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经皮经脾穿刺行食管胃底静脉栓塞治疗消化道大出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经皮经脾途径穿刺脾静脉行门静脉造影和胃冠状静脉栓塞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价值。方法3例重度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和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患者采用经皮经脾穿刺脾静脉成功后行门静脉造影,明确出血部位后使用弹簧圈栓塞胃冠状静脉。结果经皮经脾穿刺脾静脉均获成功。3例患者栓塞胃冠状静脉后上消化道出血即刻停止。2例于2周后行TIPSS治疗,门静脉复查造影发现门静脉与胃底食管曲张静脉之间出现新的交通支。结论脾脏增大为经皮穿刺脾静脉和门静脉提供了便利。经皮经脾穿刺行食管胃底静脉栓塞是抢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引起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内科止血治疗的研究。方法:结合临床12年来24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病例的回顾分析。结果:内科药物治疗效果显著。结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患者尽量内科综合治疗,首先气囊压迫止血,同时用垂体后叶素,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诊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所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因门静脉高压症所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行急诊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42例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效果。结果急诊成功止血41例(97.6%),手术死亡4例(9.5%)。死亡原因分别为上消化道大出血、肝功能衰竭和术后胃穿孔,中毒性休克,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急诊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所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止血率高,操作简便,易在基层医院开展,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门静脉高压症(portal hypertension,PHT)是门静脉系统血流受阻、血液淤滞、压力增高的一种病理状态,临床上表现为脾肿大、脾功能亢进;食道下段、胃底静脉曲张,呕血、黑便和腹水等症状,其最常见的发病原因是肝硬化,其最直接和最致命性的并发症是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病死率高达20%,肝硬化患者一旦出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2年内发生破裂出血的几率高达25%。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经皮经肝胃冠状静脉栓塞术(percutanious transhepatic varicose occlusion PTVO)及多次部分脾动脉栓塞术(partial splenic artery embolism PSAE)在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脾亢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2例肝硬化门脉高压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脾功能亢患者进行经皮肝穿刺胃冠状静脉栓塞(PTVO)治疗及多次经股动脉穿刺插管超选择性部分脾动脉栓塞术(PSAE),其中9例患者因大出血行急诊栓塞治疗,23例患者出血后择期栓塞.结果 术后胃镜或食管造影未显示静脉曲张或曲张静脉明显变细,彩超示门静脉、脾静脉直径缩小,近期止血率达97%,外周血象明显改善,较少有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结论 对肝硬化门脉高压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脾亢患者,经皮经肝胃冠状静脉栓塞术及多次部分脾动脉栓塞术可以降低门脉压力,减轻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又可以减轻脾功能亢进,不良反应轻微.是一种创伤较小,安全、可靠的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所致胃底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脾亢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右江医学》2017,(4):513-516
<正>肝硬化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为各种慢性肝病发展的终末期。门静脉高压是其主要并发症,近50%有门脉高压症的病人可出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gastroesophageal varices,GOV),且易引起破裂大出血,其中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病死率最高,是消化内科常见急症,也是肝硬化的一个常见致死并发症~([1~2])。而门静脉高压是造成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起因~([3])。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  相似文献   

7.
正门静脉高压性胃病(portal hypertension gastropa-thy,PHG)是指由门脉高压引起的胃黏膜非炎性病变,是门静脉高压症患者除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外另一重要出血因素[1]。为了探讨肝硬化PHG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上消化道出血、门静脉宽度及肝功能Child-Pugh分级的关系,我们于2008年1~6月回顾性分析了我院126例肝硬化患者的胃镜及临床资料,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  相似文献   

8.
李培民  李元 《当代医学》2011,17(5):75-78
目的 探讨应用胃冠状静脉、胃短静脉栓塞术联合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 27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并脾功能亢进患者,先行胃冠状静脉、胃短静脉超选栓塞,再行部分脾动脉栓塞,随访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变化程度,再出血情况、脾脏缩小程度及并发症等.结果 27例患者手术成功,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明显好转.结论 双介入栓塞术治疗门脉高压性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和脾功能亢进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9.
门静脉高压症是由于门静脉系统中血流受阻,血液淤滞或血流量增加,引起门静脉压力增高的一组病理综合征,其主要表现是脾肿大、脾功能亢进、食管及胃底静脉曲张并发破裂、上消化大出血和腹水等.正常门静脉压力在1.27~2.35kPa(13-24 cmH2O)之间.平均为1.76 kPa(18 cmH2O)左右.90%以上的门静脉高压症是由肝炎后性和血吸虫性肝硬化引起(肝内型).门静脉高压症的外科手术治疗主要是以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治疗为主,脾功能亢进治疗为辅.门静脉高压症外科护理的突出问题是手术前保肝治疗期及急性出血期的护理和手术后治疗期的护理.  相似文献   

10.
王明华  莫经刚  张法标 《医学综述》2001,7(5):314-314,320
门脉高压症是门静脉系统血流受阻或血流量增加所致的以门静脉压力升高、脾大、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和腹水为特点的临床症候群。而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为门静脉高压最凶险之并发症 ,其病死率为 2 2 %~ 84 % ,因此这类患者出血后即期处理尤为重要。下面就门脉高压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药物、内镜介入以及手术等近来的治疗做一回顾。1 门脉高压的药物治疗肝硬化患者肝脏清除能力下降和门体间侧支循环或分流的形成 ,导致肝脏对循环中血管活性物质降解下降 ,循环中血管扩张剂水平上升 ,致使内脏血管扩张、充血 ,最终引起门静脉血流增加…  相似文献   

11.
异位静脉曲张(ectopic varices,EV)是指发生于除了胃底食管静脉以外的静脉曲张,它主要由门静脉高压症引起,其破裂出血占所有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1%~5%。笔者诊治了1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致心膈角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的患者,临床上极少见,容易漏诊或误诊;治疗不及时,病死率极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门静脉高压症(PHT)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治疗体会。方法对37例PHT并食管胃底静脉出血患者采取减流、断流-贲门胃底周围血管离断术。结果3例死亡,34例临床治愈。结论减流、断流-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是门静脉高压症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有效的治疗手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正>上消化道出血常表现为急性大量出血,是临床常见急症,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引起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是其常见原因之一,它严重威胁着患者生命,不同的出血原因其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4.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食管、胃黏膜病变主要包括食管胃底静脉曲张、门静脉高压性胃病和肝源性消化性溃疡.这些病变都是肝硬化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急诊胃镜检查发现,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占52.4%,非静脉曲张出血占47.6%[1].现将我院收治的29例中年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资料做出相关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失血性休克(hemrrhaglcshock)在外科休克中很常见.多见于大血管破裂,腹部损伤引起的肝、脾破裂,胃、十二指肠出血,门静脉高压症所致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等.通常在迅速失血超过全身总血量的20%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135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肝硬化患者,跟踪随访6个月,其中76例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为出血组,59例未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为对照组。观察比较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红色征(RC)、凝血酶原时间(PT)、门静脉主干内径(PVD)、脾门静脉内径(SVD)、脾长径(SPL)、脾厚度(SPT)、腹水最大液性暗区深度(ASmax)等相关指标。结果:出血组RC、PT、PVD、SVD、SPT、ASmax)等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经Logistic逐步分析发现,RC、PT、PVD、ASmax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关系密切。结论:RC、PT、PVD、ASmax是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危险因素,临床上应根据其变化及早进行干预,有利于提高肝硬化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门脉高压症是因肝门静脉血流受阻,血液淤滞引起肝门静脉系统压力增高的临床综合征,其病理变化最早出现脾充血、肝大,血中红细胞、血小板减少.当患者用力过度,如剧烈咳嗽、打喷嚏、恶心、呕吐、用力排便、负重等因素可使腹内压骤增,导致胃底一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由于肝功能差,使腹腔内液体增多,呈现腹水征、门脉高压症.外科治疗主要目的 是趾跖级型食管一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引起的消化道出血,解除并改善脾肿大、脾功能亢进及顽固性腹水,手术对患者机体的侵袭性大,术后并发症的发病率高,应重视.  相似文献   

18.
曾莲 《华夏医学》2002,15(5):612-613
门静脉高压症是门静脉血流受阻 ,血液瘀滞引起门静脉系压力增高的一组综合征。其主要病因是肝硬化 ,门静脉压力增高。主要临床表现 :脾肿大 ,脾功能亢进 ,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致大出血 ,腹水等。门静脉高压致食道胃底静脉破裂出血是肝硬化患者致命的并发症之一 ,其病死率高达6  相似文献   

19.
晚期血吸虫病门脉高压症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邓维成  杨镇 《热带医学杂志》2011,11(9):1105-1107
由日本血吸虫病引起的门静脉压力增高导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和/或出血、脾大及脾功能亢进、腹水等一组综合征称之为晚期血吸虫病门脉高压症。晚期血吸虫病门脉高压症在发病机制、病理、临床表现及预后等与其它原因引起的门脉高压症有所不  相似文献   

20.
门静脉高压症是由于门静脉系统中血流受阻,血液淤滞或血流量增加,引起门静脉压力增高的一组病理综合征,其主要表现是脾肿大、脾功能亢进、食管及胃底静脉曲张并发破裂、上消化大出血和腹水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