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严重危害人群健康。流感病毒其抗原性易变,传播迅速,每年可引起季节性流行,在学校、托幼机构和养老院等人群聚集的场所易发生暴发疫情。每年季节性流感流行在全球可导致300万~500万重症病例,29万~65万呼吸道疾病相关死亡。孕妇、婴幼儿、老年人和慢性基础疾病患者等高危人群,患流感后出现严重疾病和死亡的风险较高。尤其是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严重流行态势仍在持续,今年我国南方部分省份出现夏季流感流行高峰,今冬明春可能会出现新冠与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叠加流行的情况。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减少流感相关重症和死亡的有效手段,可以减少流感相关疾病带来的健康危害及对医疗资源的挤兑。我国现已批准上市的流感疫苗有三价灭活流感疫苗(IIV3)、四价灭活流感疫苗(IIV4)和三价减毒活流感疫苗(LAIV3),IIV3包括裂解疫苗和亚单位疫苗,IIV4为裂解疫苗,LAIV3为减毒疫苗。流感疫苗在我国属于非免疫规划类疫苗,居民自愿接种。2018年以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每年印发当年度的《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一年来,新的研究证据在国内外发表,为更好地指导我国流感预防...  相似文献   

2.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病毒的传染性强,以呼吸道飞沫为主要传播方式,易在学校、工厂等人群聚集的地方暴发。2009年9月1日南平市某县盘亭乡卫生院报告该乡的庙湾自然村发生流感样暴发疫情,现将该起疫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韶关地区1998-2007年流感流行情况,探讨流行特征,提供防治建议.方法 根据韶关地区流感监测和疫情资料进行流感流行分析.结果 1998-2007年共采集流感样患者标本5 062人份,经分离鉴定流感病毒阳性303株,分离率为5.99%.在303株流感病毒株中,H3亚型流感病毒245株(80.86%),B型流感病毒34株(11.22%),H1亚型流感病毒20株(6.60%),首次发现禽H9流感病毒感染人,并检出禽H9亚型流感病毒4株(1.32%).10年内共报告疫情128起,以3~7月份为爆发高峰,以中、小学校居多,以H3亚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疫情见多,其次为B型流感.监测中采集一般人群血清596份,流感病毒H1、H3、B1、B2型抗体阳性率分别为57.72%、69.30%、40.77%、27.68%;采集职业暴露人群血清366份,流感病毒H5和H9抗体阳性率分别是0.27%和33.08%.结论 韶关市近10年的流感流行优势株为H3亚型,流感流行高峰在3~7月,进入2000年后流感活动有所加强,一般人群血清流感抗体均有下降趋势,对此应做好加强监测及措施,防范流感在本市的大规模流行.首次在本市发现禽H9亚型流感病毒感染人事件,建议继续加强禽流感的监测.  相似文献   

4.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一种病程具有自限性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致病原为流感病毒,人群普遍易感。流感病毒可分为甲、乙、丙3型。其中,甲型流感病毒对人类的威胁最大,最容易形成大流行,20世纪发生的4次世界性的流感大流行都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除感染人类外,甲型流感病毒也可感染鸟类、猪、马及海洋哺乳动物等。甲型流感病毒容易发生变异,其变异幅度的大小直接影响到流感流行的规模。如果变异幅度较小,则仅引起局部流行;如果变异幅度较大,则形成新的病毒亚型往往引起大规模的流感流行。20世纪以来,甲型流感病毒已经历了4次大的抗原性转变:1918~1946  相似文献   

5.
国内外流行性感冒疫苗的使用及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行性感冒 (流感 )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在流行病学上的显著特点为突然爆发 ,迅速蔓延 ,具有一定的季节性 ,发病率高 ,死亡率低。多发于青少年 ,恢复快。每次流行后在人群中造成不同程度的超额死亡 ,死亡者多为年迈体衰或带有慢性疾病的患者。由于流感病毒存在抗原飘移和抗原性转换的特点 ,人群难以获得针对流感病毒产生的持久保护力 ,因而 ,流感病毒会对人类产生严重的危害。1 历史回顾  全球至今共发生 4次世界性的流感大流行〔1,2〕。(1) 1918~ 1919年 ,有猪型 (H1N1)流感病毒引起的大流行 ,这是流感流行…  相似文献   

6.
流行性感冒(流感)是一种至今尚未能够完全控制的急性呼吸道病毒传染病,可周期性地引起世界性大流行。其流行特点是“突然暴发,迅速蔓延,发病率高,并发症重”,每次流感流行后,总会造成人群中不同程度的超额死亡和巨大的经济损失,特别是2009年3月18日在墨西哥和美国等地暴发的由甲型H1 N1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甲型H1 N1流感,在短时间内就蔓延至全球[1]。流感的流行有一定的季节性,加强流感监测工作,及时发现流感病毒变异,对人群进行规范的流感疫苗接种及健康教育,能减轻流感对人群的危害[2]。目前推荐每年10月至次年3月底接种流感疫苗[3]。  相似文献   

7.
一起学校乙型流感爆发疫情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行性感冒是由一种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病毒有甲、乙、丙三个型,其中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流感流行最为广泛和严重,乙型流感病毒常引起局部爆发,丙型流感病毒主要以散发形式出现,一般不引起流行。2007年5月18~29日丹东市凤城市某小学发生一起流感爆发疫情,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调查分析延长县发生流感暴发的流行病学特征和调查处理中遇到的问题,为防控流感和呼吸系统传染病提供依据.方法 对临床诊断病例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采集发病早期患者的鼻、咽拭子进行实验室检测和病毒培养,对疫情及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控制,对收集的资料和流行过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6-06-01~06-27,延长县2所中小学学生发生乙型流感病例247例,罹患率为16.59%,学校教师和社会人群没有发病;经实验室检测,有3份标本呈乙型流感病毒抗原阳性;12份标本乙型流感病毒核酸显示阳性,阳性率为70.59%;实验室分离出乙型流感病毒2株.结论 这次疫情为乙型流感暴发.流感传染性强,播散快,容易在免疫力较低,且可在聚集生活的人群中引起暴发或流行.  相似文献   

9.
今年元旦前后,在天津乃至华北地区流行甲型流感,众多人群高热、头痛、关节肌肉疼痛;许多学校、托幼机构停课关园;家庭小流行,社会大流行,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流感过后,更值得人们反思。 流感还会世界大流行吗?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常见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病毒分甲、乙、丙三型。甲型感染可呈小流行、  相似文献   

10.
李庆芳  赵丽娟  马云良 《医学动物防制》2013,(11):1243-1244,1247
目的探索学校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暴发流行病学特征及其规律,为制定甲型H1N1流感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保山市昌宁县某中学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进行调查;采集病人鼻咽拭子标本,采用real—timeRT—PCR方法进行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对病人进行隔离治疗、对密切接触者给予医学观察、加强疫情监测。结果共发生流感样病例50例,罹患率2.41%,随机抽取的5例流感样病例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实验室检测呈阳性。结论本起疫情为甲型H1N1流感暴发,尽早发现与报告传染源、及时隔离和治疗病人、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和保护易感人群可有效控制疫情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甘肃省2009年甲型H1N1流感流行情况和防控措施。方法运用疾病监测信息系统资料对甘肃省甲型H1N1流感的发病及流行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甘肃省于2009年8月中旬确诊首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发病具有一定周期性,流行高峰出现在11月,发病人群主要为青年,聚集性病例和暴发疫情几乎发生在学校和学生中。其中重症病例占4.41%,病死率达0.61%。结论甲型H1N1流感是一种新型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人群普遍易感,2009年12月甘肃省的调查结果显示,人群甲型H1N1流感抗体水平不足10%。甘肃省积极、主动地采取了一系列防控措施应对疫情,当前应继续加强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接种工作,提高人群免疫力,做好应对2010年秋冬季流感流行的防控准备。  相似文献   

12.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对人类健康危害严重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人群对流感病毒普遍易感,孕妇、婴幼儿、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等高危人群感染流感病毒后危害更为严重,在学校、托幼机构和养老院等人群聚集的场所易发生流感暴发疫情。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降低流感相关重症和死亡负担的有效手段,可以减少流感相关疾病带来的健康危害及对医疗资源的挤兑。为更好地指导我国流感预防控制和疫苗使用工作,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2022年版指南基础上进行了更新和修订,形成了《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23—2024)》。新版指南更新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增加了新的研究证据,尤其是我国的研究结果,包括流感疾病负担、疫苗效果、疫苗安全性监测、疫苗预防接种成本效果等;第二,更新了一年来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疾控局发布的流感防控有关政策和措施;第三,更新了2023—2024年度国内上市使用的流感疫苗种类;第四,更新了本年度三价和四价流感疫苗组分;第五,更新了2023—2024年度的流感疫苗接种建议。本指南建议所有≥6月龄且无接种禁忌的人都应接种流感疫苗。结合流感疫情形势和多病共防的防控...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乌鲁木齐市2012-2014年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暴发流行的现状和特点,为其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乌鲁木齐市2012-2014年流感暴发疫情的流行特征进行分析。采集流感病例咽拭子标本,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确定感染流感病毒型别,同时进行病毒分离检测。结果 2012-2014年乌鲁木齐市共报告流感暴发疫情6起,发病197人,暴露总人数为8 793人,平均罹患率2.24%。疫情主要发生在学校等集体单位;流行高峰为冬春季;引起暴发的病毒有甲、乙两型,以甲型H3N2型为主;病原学与同时期流感监测的优势毒株型别一致。结论冬季流感高发期和流感流行优势型别更替时间段内容易暴发流感疫情,流感样病例病原学监测可对疫情的发生提供预警。学校是流感暴发疫情的高发场所,疫情早报告和及时的疫情处置对暴发疫情的控制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流行性感冒(以下简称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每年呈季节性流行,其中甲型流感病毒可引起全球大流行.全国流感监测结果显示,每年10月我国各地陆续进入流感冬春季流行季节.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宜昌市某戒毒所内流感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防控流感及呼吸道传染病暴发疫情提供可借鉴的措施和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宜昌市某戒毒所内一起流感暴发疫情进行调查,并采集患者相应标本开展实验室检测。结果 2014年7月16日—23日,宜昌市某戒毒所内出现流感暴发疫情,累计65人发病,无死亡病例。疫情波及2名干警和该戒毒所内仅有的两个戒毒大队。对发病人员采集的鼻咽拭子样本经过PCR核酸检测,检出甲型H3N2季节性流感病毒。此起疫情可判断为由甲型H3N2季节性流感病毒引起的暴发疫情。结论该疫情是本市当年夏季监测到的首起流感暴发疫情,暴发的原因主要因戒毒所内人员基础健康状况较差、人员密集且未采取针对性的呼吸道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所致。通过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等综合防控措施,疫情迅速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6.
深圳市龙岗区2010年人群血清流感抗体水平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深圳市龙岗区部分健康人群的流感病毒抗体水平,为预防和控制疫情提供依据。方法应用血凝集抑制试验对深圳市龙岗区不同年龄组健康人群的血清进行流感病毒抗体检测。结果人群中各型及亚型病毒株的抗体阳性率均在50%以下,对新H1N1、H1N1、H3N2、BV和BY毒株的抗体阳性率分别37.4%、35.7%、36.9%、21.7%和39.8%,抗体几何平均滴度分别为43.3、47.5、42.0、33.2和29.5。结论应继续加强流感病毒抗原变异株和人群流感病毒抗体水平的监测,预测流感流行趋势,为预防和控制流感疫情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全身中毒症状叫显,特点为突然发生,发病率高,蔓延迅速,过程短,但能多次反复。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型,尤以甲型有为易变异,往往造成暴发流行或大流行。其流行机制普遍认为与其流感病毒表面抗原变异和人群普遍缺少免疫力有关。接种流感疫茁仍是当今防止流感发生和流行的最有效于段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一起新型甲型流感疫情发病的时间分布、年龄分布和流行特征。方法通过对202例患者进行姓名、性别、年龄、症状、体征等详细记录并进行统计归纳。结果此次疫情主要在青年人中发生,以发热为主要症状,发病例数与时间的关系呈单峰状,整个疫情流行过程约2wk左右。结论新型甲型H1N1流感在人群密集的单位可引起迅速疫情暴发。在青年人群中引起重症感染的概率较小。  相似文献   

19.
宋琼  张连梅 《甘肃医药》2022,(9):825-828
目的:了解兰州市流感流行特征及其变化规律。方法:收集2017~2021年全国流感监测网兰州市流感样病例监测资料,对流感样病例以及暴发疫情信息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17~2021年,兰州市流感哨点医院共采集符合要求的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标本9730例,流感病毒核酸阳性标本累计1188例,阳性率为13.35%。其中甲型H1N1流感占33.78%;季节性A型流感占23.76%;B型流感占42.47%。流感高发于12月至次年4月。人口学结果显示,流感监测阳性病例性别比男:女=1.16∶1,年龄段主要集中在15岁以下人群,季节性A型和B型流感病毒流行基本呈交替式变化。结论:兰州市流感病毒流行高发于1~4月及12月,15岁以下的学生为主要发病人群,不同年度A型和B型流感病毒流行特征呈交替式变化。  相似文献   

20.
侯文郁  陈志军  侯斌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21):2949-2950
目的:通过对一起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爆发疫情的调查与处理,探讨学校呼吸道传染病尤其是流感爆发的预防控制措施。方法:对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输入SPSS数据库、对急性期患者采样进行流感的实验室检测,对照监测哨点医院流感的检出情况,判断西安地区的流感流行趋势,同时探讨控制措施的效果。结果:此次发生的上呼吸道感染爆发疫情为B型流感爆发。结论:2006年至2007年冬季西安地区流感流行的优势毒株为B型流感病毒,且易于在农村地区发生爆发疫情。采取停课、隔离、积极治疗患者等措施对于及时控制疫情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