒素中毒性最大的一种。曾用几种动物,如小鸭,豚鼠,猪,鳟鱼,大鼠,牛犊作过它的毒性研究。其种别敏感性的差异也曾有过报告。例如 Wogan(1966)报告,生下一天的鸭雏其一次经口半数致死量为0.6mg/kg。而刚断奶的鼠其 LD_(50)为5.5mg/kg。黄曲霉毒素主要作用于肝脏,此器官的特征性变化表现为胆管上皮增生和实质坏死。但在上述儿类动  相似文献   

6.
霉菌及其毒素能引起人畜急、慢性中毒,大量试验证实有些霉菌毒素可引起动物肿瘤.我室曾对十种副食品进行调查,其中发现罗汉果、薏米受黄曲霉污染较严重,且产生黄曲霉毒素B_1较高.而薏米是民间  相似文献   

7.
王炎 《开卷有益》2015,(2):32-34
<正>1.黄曲霉素是什么黄曲霉素是黄曲霉菌属黄曲霉菌和寄生曲霉菌产生的代谢物。黄曲霉毒素不是一种化合物,而是一组化学结构类似的化合物总称。至今已分离出的黄曲霉毒素及其衍生物有二十多种,包括B1、B2、G1、G2、M1等毒素和毒醇。在天然食物中以黄曲霉毒素B1最为多见,危害性也最强,而牛奶检测超标的黄曲霉M1 B1  相似文献   

8.
黄曲霉毒素(AFT)是主要由黄曲霉和寄生曲霉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在湿热地区食品尤其是花生、玉米、稻米、大豆、小麦等粮油产品中,AFT检出率较高,是霉菌毒素中毒性最大、对人类健康危害极为突出的一类霉菌毒素。检测粮食、大豆等食品中黄曲霉毒素的方法很多,本文着重概述国内外黄曲霉毒素的检测技术,尤其是基于免疫学原理的各种检测技术和方法,并对比分析各方法的优缺点,为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黄曲霉毒素M_1是黄曲霉或寄生曲霉所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也是动物和人摄入黄曲霉毒素B_1后在体内的主要代谢产物,具有强烈的毒性和致癌性。在肿瘤研究及食品卫生等检测中,黄曲霉毒素M_1纯品占有重要位置。目前,我国迫切需要的黄曲霉毒素M_1纯品,依靠国外进口,价格非常昂贵。一些单位由于缺少这种纯品,使有些研究和检测工作无法开展。  相似文献   

10.
黄曲霉毒素长期以来被怀疑是人肝癌的致癌物,但是在有效地测定个体接触黄曲霉毒素量以前,还没有可行的直接研究。对中国上海18 244名中年男性正在进行的前瞻性研究的一部分是,研究者们测定了尿中黄曲霉毒素B_1及其代谢产物AFP_1、AFM_1和DNA加合物(AFB_1-N~7-鸟嘌呤),以评价接触黄曲霉毒素与肝癌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十多年来,黄曲霉毒素的毒性及致癌作用已受到广泛重视。1960年英国发生了大量火鸡因饲以有毒花生粉而死亡的事件,当时称为火鸡X病(Turkey X disease),后来证明火鸡死亡是由黄曲霉菌(Aspergillus flavus Link)产生的黄曲霉毒素(Aflatoxin)所致。经化学分析,该类毒素有多种不同的分子结构及衍生物,现已报告结构者有十几种(B_1,B_2,B_(2a),G_1,  相似文献   

12.
中毒性肝炎型毒蕈中毒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毒蕈中毒根据其引起中毒的毒素不同可分为多种类型 ,其中中毒性肝炎型最为凶险 ,发病率占毒蕈中毒的 9.2 6 % ,死亡率约为 4 0 % [1] 。因其同时引起多个脏器损害 ,有学者建议称为内脏损害型 ,也有文献称肝损害型。一、引起中毒性肝炎型毒蕈中毒的毒素引起毒蕈中毒的毒素包括 :①胃肠毒素 ;②神经精神毒素 ;③血液毒素 ;④原浆毒素[1] 。中毒性肝炎型毒蕈中毒由原浆毒素所引起。原浆毒素主要为鹅膏多肽毒素 ,其致人中毒的毒素为α 鹅膏毒肽。鹅膏菌多肽毒素按其氨基酸的组成和结构分为鹅膏多肽、鬼笔毒肽和毒伞素三类。参与鹅膏多肽毒素组成…  相似文献   

13.
黄曲霉毒素是黄曲霉和寄生曲霉的代谢产物.动物实验证明黄曲霉毒素,能引起肝细胞肝癌。人类流行病学调查表明,黄曲霉毒素与人类肝癌发病率有相关关系,且存在着剂量反应关系。VanRansbany等人于1985年就莫桑比克和南非特兰西斯克地区人群中,黄曲霉毒素摄入量与肝癌发病率的剂量——反应关系的研究工作进行了报道。  相似文献   

14.
黄曲霉毒素是黄曲霉和寄生曲霉的代谢产物.动物实验证明黄曲霉毒素,能引起肝细胞肝癌。人类流行病学调查表明,黄曲霉毒素与人类肝癌发病率有相关关系,且存在着剂量反应关系。VanRansbany等人于1985年就莫桑比克和南非特兰西斯克地区人群中,黄曲霉毒素摄入量与肝癌发病率的剂量——反应关系的研究工作进行了报道。  相似文献   

15.
黄曲霉毒素B1污染是我国肝癌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检测黄曲霉毒素B1暴露的生物标志物来研究黄曲霉毒素B1和肝癌之间的关系已成为趋势。随着多学科的交叉发展,现在已经具备多种试验方法检测黄曲霉毒素B1生物标志物,其中的一些检测方法具有高敏感度和精确度,对研究黄曲霉毒素B1早期低暴露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2016-2017年广州市市售粮油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进行监测,为广州市市售粮油食品黄曲霉毒素B1风险评估工作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在广州市11个区随机采集粮油样品五大类共550份,按照GB/T 18979-2003《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的测定免疫亲和层析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和荧光光度法》进行检测。检测结果依据GB 2761-2017进行评价。结果 550份样品中共有74份检出黄曲霉毒素B1,检出率为13.4%,总体超标率为0.9%。结论广州市市售五大类粮油食品黄曲霉毒素B1污染水平不高,但花生油黄曲霉毒素B1检出率较高,非正规厂家生产的花生油黄曲霉毒素B1含量超标率比正规厂家生产的花生油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从成都市售辣椒粉中,分离产黄曲霉毒素的菌株,探究产毒基因AflR、Omt-1和Ver-1与产黄曲霉毒素B1(AFB1)能力的关系。方法 采用传统培养法分离菌株,多重PCR方法筛查潜在产黄曲霉毒素菌株,对潜在产黄曲霉毒素菌株进行产毒培养,以ELISA方法检测潜在产毒株7 d产毒培养液中AFB1含量;同时基于潜在产毒株的产毒关键基因AflR、Omt-1和Ver-1构建系统进化树,分析其同源性。结果 64份辣椒样品中,分离到17株潜在产AFB1的黄曲霉菌株,有11株分离株产毒,产毒黄曲霉分离率为64.71%;且基于AflR、Omt-1和Ver-1基因与产毒标准菌株有较高同源性;有6株分离株不产毒,与米曲霉序列有较高同源性。结论 控制黄曲霉污染是黄曲霉控制中重要的环节之一。并非含有产毒基因的黄曲霉都会产AFB1毒素,产AFB1能力与产毒基因AflR的序列有着直接联系,而AFB1合成量的高低与Omt-1和Ver-1基因有关。  相似文献   

18.
本文应用酶联免疫测定法对广西壮族自治区原发性肝癌高发的扶绥县和低发的阳朔县,进行了黄曲霉毒素B_1及代谢物黄曲霉毒素M_1和原发性肝癌关系的流行病调查。结果发现,原发性肝癌的死亡率与黄曲霉毒素B_1摄入量,晨尿黄曲霉毒素M_1排出量呈明显的正相关。展尿黄曲霉毒素M_1排出量可作为人群接触黄曲霉毒素B_1水平的指标。原发性肝癌死亡率与玉米、花生和花生油的摄入量有关。  相似文献   

19.
中药材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尤其是储藏期间,若温度、水活度等环境条件控制不当,极易产生黄曲霉毒素.黄曲霉毒素具有强烈的致癌、致畸、致毒性,对人及动物肝脏组织有破坏作用.系统梳理中药材黄曲霉毒素污染状况后发现,种仁类及部分动物类药材污染率更高.分析了黄曲霉毒素在中药材栽培生产、加工炮制、储藏运输等环节的污染途径,并结合物理、化...  相似文献   

20.
目的:将HACCP原理运用于花生"从种植到生产加工出口"的整个商品流程,以确定预防和控制花生黄曲霉毒素污染的关键点和措施.方法:根据花生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高风险的特点,以及影响花生黄曲霉毒素的主要因素,根据炒制花生果商品流程,运用HACCP危害分析原理,分析了在花生的商品流程图的各个环节中黄曲霉毒素危害情况,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预防控制措施.结果:在种植、收获、原料储存、加工、成品存放及运输等全过程,花生均可能污染霉菌,导致黄曲霉毒素超标.花生黄曲霉毒素污染的发生往往与霉变粒、受损伤、发育不良粒等有关.因此,以减少黄曲霉毒素污染水平和预防黄曲霉毒素再污染的步骤宜作为关键控制点;控制花生水分含量和去除霉变、受损伤、发育不良和异色花生粒等措施,作为花生中黄曲霉毒素危害的预防和控制措施.结论:运用HACCP原理分析花生黄曲霉毒素危害,可以确定其预防和控制的关键控制点和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