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爱缨 《开卷有益》2006,(7):22-22
盛夏骄阳普照,地热蒸腾,面对持续的高温、高湿天气,人体各器官的功能均受到一定的影响,出现疲劳乏力、食欲减退、头痛、头晕、胸闷、恶心等不适.当暑热超过人体的耐受限度,人体热量通过传导、辐射、对流、蒸发等方式难以散发,体温持续上升,就有发生中暑的危险.这种“生理中暑”是大家颇为重视的。然而,在盛夏季节,很多人还会出现心理上的“中暑”,这就是医生们常说的“情绪中暑”。  相似文献   

2.
《看医生》2004,(7):4-5
中暑,是每个人都不容忽视的急性病症。夏天高温,当环境温度高于皮肤温度(37℃以上)且湿度过大时,体内积热过多,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出现紊乱,人体内各器官 、组织的新陈调节下不能达到平衡,极容易使人中暑。野外作业者、过度疲劳者、久病者、老年人以及产妇等均属易中暑高危人群。中暑后引发的高烧往往很难退去.严因此。即使是年轻人也要避免在阳光下长时间停留,每天要多饮水,防止中暑发生。死亡。  相似文献   

3.
盛夏酷暑,烈日炎炎。湿度增加,闷热多汗。环境的改变,使相关意外伤害发生率增加。每逢夏季热浪期,热相关疾病如中暑患者增多;夏季雷雨交加,风驰电闪,雷击时有发生;气候炎热戏水消夏,大雨频频,洪水暴发,淹溺者时有发生;夏季蚊蝇孳生,烦扰百姓,除蚊灭蝇讲究卫生,有机磷农药应用不当、误用或故意吞服常致中毒。炎热夏季,气候闷热令人心烦意乱,意外事件连连不断,更使人烦上加烦。为了帮助您度过这一令人烦恼而又开心的季节,下面我们将在这一季节经常发生的一些意外伤害情况介绍给您,使您了解有关这方面的防治常识,愉快地度过夏季。  相似文献   

4.
1病因 猪在夏季炎热的天气,头部受到太阳直射,引起脑膜和脑实质的病变,使中枢神经系统发生严重的机能障碍,通常称为日射病。在炎热季节,潮湿闷热的环境中,猪新陈代谢旺盛、产热多、散热少、体内积热,引起中枢神经功能紊乱,通常称为热射病。  相似文献   

5.
酷暑天气,高温高湿,当气温超过33℃时,对高血压合并有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患者来说,极容易诱发脑血栓、脑出血和心肌梗死病变,因此,应在如下方面加以注意。  相似文献   

6.
7.
8.
9.
盛夏酷暑,烈日炎炎。湿度增加,闷热多汗。环境的改变,使相关意外伤害发生率增加。每逢夏季热浪期,热相关疾病如中暑患者增多:夏季雷雨交加,风驰电闪,雷击时有发生;气候炎热戏水消夏,大雨频频,洪水暴发,淹溺者时有发生:夏季蚊蝇孳生,烦扰百姓,除蚊灭蝇讲究卫生,有机磷农药应用不当、误用或故意吞服常致中毒。炎热夏季,气候闷热令人心烦意乱,意外事件连连不断,更使人烦上加烦。为了帮助您度过这一令人烦恼而又开心的季节,下面我们将在这一季节经常发生的一些意外伤害情况介绍给您,使您了解有关这方面的防治常识,愉快地度过夏季。[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胡葛城 《肝博士》2009,(3):41-41
到了夏季,人体的免疫机能就处于一种比较“衰弱”的状态,这与气温高、食欲下降、营养物质摄取不足等有关。而夏季高温高湿食物容易腐烂、变质,是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大量繁殖的“黄金季节”,饮食起居稍有不慎。便会引发消化道、呼吸道的感染。  相似文献   

11.
<正>春已去,夏伊始。炎炎的夏日已然到来,高血压患者需面对自身血压的波动,做出合理的应对。一、夏季血压的波动特点血压变化具有明显的季节特点,在炎热的夏季通常会降低。夏季温度高,出汗多,体液丢失过多,加上体内血管扩张,外周血管阻力减少,因此部分高血压患者的血压会有所降低。但因夏季气温高,  相似文献   

12.
中暑     
夏秋季节,卫生员同志要注意做好社员群众的预防中暑工作。中暑是怎么回事呢?我们来讲讲这个问题: 人的体温是受中枢神经系统的体温调节中枢管的。在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通过产热和散热的方式保持动态平衡,总是维持在36.5℃左右,一般不超过37℃。人在劳动时,由于肌肉收缩运动体内产生大量的热。这些热主要是通过血液循环被带到身体表面,由皮肤向外散热。在外界环境温度低于皮肤温度时,身体主要靠辐射、传导和对流的方式散热。当周围环境温度增高,接近或超过皮肤温度时,辐射、对流、传导的散热方  相似文献   

13.
中暑     
一、概念及分型中暑(heat stroke)是由高温环境引起的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汗腺功能衰竭和(或)水、电解质丢失过量所致疾病。分为三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中暑     
中暑系指机体在高温、高湿及强烈日光辐射的长时间作用下,特别是高温条件下通风不良及过度体力劳动等情况时,引起的中枢体温调节障碍,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及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等一系列症状。重者常可危及生命。因此发现这些病人应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15.
中暑     
中暑的病理生理高热是引起中暑的主要条件,湿度增高、风速小则是诱发中暑的重要因素。其他如劳动强度和持续时间、身体的耐热能力、健康状况与睡眠等,都与中暑的发病有关。人体受热时,皮肤血管扩张,内脏血管收缩,心率增快,心输出量增加,大量血液流经体表,汗腺分泌活动增强。若机体通过上述生  相似文献   

16.
一、夏季宝宝腹泻的原因1.婴儿时期是人体生长发育最迅速的时期,所需的营养物质全靠消化器官消化与吸收。由于婴儿的神经系统发育不健全,胃肠道调节功能差,各种消化酶分泌较少、活力较低,因此,肌体对食物的耐受力差,容易发生消化功能紊乱而造成腹泻。  相似文献   

17.
《中外健康文摘》2007,(8A):30-30
出现口舌生疮、咽喉肿痛、食欲不振等上火症状时,很多人会服用一些清热降火的药物来“败火”,或是喝凉茶,认为这样可“防火于未然”。其实,上述方法非但不能“防火”,还可能加重“火势”,甚至引发药物中毒。  相似文献   

18.
预防中暑     
中暑,是炎夏季节常见的一种急性病症。俗称“发痧”,中医叫“中热”。中暑的原因:1、天气炎热或车间高温,使人体内产生的大量热量不能及时向体外放散,引起体温增高;2、在高温条件下劳动,因出汗过多,使人体失去了大量水份和盐份,如不能及时补充,人体内水份和盐份平衡发生障碍;3、在烈日下长期劳动,不戴帽子,被太阳的“红外线”穿过头皮、颅骨,使  相似文献   

19.
防治中暑     
原因和发病机制正常体温一般平衡在37.0°左右,这种平衡的保持是中枢神经系统不断进行调节的结果。若机体产热过多,就通过传导、辐射、对流、水分蒸发等方式,将过多的热量散至体外,以保持体温的平衡。通常在中等气温下(18~28.0℃)和安静时,人体主要是由皮肤幅射、对流和传导散发,其次由皮肤和肺部水分的蒸发散热。当气温超过36.0℃时,辐射、对流散热  相似文献   

20.
中暑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暑,属于高体温(hyperthemia),是指体温由于失控或调节障碍,被动地升高到42℃以上,超过了体温调定点水平的一种病理性体温升高过程[1].散热效应器病变或产热器官功能异常以及外环境温度过高均可引起中暑.中暑有别于发热(fever),发热是指人类和恒温动物受致热源作用后体温调定点上升所发生的体温调节机能改变和体温升高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病理过程.发热时体温一般不超过41℃,常常是机体对感染微生物、免疫复合物或其他炎症因子等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