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盛夏骄阳普照,地热蒸腾,面对持续的高温、高湿天气,人体各器官的功能均受到一定的影响,出现疲劳乏力、食欲减退、头痛、头晕、胸闷、恶心等不适.当暑热超过人体的耐受限度,人体热量通过传导、辐射、对流、蒸发等方式难以散发,体温持续上升,就有发生中暑的危险.这种“生理中暑”是大家颇为重视的。然而,在盛夏季节,很多人还会出现心理上的“中暑”,这就是医生们常说的“情绪中暑”。 相似文献
2.
3.
4.
5.
酷暑天气,高温高湿,当气温超过33℃时,对高血压合并有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患者来说,极容易诱发脑血栓、脑出血和心肌梗死病变,因此,应在如下方面加以注意。 相似文献
6.
7.
8.
9.
盛夏酷暑,烈日炎炎。湿度增加,闷热多汗。环境的改变,使相关意外伤害发生率增加。每逢夏季热浪期,热相关疾病如中暑患者增多:夏季雷雨交加,风驰电闪,雷击时有发生;气候炎热戏水消夏,大雨频频,洪水暴发,淹溺者时有发生:夏季蚊蝇孳生,烦扰百姓,除蚊灭蝇讲究卫生,有机磷农药应用不当、误用或故意吞服常致中毒。炎热夏季,气候闷热令人心烦意乱,意外事件连连不断,更使人烦上加烦。为了帮助您度过这一令人烦恼而又开心的季节,下面我们将在这一季节经常发生的一些意外伤害情况介绍给您,使您了解有关这方面的防治常识,愉快地度过夏季。[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11.
<正>春已去,夏伊始。炎炎的夏日已然到来,高血压患者需面对自身血压的波动,做出合理的应对。一、夏季血压的波动特点血压变化具有明显的季节特点,在炎热的夏季通常会降低。夏季温度高,出汗多,体液丢失过多,加上体内血管扩张,外周血管阻力减少,因此部分高血压患者的血压会有所降低。但因夏季气温高, 相似文献
12.
13.
尹仁辉 《中华中西医学杂志》2007,5(10):41-43
一、概念及分型中暑(heat stroke)是由高温环境引起的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汗腺功能衰竭和(或)水、电解质丢失过量所致疾病。分为三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15.
16.
一、夏季宝宝腹泻的原因1.婴儿时期是人体生长发育最迅速的时期,所需的营养物质全靠消化器官消化与吸收。由于婴儿的神经系统发育不健全,胃肠道调节功能差,各种消化酶分泌较少、活力较低,因此,肌体对食物的耐受力差,容易发生消化功能紊乱而造成腹泻。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中暑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柯 《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0,17(2):68-70
中暑,属于高体温(hyperthemia),是指体温由于失控或调节障碍,被动地升高到42℃以上,超过了体温调定点水平的一种病理性体温升高过程[1].散热效应器病变或产热器官功能异常以及外环境温度过高均可引起中暑.中暑有别于发热(fever),发热是指人类和恒温动物受致热源作用后体温调定点上升所发生的体温调节机能改变和体温升高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病理过程.发热时体温一般不超过41℃,常常是机体对感染微生物、免疫复合物或其他炎症因子等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